马蜂窝问答> 旅行中如何自然地拍好路人?
435552浏览 623人关注 关注 回答
435552浏览 623人关注 关注 回答
中国

旅行中如何自然地拍好路人?

  • [题主采纳]旅行中的“路人照”,并不是单纯拍“路过的人”这么简单。有太多人拍路人照,就是站在大街上一通乱拍,拍来来往往的人,但是看上去往往杂乱无章,没有主题,除了看到一些人走来走去,实在不知道照片还能表达什么。我觉得吧,旅行中的路人照,其实包含了两个元素,一个是旅行,一个是路人。你既然在旅行,那么除了人之...显示全部

    [题主采纳] 旅行中的“路人照”,并不是单纯拍“路过的人”这么简单。

    有太多人拍路人照,就是站在大街上一通乱拍,拍来来往往的人,但是看上去往往杂乱无章,没有主题,除了看到一些人走来走去,实在不知道照片还能表达什么。

    我觉得吧,旅行中的路人照,其实包含了两个元素,一个是 旅行,一个是 路人。你既然在旅行,那么除了人之外,周围的环境也是有一些特点的,所以拍照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怎么把人和环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另外就是,旅行在外,当地人所做的事情,或者长相,或者穿的服饰,也都是有一定特点的,这个也可以作为一个主题。


    —— 拍什么? ——

    拍照的话, 少即是多,确定一个焦点,让画面中的元素越少越好,不要有太多东西干扰,不要随便去拍黑压压一片人群啊!!照片中有一两个人物,知道他们在干嘛,就好了。

    我用我几张旅行时拍的路人照,举例说明一下吧:

    1、第一种情况:
    旅行中,遇到的人,所做的事,吸引了你,例如:

    上面这张是我看到一个只有一条腿的人在演奏手风琴,而他对面有一个女生静静蹲着听他弹琴。


    上面这张,喂鸽子的老人。

    路上遇到人在吹泡泡。

    在钓鱼的帅哥

    2、第二种情况:
    旅行当地的建筑啊色彩啊事物啊什么的吸引了你,人倒是没做什么特别的事,但是人融入在当地环境里的效果比较好,如果下面这些:


    清晨见到清洁工人扫街,清洁工衣服的颜色以及后面建筑的颜色都很明快。


    当地的红色小电车,正好旁边一个路人走过,按下快门,这也是能体现出当地的特色。


    路过一家买地毯的店,整个门口铺满了地毯,人就坐在地毯上。


    —— 如何拍? ——

    其实带有环境的这种路人照,也是有一些技巧的,我比较常用的就是”陷阱构图法“,其实就是事先看好了一个环境,就坐等有人进入这个环境里,也就是跌入了你的陷阱啦哈哈哈,这时候你按下快门,就是一张带有环境和带有当地人的一张照片了,例如:


    这条小路还是有点特点的,提前在这条路上等待”猎物“,然后过了一阵子后一个人骑自行车路过,一个狗就跟了上去,等他们两个差不到走在一起时,就按下了快门。

    这一张,我路过这里时,看上了这个门洞,但是光拍这个有点空,我就站在那里等,等了足足有十分钟,才偶尔有一两个人路过这里,我提前构好图,等这两个人走到我想要的位置的时候,我就按下了快门。


    旅行拍路人的话,如果想更贴近一些,其实可以大胆地跟路人搭讪,跟他们聊聊天,然后再给他们拍照,例如下面这些,我其实都有和路人沟通的:
    当然,跟路人沟通也是要挑的哈,你看起来面善的那些你可以试着去和他们聊一下,那些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就好就不要招惹他们了哈哈哈。

    以上照片全都是我本人所拍,基本是用50MM镜头所拍。其实拍路人照实践起来比理论上难很多,我也是经常在外面乱晃也没等到什么好的画面,不过还是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启发吧,大家共同进步。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6-08-21 23:30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 原原原原原子 LV.45: 你还有锐化功能吗哈哈哈

      @走马川行Daladila:哈哈~拍路人我都是模糊过去的~假装在玩手机地去拍别人~

      2017-10-19 15:13 回复 举报 查看对话
    • 草原上的雄鹰 LV.5: 赞,作为一个不会拍照,不会摆pose的手残党来说,拍别人也是一个好办法
      2017-07-17 13:25 回复 举报
    • Apple萍 LV.20: 值得学习!有时拍路人更能反映出当地的特色和文化!
      2017-04-09 05:31 回复 举报
    • 唛斯基 答主 LV.37: 不是的,这些照片全部是我用单反拍的,你说的在别的app看过的那张是指喂鸽老人那张吧,那张有张很出名的手机作品和我拍那张是在同一个地点拍的,但人物不同,所以看起来会有点像。

      @鹿先生:这的拍的好棒,画面非常有故事性,这些照片在别的app上也有介绍过,好像是iphone拍的。

      2017-08-10 15:58 回复 举报 查看对话
    • 走读生 LV.15: 我从来不在旅途中拍自己,只拍别人。重要的是,发现画面中必须有人才有灵魂,风景照也不例外。
      2018-10-23 09:02 回复 举报
    • alan LV.5: 有个50mm以上的变焦镜头很重要,这样才能不打扰别人,不做作地抓拍,同时人物有比较突出。变焦构图更方便。
      2017-11-23 16:38 回复 举报
    • 李有礼理 LV.38: 拍的太有味道啦~喜欢喜欢!
      2016-08-22 15:42 回复 举报
    • 爱浪的赵同学 LV.19: 有时候拍路人,真的有点觉得不好意思,生怕我一台相机,然后就注意到我。好尴尬
      2018-10-17 15:35 回复 举报
    • 呀呀呀嘿 LV.4: 超级好看,超级喜欢,那么短短的语言中有大大智慧,从中学到很多技巧,对于我个人非常的有用,感谢感谢哦
      2018-07-08 22:08 回复 举报
    • 鹿先生 LV.15: 这的拍的好棒,画面非常有故事性,这些照片在别的app上也有介绍过,好像是iphone拍的。
      2017-08-10 15:56 回复 举报
    0/600
更多回答
  • 27

    大家好,我是荒梁大叔,一枚明骚文艺非典型理工男,旅行沉迷者,野生摄影师,高纬度海岛爱好者,还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无限可能的世界。(这是一段复制粘贴的无聊开场白)*******下面进入蹭热度的回答环节,哈。>>>>之前一朋友特地发信息来问我:“我一直有个事很好奇,经常见你...显示全部

    大家好,我是荒梁大叔,一枚明骚文艺非典型理工男,旅行沉迷者,野生摄影师,高纬度海岛爱好者,还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无限可能的世界。(这是一段复制粘贴的无聊开场白)
    *******
    下面进入蹭热度的回答环节,哈。
    >>>>
    之前一朋友特地发信息来问我:“我一直有个事很好奇,经常见你们会拍路人照,那拍摄前会和他们打招呼吗?”

    我开始以为她想问的是拍摄陌生路人的“侵犯性”问题,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已经有专门的帖子讨论过,只要你脸皮厚,法律上没问题,又不是拍完拿来商用。但她真正要问的,是 如何在旅行和街头去拍那些街上的陌生人,尤其是陌生人面对镜头的照片。

    这算是旅行和街头摄影的一个重要范畴吧,其实我也不善于直面陌生人,但是总得拍啊。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这个话题,权当给题主的解答。

    一、拍摄前有个正确的心态,往往有意外收获

    街头摄影往往是写实类的抓拍,不同场景、不同的路人,会让你的相片有千变万化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拍摄路上的人物,最终呈现真正属于街头的故事——可能这才是街头摄影的意义和内涵。它的 率和出好片率肯定是比其他风格或主题的摄影作品低,但正是由于它转瞬即逝的价值所在,往往也容易带来独特的乐趣和成就感。

    但拍陌生人相对来说最难,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入侵,多数人都会觉得“我不敢去拍人家啊!”怕被人骂,甚至怕被打。

    所以我觉得要想拍好陌生人,第一就要端正心态,至少要给自己做一个心理建设: 我并没有恶意,我只是一个友善的拍摄者,希望记录人间的一切美好,而这一刻对方进入我的镜头是缘分,也是不可多得的瞬间。

    把这个心态端稳了,或者说 催眠自己了,那接下来的很多手法和技巧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否则我们永远都畏手畏脚。

    在境外旅行时,我遇到很多并不抗拒入镜的国际友人和当地人,他们甚至很乐意配合你拍照,但 如果你抱着畏缩和犯罪的心态,那可能就错过了跟他们良好互动的机会。对他们认真微笑,指指你的相机,说不定就能有意外的收获。

    来,看看我的图:

    这是我近期在慕尼黑旅行时街头所拍。当你带着一种洋溢在外的友善感举镜头时,镜头里的路人很可能给你一种意料之外的反馈和互动,并不是所有人都躲避镜头的,有的人是专门喜欢被拍的,你太过于畏缩就错过了这种机会。最后这对德国“美女”还拉着我合影和聊天。




    下面三位德国小伙子纯粹是看到我的单反和镜头后“哇”了一声,觉得可能我很专业,于是请我给他们拍个照,是主动举手示意要求我拍哦!



    莱比锡街头,也是对着我的相机跟我“眉来眼去”之后我给他拍的



    斯图加特街头,我本来是拿着长焦在打建筑的。结果发现建筑底下好像有人对着我招手,一看,嘿,行,拍啊





    纽伦堡街头,两位韩国妹子请我拍照

    像我这么丑的,还能惹得大家来找我拍照,看来面善啊,哈哈哈。

    这是在俄罗斯苏兹达里小镇上闲逛遇到的一对散步的爷孙。完全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哈,我只是笑着指指我相机和他们,意思是给他们拍张照,爷爷就拉着孙子停下来让我拍了一张。



    同样是苏兹达里小镇上,一位小姑娘在院子门口要拖着跑出家门的狗狗回家,狗狗不停挣脱,她则一边训斥一边用力拖啊拖。面对我这样的东方面孔和镜头,她只是体现了细微的羞涩,但更多的是好奇。



    这是在俄罗斯问路时遇到的英文最好的一位大叔,异常流利和准确的发音,并且也很乐意被我拍照



    下图是很多人蛮惊讶的一张,我用大广角拍摄的一位犹太教青年在亲吻耶路撒冷哭墙的照片。这不是偷拍,我真不敢在哭墙前这么近距离去偷拍,毕竟那是和他们和上帝对话的地方,太神圣。这是这位青年要求我给他拍的。



    在哭墙前能遇到这么一组极度喜欢入镜的犹太青年,也是太难得了。





    看,最后还一起合影呢。这是哭墙啊!耶路撒冷的哭墙啊!



    特拉维夫一市场里的买菜和卖菜群众。他们正值普林节,类似于万圣节,所以打扮都会奇葩一点。遇到这种对 好是节日庆典的时刻,你举起相机拍照难度会大大降低,因为他们都蛮乐意出镜。






    下图大露背的境外妹子,背上有一个 地标的临时纹身。我不是偷拍,而是厚着脸皮上前询问后拍摄的。这个方式对境外人特别管用,尤其是当他们奇装异服、打扮怪异的时刻,你就上前说“哇你好酷,我能拍张照吗?”,基本都成。因为那一刻他们应该会有一种被关注的满足感



    慕尼黑,英公园里骑车游玩的人们。看到我对他们举起相机也是主动示好。热情的当地人或游人,都会唤起我这个地方极大的好感

    慕尼黑市区的segway旅行团,看人家面对镜头的配合度!当然镜头这边的我是一脸的笑啊,点头感谢再感谢,大家都很开心。


    三里屯,酒吧喝酒的陌生美女,媚眼都抛过来了。可惜我接不住啊。


    主动拍摄最开心的场景,自然是遇到了境外各种节日和庆典,那现场的人可是无比配合,恨不得你追着他们拍,来看一组:

    大阪环球影城的万圣节

    大阪环球影城的万圣节

    然后是以色列普林节的庆典上:
















    你看,上面都是基于良好心态,善意微笑所带来的“主动收获”,完全没用上偷拍的技巧。有时候在偏远的地方,人们反而越发亲善;或者东方面孔越少见的国度,他们对 人的好奇心越浓厚;还有就是境外正值节日、嘉年华等特别的日子……这些都能有助于你在旅途中拍摄到好的陌生人照片。当然,你也需要察言观色,否则被怼也不奇怪。 说白了,要想主动拍,就得有好心态和好的预设,积极和快乐地与陌生人沟通。

    二、不动声色,或尽量少动声色地偷拍

    偷拍和抓拍,算是偏被动的拍摄,时常是我采取较多的方法。因为在很多瞬间,你没机会去展现自己的友善,别人也不会给你任何沟通的机会。而且很多人不习惯被拍,因此为避免麻烦与不干扰别人,最好方式就是偷拍和抢拍(听起来有一股心虚感,哈哈哈)

    我小结了一下自己的技巧,供你们参考:

    1. 你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是自然得体,不要自己显得畏畏缩缩跟要干坏事似的,抬头挺胸收腹,让自己融合成为人海中的一份子最佳。当然你不能明目张胆冲到人家面前举着机器怼啊,这么突兀的方式谁不抗拒你啊?所以像Tatsuo Suzuki那种大咖实在也是厉害。

    2. 顾左而言他: 你面前有一个特别想拍的美女,你不好意思直接拍她,那你可以将镜头侧开30度,假装拍的是她旁边的某不明物体,然后眼角留意她的举动,一旦觉得她没注意你,那就立马挪过去,拍完搞定。如果这时候她恶狠狠盯着你,看口型她是要准备骂人的话,那你要么选择转身逃走,要么就继续淡定地举着机器对着另外别的东西继续拍摄,假装自己本身就是在乱拍,只是刚才凑巧将镜头对准了她而已。

    3. 看对方被偷拍完后的反应,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外貌自信的话,还不妨可以放下相机对她回以憨厚真诚的微笑,我就经常试过对对方竖起大拇指(不要竖错了手指,招致杀身之祸我不管啊)—— 进行微笑操作的话,还请留意对方周围有没有貌似男友的物体。

    4. 不管被摄对象是否看到你,都尽量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拍摄为佳,拍完就扭头,当做没事发生。

    下面,该上图啦!(回答问题就是借机晒图,哎,你get到我的私心了吗?)


    莫斯科红场,我最喜欢的偷拍之一,一对情侣在依依不舍地告别。因为是抢着时机抓拍的,所以构图方面也没有太多选择调整的机会,稍微偏了点



    耶路撒冷圣墓大教堂里点蜡烛的女人,这张我超喜欢,氛围和感觉很好啊,难得的抓拍。



    莫斯科普希金艺术馆外排队的妇人,我就觉得跟后面杂志上的人脸相映成趣,于是赶紧偷捏一张


    前面出现过的这个看口红的小朋友,基本就是瞅准了时机过去一捏快门,她仅仅在那一瞬间来得及看我相机一眼,然后我就一溜烟撤了


    圣彼得堡去黄村的小火车上,俄罗斯很多二三线城镇都存在老龄化严重的特征,这辆小火车上没有一位年轻人,这位大叔盯着我的瞬间我就拍完了,然后若无其事当做没拍放下了镜头。



    圣彼得堡,一位小朋友心血来潮要在大街的地面上玩,而母亲则任由她玩耍,一点都没有阻止的想法


    莫斯科,一俄罗斯美女抢走广场上假扮冰河世纪里的松鼠手上的醋栗



    以色列凯撒利亚,两位小美女



    以色列加利利湖畔的基布斯共产主义公社里的孩子



    以色列加利利湖畔的基布斯共产主义公社,老人院门口的老人


    耶路撒冷街头晚上踢球的孩子们


    耶路撒冷街头正统犹太教打扮的大叔


    耶路撒冷哭墙前祈祷的犹太人




    北海道,乘坐火车的日本少年。这张我使用了“顾左右而言他”的策略的拍法


    大阪,情人节,街上的情侣,应该在说情话吧,或者是想亲他?


    德累斯顿,我喜欢这大叔的姿势,跟墙 报的造型相映成趣


    三里屯,这小妮子啊,你真是要让我眼瞎啊


    慕尼黑,圣母教堂里,正在手握念珠虔诚祈祷的女子。


    ,参加完一个讲座退出时,看到角落的光和场景挺好,赶紧捏一张。这位女士的表情,我不知道她是恨呢,还是……有一股蒙娜丽莎般的微笑。

    的雨夜,街头的情侣。“说,你爱我吗?”


    ,总统府


    ,某古镇


    意大利,五渔村火车站旁的情侣


    三藩市街头的男子

    基本上在偷拍的问题上,你的器材越小巧越有优势,不起眼的优势啊, 手机。其次就是类似于索尼无反和电子快门那样的机器,还带个翻转屏,NND,悄无声息就可以完成偷拍,这方面实在让我羡慕嫉妒恨。虽然我尼康的单反有所谓的快门安静模式,但跟索尼的那些优势还是不能比拟。快门越响,越近距离的『偷拍』就越困难啊,心理压力会大一点。

    莫斯科地铁里等车的女子

    德累斯顿皇宫顶上的游客情侣

    ,弄堂口。


    ,静安公园爵士音乐节上,一对草坪上的情侣

    下面这一组都是在爵士音乐节上的抓拍、偷拍……












    三、预构图抓拍法:先构图,再等待主体
    这属于等待+运气型拍法。你有时候看到某个静态的场景非常好,不论是构图还是光线都不错,只是缺乏一个人物的主体,那这时候你可以举着机器构图,等待恰到好处的人物经过。因为你提前举着器材在等待,那个入镜的人多数没料到你是为了拍他/她。即便对方有所意识盯着你看,你也可以继续举着机器拍摄那个空无一人的场景,假装这幅照片跟他没任何关系。何况这种情景下的路人甲乙丙丁很可能并不会直面你镜头,甚至距离有点远,所以他们更加不会留意到你和相机的存在。
    看图:

    德累斯顿王宫附近,光线正好,就缺人,等啰


    特拉维夫,沙巴兹街

    德累斯顿 区遍布艺术涂鸦的楼宇,一小屁孩骑车经过。这个片区在二战前是新区,但逃过盟军轰炸一劫,结果倒变成市区里较新的建筑

    日本奈良的乡下,这位骑车少女的出现,点亮了整个画面


    慕尼黑卡尔门


    下图是我蛮喜欢的一张,阴天的斯德哥尔摩老城里,一条巷子里走过去一位抓着气球的姑娘


    莱比锡郊外的公园,看到一个“树洞”,于是等人出现


    慕尼黑,英国公园里最著名的小神庙,结果山坡下来了一对两小无猜,真是天助我也。


    ,巷子里。

    在这个第三步的“预构图+等人物”的拍摄方法中,随机性更大,而且多数情况都是较为广袤的场景,人物主要是点缀作用,拍摄的难度我觉得相对较低,运气更重要。

    四、盲拍,你也可以说是瞎拍

    盲拍很容易理解,就是你根本不用取景器或液晶屏取景,而是拿在手里随意拍摄,让路人对你的警惕性更低,这有时候会容易产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片子。有时会挂着单反挂在胸前;有时直接单手持机,手垂放在身边拍摄。盲拍最好选择偏广角的变焦镜头或者24-35mm之间的定焦,会方便在画面里更多的纳入主体。其实用手机忙拍还挺好使的。

    ,街头


    三里屯,天桥上的吻别


    三里屯


    街头,这是手垂吊着拿着机器盲拍的


    狗狗也来一个吧


    ,南非葡萄酒品鉴会上的sales姑娘


    地铁上,累了一天的脚,是不是还起了水泡?

    盲拍是无法自主选择对焦点的,所以你可以用自动的区域对焦,让电脑自己选择;也可以设定一个对焦区域,拍摄时候尽可能迁就镜头的方位。至于景深问题,摄影圈之前有一个无限景深的街头拍摄说法,你们有兴趣可以去搜搜。我个人习惯是F2.8-F5.6之间,看需求而变化,浅景深有浅的好处,如果抓中了主体会很赞,有意外惊喜;但F5.6的景深就会 率更高点……如果是手机,那简单,不用理会对焦和光圈问题,按就好了。

    小结:

    OK,关于旅行中和街头上拍摄陌生人,我仅仅只能鼓励大家做到第一步,那就是拍下来再说。还有人会想问我长焦还是短焦镜头更合适,手机还是单反更适合……我觉得只要能拍到好玩的画面,什么头什么机器都不是问题。短一点的头,更刺激;长一点的头,也许更安心,但也更容易暴露,片中人物冲击感或许是不一样的。手机现在也是一个绝佳的街头利器啊,只可惜手机厂商也不找我来做个合作……你叫我怎么推他们呢,是不是?

    上面的内容说实在,比较肤浅哈,见笑。在此之上,更进阶的更高级的则是人文摄影,那需要深入的主题把握。日后如果我有实践和作品,再讨论吧。

    (如何关注梁叔)
    微博:荒梁大叔
    公众号:荒梁

    【文中都是我个人的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能转载,谢谢!】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8-10-18 22:59

    热门评论

    • 荒梁 答主 LV.35: 这里头的图用了蛮多镜头,50mm,85,70-200,都用得蛮多

      @我系这样:另外想问下 大神你镜头焦段是什么? 我之前也有旅行拍路人,你说的这些点,我都有感同身受,因为当时候用的是小痰盂,真的很不方便。

      2020-05-01 22:52 回复 举报 查看对话
    • 我系这样 LV.2: 另外想问下 大神你镜头焦段是什么? 我之前也有旅行拍路人,你说的这些点,我都有感同身受,因为当时候用的是小痰盂,真的很不方便。

      @我系这样:我觉得你写很好, 应该能成为高赞回答才是

      2020-04-26 22:38 回复 举报 查看对话
    0/600
  • 41

    旅行中拍摄路人,是我自己也相对较少触碰的一个题材。也许是因为面子薄,总是不好意思举着相机拍别人,所以大多数的路人照,都是长焦拉过去的“偷拍”或是得到了对方同意后的拍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你的镜头,所以说在最前面的,还是提醒大家不要在未征求同意前明目张胆地近距离拍摄,并且拍摄后如有丑化别人的...显示全部

    旅行中拍摄路人,是我自己也相对较少触碰的一个题材。也许是因为面子薄,总是不好意思举着相机拍别人,所以大多数的路人照,都是长焦拉过去的“偷拍”或是得到了对方同意后的拍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你的镜头,所以说在最前面的,还是提醒大家不要在未征求同意前明目张胆地近距离拍摄,并且拍摄后如有丑化别人的照片请避免在任何公共网络发布。
    在我并不那么丰富的经验里,简单列上常用的几种拍摄方式供大家参考:
    1. 与环境相辅相成(融合或反差)
    2. 有故事的路人(专注做的事、快乐、信仰等各种题材)
    3. 主动请你拍照、或是你询问并得到许可的路人照
    4. 和路人一起拍照

    1. 与环境相辅相成
    你所拍摄的路人,要么与所在环境很好的融合(如很有民族特色)、要么与所在环境有很大的跳跃反差(如暗淡的背景中跳跃出的亮色)。无论哪一种,这个路人的存在,可以为环境起到点睛之笔。这是很值得拍摄的路人照。

    >>与环境有很大颜色跳跃的人物,拍摄于吴哥窟


    >>与环境有很好融合的人物,拍摄于佩特拉
    和驴子一起坐在高丘上的贝都因人,酷似杰克船长的外形,却带着淡淡的忧郁。


    >>与环境有很好融合的人物,拍摄于耶路撒冷
    路边的正统犹太人,这应该是在以色列以外很不常见的装束了~



    >> 与环境有很大颜色跳跃的人物,拍摄于斯德哥尔摩
    欧式古老雕花大门前的红衣女子,在北欧冬日短暂而昏暗的白昼里,带着极其引人注目的气质。


    >>与环境有很好融合的人物,拍摄于耶路撒冷
    其实我是比较喜欢这张图的色彩,相对比较鲜艳。在沉重的耶路撒冷老城里见到这样清新而富有张力的色彩,不由得让人多看了两眼。

    2. 有故事的路人
    一个认真做事情的人,总是格外吸引人。我们行走在世界各地,也会见到形形色色做着不同事情的人。有些怪异,有些虔诚,有些快乐,有些或许只是单纯的认真。一张有生命力的路人照,很多时候离不开“他或她正在做的事”。
    故事的题材可以有很多:认真,快乐,和周遭人行为反差强烈的,爱,虔诚,生活,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题材。有人会觉得悲伤的人是最有震撼力的题材,但悲伤这种题材我并不涉猎,因为觉得拍摄伤痛之中的人不够尊重当事人,但只是个人理解。

    >>午后的阳光下,衣衫褴褛的老人坐在精致的小店桌椅前读报,拍摄于罗腾堡。题材反差&专注。


    >> 圣墓教堂里,为耶稣点燃蜡烛的虔诚基督徒,因为怕游人走过带起的风熄灭蜡烛,一路小心地用手呵护。拍摄于耶路撒冷。题材虔诚。


    >>一艘驶向暴风雨中的捕鱼船,拍摄于坦桑尼亚海豚湾,题材色彩&反差。
    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有暴风雨?看到右侧水和天的颜色越来越暗了么?看到水面上的小雨滴了么?
    如果你都没看到也没关系,因为我也正坐在同样的小船里驶向这场把相机都淋进水了的暴风雨…

    >>刚刚得到了许多零食的小孩子,开心地在摆造型让别人拍照,拍摄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题材快乐。


    >> 组照,越南浮村的水上人家,拍摄于柬埔寨洞里萨湖,题材生活。
    这是一个极其贫困的村落,他们都是来自越南的难民,失去了国籍,在洞里萨湖上搭建起了浮动的水上村落。乘船参观这个村落,你会见到十几岁的孩子在脏得不可思议的湖 捕鱼,会见到卖蛇的小女孩扒在游客的船边,也会见到踩在木桩上搭建新屋的成年男子…每一张都让人心酸。






    >> 牵驯鹿的萨米人,从冬日厚厚的积雪里走出,宛如童话中的冰雪森林。拍摄于芬兰拉普兰地区。

    >>人来人往的喧闹农贸市场里,一个卖手工艺品的小哥自顾自地认真画着新作。拍摄于西雅图派克市场。题材认真。

    >>Safari的草原上,对面车子里长枪短炮观望动物的游人。认真得很~这张并不是我拍的,因为画面中还有我自己…但却是另一辆车子上的游人抓拍下来的一幕,收到照片也很是欣喜。拍摄于赛伦盖蒂。题材专注。


    >> Again这张是正在拍日出的我作为“路人”被隔壁房客拍下的照片,但见到这张偷拍时我是很欣喜的。因为整体的颜色、构图、包括人物正在进行的事都很有生命力。也放上来作为样片吧。拍摄于恩格罗恩格罗火山口。题材专注。


    >>认真榨果汁的男子,其实我只是喜欢水果店的色彩~拍摄于以色列约旦河。题材专注。

    >>冰天雪地的北极,少女走出房门开心地笑了。口中呼出的哈气瞬间凝成升腾的白雾。拍摄于萨利萨尔卡。题材快乐。

    >>正在举办传统婚礼的新人,拍摄于柬埔寨。题材就是婚礼啦~


    >>虔诚的基督徒不远万里来到加利利湖边,在主的祝福下重新举办婚礼。多达百人的团队,在夕阳下开心地合影留念。拍摄于以色列太巴列。题材快乐&信仰。

    >>繁华街头正在看书的流浪汉,身边养的猫儿却比普通家猫更肥硕,一定是流浪汉的伙食分给了它不少。这一派悠然自得更加吸引人的目光。这一张我也记不清是自己拍的还是那次旅行的同行人拍的,摄于洛杉矶。题材反差。


    >> 路边荷枪实弹的警察,这是真的偷拍…从车窗里隔着好远拉过去的偷拍…被发现不知道会怎样>_<…拍摄于耶路撒冷。没什么题材…就是个记录…


    >> 校园里带着狗狗悠闲慢跑的人,这张有可能不是我拍的…有点记不清了…拍摄于洛杉矶。题材生活。


    3. 主动请你拍照、或是你询问并得到许可的路人照
    这种人性格开朗,而且会很合作、很欢迎你的镜头。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不用顾及地拍拍拍了。不过记得拍完了让他们看一眼照片,表示尊重和感谢哦。但有没有发现,其实直面向镜头的,有时还不一定有偷拍的效果~?

    >>悲伤的哭墙广场外,十几岁孩子的脸上依然笑靥如花。看到游人走过,会开心地招手,开心地对着镜头笑。



    >> 海边闲躺着时,跑来一个小黑主动要我给他拍照…拍摄于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的Providenciales。


    >> 走在路上遇到的两个好奇游人,见到我手里的单反也主动要求给他们拍照……拍摄于安曼。


    >>沙漠腹地的贝都因人大帐里,好客的主人为游人奉上一杯清甜的茶后,开心地对着镜头笑了。拍摄于瓦迪拉姆。


    4. 和当地人互动
    除了你去拍摄路人,和聊得来的路人合影有时也会是不错的选择,甚至会为你自己的旅程留下独特的记忆。这种照片往往更具有生活性,但因为拍摄的相机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构图表情什么的就听天由命了…

    >> 分到糖吃的小孩子们。拍摄于柬埔寨。


    >> 北冰洋边只有200多人的小渔村里,在零下二十几度还下雪的日子里洗一场芬兰浴(蒸桑拿后直接赤身跳到北冰洋里),村长老奶奶也来探视我们这些勇(shen)敢(jing)的游人,于是有了这样一张照片…拍摄于挪威。

    好了~实践课上完,理论再简单补一两句。
    1. 构图:一张有生命力的游人照一定有一到两个重点人物,无论他/她在图片中的占比是大是小,都要保证重心在这个人的身上。所以要么背景很干净,要么是在复杂的背景中对焦在这个“有故事的人”身上。切忌很大很乱的场景中用同样的景深拍摄到很多人,这样会找不到重心。
    2. 抓拍: 以不打扰对方为基础,抓拍一定要快。如果要拍某个单人的大图时,尽量用长焦远远地进行抓拍,而且时间不要过长(作为参考,以上示例片中99%的近景抓拍均为200mm或300mm焦段,部分相片有放大截图处理)。在你举起相机前应该就已经想好了构图,举起镜头抓拍完毕赶快走开。路人也分三种,一种是特别抗拒被拍照的,一种是特别喜欢被拍照的,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被偷拍一两张能够承受,但长时间被镜头捕捉也会引起对方反感。绝大多数路人应该都是第三种吧~
    3. 尊重:还是要强调,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你的镜头。我在非洲Safari时,路过当地集市时坐在车里举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路边一个男子立刻举起了石块想要砸过来。从向导口中得知这种拍摄在很多非洲人眼里是有侵犯性的。同样还是在非洲,我曾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娘和两个游客争吵了起来,原因是游客看到小店商品很有趣,在门口拍摄了一张照片,老板娘却认为这个拍摄是“嘲笑她的店铺很小很烂”。所以在拍摄时,尊重被拍摄人的意愿是很重要的。这一项尤其适用于第三世界国家、残疾人等。
    4. 表演场所里的艺人是可以正常拍照的,但路边的街头艺人仍然要以抓拍为主,尊重他人意愿。

    暂时能想到就是这些~希望能有帮助:)
    欢迎加我的公众号玩:Celine吃喝玩乐精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7-08-13 12:27

    热门评论

    • Celine恋小狐 答主 LV.45: 谢谢么么哒~(爱心小蜂)

      @Tsaihow 小木:为你独特的视角,大大点个赞

      2018-01-12 10:08 回复 举报 查看对话
    • Celine恋小狐 答主 LV.45: 其实在有些特别热情的国家,你不要求都会有人来要求和你拍照…(捂脸小蜂) 换个角度想,被拍照其实也代表了别人的欣赏和认可,所以也并不是那么多人都排斥镜头的。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大多数人短时间面对偷拍镜头都不会特别排斥,但不能过长时间多次偷拍。不代表所有人,但也是有道理的啦。

      @就爱大海一抹蓝:反差这点真的值得我好好研究学习,也是我喜欢的拍摄方法。这里学到了不少知识,谢谢。但我这人生性怕生,不是买东西的情况下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让我拍你吧。哈哈。无奈,只能慢慢练胆子啦。

      2019-04-12 12:33 回复 举报 查看对话
    0/600
  • 451

    本来写的好好的答案,一不小心被凯叔删了。:( 重发一遍旅行中的街头摄影,看见感兴趣的人拍下来,也有很多乐趣。心得如下,希望大家一起讨论。一般来说,老人与孩子对此的抵触比较小。这张曼谷街头,老太太坐在那儿,似乎在等我拍,咔嚓了几张,说声谢谢,老太太理都没理我,实在太酷!另外,拍宠物,一般来...显示全部


    本来写的好好的答案,一不小心被凯叔删了。:( 重发一遍
    旅行中的街头摄影,看见感兴趣的人拍下来,也有很多乐趣。心得如下,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一般来说,老人与孩子对此的抵触比较小。
    这张曼谷街头,老太太坐在那儿,似乎在等我拍,咔嚓了几张,说声谢谢,老太太理都没理我,实在太酷!
    另外,拍宠物,一般来说,人们对别人拍自己的宠物都不是太介意。这张新加坡植物园,当时高高的 上有一只很大的公鸡,(不知道怎么爬上去的)。画面蛮有意思。


    还有就是现在的单反和微单,后面的屏幕都可以翻转,所以发现了拍摄目标时,可以假装在鼓捣自己的相机,然后拍下对方自然状态下的照片。下图珀斯市中心。

    这张马六甲,非常得意墙上的影子 :)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发现有趣的拍摄对象后,先对好焦,调好曝光,等着拍摄对象入境,下图是民丹岛 (18+ )


    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区域对焦,就是广角镜头+小光圈=大景深。这两是张新加坡牛车水和新加坡河


    新加坡巴士站,像一段五线谱

    当然,这种街头拍摄的照片,除了技巧还有运气,下面这 京后海,去玩的时候,刚好有一个摄影师在拍模特,模特落在台阶上的影子更吸引凯叔,像一个可以折叠的人偶。

    越说越觉得凯叔像狗仔了。祝大家拍摄愉快!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6-12-20 10:25

    热门评论

    0/600
旅行中如何自然地拍好路人?
加粗
标题
无序列表
有序列表
插入图片
插入视频
添加地点
全屏模式 退出全屏模式
0 0 0视频
关于作者
唛斯基 LV.37
凡事不必太在乎。
关注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