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大殿、彝伦堂、敬一亭等主要建筑。其中辟雍大殿整个国子监的中心建筑。
辟雍大殿:皇帝讲学之处
辟雍大殿这一个十分独特的建筑,是一座建于圆形水池中央的方型殿宇。这种建筑形制有这很深的含义:辟雍外环绕的圆形水池,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这王道教化的圆满不绝。
其它主要建筑:
辟雍大殿以北是
彝伦堂
,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大殿后,这里改为了国子监的藏书处。彝伦堂的北边是
敬一亭
,建于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是国子监官员办公的地方。
国子监的
琉璃牌坊
,是北京唯一的一座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牌坊正反两面的横额上,都是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字,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崇文重教。在国子监内设有
“中国古代科举展”
和
“国子监原状陈列展”
等常年展览,对科举制度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去参观。
相比较北京一些著名景点的熙熙攘攘,国子监内古树林立,游客也不是很多,环境非常清净。国子监周边的胡同区也很不错,绿树成荫,四合院灰墙青砖,沿街有许多的茶艺馆,文房四宝,佛物商店等。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
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境外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文化才更适合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