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者显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要劝也是劝施暴者克制犯罪冲动,既然犯罪,那就必然要接受司法的审判和舆论的唾弃。而你哪怕穿着不暴露,也不一定就能完全远离潜在的施暴者。
何况,这句劝告还存在一个可怕的倾向:将这些女性的不幸归因于穿着暴露,并相信恶魔只会找上那些所谓"从事特殊职业""打扮花枝招展"或"不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目标,而只要自己不属于她们好像就是安全的。
新京报书评上曾提到过私人领域跟公共领域的概念,现摘录如下:
为什么这样的劝告会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劝告的对象,不再是私人领域的亲人或朋友,而是公共领域无差别的陌生人——到微博上写评论、到贴吧上发帖子,只要不设置屏蔽或只有谁可见,便是在参与公共意见的讨论。"公共"与"私人"两个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追求。
何谓
(社会)
公共领域?
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它与国家(state)、市场和私人的边界并不一样,同样一件事,可能在那是国家或市场范畴(并受权力或资本支配),而在这是公共领域范畴。
而不管如何不同,一个领域能称得上是"公共领域",一般就需要它是开放的、持续的、参与者不被打断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参与者发表意见,虽然相互间难免存在观点差异,但都需要遵守自由而平等的言说规则,而非操控或不尊重其他参与者。
人们参与公共讨论,不只是存异,实际上也在求同,也就是追求所谓"共识"的那部分,包括正义与非正义、是与非等等标准。这些"共识"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赞同,但只要认同者多了,就会形成一种公共意见、压力,反而来评价和约束每个人。
而包括"不要衣着暴露""不要深夜单独外出"在内的劝说,在这里就容易在"公共"与"私人"之间错位。
公共意见需要处理的是关于一个事件基本正义是非的议题,
比如施暴者是否得到了审判和刑罚、量刑是否公正,以及如何才能创造出一个环境减少施暴提高安全感。
如何穿着、如何行走,纵然会受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但在这些影响范围之内基本上是自由的。每个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出门行走。这就是近代(以及国内的改革开放)以来所慢慢形成的"私人领域"了。
它通常不需要"共识",反而追求的是"偏见"。"偏见"不会像公共领域那样产生规范性的意见,不会去要求"人们"遵守什么。
"不要深夜单独外出""不要衣着暴露"这些私人意见从真实生活里的亲朋好友来,如今也可以、而且也需要回到那里去。
最后,文章结尾总结:施暴者不是从天而降的,绝大多数施暴者的产生都经历了一个过程。今天要面对的潜在的、可能的施暴者往往已经形成,只是不知道他们何时何地施暴。这是一个悲哀,因为这是一个信息获取成本极高、甚至不可能的过程。我们能怎么办?受害是即时的,等不及任何"马后炮"。很遗憾,这几年去追溯施暴者背后经历轨迹的报道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多。
做这样的报道,不是说去理解甚至是原谅施暴者,那是荒唐的,而是要去寻找背后是否存在共同的结构性原因,减少未来的一次侵害。固然,没有一个社会、也没有一个制度能完全杜绝施暴者。但创造一个安全正义环境,悲剧发生率就会降低,每个人在私下也就少一点像"不要深夜单独外出"这样的建议。
看完这些受害者案发当日穿的衣服时,谁还能义正词严的说"都是你们穿衣服太暴露的错"?
所有人包括家人、还是朋友,都爱问受害者"案发当天你穿了什么"?
当侵害出现后,总出现一帮人关注的是受害者"错在什么地方啊?"是"你穿的暴露"。
这种谬论是为迫害者减轻罪责?或者,是以此彰显自己比受害者更高贵?
对于受害者来说,这种谬论心理,比很多犯罪分子还要"恶毒",是对被侵害人的二次伤害
。
不是每个人都是"完美受害者",受害人始终是弱势群体,侵害人才是过错方、凶手,应当用法律公正对待。
三、性别文化教育缺失的反思
改编自印度德里公交真实案件的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里有一句话:
我教了我的女儿二十年,让她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而你却一秒都没有教过你儿子,不要伤害他人。"
男性文化主导的社会氛围,女人收到各种告诫,男孩和男人教育却对比松懈。这一点值得反思。
@自由自在qq: 我也去过世界上一些国家,我只知道天朝的地铁上性骚扰是最多的。我也知道女大学生被拐进深山给别人当老婆,还有夜跑的女性被拖进树丛被害,患有一个杭州海归女硕士被害,不知你所谓的天朝最安全从何而来?把女人的性别魅力给比作一种资源或“外财”进而告诫要掩藏很令人惊讶,要是世界是您描绘的那么可怕,年轻女性还旅什么游?
@Neil Cao:理论上,任何有较大风险的地方,还是要以规避风险为主,要么有抗风险措施。 具体到:譬如要在晚上人少的时候去偏僻的地方,或者治安差的地方,要么你多批一件衣服,要么你有防狼工具或者练过格斗。这就是哪吒说的自己的命自己做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