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问答>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美食博主”?怎么感觉现在很多喜欢探店的人自称美食博主了...
66262浏览 8人关注 关注 回答
66262浏览 8人关注 关注 回答
全球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美食博主”?怎么感觉现在很多喜欢探店的人自称美食博主了...

  • 485

    我是如何走上美食博主这条路的三年前去欧洲研读旅游管理,说白了就是打着学习的名义看世界。旅居生活从北欧童话国丹麦开始,大多数时间我都待在一个几百人的小镇。我们三四十个国家的留学生,好像一个迷你联合国。在物价高到呼吸都会痛的北欧,怎么填饱肚子成了生活里最重要的一课。只会西红柿炒鸡蛋的我,从零开始学...显示全部

    我是如何走上美食博主这条路的

    三年前去欧洲研读旅游管理,说白了就是打着学习的名义看世界。旅居生活从北欧童话国丹麦开始,大多数时间我都待在一个几百人的小镇。我们三四十个国家的留学生,好像一个迷你联合国。在物价高到呼吸都会痛的北欧,怎么填饱肚子成了生活里最重要的一课。

    只会西红柿炒鸡蛋的我,从零开始学习“西餐”,煮意面,选奶酪,熬圣诞节特供的米布丁。运气很棒的是带我入门的师父,也是我合租的室友们,都是世界各国的一等大厨哈哈。

    意大利大胡子曾经用红酒瓶在餐桌上手擀巨大的面皮,调肉馅和酱料,做出40人吃的“肉酱
    满溢千层面”lasagne。偶尔我串门去其他朋友家,在奥地利姑娘那儿吃奥地利国菜炸猪排Schnitzel,在西班牙汉子家吃厚煎的土豆饼Totilla de Patatas,抱着两盒牛奶去法国同学家,拿平底锅煎薄煎饼pancake。

    短短半年,我的厨艺没啥长进,却学会了 像当地人一样评价一种食物正不正宗。比如意面要煮到带一点点白芯的状态,不软不硬,才是最好的火候;西班牙海鲜饭,必须得是夹生的米粒,要是煮过了头,就是冒牌货。但是到此为止,我还是高举着“中餐万岁”的大旗,反复强调,中国食材多样性、烹饪手法的复杂度,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三条街,什么法餐、意料,都不如火锅。

    后来,我在欧洲到处乱窜, 吃过了不少当地朋友推荐的“一生必去“的特色,也不幸踩了很多雷,从布鲁塞尔街头一锅热气腾腾的白酒焗贻贝,

    到布拉格一支甜蜜烫手的车轮面包,
    乃至某些国家诡异的sausage,真的都是非常难忘的回忆了。

    我在欧洲的第二年,是待在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城——赫罗纳。这个地方不太出名,却有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厅——Celler de Can Roca。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小小的一座城,藏着许多家各有特色的米其林餐厅,所有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念叨着米其林,就好像高迪之于巴塞罗那,火锅之于成都。感觉遥不可及的高级料理就在身边,平时古城里闲逛,就无数次擦肩而过。


    后来因为学术研究的机会,逐渐和世界知名的米其林大厨们打成一片,不仅有幸被邀到府上做客,偶尔还能尝到最新的特色菜单(自然是主厨私房菜了嘿嘿),而餐厅的酒窖和神秘后厨,也成了我停留时间更久的地方。

    所以很骄傲地成为了朋友圈里最了解米其林的人。偶尔会回答一下关于最顶级美食的终极问题:

    1、米其林好不好吃?

    好吃!两三千一顿饭,能敢说不好吃吗~通常来讲,一星餐厅多数是口碑不错价位中等的老店/小馆子,类似于中国网红餐厅这样,但是没有中国的商业头脑狂开分店;二星嘛就得在食材和酒上有些特色,比如特供的鱼子酱,珍藏的拉菲,还得有些很玄的故事,什么“一生只煮一碗面”这类;到了三星,就不是好不好吃的问题了,而是吃不吃得到,比如8斤重的大黄鱼,变异到万里挑一的白鲟鱼子酱,它们未必比小黄花和黑鱼子好吃,但是食材无疑都是高贵的,做法及其繁复让别家店难以效仿,总之是制造了许多壁垒,把食物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让众人仰望。

    2、米其林吃不吃得饱?

    脸大的盘子一口菜,还那么贵,吃不起!是不是很多人都这么想?但其实米其林的套餐,可以从人均50元到人均300,也可以上不封顶,选择空间很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贵。再就是虽说看起来分量少,耐不住盘数多,我最多一次吃了16道的套餐。。。鱼肉羊肉海鲜甜点加起来三十多盘,撑炸了。

    (我们已经不在乎一件衣服结不结实,暖不暖和,而是极力追逐时尚款式,甚至每年的时装秀都很难用好看来概括点评,为什么在吃这一方面,还在纠结好不好吃,吃不吃得饱?其实我也非常希望中国的吃客们可以在吃方面升华一下,追求一点更阳春白雪的东西呀~)


    我准备写一本关于米其林美食的书时,甚至可以勾搭到Pierre Gagnaire老爷子来给我写序。可能大家对他不太了解,简单来讲,就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大厨,一生拿下17颗米其林星星的法餐厨魔。

    For live,for fun,for Study. 我对异域美食的接触,一开始是为了填饱肚子,然后大胆去寻找和尝试特色,最后竟然在一个美食之都, 以学术的角度潜心钻研起美食。入了门我才发现,原来这里面大有乾坤, 评价一道菜,绝对不只是好不好吃这么简单,还要看到美味背后的理念。

    印象深刻的是山谷里的一尾鱼。那是意大利北部山区里的农家乐,当地银匠把银片V字对折敲打出山谷的褶皱和纹理,在谷底静静躺着一方鱼肉,一种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的河鱼。

    从山川到河流,厨师用一条鱼讲述了自己家乡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 美食的意义,它是一个载体,能够深入浅出的承载文化、艺术、自然,任何事物,超越了语言和学识的壁垒,让吃儿童餐的小朋友和我不懂英语的奶奶,都能在一顿饭的时间里感受异域风情

    那些天天叫嚷着米其林不如煎饼果子的人,可能只是没理解米其林的美。就好比是,在没见过九寨沟前,你一直觉得老家那条小河最美。

    在赫罗纳的这段时间,我最重要的课题研究就是关于当地的美食,还记得晴朗的秋天教授开车带我们跑到大山深处参观有机农场和奶酪坊,

    自己采了野蘑菇然后做白蜗牛和山鸡当底料的西班牙烩饭

    去寻找所谓美食的真谛。

    所以我觉得美食博主不止是告诉大家“好不好吃”“吃不吃得饱”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这之外,让更多人能够从一盘菜里看到它配方的传承,灵感的展现,甚至能够见风土,见万物。

    这几年也是收集了许多美食背后的有趣故事。

    来自法国安纳西湖的小龙虾,如何表现着湖水的生态到传统捕捞技术的传承,甚至融入日本禅宗的“枯山水”,以至于卖出两万块的天价。

    在南美亚马逊森林里和萨满法师一起祭祀,在烟雾缭绕里借草药寻找前世,也大胆尝试狰狞可怖的食人鱼之味。

    在意大利的深山里跟随母猪,好奇用鼻子拱出来的黑松露有什么奇异的香味。

    我觉得哪天我把这些美食故事都讲出来,就可以理直气壮当一个美食博主了!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9-03-20 11:01

    全部评论

    0/600
更多回答
  • 3

    在美食圈里面混久了,自然而然会被称做“美食达人”。打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名字别扭,直到现在还是接受不了。虽然说“术业有专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应当加以钻研,更可况这已经是自己谋生的本领呢......但是职业化归职业化,也应该有自己的态度。而我对美食的态度始终是“但求吃得开心,不求吃...显示全部

    在美食圈里面混久了,
    自然而然会被称做“美食达人”。
    打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名字别扭,
    直到现在还是接受不了。


    虽然说“术业有专攻”,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应当加以钻研,
    更可况这已经是自己谋生的本领呢......
    但是职业化归职业化,也应该有自己的态度。
    而我对美食的态度始终是
    “但求吃得开心,不求吃得专业”。
    be happy, be funny~


    “美食达人”跟“普通吃货”当然有区别!


    达人很嘴刁;吃货易满足。
    饭局中,看见桌上摆满了的食物,
    达人会很淡定,一脸见惯不怪的高冷;
    吃货会大叫“发达啦”,犹如眼前是一堆堆金子。
    吃饭的时候,达人的胃口也特别刁,
    爱评价这道菜哪里做得不好,
    那道菜也不及哪家店的好吃。
    而吃货总是不说话,埋头吃,还吃得满脸高潮。
    吃货总是比达人富有。
    他们吃上丰富的一顿,就好像赚了几百万似的。
    容易满足的人天天都能赚几个亿。




    达人高大上;吃货接地气。
    达人偏爱高端餐饮,
    觉得餐厅越高,跟自己身份越匹配,
    而且越不容易有“失误”。
    因为达人往往不单纯为口腹之欲而吃,
    而是为了吃给别人看——分享已成为职业需要。
    吃货眼中却只有好吃与不好吃。
    食物无分贵贱;餐厅不论档次。
    只要那里有心仪的食物、喜爱的元素,
    无论是要排队等位,还是站街边吃,
    他们都在所不惜。




    达人的世界很大;吃货的世界很小。
    达人总是专业地数算着鸡是几天的鸡,
    鹅是马岗鹅还是乌鬃鹅,菜是有机或无机……
    达人总是高瞻远瞩,谈论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自媒体的未来方向,网红和粉丝经济……
    吃货只爱以食物图片刷屏美食群、朋友圈;
    每天的谈资离不开哪里开新店、哪里有优惠、
    哪里东西好吃、哪里环境有特色……
    在吃货的小世界里,吃只是吃,顶多拍拍图,
    不需要长知识,也不用交任务。
    特单纯,特美好。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9-03-22 21:18
    0/600
  • 10

    对于美食我真心喜欢研究……但对于美食博主这一称谓各有看法……目的不一样,自然看法也不一样了……从美食的角度看个人的生活品质…我每到一个地方首先会找当地的美食……从食物本质出发,找最好的食材……世界上任何所谓的美食,首要选材第一…食材的新鲜度、质感、口感…配以制作的技能和调味料的修饰……我个人以...显示全部

    对于美食我真心喜欢研究……
    但对于美食博主这一称谓各有看法……
    目的不一样,自然看法也不一样了……
    从美食的角度看个人的生活品质…
    我每到一个地方首先会找当地的美食……
    从食物本质出发,找最好的食材……
    世界上任何所谓的美食,首要选材第一…
    食材的新鲜度、质感、口感…
    配以制作的技能和调味料的修饰……
    我个人以为好的食材本就是一道天然的佳品……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9-03-22 21:46
    0/600
  • 3

    我觉的“美食”博主这种提法有问题。我们谈的美食是应该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味觉层面,甜酸苦辣咸,在为口腔中的彭拜或者婵娟(或许还延生到鼻腔和食道)。这个层面是米欺凌大师要做的事情-----色香味意形,再胜者可以到色声香味触,说到底就是五感而已,或有人喜欢或有人讨厌--...显示全部

    我觉的“美食”博主这种提法有问题。我们谈的美食是应该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味觉层面,甜酸苦辣咸,在为口腔中的彭拜或者婵娟(或许还延生到鼻腔和食道)。这个层面是米欺凌大师要做的事情-----色香味意形,再胜者可以到色声香味触,说到底就是五感而已,或有人喜欢或有人讨厌----都属于正常。
    后面一个层面就是“法”了,这里面就有做法,创新,调和,到食物相生相克,阴阳搭配最后到一餐食物(请客的若干道菜品)如交响乐一样如何跌宕起伏。
    更上一层楼,就如同佛家说的“阿赖耶识”和“

    末那识”了。美食中的

    “ 末那识” 相对科学的,如氨基酸如何变化,生物菌群的繁殖啊等等;而美食中的

    “阿赖耶识”

    是是产生这种食物、烹调技能甚至于烹调原理的地缘背景和人文基因----美食节目的翘楚《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这样成功的。
    但是这样也不能脱出轮回,真的美食家应该象佛陀一样,超出我与非我的认知,能用最本真的心去感受,食物带给我们内心的愉悦。那时候一些所谓“我”不能接受的食物都会甘之如饴,而其背后的体验也将带你进入你未有的新境界。

    最后,我记得我少年时候,我姐夫的一句话:如果你哪天认为白水是世界最好喝的饮料,你就成熟了!


    ==========

    如果你觉得TA的回答不错,快来给TA点个赞吧!
    你的支持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
    发布于 2019-03-22 17:16
    0/600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美食博主”?怎么感觉现在很多喜欢探店的人自称美食博主了...
加粗
标题
无序列表
有序列表
插入图片
插入视频
添加地点
全屏模式 退出全屏模式
0 0 0视频
关于作者
凯迪星球 LV.40
微信/微博@凯迪星球 新...
关注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