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陳輝龍的专栏> 梦游,或,类似的散步

梦游,或,类似的散步

《D级旅途》- 8

By 陳輝龍 2015-06-25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15356人阅读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这段旅途的不同之处在于——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战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在台湾成长的孩子,有一种常见的家庭旅行方式,那便是会举家到居住城市近郊度个有温泉浴的小假期。

整块台湾岛,由北到南,甚至面向太平洋的东部,都有数量可观的温泉区。

因为,小学时代在高雄度过,因此,家里常去的应该是“关子岭”温泉,去这里,要北上,其实可能已经是台南了。有时候,也会南下。接近垦丁的恒春半岛“四重溪”名汤泉区,以前,家里好像也会来。

住北部的人,经常前往的,当然是北投,阳明山。或离新店不远,即时可抵达的“乌来温泉”,老实说,这个温泉区情调非常不同于一般台湾岛的温泉气质。

刚刚成年的时候,有自己一个人单独到乌来小镇的温泉过夜的经验,到现在仍然难忘。

当时,因为有几个迷恋川端康成小说的叔伯辈朋友,经常性的提到乌来“一泊二食”的小过夜行程,让我对这里有种最像日本山温泉的幻想。

后来数不清次数的“乌来温泉”往返,总感觉有这种“最像”的气氛,即使已经在“真实版”的日本山区渡过不少汤屋泉区。

前几天,因为实在太热。无意识地突然想起这个好像被自己遗忘太久的小山町区,居然就莫名地坐了与少年初游时同样的Bus,缓慢的山间绕行,蒙蒙的云雾穿越之间,原封不动重映了从前每次来的翠绿记忆,车子经过每个转弯后,风景就有异样的差别趣味,真是打击猛暑热力的最凉爽台北近郊。

因为是淡季的平常日,并且是快天黑的傍晚,坐在往乌来旧街道上的跨溪洗石子桥墩上,居然恍恍的重叠了在日本日光山里的几次经验……

第一次的日光旅行,说起来,真的是有点莫名其妙的突然。

那是快接近2000年的之前,或是刚过2000年没多久的某个东京出差工作的终日。因为太早提前结束了预定的工作。于是,有了多余几天假期。

第一个闲日午后,我无所事事的逛进新宿最老的纪伊国屋书店,然后买到了一本《柘植义春与我》的复刻文库本,不知道什么原因,书打折到近乎对折的地步。

因为以前念书时,很喜欢他文学性浓烈的漫画,因此,买了以后就在书店里的简餐咖啡厅一知半解的读了起来。跟义春先生的大多数作品一样,里头充满了他在各温泉区描绘书写的男女独旅的情欲邂逅。

走回东京住的旅馆时,我突然涌起想去近郊温泉过夜的渴望,因此问了柜台最近的地点。他们推荐了车程大约两个小时左右的栃木县日光山区,并且可以代订小型Bus,只不过,因为是九人小巴士,最少要六人才能开动。

真的是奇妙的巧合,工作人员一边给我看简介时,另一端突然来了四个大我十岁以上的大姐小团队,也想到日光晃晃,她们是从关西大阪来的小学同学聚会,于是,我们五个人分摊了六个人的车资,就决定展开两天一夜的“日光”小旅行了。

隔天很早,好像天刚亮,就在车上边吃煎蛋三明治,边打瞌睡的上了日光山路了。在昏睡中,被这几个姐姐的惊呼声闹钟似的叫醒,原因只是我们正在名赛车漫画《头文字D(这部漫画书,后来的中文译本,竟然是自已新任职的出版社代理发行,也算异样的巧合。)的实际山径弯拐,乘客的我们,都晃荡的油然升起不知名的快感。

在连溪水声都听得到的溪涧旁休息时,碰巧遇见夏末秋初的香鱼季节开始,山路旁的烤香鱼摊,让我日后一再牵挂不已,这趟吃到的现捞香鱼,说是有史以来吃到最有快感的香鱼也不为过!

豪气十足的插在一旁的砂土上,炭火熊熊的灼烧着肥滋滋的鱼肚,鱼皮略焦酥后,直接握着竹签,毫不犹豫地啃下,连我这种不擅吃(也不爱吃)鱼的人,都吃了两尾,可见口感有多让人心醉。(妇人大姐团队,平均每人3.5尾,我翻了当时笔记,记录了这种不知道怎么计算的数量。)

接着,连着拜见两间老寺,轮王寺和东照宫;东照宫比轮王寺有名许多,因为有三只木雕彩绘的可爱猴子在中国风的“唐门”上,演出动也不动的“用爪子捂着眼、耳、嘴的三则中国成语默剧”(《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不过,虽然金碧辉煌的三大座唐风格福态观音没猴子那么容易亲近,可是此寺用周边的“日光杉”做出的线香却是我觉得最好的小礼物,香味清幽,当成除臭的熏烟,效果很好。

最后,住在有个非常美妙的名字的旅馆——海龟饭店(Turtle Inn Nikko)。晚餐做了很适合白葡萄酒的烤溪虾和培根蛋卷,完全是家庭风格的小厨房料理,滋味不是那种大型连锁Hotel可以理解的气质。

泡完大型温泉池后,因为天气还是盛夏,服务人员要我们把握在傍晚时刻,泡野溪泉水的美妙时刻。

现在想起那段画面,四个丰腴的妇人和我一个略显瘦的男生,一起裸身在潺潺冰凉的溪水中,天光逐渐黯淡螁去,好像有达到类似《柘植义春与我》里的趣味。

但是,因为喝了太多她们带来的日本烧酒,细节与对话都忘了。

不知道为什么,回程时,每个人都买了此县名产——“益子烧”的陶瓷肥皂盒,说是瓷盒不如说是小瓷盆比较接近想像。只不过在回程的快速列车上,很纳闷为什么这种有暧昧视觉的乳黄色,自己会带上一枚做纪念?

旁边坐着以前曾在大阪担当按摩师数十年的一位大姐,呵呵的笑着说:“我为我们这次共浴数小时,选了个永志不渝的肉感色,会让你以后难以忘怀啊!”

车往东京的急行里,他们轮流说起月光下的全裸野溪细节,彷佛在披满植物的冰凉溪水里,真的有什么自己失忆的激动情节,也说不定吧。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陳輝龍

现专职小说创作,著作多已绝版。 祖籍北京,基隆生。曾任职多家媒体,并创办许多新媒体。 新小说作品《目的地:南方旅馆》(2012联合文学);《不论下雨或晴天:陈老板唱片行》(2015联合文学)。 最新小说集《固执的小吃们,以及岛屿偏食》(2017四块玉)。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李贤文��ר��

    李贤文

    资深教育旅行家、国际游学专家、旅行作家,摄影及平面设计狂热分子;隆德大学科学硕士、四川大学思想史硕士、早稻田大学硕士交换生;曾于成都求学,亦曾负笈瑞典与日本,而后北京工作5年,目前落脚杭州;春夏秋冬,快意淋漓;主业是与超过1000位中国学子周游世界,副业却为第二本书头痛欲裂中,著有《旅行不是一味药》(北大出版社,2012年)。
  • ���м�徐枫婷��ר��

    徐枫婷

    英国葡萄酒媒体10 O’clock Wine 创始人,独立撰稿人,80后,出生于上海,打滚于伦敦金融界,出版旅行笔记《世界是场浸没戏剧》。
  • ���м�郑轶��ר��

    郑轶

    摄影师,策展人;从事影像创作(摄影&Video),Audiovisual arts(Visuals & DJ)以及写作;嬉皮风格的旅行者是她的终身职业;曾游学欧洲多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Audiovisual arts;热衷于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在各种大学里把理工科文科艺术科以及经济管理都学了一遍,是个书呆子气十足的技术宅,立志当一个呆萌的学霸。
  • ���м�花总丢了金箍棒��ר��

    花总丢了金箍棒

    网络红人“花总”。
  • ���м�黄广明��ר��

    黄广明

    自由写作者,编剧,推理爱好者,法学背景。
马蜂窝旅游小管家
为您免费提供目的地旅游咨询服务
出行基本信息
联系人信息
换一换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