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上镜的地方,死亡愈快?
在相机的视窗里看见蓝天白云青山,对焦后往右稍移,去掉不识情趣的现代楼房,在这样的山区不应该有楼房,袅袅炊烟应由木屋升起。
木屋有象征意义,象征落后贫苦和简单快乐,我们给予的想象。最好是有几个披上彩虹衣的少数民族女子路过,若她们在劳作更好,她们一定要笑,带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害臊,相机背后的眼睛在酷热的蓝天下等待,以完成一张“完美”的照片。
何谓完美的照片?坊间有那么多本厚重的摄影书,循循善诱的指导你怎样拍摄一张完美的照片。完美,原来也有个A to Z制作过程的步骤。为什么去这里旅行,而不是那里?是不是一张“完美的照片”埋下的旅行了的种子?
未曾出发,却已经在脑子里堆满了一个目的地的图像,我们去旅行或许只为了印证这些印象?正如我们渴望遇见某某艺人,只为了想看看她的庐山真面目,是否和照片中一样上镜。我们会对一个目的地感到失望,是否因为发现其真身原来如此不堪,满足不了因为照片所建构起来的期望?原来九寨沟那么多人,原来那些藏民全部是手工艺品店的老板。原来。
在图像就是真理的时代,一个目的地是否能成为目的地,能否上镜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摄影也已经成了旅游中最热切进行的活动,它有时候甚至取代了景点本身的重要性,也因此那么多的旅游区为满足游客心理,布置不少到拍摄到此一游照的角度。学者们一直在想:为什么摄影的发明和旅行的普及都在19世纪中?为什么不是更早或更迟。相机发明于1839年,两年后,Thomas Cook组织了世界上首次的大型旅游团。
所以愈上镜的地方,正如赏心悦目的俊男美女,更受欢迎。正如19世纪在奥斯曼手中重新规划的巴黎,它处处都在照顾游客和摄影师的眼睛,大道的尽头都是一些显著建筑,比如凯旋门、协和广场等。巴黎的浪漫不是与生俱来,当然也能通过照片催生出来。 Robert Doisneau那张“市政厅前的吻”已经成了浪漫巴黎的最佳代言人,单是明信片就售出了250万张,后来我们发现这张“突如其来”的吻,其实是摄影师请来的两个模特儿,摆拍出来的。
摄影是“真实的记录”?还是我们只希望它记录我们希望它诉说的故事?正如旅行的回忆,一切都经过选择。摄影是假装诚实的艺术,它的客观全是假装,只告诉你一些美丽的片断,更是既定印象的不断印证和重复。英国湖区深受游客欢迎,其中大部分功劳得归功于书架上图文并茂的咖啡座书,这些图像往往决定并垄断了我们对一个地方的认识。旅游学者们曾把湖区当作一个研究个案,说明照片如何通过构图等手段(去除照片中不合时宜的当地人、破旧的风物等),把湖区塑造成浪漫、原始、中产的形象,并也操控及垄断了湖区的印象,成为官方和大众所认同的湖区。照片和游客心理之间互动关系十分微妙,摄影师重复拍出同款照片,以让游客认为湖区就是这样的。而湖区在游客中成为既定印象,自然也会希望湖区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拍出同样角度的照片。
摄影不只记录,它还引导我们怎样看,它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才算是一张眼睛喜欢的照片,哪里才算是一个值得去的目的地,我们希望它忠诚,其实我们更渴望它说谎。我们说一张风光照片好看,是因为照片被摄的对象好看,真相本身并不重要。数码时代,我们更肆无忌惮,丑的话马上就delete掉。相机的普及及泛滥,更加速了照片在旅游观光中的重要性,正如给旅游杂志写稿时,编辑总是问:照片好不好,能不能先看看。似乎一个拥有漂亮照片的目的地才有了向大家推销的价值。有了相机的辅助,现代旅行业变成一个复制美景的机器,因为拥有漂亮的照片就等于去了一趟物有所值的旅行。
各大城市也深知照片的魔力,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有被摄的对象也要有适合拍摄的角度,所以东方明珠塔上要有瞭望台;吴哥窟附近有个小丘,日出和日落时分更是游人如织,霸占整个山头,那是拍摄吴哥窟最好的角度和时分,导游提醒,深怕你错过了一些不应该错过的仪式,回家有了遗憾。
旅游业愈发达的地方,就有愈多的观景台,愈多拍照的机会,就有愈多picturesque的地方。一座城市要让人记得,首先一定要先让相机记得。旅游业是全球增长得最快的行业之一,旅游城市照顾游客的需求无可厚非,游客的需求和当地人的诉求往往也因此有了冲突。新加坡在规划滨海艺术中心时,在鱼尾狮附近建造了一座大桥,这座桥就刚好唐突的出现在鱼尾狮的后面,后来有关当局决定把鱼尾狮迁移至附近的浮尔顿一号,还特别规划出一块地,安放重新落户的鱼尾狮。鱼尾狮是深受游客欢迎的到此一游的摄影物,新的位置无疑让游客摄取到更佳的角度。
一些新加坡人生气了,虽然这只身世不明的怪兽,其最初诞生就是为了旅游业;虽然他们平时也不会多看鱼尾狮一眼,却认为有关当局的决定“销毁”了部分新加坡人的集体回忆,然而在一个致力于赚取旅游外汇的小岛国,游客就是顾客,一切以客为先。
对当代摄影提出最有力批评的苏珊桑塔格说:如今,每一件事的存在都是为了要在一张照片中死亡。
而是否愈上镜的地方,死亡愈快?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上一篇:在家旅行,穿越30年代的风霜
下一篇:你泛你的舟,我晒我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