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旅行,穿越30年代的风霜
一早醒来,窗外阳光明媚,不幸工作缠身,不容远行。我想起Allan de Botton《旅行的艺术》中的家中之旅,英伦才子用漂亮的文字带领读者走遍世界后,最后一站却回到自己的寓所。的确,我们走得再多,若无法用全新眼光来看待你曾经最想离开的地方,那么我们的旅程会不会就显得没太大意思。
一栋房子是一座城市的履历,而上海最显赫的履历就大多由法租界里的老洋房们来体现。我于是决定在这里开始旅行,为这间建造于1927年的老房子立传。
30年代人造房子,使用空间不会那么斤斤计较。天花板约4米高,就算方位不是传统中国人喜欢的坐北朝南,房子也明亮有余。贪图住进老房子的现代人,就为了这宽敞的空间。房间的尽头,只有几步之遥,平时走的时候多有目的就毫无意识。格子铁窗占墙三分之二,正对着小区里的庭院。窗外有株老香樟树,去年台风断了一截,依旧健壮如昔,冬天会卸下细细的叶片,光秃秃的,庭院会变得透亮,上海偶尔会下雪,望着飘雪的窗外总让人有置身欧洲的感觉。春天老树则长出一年最新鲜的绿意,下过第一场春雨后,老迈的树干黑显得更黑,绿变得更绿。天气好的时候,经常有三几个阿姨在庭院中闲话家常,那似乎就是她们最重要的工作。
旅行者的凝视正如显微镜,细细打量就能放大平时看不见的细节。房间格局十分简单,长方形,一面墙设有壁炉,现已封闭,成了多余的装饰,但想象力好的住客,在圣诞节前夕还会幻想胖乎乎的圣诞老人要怎样由烟囱爬进屋里来?两个对称的老衣柜,门上有透明门把,印有多少代人的指纹,都来自30年代,依旧完好无缺。木板是长条柚木铺成的,用了70年,不见老态。客厅中央的樟木箱子是房东留下来的,曾经家家户户上海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箱子,藏匿于看不见的角落,正如香港人的圆折凳一样,收藏着平时少用但又不舍得丢弃的衣物等,那是一个还不舍得浪费的年代。
洗手间倒是很大,地上铺着小块的黑白马赛克,形成简单而大方的图案,浴缸是白瓷带着铁脚的那种,似乎只在怀旧电影中出现,30年代的摩登现在一点也不过时。墙上的白瓷已经有细细的裂痕,形成美丽的花纹,那是时间送给房子的皱纹。房东说30年代的房子造得可真好,住了40年,这些瓷砖就从来没有脱落过。
这原是一家酒店,就位于上海过去的法租界内,由比利时人克莱门所造,30年代就叫做克莱门公寓。小区内共有5栋风格相仿的楼房,风格为跌檐山墙式,高三层,每层9个房间,立面为水泥拉毛墙,波浪一样的纹路让房子有了另一种表情,阳光照射在上面也会被打散,在烈日下,房子就更为赏心悦目。局部的清水红砖则形成一些富有装饰性的图案。因为其独特的造型和样式,房子被列为上海近代历史优秀建筑。
解放后,中国政府没收了私有财产再将房间分配出去,一户几口人家蜗居在一个房间里,人多口杂,没有了隐私也杜绝了秘密,人人都在讨论着人人,唯有当事人还不知情自己收藏得最好的秘密已经成了骑楼间不径而走也无需求证的小道消息。72家房客的生活场景曾经是上一代上海人最厌倦的回忆,因此能搬走的自然都搬走了,再把房子租给外来人口。在这些老房子里,大部分住着老人,住久了,自然懂得生存之道,就算偶尔为了一些芝麻绿豆小事和邻居斗斗嘴,不久后也相安无事。
人一多,败坏随着开始,据说这里过去都住着达官显要漂亮的人。房东告诉我说,隔壁曾住着一个高级的交际花,这让我想起王琦瑶之类的人物。现在邻居是一对老夫妇,老伯伯原是黄埔军校毕业的,曾经是个叱咤风云的少将,现在几乎日夜躺在床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光年月,属于我们的迟早也要变成故事。由于克莱门公寓曾经是个酒店,所以不设厨房,后来搬进来的住户在公共走廊各立煤灶,油腻腻的河水不犯井水,上海菜的浓油赤酱弥漫于空气中,每到午饭时间,楼层间缭香袅袅,每家每户吃什么菜,一“闻”了然。
出了房门,地板咿咿呀呀的叫,房子的木楼梯还很坚固,深棕色的,已经磨得光滑无比。它经过了殖民地主子的欺凌;解放后的普天同庆;文化大革命的惨淡年月;甚至是改革开放后的浮躁,但它还在,在那里供一双又一双的手扶着,一不小心,时间就这样溜远了,小女孩一转眼就成了在柴米油盐中耗尽半生的少妇。建筑的入口极小,门早坏了无法锁上,漂亮的细节蒙上了一层的锈,装饰主义的风格透露了它的身世。我在庭院里漫步,偶尔会传来走音的小提琴声和钢琴声,这些老人早已经退休,兴趣却成了谋生的工具。
一出口就是复兴中路,哦,不!我还在上海30年代中旅行,那应该是辣斐德路。路上还有不少漂亮的老房子,斜对面的新康花园,赵丹曾经住在里面,隔壁的黑石公寓有更华丽的巴洛克门面,是电影摄制组喜欢的场景。人们怀上海的旧,想象的多是热火朝天的30年代,十里洋场尽是冒险家的筹码,也莫名其妙成了上海重要的旅游资本。沪上也的确有不少餐馆酒吧旨在创造30年代的氛围,造作却深受欢迎,房子后面的汾阳路、东平路,宋美玲、宋子文、白崇禧等曾经在这里开过夜夜笙歌的派对,现在已经改造成上海最时尚的餐馆,那是旅人怀30年代上海之旧的前台,偶尔一个莽撞的游客不小心闯进这个小区,发现这个30年代的后台,柴米油盐的琐碎,杂乱无章的电线缆,斑驳的老墙,未经修饰,仿佛还收藏着更多还没出土的故事。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上一篇:旅行,慢慢慢
下一篇:愈上镜的地方,死亡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