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存在的,邢台的几处古建
★ 邢窑遗址
(邢窑遗址博物馆 图片来源:燕赵都市报)
(邢窑白釉小壶 Photo by lostcat)
去内丘县的省级公路两旁,都是庄家地,一望无际。种的应该都是高粱吧,穗子已经黄了,但看不见田野里有人劳作。公路上车辆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显得空旷。笼罩在整个华北大地上的雾霾,让一切看上去都灰蒙蒙、稠糊糊。这片乡土,寂静,幽远,如此沉默。
车进内丘县城,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每一个十字路口,甭管大小,都站着一个警察。县城不大,很新的样子,都是新楼。来来回回几遍,也没找到邢窑遗址,下车问了一个警察,他随手指了一下马路边,说,那就是。
原来就是一个工地。只是仔细看,会发现工地的边上有一块类似黑板报似的报亭,上面简单介绍了一下怎么发现邢窑遗址的过程,还有现在简单的保护措施。工地深处,上罩一个大棚,大棚下面,就是挖掘出的邢窑遗址。
内丘县邢窑遗址的发现,是2012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5月发现,其后考古队进行了6个月的考古发掘,共发现北朝至唐代的窑炉遗迹11座,布局模式罕见,完整度极高。出土瓷器和窑具残片20万件片以上,完整可复原的器物就有2000多件。器物种类包括砖、瓦、陶、瓷以及窑具。此外还在邢窑首次发现了隋三彩。
遗址边坐着三个老人,他们见证了遗址的发现过程。他们告诉我,这里本来是石家庄一家地产公司开发的商业住宅项目,刚动工没多久,就挖出东西了,然后北京的专家都来了,确认是邢窑遗址。
邢窑是唐代北方最大的民窑,名窑,以白瓷为主,产量非常大。史料记载“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代以后,邢窑逐渐衰落,河北曲阳定窑受邢窑的影响继之而起,宋朝时成为北方著名的白瓷窑。
邢窑瓷,唐人形容是类银、类雪,皎洁如月,这是形容它的白。其实邢瓷釉色以粗白瓷居多,不如后来的定窑薄如翼,声如磬,更纯白光亮,细腻莹润。
一般邢窑瓷白中泛青,器形主要有碗盘瓶壶罐等,造型普遍凝重,古朴而有力。内丘城关邢窑烧制的白瓷碗底中心往往刻划有一个“盈”字,那是邢窑瓷的著名logo,有这个名牌商标,就表明是内丘窑的产品。
★ 扁鹊庙
(扁鹊庙 Photo by 爱浮屠)
从内丘县城再向西北开30公里,不到半个小时,就进入太行山。山不太高,只是乡路狭窄,路况不太好。农忙后的山村早晨,一派闲适景象。村民三三两两,在赶着一个小集儿。就近看,小集儿上卖的东西,大多是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小孩儿衣服挂得一溜两行。穿过神头村向山上再开不到十分钟,扁鹊庙就到了。
扁鹊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名医,战国时他在全国都有声名,行医足迹遍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他原名叫秦越人,本是今天的河北任丘人,来赵国行医,因医术高超,能治病救人,深受群众爱戴,称他像古代神医扁鹊一样。逐渐地,扁鹊这个称号就取代了他的原名。传说扁鹊擅长望诊,为当时的高层赵简子治好重病之后,赵简子便将内丘蓬山4万亩地赐给他,就是眼前扁鹊庙所占的这座山。扁鹊接受这份赐封,在这里住下来,上山采药,入乡巡医,这里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扁鹊在秦国被妒杀后,头颅被带回葬在这里,当地人立庙祭祀,这个山村也因此改名为神头村。
扁鹊庙由群山环抱,依山而建,顺山势而扩,占地4000平方米,殿宇连片,规模非常宏伟。此庙汉唐已有之,历代都修,现存的是元代古建群,有单体建筑13座。扁鹊庙将人文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庙宇层叠错落于险峰峻岩上。从山脚穿过回生桥,进得山根的山门,院左有扁鹊墓,鹊殿内有国家一级文物汉代神兽。然后逶迤而上,后土总司殿,玉皇殿,三清殿,碑廊,深远庄严,参观也就是爬山。
看完也到山顶了,大汗淋漓。一路看到好几棵2000岁的松柏,古老苍苍,粗可合抱。凭栏远眺,不见红日升空,也不见白云出岫,但见稠糊糊一片雾霾,真是可惜了我付出的汗了。
★ 英谈村
(英谈村 Photo by ~Tank~ )
英谈村距邢台市70公里。但这70公里山路,车竟然开了快5个小时。主要是冀D冀E的车速太慢啦!这里人慢生活过着过着,心理节奏也变成40迈,都不急不慌的。山路不险,就是小弯多。弯道不能超车,再加上不停冒出来的运沙土石块的大卡车,所以山里就憋出一列有趣的慢车队。前面的一辆车车后车窗上贴个卡通头像,嘴边吐个大泡,泡上写:就是慢!突然好怀念高速公路,这时候要是能来个四车道,然后大家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该有多痛快。
邢台市到英谈村这一路除了堵,风景也让人扫兴。好好的太行山,被当代愚公们快挖空了,到处是私搭乱建劈山开矿的,空气中尘土乱飞。山里经常能看见大横幅的红色标语:“还邢台青山绿水!”,看来当地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英谈村是一明清时期的古村落,纯石头造,保存得很好,已有600余年历史,是全国168个历史文化名村中的一个。整个村子顺应自然,依山形而筑,起伏错落有致。这里,路、围墙、房子,都是石头的,既坚固又美观,所以也叫古石寨。全村200户人家,现在留守的全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说男劳力都去山西挖煤去了。
难得在英谈村见到了蓝天,红房、石村,太行,蓝天下,融为一体。几个老奶奶坐在路边卖点自制野韭菜花酱,还有个抱婴儿的小媳妇儿在自家的门前卖点蜂蜜和核桃、栗子,柴鸡蛋。但她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孩子身上,目光充满慈爱,像一幅上好的写实油画,既有特写和瞬间的意境,也有情态的表达。这里也是河北的美术教育基地,每年都有美术学院的学生来这写生。
英谈村建筑风格偏山西,每家围绕一个庭院形成一组建筑,整个村依次院落相连,格局完整。站在陡急的山坡上向上看,各种平顶尖顶歇山顶攒山顶的石房子排布舒缓,整齐,协调,英谈村看上去浑厚而生动。这边翻过山就是山西的左权县。抗战时,左权和彭德怀、刘邓,都住过英谈村,他们住在村里较大的一个院落,拱卷门厦,大门雕花,石雕护壁,长窗上棂,斗拱出檐。一层三间,彭、左各住一间,刘邓两人住一间。二层是当时边区印刷厂,主要是印钱的,印当时的边区票,当时这里不让人进,全村大概一共只有两个人进去过,一个是接生婆,一个是村里的医生。村里老人还见过白求恩,说他是骑着马进英谈村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百户人家的小村竟有四十来人参军,到现在还有的人家门口挂着烈士牌。
★ 开元寺
(开元雪景 图片来源:开元寺官网)
邢台开元寺,唐代名刹,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距今1300多年了。
开元寺现存主要殿阁四座,其中第三殿释迦摩尼殿为整个开元寺建筑精华之所在。此殿是原汁原味的唐代风格,气魄开朗,结构严整,斗拱硕大,屋檐高挑,立柱粗壮。大殿的设计简洁疏阔,黑白两色,大胆而保险,色调单一却出人意料地夺目,具有超越时代的效果。
明代正德年间(1518年),在殿前加了四个雕花滚龙的石柱。要说这雕工技艺还真是精湛,浮雕式,龙首龙体外凸出35厘米,龙如腾跃,很形象很生动。除了曲阜孔庙中的雕龙石柱,鲜有可匹敌者,号称艺术瑰宝。但是,我总觉得这是后人的狗尾续貂。原来唐代的三殿,多么朴素、内敛,简单,有一种大方之美。后人突然加了这么四根张牙舞爪的飞龙,又装饰以重彩,感觉是格格不入的。唐代的殿,朴素,但不失端庄。续貂,浮夸,闹腾。其实任何艺术,都不能仅仅把技巧游离出来,艺术的美,要包括形象和思想、形式和内容,二者必须统一。
邢台是中国古代大城市,五朝古都,有600年国都史,分别当过商朝、邢国、赵国、常山国、后赵的首都,历史底蕴厚重。从开元寺出来,漫步邢台街头,感觉很有活力。商业区人密密匝匝的,小吃摊子水果摊子到处都有。街心广场,有唱戏的,放风筝的,跳舞的,踢毽子的。
还看见好几个人在玩用鞭子抽陀螺的,陀螺一直转一直转,快不转时那些人就再给它两鞭子,它就又一直转一直转下去,这也是个古老的游戏。
历史所关,此刻我们还能看到北朝的窑址,唐代的寺,元代的庙,明清的房屋,其实就是在看一路变迁到今天的时间,生活,和人世。
还有这些过去存在着,应该举一杯。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上一篇:菊花开,闻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