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喜喜的专栏> 意大利妈妈牌洋蓟

意大利妈妈牌洋蓟

By 喜喜 2018-10-11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7408人阅读

根据Google地图的指示,我拉着大箱子,左转右转再左转,终于找到了一栋隐藏在那不勒斯深巷里的民宿。民宿主人是胖胖的意大利主妇Maria。一见到系着围裙的她,我的心就放回了肚子里。不是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么,如果你问在意大利谁做菜最好吃,他们会这样告诉你答案:意大利妈妈。


(春天和秋天是吃洋蓟的季节 Photo by Valentina_G)

Maria看到汗流浃背的我,赶忙接过箱子放到屋里,还没等我喘口气,就又张罗着带我在房间里参观一圈。一走进厨房,我就被放在桌上的如巨大莲花一样的植物吸引了。

它的名字我知道,中文名洋蓟,又称“朝鲜蓟”,还有个优雅的别名“法国百合”。洋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2000年前罗马人就开始吃洋蓟,现在吃得最多的国家当属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据说19世纪由法国传入中国上海、广州等城市。虽然洋蓟早已进入中国,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它仍旧是一道陌生的食材。如何处理,怎么烹饪才好吃,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清楚。

Maria看出了我脸上的好奇和迷茫,主动介绍了起来。这种植物从外观看,确实和家常饭桌上我们以往认知的食材离得有些远,但却是南欧国家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关于洋蓟的点评,我记得殳俏说过,一个厨师,就算你在砧板上砍杀过千军万马,如果你不会处理洋蓟,那也只能落得个二流称号;一个食客,也许你炫耀你吃过各种飞禽走兽,如果你不知道要对一颗洋蓟从何下口,那也只能说,你还吃得不够。


(烤熟之后,撒上海盐也不错 Photo by Vincenzo Di Dio)

其实洋蓟的味道和中国人爱吃的竹笋有几分相似,同属性格柔软的物种。它们没有强烈的味道,只是散发着一种隐隐约约的自然清香。烹饪时也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随随便便就吸附了其他蔬菜或肉类的味道。只有在你细细品味的时候,才能吃出隐藏在其他食材后面的鲜美。

宾至如归是这家民宿的卖点。Maria为我准备的晚餐自然有洋蓟这道菜,作为初尝洋蓟的新手来说,首先必尝的就是简单又直接的意式经典吃法——白水煮洋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食客能品尝其本真味道,而不是其他食材抢了风头。

Maria先在炉灶上放了一锅水,把洋蓟外面那层又老又粗粝的花瓣去掉,再把连着花茎的硬皮也刮掉,放在锅里开始煮。一刻钟后,洋蓟变柔软的同时体型也缩小了一些,意味着已经煮好了。

这期间,Maria调了经典油醋汁——由橄榄油、葡萄醋、海盐和黑胡椒四种成分组成。正当我脑子里幻想着洋蓟的味道时,只听“咚”一声,如小皮球一般的洋蓟被放在了面前,我学着她的吃法——撕下一片花瓣,蘸上些许油醋汁,由底部抿起,感受花瓣上白色纤维组织的丝丝鲜甜。味道确实非常淡,如果非要给它下个定义,像极了竹笋和土豆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耐着性子,就这样一层层抿下来,慢慢看到称作“洋蓟心”的内里,可算是“苦尽甘来”。Maria用小刀把周围的硬皮和毛刺去掉后,还回给我,这时需要做的就是一口吃掉整个洋蓟心——再也没有什么比可以尽情尽兴大口咀嚼,享受来自泥土的鲜甜来得再过瘾的事情了。

我试探性地问Maria是否还可以试试洋蓟的其他吃法,Maria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这些游客啊,我就知道,一旦让你们开始吃洋蓟,你们就想要尝试其他新花样,我真是自讨苦吃呢。”


(洋蓟香肠意大利烩饭)

抱怨归抱怨,Maria挪动着胖胖的身躯,拿出了她的第二道菜——洋蓟香肠意大利烩饭。和我们在最后吃主食不同,意大利人喜欢把焗饭或pasta作为第一道头盘。吃完这道主食,再吃主菜。Maria先融化了小块黄油,随后用大蒜和洋葱炝锅,再把对半切成大块的洋蓟心和手工香肠一起放入锅中,稍微翻炒一会儿,再放入炖好的高汤和意大利米,小火烩到米饭松软汤汁粘稠,就可以装盘上桌了。被油煎过的洋蓟心混杂着大蒜洋葱的香味,一粒粒吸足了黄油的浓香和猪肉味道的大米也变得分明又饱满。米饭的软糯搭配洋蓟心的脆爽,趁热吃,才能把各类食材的味道发挥到最好。


(小牛胸腺炖洋蓟心 Photo by Sobeys)

没想到更精彩的还在后面,Maria的名为“小牛胸腺炖洋蓟心”的看家菜来了!这道菜光看卖相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欲罢不能了。大块牛肉在炖之前被切成了口袋的样子,在口袋里塞入混合了肉馅、巴马臣奶酪、鸡蛋的馅料,然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洋蓟心放在口袋外缘;随后放入锅里小火慢炖一小时,炖到软烂入味,盛出稍微放凉,切成条状食用。

“堵”在口袋处的洋蓟已经吸足了牛肉的汁水,变得膨胀起来,颜色也从洁白变成了灰黑,用勺子和叉子合力拿起一条,放入口中,牛肉毫无意外焖得软烂多汁,洋蓟吸足了肉中精华,味道从最原始的清爽宜人变成了融合肉汁的浓厚粘稠。

吃完Maria的三道菜,才知道只是简单的洋蓟也可以做得很精彩,不仅能让人感受到食材本身的真实,还能领略到它隐藏的第二重性格,这大概就是烹饪的至高境界了吧。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喜喜

自由记者,神经大条、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好奇,身体里永远充满冒险因子,那些看起来越神秘的国家越吸引我。我还喜欢和本地人交谈,用“沙发冲浪”的方式73次住进陌生人的家里,用独有的眼光去观察本地文化,写出和别人完全不同的旅行故事。微信公众号:喜喜见闻(Wanderlust_An)TA的窝 喜喜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苏小和��ר��

    苏小和

    财经作家,独立书评人。
  • ���м�丁海笑��ר��

    丁海笑

    丁海笑,作家,旅行者。
  • ���м�Yang Yang��ר��

    Yang Yang

    独立内衣品牌设计师,艺术绘画类见长的文艺爱好者,长年的摇滚乐迷。
  • ���м�西闪��ר��

    西闪

    独立作家、评论家,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著有《思想光谱》、《人的展开》、《书卷山城》、《普通读者》等书。
  • ���м�李白跑地球��ר��

    李白跑地球

    一场以中国耐力跑达人白斌为主要角色、从南极穿越美洲大陆跑到北极的人类极限挑战;一个“奇葩”的民间团队,包括一个视跑步为生命的马拉松跑者和一群背负各自梦想与压力的普通人;一次20000多公里和300个昼夜的艰苦跋涉;一条串起无限风光和无数人用心投入且凝聚的完整与缺憾的长路。
马蜂窝旅游小管家
为您免费提供目的地旅游咨询服务
出行基本信息
联系人信息
换一换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