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邱晨晨的专栏> 安曼,首都里的一股清流

安曼,首都里的一股清流

By 邱晨晨 2018-09-18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6006人阅读

我把从约旦回来以后的日子称作回归世俗生活,世俗久了禁不住要怀念安曼随处可见的宣礼塔。多少个清晨被响彻街道的诵经声吵醒,内心怀着被闹钟叫醒般的烦躁用枕头堵住耳朵,浑厚低沉的诵经在我半睡半醒的混沌世界里穿梭,很难说没在灵魂的虚幻世界里留下什么烙印。

安曼空旷单一的城市布局是声音最好的混响,白天晚上,不管正在做什么,诵经声一起,整个精神像被震慑住一样动弹不得。如果住得离宣礼塔太近,诵经声大到甚至无法与别人交谈,只能静坐着忍受煎熬,带来内心烦闷的是声音太响,是语言不懂,是单一沉闷的音调,是对手头工作的干扰。如果是一段短暂的旅行,或许我会保持着敬畏与新鲜感假装去理解文化的距离,但当沉浸在生活的琐碎之中,人难免自我起来,恨不得让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去适应自己的生活习惯。或许这就是我在约旦待得不舒心的原因,没有认清环境与现实,盲目追求自由。自由带来的虚伪的畅快或许可以让我在国内洋洋得意好一阵,但在充满限制的约旦,所谓的自由就要挑战横亘在文化与宗教之间的铜墙铁壁,横冲直撞只会身心俱疲。像是示威游行的人们一样奋力高喊了许久,带着不解与愤怒离开约旦之后,又想起脚踩黄土背靠蓝天的日子,心中残留的诵经声偶然想起,才发现约旦生活中无法复返的安宁,才发现一直都是自己束缚了自己,何谈什么自由。

有次跟约旦老板刚吵完架,我打车去了城堡山,心中愤愤不平。约旦男人蓬勃的自我中心意识总能轻松挑动我的反抗神经,我顽强捍卫着无限鼓胀的自我,需要一场小型的出走来排解不良情绪。古人心情不好时就登山作诗,感慨江山虽好,但天地不遂我意。我登上了城堡山,也想借山之高感怀不被理解的自己。已是傍晚,许多游客赶来城堡山看夕阳,但古老宫殿的遗迹还是显得孤单。几根石柱依然坚挺在岁月的风沙中毫不动摇,他们身下乱石成片,杂草穿插其间。在这里游客并不受限制,我爬上断墙,手自然地就叉在腰间,心中颇有征服之感。残缺带来的并不是历史意义上的伤感,我无法不承认占据主导的是残败之景弥漫在全身的浪漫情怀,跑来欣赏残垣就是为享受任由情绪支配头脑的肆无忌惮。



(城堡山上夕阳下的罗马石柱)

城堡山上有宽阔的观景台,安曼老城区的错落有致一览无余。安曼被称作“白城”,所有建筑都用清一色的米白色石砖建成,再加上沙多树少,在各国首都中算得上一股清流。夕阳浓时,老城像被嵌入了电影胶片。老城的热闹被夕阳激发,居民们陆续出门,享受傍晚才有的清凉。人群最集中的是市中心的古罗马剧院。古罗马剧院的残垣并不孤单,夜以继日地享受着游客的观摩和安曼小朋友快乐的叫喊,剧院俨然变成了城市广场,自然地与市井的喧闹融为一体,看起来比山顶的城堡欢乐许多。



(城堡山上远眺古罗马剧场)


(安曼老城)


(安曼老城商业街)


(安曼城区)

登高远眺总能给人带来畅意的痛快,想到之前开车去死海的路上也是如此这般被辽远与开阔攫住神经。其实约旦的城市覆盖面积并不大,只要出了安曼城区,满眼就是踏实的黄土地。一开始还能看到零星的联合国难民帐篷,后来黄土地变得低洼起伏,贫瘠得一无所有。空气随着海拔的下降越来越闷热,隐约可见远方的死海一角,虚无得好似海市蜃楼。下车站在路边看风景,虽空旷无物,但津津有味。安静与空旷给足了大脑思考的空间,脑中畅游的思绪很难捕捉,但满足感饱胀全身。留着奶与蜜的土地蔓延千里,从高处看去,好像能看到带队而来的摩西。



(远望约旦河谷)


(前往死海的路上)


(死海周边)


距离安曼不远的尼泊山上有一根高大的摩西盘蛇神杖,从此望去,同样广阔的空地延伸到无限。摩西受到上帝惩罚无法前往圣地,只被准许在尼泊山远眺一眼梦想的福地。观景台的石板上标注着圣地的方向与距离,虽然视野广阔,但远方天地线蒙着一层雾。约旦河谷和死海处地势低,不难解释这层雾的来历,不知摩西在痛苦之中是否真的看到了奶与蜜的流淌。



(尼泊山上的摩西盘蛇神杖)


(从尼泊山上望去)


离开城堡山的观景台,在不远的空地上一场小型音乐会即将开始。夕阳的光芒已落幕,天空还留有傍晚最后的清透光亮。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有人发给我一张今日音乐会歌手的海报。海报上一个大胡子的约旦人眯眼看着我笑,旁边有他的介绍和今日要演唱的歌曲。从周围观众的人数与反应上来看,应该不会是当红歌星,但选在城堡山顶办音乐会在我看来别致得很。注意到前排有位游客打扮的观众手里拿着一瓶沙樽,应该是刚从山下纪念品商店里买的,不由观察起沙樽制作的手法,看起来是路边摊糊弄游客的水平,想到或许我回国也可以在路边摆摊卖沙樽。



(城堡山顶的音乐会)

我在一家还算有规模的纪念品店学过三个月的沙樽,直到天气冷得厉害,也熄灭了我艺术学习的劲头。我的师傅Ahmed在纪念品店边制作边招揽顾客,为了表达免费学习的感谢,有中国旅行团来时我会帮他做销售,我学得也踏实些。沙樽的制作比我想象得更难,本以为自己有一些美术基础会学得很快,没想到原理和手法差别很大。主要工具是漏斗和底部有弯曲的细铁棍,为了画出不同的风格,漏斗与细铁棍的大小、粗细和弯曲程度各异,所以制作者会制作不同型号的工具,自己也用着顺手。制作时需要一手往漏斗里倒沙子,一手同时拿住漏斗和瓶子均匀摇晃。画骆驼等图案时,需要在局部倒入小沙堆,用细铁棍弯曲的部分进行钩画。制作全程没有任何胶水粘合,全部依靠沙子的堆加与流动。每次两个小时的学习中我全神贯注,很少放松,店里播放的阿语流行音乐从陌生到可以跟着哼唱,配合着脖颈吱吱嘎嘎的响。这是我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学习机会还是刚吵过架的约旦老板托朋友帮我找的。想到这里,觉得他也没有那么讨厌了,怒火其实早已在观景台时熄灭。



(我做的沙樽)


大胡子歌手在小舞台上唱得投入,背后几位小提琴手也很卖力。我从来对音乐没有理论鉴赏能力,但对旋律有情绪共鸣,更不用说置身于如此让人情绪饱满的环境。天色已暗,舞台上亮起简单的黄白色灯光。舞台背后的万家灯火如星光闪烁,呼应着城堡山上被装饰灯照亮的遗迹。这时,觉得遗迹醒了过来。

没等音乐会结束,我就下山了,和朋友约好了在餐厅见面。那餐厅正有能看到城堡山夜景的露台。时机已到,一天中最后一次诵经开始。我第一次觉得诵经声如此悠扬,低吟的呼唤与绵远的赞颂贯穿全城,浅薄的安宁忽然而至。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邱晨晨

90后,不知道怎么定义作家与旅行家,但一直折腾着前进。从19岁开始实践旅行的梦想,已去过十几个国家,相信在一个国家找到一个房子住下来过一段柴米油盐的日子是最好的旅行方式。大学毕业开始间隔年,10个月去过6个国家,在约旦和毛里求斯工作生活。回国后在上海创业,从事VR相关内容。坚信经历越多越能讲好故事,看的风景越多越能明白人事。豆瓣专栏作家。TA的窝 邱晨晨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吴苏媚��ר��

    吴苏媚

    苏州人,作家;我想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谈起开罗、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就像是前世情人一般甜美而惆怅;旅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旅行。
  • ���м�阿滋楠��ר��

    阿滋楠

    自由撰稿人、摄影师,旅游名博。
  • ���м�十三疯��ר��

    十三疯

    混迹于北京胡同的非专业摄影爱好者,爱疯、爱玩、爱旅游、爱得瑟的玩世不恭老男孩儿,一直在路上、崇尚自由不羁的疯子。
  • ���м�西夏��ר��

    西夏

    自由撰稿人,曾任旅行定制师。
  • ���м�续来来��ר��

    续来来

    文字工作者,资深媒体人。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