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沈寅的专栏> 米兰炖饭和“低俗小说”甜点

米兰炖饭和“低俗小说”甜点

By 沈寅 2018-08-16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7906人阅读

尽管我已经困得不行,但既然坐在餐桌边上,脑子里琢磨的还是晚餐将会吃到什么。

欧洲人的晚餐可真是晚,基本晚上8点才开始。如果所处的城市恰好日落晚,比如西班牙的马德里,日落基本在9点半之后,晚饭就会更晚。一轮轮菜配着酒轮番上,等甜品吃完,都午夜了。如此作息时间,真不健康,满腹的卡路里,吃完便就寝,该如何消耗呢?


此次的旅行,从法德边境的斯特拉斯堡开始,一路经过德国、瑞士,再到意大利,我已经吃过了前几个国家的风味,如今到了意大利,又一个美食驰名的国度,怎么可以不好好品尝一下呢?何况,我正处于科莫,自古是烹饪人才要地,曾培育出对意大利菜有深远影响的大师级人物马蒂诺罗西(MartinoRossi),他曾多年担任阿奎雷亚大主教私人厨师,写下了意大利烹饪奠基之作《烹饪艺术全书》(Libro de arte coquinaria,1450)。



(在科莫小镇穿梭,仿佛走入了历史深处)

当然,我住的酒店也不算以吃闻名,这多少有点遗憾。旅行中许多事情都不能两全其美,就比如我入住的这家Casta Diva Resort & Spa,是以意大利早先一歌剧女伶的府邸改建。从名字就能看出,这里最出名的就是度假和Spa。Casta Diva,贝里尼歌剧《Norma》中一首咏叹调,也是女高音成名之路无法绕开的一首咏叹调。昔日建筑早就以酒店的功能需求进行改造,现在基本看不出原来的格局,但是,酒店内还保留着原来府邸的装饰,比如女伶主人的画像,周围围绕着她合作过的作曲家,以及一些主人钟爱的收藏和装饰等。当然,我也会怀疑,房间的内浴室是否也是根据女主人昔日的爱好而设计,一只猫脚浴缸优雅地站在数个台阶上,以至于洗浴先得拾级而上,宛如登上舞台。



(想来,女主人也是懂得享受,会在科莫湖边购置这一出房产)


(Casta Diva Resort & Spa内,到处是昔日女主人留下的痕迹)

酒店倚偎着科莫湖,坐拥一大片湖景。若要游湖,快艇可驶进酒店的码头。从大堂穿过室外草坪,绕过餐厅一处隐蔽的入口,能下到码头。登艇出行,并不如想像得那么悠闲自得,科莫湖也比想像中大许多。翻查资料,发现科莫湖是意大利第三大湖,面积146平方公里,差不多20个西湖大。湖形狭长,也就能清晰地看见湖两岸的彩色建筑。早在罗马帝国时代,这里就是王公贵族和名流艺术家们争先修建豪宅别墅的好去处,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派阅尽人间繁华之后的高贵沉寂。当代名人也不能免俗,舒马赫、布拉德·皮特、凯文·科斯特纳等,都在此处拥有府邸。坐着快艇驶向湖心,与两岸建筑群落擦肩而过,真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受。就像欧洲昔日流行的小说流派“长河小说”,文字化作一条静默流淌的长河,见证着两岸人家的变迁故事。



(科莫湖湖形狭长,也就能清晰地看见湖两岸的彩色建筑)


(阴霾天为科莫湖两岸彩色建筑增加了一份历史深层感)

在科莫小镇登陆,此处完全是另一种风情。狭细的小街,时不时在建筑物的廊下穿梭,或走着走着又拾级而上,深入巷中。待坐上车回酒店,居然开了一个多小时,真是让人惊叹,原来水路穿湖竟然比现代交通工具快捷许多。窗外暮色迫近,依稀中还能见到湖边的游艇码头,停靠着一艘艘小艇。据说,也因为科莫湖独特的Y字湖型,勾连起伦巴第地区甚至欧洲其他国家,比如瑞士的交通。自古,人们驾船穿梭湖中,往来运输、贸易,就像威尼斯,贸易往往会让一座城市飞速发达,而科莫又离米兰不远,带动着米兰成为意大利北部重要的都市。

我记得,当快艇至科莫湖心时,能见到上游那一侧巍峨群山,白雪皑皑,应该就是阿尔卑斯山区。冰川水融化,成为科莫湖,也为米兰带来丰富的水资源。融雪从阿尔卑斯山到地下水道与河谷盆地,而米兰就坐落在水道之上,市内街道和广场上的花圃,即使炎炎夏日也不会枯萎,这就是其中奥秘。司汤达曾在1816年的日记中记录,“从米兰到这里的乡间田野,可以说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每走一段距离,都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运河,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河道中航行着从米兰前往威尼斯,甚至美国的船只;然而,盗贼常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这样想来,数百年过去了,科莫也好米兰也好,其实也没什么变化,即使那些在人流聚集地行窃的小偷们,也保留着昔日的传统,流淌过去的只有时间。

于是,当我回到酒店餐厅时,已是21点之后,睡意和饿意角逐,又因为疲累而混杂不清。也因为此,餐前小食并不动人,即使厨师耗尽巧思,制作出三样不同类型,或是汤匙内透着酸味的布丁,或是酥皮包馅的泡芙,也没能留下多少印象。



(从科莫去米兰,一切都在变化

不过,待一道道佳肴上桌,精神也被提振了起来。最动人的自然是米兰炖饭,金黄色的烩饭,散发着异域的香味。我曾跟随在中国的某位外籍名厨学做意大利烩饭,著名的rissoto。一边往平底锅的意大利米中添高汤,一边用勺子不停搅拌,高汤煨着,慢慢地米饭也熟了。米兰炖饭和意大利烩饭有一定差别,用牛骨髓煮成,呈金黄色且带着药味。这道菜的发明据说来自为米兰大教堂彩绘玻璃窗的一位工匠,由他在1574年不小心让蘸了番红花颜料的画笔掉进饭里而来。这种无心插柳成就名菜的故事,并非只在中国有。



(米兰的代表佳肴炖饭)

如果去翻阅意大利古老的菜谱,会发现米兰炖饭并不是那么简单,比如16世纪名厨巴托洛梅奥的菜谱中,首先要用鸡肉、猪血肠和蛋黄来炒米,之后用阉鸡、鹅肉和猪血肠煮出来的高汤煮米;米不能过熟,必须米粒完整坚硬,之后取出一部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撒上起士、糖和肉桂,加上少许奶油,以及阉鸡胸肉、鹅胸肉和切成小块的猪血肠,以及肉桂,再撒上起士。之后,以如此顺序铺三层,这还没完,还要连盘在温度不太高的火炉上烤半小时,直到米粒变色,喷上玫瑰水,就大功告成了。

瞧见么?至少这份菜谱中米兰炖饭并没有用到番红花,不过这也能理解,番红花毕竟是西班牙人带来的。眼前这道米兰炖饭,金黄的色泽让人愉悦,番红花气味独特,又难以形容,难怪令人神往。如果抛去修辞而粗浅地做个类比,米兰炖饭中的番红花有几分像咖喱,并非甜酸苦辣中的单一种味道,而是一种复合的滋味。当晚的米兰炖饭并没有阉鸡或鹅肉,而是一块鲈鱼,来自科莫湖。新鲜水产入菜,这是物产丰富之地才有的骄傲,科莫湖水来自冰川,湖里的水产滋味别具一格。

另一道带着“米兰”名讳的名菜是米兰式炸肉排。用蛋液和面包粉给小牛排上一层面衣,再入油锅炸,听上去这样的做法似乎是来自另一道名菜——维也纳炸肉排,也就是所谓的,上海炸猪排的“先祖”。百度“炸猪排”,能搜索到一篇由著名的美食作家撰写的关于上海“炸猪排”的文章,其中谈到炸猪排的源头归至维也纳炸肉排。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这位美食作家能多去几次欧洲,就能有机会尝到米兰式炸肉排,她一定能够发现,这才是炸猪排的“先祖”。

原因也简单,米兰式炸肉排的肉排“costoletta”,来自排骨“costola”,所以,是带骨的,而维也纳炸肉排是不带骨的,上海炸猪排却同样也带骨。另外一点,米兰式炸肉排并不像维也纳炸肉排一样,先经过裹面粉的步骤,而是直接蘸了蛋汁和面包粉,就进油锅炸,所以那层“面衣”更贴身,紧紧粘着肉排,这又和上海炸猪排吻合,而维也纳炸肉排的“面衣”,很容易就让肉排滑脱而出。

从科莫吃到米兰,感受也不同,Casta Diva的餐食保留着传统与华贵,到了米兰,菜肴就大胆得多。米兰是时尚之都,可以料想美食一定得到达一定的高度,才能配得上这座城市。这里有太多优秀又创意满满的厨师,且每个风格不同,他们打造经营着他们的餐厅,宛如艺术家在经营自己的工作室。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竞争,无法跟风,只能努力构思创意,花费更多精力,力求做到潮流最前端,才能在这座城市站稳阵地。



(米兰,世界时尚之都)


(因黄晓明而走红的米兰街头网红糖炒栗子)

抵达米兰当晚,我们就迫不及待去了Contraste。这是一家相当有名的餐厅,虽然只拥有米其林一星,但餐厅风格浓郁,从设计、装饰到菜单和菜品,都形成统一的整体,显露着主人的态度。首先是视觉冲击,餐厅中运用了明快的红色,谁说红色是西班牙专属呢?前卫艺术家的作品挂在餐厅墙上、屋顶上并不突兀,反而因餐厅的红色点缀而相得益彰——本来这就是个时髦地方,这种时髦来自多元文化艺术的冲突,如明亮的红,如前卫艺术,如餐厅的古老建筑,如散布其中的东南亚雕塑和画作。



(Contraste在一座老建筑中,拥有米其林一星)


(餐厅内的前卫艺术家画作和装置作品)

门廊处,靠近厨房的墙上有一个小孔,路过的客人都可透过孔洞窥探厨房内的情形。这个“孔中窥人”的设计,和第一道菜不谋而合。一个上了锁的小方盒,顶端有个小孔,透过小孔去看盒内究竟装了什么食物。讽刺就在于,盒内底部是一层镜子,透过小孔看到的恰好是自己的眼睛,这是否在暗示窥探别人实则是窥探自己呢?



(透过墙上的小孔可以窥探厨房,雕塑暗示看到了也请保密)


(第一道菜装在一个神秘的匣子内,通过小孔可以窥探内里玄妙)

如今西餐流行fushion之风,如果在遥远的日本或中国,chef会告诉你,他们如何将当地的食材、调料和烹调方式融入西餐,而在米兰,chef的fusion创意,就是用“异域”的食材做意大利菜。比如眼前这一碗荞麦面,乍一看,造型和味道都会让人认为是典型的日式荞麦面,可事实上,面条是用鱼肉做成的。“牛肉刺身”,从名称上看,应该来自日本,菜单上真用了“beafsashimi”,可实际上,这道菜很意大利,基本上就是carpaccio(薄切生肉)的改良版。



(虽说名字是生牛肉刺身,可实际上更像carpaccio的改良)

Carpaccio早已风靡世界,最初来自威尼斯画家卡尔帕乔的名字,发明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哈利酒吧(Harry’sBar)。这家酒吧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一条不起眼的胡同内,只有消息灵通的人才知道,但过去的常客却是海明威、毛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卡拉斯和她的船王老公、卡波特、卓别林等世界名流。酒吧发明了许多以名人名字命名的美食,多数是鸡尾酒,carpaccio自然也是如此。切成薄片的生牛肉,配上芝麻菜,淋上调味汁,就是如今的carpaccio,不同的餐厅和chef呈现的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改良和变化。

一道道餐食上桌,给予食客的不仅是美味,反而还多了一种因食物而起的交流——对这一道chef巧思构想的佳肴,你是否能够读懂它,是否能够勾起你知识和阅历中相关的线索,进而领会到创作者的深意?通过食物和chef“神交”的过程,可能正是去高档食肆用餐的重要乐趣。Contraste留给宾客最大的惊喜,在于用餐的最后一击——甜点。Contraste的甜点给人感觉很像小型装置艺术品,或者放在镜子上(对,又是镜子),从外形上能够依稀分辨出巧克力做成的子弹、糖霜作成的云朵,红色酱汁淋成的血浆等,细细看过,结合名称,才恍然大悟,原来chef的灵感来源是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那血浆四溅是电影中的场景,还有那根掐灭了的雪茄,也是影片中关键的道具之一。



(以昆汀电影《低俗小说》为灵感创作的甜品,乍一看就像惨案现场)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沈寅

《Travel+Leisure》中文版新媒体总监,旅行vedio导演,前《外滩画报》主笔。曾经读万卷书,如今行万里路。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昆仑��ר��

    昆仑

    新疆大学教师,乌鲁木齐登山探险协会会员,新疆观鸟协会会员;酷爱登山、徒步、地理探险、摄影和写作;十数年来,其足迹遍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之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阿尔泰山、东帕米尔高原及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等地。
  • ���м�陈光中��ר��

    陈光中

    当过学生、知青、铁路工人、蒸汽机车技术员、计算机工程师、文字编辑;喜文字,好摄影,偶习绘画,热衷旅游;推崇将实地考察与案头工作相结合的“走读”理念。
  • ���м�郭烁��ר��

    郭烁

    任教于北京某高校法学院,最高人生志向其实不太好意思说出口:有点儿小钱,四处闲逛。
  • ���м�陈晓守��ר��

    陈晓守

    蚂蜂窝旅行家,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特约研究员;爱旅行,爱写作,爱生活。
  • ���м�Kiya��ר��

    Kiya

    美漂理工文艺女青年。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