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代浦尔:007钟情的“白色之城”
一大早起床,从普什卡(Pushkar)坐出租车到阿杰梅尔(Ajmer)火车站,然后再从那转火车到“白色之城”乌代浦尔(Udaipur)。出租车司机开了收音机,清晨安静的马路上就这么传出好听的印度音乐。感觉不是印度传统音乐,带有流行乐的腔调。忍不住问司机:IndianPop Music?司机爽快答道:Yes。然后,彼此又不说话了,就静静地听音乐。路过一棵大树,忽然从树上窜下只猴子,“噌”地跳到车前面不远又迅速跑走了,我被惊吓得大叫,司机镇定自若。平静下来之后,往窗外看去,还有几只猴子就坐在马路边上,腰挺得怪直的,真帅。
火车又“例行”晚点,等了很久,等到生出一种“火车再也不会来”的悲催感。这回站台上人少得让人不习惯。终于上车,坐我对面的两个印度哥们一看就是好朋友,全程不是勾肩搭背,就是牵手玩手,甚至还抚拍大腿,中途还搭着肩膀相互搂着睡觉。印度男人之间的亲昵行为,有时看得想自戳双目。不过,在印度坐火车我见过的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是:一家子印度人坐火车居然自带桶装水(类似饮水机那种桶装水,带出水开关喔),还问我要不要喝一杯。后来我发现很多印度人喜欢一大家子出行,然后大包小包扛上火车,就差没在火车上安家了。虽然在印度坐火车可能会遇到各种不靠谱的事情,但能因此借机“见识”普通印度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有时和他们聊天也挺好玩的,所以我蛮喜欢坐火车。
通往乌代浦尔的路上,一派荒漠景观,植物都比较低矮,呈细叶状。在热得快晕倒的时候,坐对面的印度哥们好心提醒我乌代浦尔马上要到了。晚点的车居然还早到,唉,完全抓不住印度火车的节奏。提前预订的旅馆位置很满意,距离各种景点和皮丘拉湖(Pichola Lake)不远。
乌代浦尔是个浪漫可爱的城市,时间在这里仿佛放慢了脚步,街上各种上坡下坡的小道,墙上精致动人的涂鸦,装饰别出心裁的饭馆,不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寺庙……在这里怎么乱逛都不觉得烦腻。喜欢乌代浦尔,打算多住两三天,问旅馆伙计房间是否还能续订,伙计说:“当然可以,就把这当家,可以住到你想离开的那天。”可真会说话啊。后来我发现,乌代浦尔可以选择的旅馆实在太多了,其实不用提前预订,到了古城之后四处转悠,看合适再决定也不迟,讨价还价一番,以国内普通连锁酒店的价格就能住上哈维利(haveli)旅馆。哈维利旅馆由乌代浦尔的特色传统宅邸改建而成,往往有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装饰,可以追溯到莫卧儿时期。虽然我懒得折腾换旅馆了,但在乌代浦尔城里邂逅好看的哈维利旅馆时,就忍不住上前以房客的身份询价,借机参观一下旅馆内部的格局、装饰和绘画。尤其是皮丘拉湖四周或者Gangaur Ghat湖台附近的哈维利旅馆,位置得天独厚,靠湖的房间能够时时看到无敌湖景,有些旅馆同时拥有餐厅,即使不住那里也可以在靠湖的餐厅用餐。
(哈维利旅馆由乌代浦尔的特色传统宅邸改建而成)
乌代浦尔最著名的酒店要数湖之宫殿(LakePalace Hotel)。湖之宫殿坐落于皮丘拉湖的尼瓦斯岛(Jag Niwas)上,1743—1746年由乌代浦尔王公加各·辛格二世(Maharana Jagat Singh II)主持修建。白色大理石外观,83间豪华套房,五彩斑斓的玻璃窗、精美的装饰壁画……湖之宫殿处处彰显旧时印度王公的奢华生活格调。1980年代初,007系列电影之《八爪女》(Octopussy)曾在此拍摄取景,更使其名噪一时,被称为“印度最浪漫的酒店”。虽然奢华酒店不是人人都住得起,但租船在皮丘拉湖游览时,可以顺便在湖之宫殿周边停驻观光。据船夫说,进出湖之宫殿只能坐船,一般而言非客人不能随意参观,那里吃顿饭得5500卢比起。此时,夕阳西下,皮丘拉湖笼罩在一片柔光之中,看起来瑰丽又浪漫,难怪詹姆斯·邦德也迷醉于乌代浦尔的“温柔乡”。
(007系列电影之《八爪女》Octopussy曾在湖之宫殿拍摄取景,使其名噪一时)
乌代浦尔人对皮丘拉湖普遍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有一天,我站在旅馆的顶楼俯瞰风景,正好老板也在,闲聊时我提起普什卡也有个圣湖,老板立刻说:“普什卡湖太小了,我们的皮丘拉湖大,更美。”这种家乡自豪感,虽显得有点儿“狭隘”,但有种可爱的倔强。乌代浦尔人这种骨子里的骄傲,可谓“由来已久”。1553年,乌代·辛格(Maharana Udai Singh)建起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此后它就以鲜明的“个性”闻名于全印。据说,在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时期,乌代浦尔是拉贾斯坦地区唯一不通婚示好的公国;到了英国殖民时期,英国女王在德里召见印度诸王侯,只有乌代浦尔的法特·辛格公王(maharaja fateh singh)拒绝出席……习惯了乌代浦尔人的傲气,也就更能理解它的独到之处。
城市宫殿博物馆(City Palace Museum)位于皮丘拉湖旁边,拥有拉贾斯坦邦最大规模的王宫建筑群,展现了乌代浦尔昔日的辉煌。1559年,拉纳·乌代·辛格(Rana Udai SinghII)王公下令兴建王宫,随后的几百年间,历代王公不断扩建和装饰,形成了主要融合莫卧尔、拉贾斯坦、英式等混搭风格的建筑群。1969年,王宫大部分建筑变身博物馆,对外开放。博物馆中最令我着迷的是各种精美的细密画(miniature),描绘了印度神话故事、王宫贵族的生活等内容。细密画源于13世纪的波斯,后来传入印度,在莫卧尔时期得到极大的发展,拉贾斯坦邦更是细密画的繁荣、传承之地。来印度之前,我对细密画毫无认识,也没有什么渠道去接触和了解,在乌代浦尔,细密画的工作坊和画师遍布大街小巷,就像皮丘拉湖一样,细密画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中收藏的细密画则是经过多年累积和筛选后保留下来的艺术精品。仔细观摩那些细密画中小小的人物画像,一个个精细又栩栩如生,不由感叹:要在一个大场景中生动地刻画众生相,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也需要极大的耐心。爬上博物馆的高处远眺乌代浦尔全城,一片片白色的建筑尽入眼帘,“白色之城”果然名不虚传。城市宫殿博物馆旁边还有个政府博物馆,藏品相比而言比较少,也比较乏味。倒是Gangaur Ghat湖台旁的班加基博物馆(Bagore Ki Haveli Museum)比较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有点诡异。除了绘画、乐器、手工艺术品外,里头还有各种印度头巾(turban),包括据说世界上最大的头巾。不过,最惊悚的是木偶展览室,各种装扮的木偶或坐或站,悄无声息地看着你,感觉它们随时要活过来似的。我买的门票包括傍晚的舞蹈表演,在博物馆的露天院子看演出是有意思的体验,博物馆的建筑也化身为舞蹈故事背景的一部分,虽然听不太懂都在唱什么,但看着舞蹈者又唱又跳,连演带特技(比如顶着火钵),还有木偶助阵,真是热闹过瘾。
(城市宫殿博物馆毗邻皮丘拉湖)
(随处可见的美丽画作)
(热闹又过瘾的印度舞蹈表演)
和印度很多城市一样,乌代浦尔的寺庙遍布全城,加格狄许寺庙(Jagdish Temple)是其中人气最旺的一座,需要爬上几十级阶梯才能到达主殿。寺庙外观装饰有印度教各神祗的雕像,主殿的黑石雕塑是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石像,膜拜者众多。寺庙逛得多了之后,我逐渐有点麻木,但有空时依然会“逢庙就进”,这有点像是联结当地生活的某种仪式。逛完寺庙之后,我坐在阶梯边上休息发呆。一个印度男人凑过来搭讪,说他是附近艺术工作坊的学徒,几乎每天早晚都来寺庙服务,还跑到寺庙旁边的小店买了印度奶茶请我一起喝。聊了一会,他问,你要不要到我们的艺术工作坊看看?喝人嘴短,明知不太对劲,我还是决定跟着他去看看。艺术工作坊就在寺庙附近,一幢房子里有好几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摆放或堆砌着手工艺品、画作等。他说可以带我去和他的老师聊聊,向我引荐完老师之后,他就不知道哪儿去了。那位老师给我介绍了屋子里的一些艺术画,然后问我要不要买一些,价格几百、数千到上万卢比的都有。我瞬间就明白了,引路的印度男人算是个托儿,专门在旅游景点附近“拉客”买画。其实参观下艺术工作坊、买点画当纪念品也不错,但对这种“蓄意拉客”的行为感觉有点儿不爽,价格也可能“水分”较大。看了一圈之后,我说:不好意思,这其中没有我特别感兴趣的作品。那个老师有点失望,但并没有强人所难。带我进来的印度人可能是因为有点不好意思,才消失的吧。
(加格狄许寺需要爬上几十级阶梯才能到达主殿)
(在加格狄许寺庙的阶梯上闲坐、发呆的人们)
转出艺术工作坊,到街上找吃的,乌代浦尔也是一座主要以素食为主的城市,一到饭点,我就到处找有肉的餐馆,偶有收获。“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这句俗语在印度的语境中似乎丧失了意义,我怀疑很多生活在北印度的人一辈子没见过活猪。有一天在旅馆附近的饭店点了个印度鸡肉炒饭(biryani),非常好吃,我由衷地称赞厨师做得好。厨师虽然英语不太灵光,却是个爱聊天的人。他说这个季节很少见到中国人来旅行,因为太热了。我说这比瓦拉纳西好多了,至少有点儿风。酒足饭饱,又散步走到皮丘拉湖看风景。中午热辣的大太阳底下,几个孩子在湖心一座建筑顶上玩跳水,还有一些孩子在河台附近游泳,欢脱极了。忽然就很羡慕这些在乌代浦尔出生、成长的孩子。毕竟,打小有个美丽的湖泊当游泳池这种事,就像老天爷的馈赠,连007都不见得有这样的好运气。
(乌代浦尔一家餐馆墙上好看的装饰画)
(Biryani是比较合中国人口味的印度美食)
(皮丘拉湖是孩子们的天然游泳池)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上一篇:普什卡:到“蓝莲花”寻找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