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薄荷茶
摩洛哥刚免签没多久,但去过那里的中国人已经不少了,连撒哈拉沙漠里的柏柏尔人都会用字正腔圆的中文发音来一句:“骆驼啊!”更别说各大城市里了,看到东方面孔,店主们就“空尼叽哇”、“阿尼阿塞哟”、“你好”轮番招呼过来。去过的人多,游记攻略也少不了,关于摩洛哥美食的介绍穿插其中也各有各的说法。有的人说塔金和库斯库斯非常好吃,天天吃都不腻;有的人觉得薄荷茶齁甜齁甜的简直没法忍;有的人则尝试和点评了各地甜点和可颂面包,俨然摩洛哥的大众点评网;还有的人说蜗牛挺不错的;也有人对这些美食评价不好;更有人直言摩洛哥无美食。每个人的口味各有不同,国内连豆浆都有咸甜党之争,何况面对国外美食。
摩洛哥有美食吗?应该是有的。不过是制作者和品尝者不同,所以结论也大相径庭吧。
摩洛哥最常见的食物莫过于塔金和库斯库斯。我们在马拉喀什老城的停车场结账时,看守大爷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尝尝他自己做的库斯库斯。回到老城,我们决定在餐厅体验一下。犹记餐馆老板比着ok,用不多的英语词汇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妹妹的手艺相当好,我们觉得应该相信老板的真诚,点了牛肉塔金和羊肉库斯库斯,再要了薄荷茶。
喝了大半杯薄荷茶后,塔金和库斯库斯终于被端上桌。破裂焦黑的锅,明艳喷香的料,都有种热烈而粗旷的美感,在马拉喀什灿烂的阳光下更是如此。挖了一勺,味道却意外地寡淡,完全和色泽、香气不匹配,做成咖喱味的白萝卜和茄子也让我接受无能。库斯库斯里的小米本寄予厚望,但口感和味道出人意料地怪异。如果老板妹子的绝佳手艺如此,那我真的可以对塔金和库斯库斯死心了。
还有一息尚存,我在老城吃了蜗牛。事后想起,真不该存着侥幸。那天夕阳西下后,耍蛇人和卖水者等属于白天的行当悄然退场,马拉喀什的杰马夫纳广场逐渐凉爽,烤肉的烟火和香气在余晖里弥漫开来。各色饮食摊位人流攒动,老板伙计大声吆喝,热情拉客,映衬着灿然的灯火和漫天烟尘,气氛热火朝天,跟国内庙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满眼晃的都是身穿长袍的摩洛哥人。
挑选蜗牛摊位很简单,除了看得顺眼,还需要附近有售卖果汁的。每个摊位前都坐着几个食客,面无表情地吃着蜗牛。保险起见,我要了一碗小份。说真的,让我这种平时看到蜗牛敬而远之的人去吃,实在需要做很大的心理建设。一股仿佛土腥气的怪味袭来,仔细一看蜗牛还张着小嘴作呐喊状。瞬时一阵恶心涌上喉间,但一份不能让蜗牛白死的莫名责任感和尽快脱离苦海的矛盾渴望,让我手口不停地一气吃完,大气也不敢出地冲到旁边的鲜榨果汁摊位,以最快的速度灌下一杯牛油果橙汁,从嘴巴一路洗到胃,这才松了一口气。
马拉喀什夜晚的凉风和甜蜜的果汁多少抚慰了被蜗牛伤害的感官,一杯不行,那就两杯。说到果汁,我走过的摩洛哥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但不知道是不是全国统一价,马拉喀什的橙汁4迪拉姆一杯,玻璃杯装,喝完退还,5迪拉姆一杯才是能带走喝的一次性塑料杯。混合果汁10迪拉姆一杯,可以说价廉物美。灌了一肚子果汁,看到路边小店的自制酸奶,我还是决定来一杯。嗯,奶味浓郁,酸甜可口,量多不贵。不嫌麻烦,可以在街边买点仙人掌果、无花果、橙子等,切小块拌进去。
我去的时候是夏天,摩洛哥水果品种虽然没国内多,但普遍好吃。喜欢酸甜的,自然是橙子,摩洛哥橙子挺丑,但个大水分足且很甜。喜欢甜脆的,首推摩洛哥大西瓜,超市的品质略差,瓜摊的新鲜好吃。这里的西瓜形状又胖又长,表面凹凸不平,皮也不算薄,但却是我近年来吃过最好吃的西瓜,清脆甘冽,尤其冰镇后。喜欢清淡的,可以试仙人掌果,果肉黄绿色,口味清甜,口感有点像桃子。喜欢软糯的,无花果紫的绿的都有。新鲜水果嫌不够重口,还有椰枣等各种蜜饯和咸味腌制小果。
至于面包糕点,有些两极分化。即使路边面包店,也有成堆可颂,色泽焦黄,大小适中,层次分明,我不知道这里用起酥油还是黄油开酥,但以可颂包的工艺和用料,不仅水准靠谱,价格也便宜到匪夷所思。怕可颂油脂含量高,还可以吃Msemen。我在马拉喀什吃到过一种夹着番茄洋葱粒的Msemen,趁热吃酱香扑鼻,有点脆有点韧,比较像千层饼或手抓饼。如果酒店提供早餐,一般会有,可以夹奶酪、黄油、果酱吃,但我还是更爱咸味。一块钱一个的摩洛哥大饼,从不知道何处用小推车运送出来,就这么毫无遮盖与铺垫,一堆堆码在小车里,车就是我入城时帮忙拉行李的一种小推车。这些运输食物的小车在麦地那里穿街过巷,不管地上是污水还是垃圾,走在驴马旁边还是跟在喷着黑色尾气的摩托车后面,所有人都习以为常。摊位上,食物和钱的交接直接用手。麦地那没有垃圾桶,或者说整个麦地那就是一个大的垃圾集散地。
烤肉在摩洛哥相当常见。在麦地那穿行时,路边烤肉店的香味不由分说往鼻子里钻,观察之后,发现品种和吃法比较单一。我尝试过烤完抽掉竹签夹在摩洛哥大饼里和直接吃两种方式。羊肉和鸡肉相比,更喜前者。还是那个前提:你得不怕脏,或者是干脆就别想!看着烧烤摊小哥从竹签上扒拉下烤好的肉块,然后用刚拿过钱的手抓了不知道哪儿来的摩洛哥大饼从中间一切为二,对折后在切面上再各划一刀塞进烤肉,用白纸一包递给我,动作行云流水,真是喷香好吃。
摩洛哥的美食大国梦,眼看就这样风雨飘摇了,然而就在它接近崩塌的瞬间,我们来到了一个叫Zaida的地方。
Zaida名不见经传,我们来这单纯为了在旅途中休息一晚。这个小镇没有任何值得书写的地方,当地的民众少见我们这样的黄皮肤游客,街上的小混混也是摩国标配,满脸戏谑态度甚是不友好。但是饭还是要吃的,我们顶着各色目光来到镇上的饭店,指了指正在烤的羊排,心说就是它了。
饭店老板出人意料地善解人意,把我们带进了饭店最靠里的位置,远离了街上的人群,尽管周围的食客还是时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已经让人觉得友好了很多,抚慰了我们的不安。少顷,热气腾腾的烤羊排被送上桌,这是在摩洛哥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餐,以至于事后非常懊悔没有再来吃一次,并且一次次提起,一次次向往。那羊排烤得恰到好处,油脂从肉里渗出,表面却没有焦黄。肉质鲜嫩,没有任何膻味,一口咬下去牙齿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羊排和着洋葱,香气丰富,恰到好处的盐和调料,真是无与伦比。请注意,这是我唯一一次赞赏摩洛哥的美食,用了“恰到好处”。当然我也得承认,这种对美食的赞叹,包含了紧张过后得到安全感的释然。这里说一个小贴士,如果在摩洛哥觉得不安全了,就近进入饭店消费,坐下来点餐后联系旅馆的老板来接你。在我看来摩洛哥人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人愿意工作,不论是卖苦力推车的,还是开饭店开旅馆的,这些人大部分都讲道理能沟通;还有一种是不愿意正经工作或者干脆不愿意工作的,像带路的,乞讨的,小混混之类,就很不好评论了。
伴着对羊排的美好回忆,我们在旅行接近尾声时,在舍夫沙万的一间旅馆,再次被一杯真正的薄荷茶温暖了。
旅馆的老板很健谈,教给我据说是正宗的摩洛哥薄荷茶做法,他特别强调不是给游客喝的那种。既然学了,我就借花献佛分享给大家。
薄荷茶用料简单,绿茶、薄荷、水。老板从冰箱里拿出一个瓶子,说是他妈妈的特别配方,不过神秘不到5秒他就主动招供这是自家做的甘菊纯露。水烧开,倒入放了茶叶的杯子,半杯即可,泡一会儿,茶水滤出,要留着。摩洛哥的绿茶很粗,我一度以为那是乌龙茶或红茶的中间产品,老板说如果用中国的绿茶会更好喝。不爱喝绿茶的我顿觉家里的绿茶有了用武之地。第二次把开水冲入茶叶,还是半杯,但这次要把茶叶泡开,泡出的茶水要倒掉。第三次把开水冲入茶叶,不过这次要把茶叶和薄荷放入摩洛哥金属制茶壶里一起煮,薄荷要塞得满满的,同时加入甘菊纯露和白砂糖。糖的用量看自己喜好,我看老板狠狠加了几勺,冲出来还是比较淡。煮完后,要把第一遍茶水加进去,如此,正宗摩洛哥薄荷茶就做好了。
一壶正宗的薄荷茶的步骤就是这样,但在饭店里,一般把半杯薄荷塞进茶杯,冲入烧好的加了糖的茶水,就够了。也挺好喝,但是没有那些欢声笑语,总觉得还是少了一味人情,不免有些寡淡。想起马拉喀什的塔金和库斯库斯,也许那个妹妹给他哥哥做的那一碗,当真是天下第一,无可匹敌的,只是我们无缘品尝吧。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上一篇:藏红花与海鲜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