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昆仑的专栏> 坎儿井造就的人文地理景观

坎儿井造就的人文地理景观

火洲旅行(之二)

By 昆仑 2017-10-12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5608人阅读

七克台村属于七克台镇四大队,它南邻克孜尔塔格北坡,北邻东天山南坡的山前洪冲积扇。在这两山间的低地处,有一片广阔的田野。它与吐鲁番盆地中的大部分地区一样,有年均三千小时以上的日照时长,年均六千兆焦耳/平米以上的日照强度,还有广袤的富含细沙的泥沙地,这些都是种植葡萄的优质资源,唯独缺少地表水。千百年来,为了利用这片优质泥沙地,人们凿建出一条条的坎儿井,让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水重新涌出地表,如涓涓乳汁般浇灌着这些强日照之下的沙土地,使之成为延续千年的葡萄之乡。



(东天山南麓大戈壁上的一片葡萄园和一座葡萄晾房)

站在七克台村的村沿上向北望去,在远处那片旷古无垠、向南倾斜的大戈壁上,除了那一条条东西向延伸的铁路、高速公路以及西电东输超高压线路的线条之外,最显眼的,就是那一条条南北向的坎儿井链。这些链条发轫于东天山南坡,终结于七克台原野,再通过叶脉般的灌渠网注入焦渴的大地。于是,飞斑走兔、瓜豆桑榆,那片置身于火焰山炙烤之下的田野,便化为吐鲁番盆地东北缘的一片小绿洲。人类的生存智慧,由七克台小绿洲的再造可见其一斑。这种勤劳智慧、从地顺天的农耕方式,曾在东天山南麓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延续数千年,构成当时的农耕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生产力。



(七克台北戈壁上的坎儿井链,它的上游直指山口地带)

但,如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伟大创造都有其兴衰周期一样,坎儿井也不例外。进入近、现代以来,由于生产规模的剧增,坎儿井这种古老的取水方式已经渐成生产力的桎梏。随着人类工程能力的增强,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格局出现了巨大的改观。星罗棋布的源头水库的拦截,防渗地表灌渠的替代以及井泵的普遍使用,使得这些传统的坎儿井的生命力相形见绌,呈现明显的颓势。它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濒于枯竭,多被废弃。其中有些知名的坎儿井,被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开辟为景点供游人参观,只有少数存留者,还在一如既往、默默固守着其延续千年的固有职责。流经七克台村北戈壁上的那两条坎儿井,就是至今仍然在流淌着的“活井”。据裘凤莲讲,至今为止,每年冬闲季节,村民们仍会聚在一起进行修井作业。那时,它们将逐一打开那些草编的或水泥的井盖,用辘轳下降至幽深的井底去清理淤泥,疏通井道,以备来年使用。那些从井道里清理出的泥沙,就逐年堆积在井口周围,形成直径七、八米的环形土丘。这些环形土丘,成行成串地排列在坦阔的山前大戈壁上,编织出大地的纹理,竟构成吐鲁番盆地中一种特有的人文地理景观。



(一眼被废弃的坎儿井竖井井口)

(一眼仍在使用的坎儿井竖井井口)


(由于上游水库的兴建,这种高效率的地表防渗干渠逐步取代着坎儿井)


我们依据裘凤莲指点的方向,去实地查看其中的一条坎儿井,这使我们在那片气温达38摄氏度的大戈壁上徒步行走了一个多小时。它北部的第一个井口位于东天山山麓与山前戈壁的衔接处,南部的最后一个井口则位于七克台村的北部边缘。这条坎儿井将井距不同的几十个竖井在地下连通,形成一种倒置的梳篦状结构。那条深藏在地下的梳背,就是对于集水和输水至关重要的地下暗渠。竖井只是用于维护这条暗渠。从地表观察,这条长达两三公里的坎儿井,越是往上游方向,井距越大,越是往下游方向,井距越小,最终到达绿洲附近,井距缩减为20米上下。随着地形的起伏,竖井的深浅也各不相同,少则十几米,多则几十米,对着井口吼一声,回声长短代表着竖井深度。大热天里,人背对着太阳,站在燥热的井口外向井洞里俯身看去,冷森森的凉气扑面而来。据说在冬季,情形恰好相反,井口外寒风凛冽,井口内冒出一团团温暖的水汽,开井久了,井口上会凝结出晶莹的霜花。

在踏勘坎儿井的那一天,七克台大戈壁上全然无风,炙热的阳光炙烤着滚烫的大地,我们几乎被折磨得丧失了忍耐力。昏昏然行走途中,我脑海中不断地出现一个问题:据史料记载,吐鲁番盆地使用坎儿井始于西汉,那时候,人类尚不掌握成熟的大地测量技术,那么,我们的先民们是怎样找到这些地下井洞之间的几何关系的呢?事后,我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一些资料,所获答案令人茅塞顿开。原来先民们沿用的多项技巧,竟然简单到令我这个终身工匠也自感汗颜。



(坎儿井竖井井口上堆积的环形土丘,这些环形土丘连接成链,构成吐鲁番盆地中特有的人文地理景观)

这条由几十个井洞组成的坎儿井,从地面看去,像是一长串彼此系结着的铜钱,被随便抛扔在山南大戈壁上,但仔细看去,它的走向并不是一条从山南戈壁到小绿洲之间的直线,而是一条从山口地带到小绿洲的弓形线。当几条坎儿井的弓形线都指向那道山口时,就形成了以山口为指向中心的一个扇面,这扇面,恰恰与山前洪冲积扇的扇面基本吻合。这就使人产生了地下水源多来自那道山口的假设。这种假设,我们一时也无从考证,但它们中无论哪一条,都系结着由它自己创造的一种奇迹的两个极端。它的北端,系结着那片黢黑的、荒芜的、燥热而干旱、遍布砾石、没有生命的山前大戈壁,它的南端,突兀地显现出一片葱茏的绿洲,高大的桑榆,低矮的葡萄架、齐整的玉米地和成片的瓜田排布其间,树荫下掩映着农家的屋舍,高地上排布着葡萄晾房,鸡鸣狗吠,人影憧憧,一派祥和。如果不是亲临这条坎儿井相距甚远的两端,你就很难找到这两种迥异的景象之间的关联,只有一直走到七克台村北头那处出水龙口部位,你才能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龙口,是这条长达两公里以上的地下集水工程的出水端,在那里,清凉而澄澈的坎儿井水涓涓地涌出地面,通过水泥引渠注入一个不大的积水涝坝,然后通过蛛网般的灌渠去滋润绿洲中的作物。


(坎儿井龙口附近一座废弃的古老民居)


(坎儿井龙口南侧的积水涝坝)

印象中,我走过的吐鄯托盆地的每一个村落,只要有坎儿井龙口,那里就是这个村落的中心。清晨,是新一天的劳作开始的地方,女人们脚步匆匆地去那里担水做饭、彼此相遇会互致问候。正午,歇工的男人们路过那里,总会俯下身去抹一把脸。黄昏后,等散尽浑身暑热,倚在老柳树下,男人们燃起一支喷香的莫合烟,吟起一首冗长的村野古歌,孩子们围着涝坝追逐嬉戏,妇女们在龙口上裯洗衣物、唠嗑家常。村委会那些乡规民约通知告示,也就顺势张贴在这里,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了一个村的行政中心,以及系结村民心灵的一处歇晌地。

不过,当天我们所去的七克台村的龙口却有些不同。那处龙口,位于村口上一簇共十棵老洋槐树的环绕中。那十棵老洋槐,由于紧贴着龙口水源生长而尤其显得葱茏而高大。距龙口南端五十米外的那个涝坝,由于也被一丛丛盘根错节的古树环绕着,已经被村民们改造为一处兼具涝坝和庭院功能的农家乐园。这处农家乐园,恰恰是由于少了些亭台楼榭,多了些柳篱村道和小桥流水,所透出的那种天然而又古朴的气息,让人甚感舒爽,是足以配得上“七克台”这个乡土味十足的称呼的。只不过由于地处偏僻,又被隐藏在一片小绿洲的深处,难以为人所知,所以看上去外来涉足者甚少,至少那个午后如此。酷热的下午,当村民们都在葡萄架下劳作时,只有几只白鹡鸰把这里当做乐园,来来回回地在幽绿的水面上翻飞、追逐着,偶尔溅起一坨水花。



(七克台村坎儿井的龙口,位于村北头十棵葱茏的老洋槐树的环抱中)


(已经庭园化的积水涝坝,兼有水利设施与休酣场所的双重功能)

这处农家乐园的东侧,还坐落着一个维吾尔人家的庭院。庭院里没有大人们的踪影,只有两个黑黝黝的光腚小男孩在棚架下玩耍着。我们不便进入,便站在路口隔门而观。那两扇木门大大地敞开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院落中的葡萄架、大木床、晾晒衣物的铁丝、净手的汤瓶、香皂以及高大的柴堆等农家物件,还有两只灰斑鸠栖在棚架下不停咕哝着。印象深刻的是,那个院落的门扉高大宽敞,足以驶进一辆满载的东风大卡车,与并不十分宽敞的院落相比,似乎显得有些失调。但转念一想,这种高大,也并非沿袭着某种固有的建筑习惯,而是与坎儿井的存在一样,完全出于一种现实需求,大都要考虑车马、柴草乃至一些农用机械的进出。后来在吐鲁番盆地各处游荡,看惯了那种深街小巷大门扉的院落格局后,对此深信不疑。不过,这些普遍饰有雕花漆纹精细图案的大门扉,在一条街巷中依次排列开来,却是吐鲁番盆地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七克台村一家农户漂亮的庭院)


(农家院落中常见的雕花彩绘大门,这种大门构成吐鲁番盆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昆仑

新疆大学教师,乌鲁木齐登山探险协会会员,新疆观鸟协会会员;酷爱登山、徒步、地理探险、摄影和写作;十数年来,其足迹遍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之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阿尔泰山、东帕米尔高原及塔里木、准噶尔盆地等地。TA的窝 昆仑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王小心��ר��

    王小心

    城市动物。
  • ���м�万之逸��ר��

    万之逸

    译作家,高级亚健康咨询师。
  • ���м�喜喜��ר��

    喜喜

    自由记者,神经大条、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好奇,身体里永远充满冒险因子,那些看起来越神秘的国家越吸引我。
  • ���м�大咔嚓��ר��

    大咔嚓

    蚂蜂窝旅行家,留学英国的工程师;北京土著,爱摄影、爱写作、爱远行;曾经在伊朗工作旅行了三个月,又回到英国从怀特岛到苏格兰萨瑟兰郡大环游;认真对待每一次旅行,就像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
  • ���м�徐婧��ר��

    徐婧

马蜂窝旅游小管家
为您免费提供目的地旅游咨询服务
出行基本信息
联系人信息
换一换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