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雷梓的专栏> 生命之乡如码头

生命之乡如码头

By 雷梓 2017-09-29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3973人阅读

一 故乡,然后背井离乡




故乡是播种发芽的地方,「第二故乡」则是移栽过去存活的土壤。前者是苗圃,后者是移植地。前者类似血缘,无法选择,后者缘自后天的驱使。

年轻时候,我对故乡这个概念缺乏深切的认知与认同,渴望比它界定的狭小范围要广阔很多的天地,想要一望无际,没有尽头,想要自己的足迹铺天盖地。

跟无数出生寒微,在偏僻小城长大的孩子一样,故乡在我眼里是宝贵的,也是可怜的,是可爱的,也是可恨的。它有温暖质朴,也有促狭自私,它有自足安宁,也有无知困顿。

少年总是向上的,有迷茫的幻想和小小的野心,这野心无关阴暗的图谋,乃是一颗贪玩好奇的撒野之心。所以在人生的前奏,我渐渐就对故乡有了不满甚至鄙夷,想要脱离它束缚的念头越来越热。

命运成全我离开,直到奔突为收束不住的漂泊。

我先是去了北京读书,在那里领到了第一代身份证。寒暑假的时候,去了几处同学的家乡,那感觉像是从一架颠簸摇晃的大篷车里,撩起帘布来,偷窥陌生的世界。

毕业后着落在了省城贵阳。假如安分守己地过活,这里应该成为我唯一一个「第二故乡」。



(黄果树瀑布群之螺蛳滩瀑布)

我在贵阳呆了六个年头——除去扶贫的一年半,以及后来颠沛流离的两年多,实打实只有两三年时间。

间中我去了北京,去了青海,最后又决绝地离开贵阳去了广东。

二 北京,战斗过的地方


(北京,栖居八年的和平路北街)


从时间上算,北京在我生命中占据的长度远超逗留过的其他地方。几进几出,我对它向往着,觊觎着,欢好着,忐忑着,最终它于我只是一座舞台,上演了我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却到底无法扎紧根基,好似一棵成年的树移植到这里,鲜活了一阵难逃水土不服,枯死之后徒留一个黑洞洞的树坑。这空洞让我疼过一阵,终究被时间的尘埃软埋。

北京算不得「第二故乡」,却名副其实是我战斗过的地方。

三 惠州,第二故乡




惠州是我的一块福地。它不问来路,宽大为怀,终结了我曾饱受的歧视和压抑,以超出内地十数倍的薪资待遇,甘甜香浓的广东煲汤,美味无比的各式海鲜,人情里的厚道与温存,安适了我的身心,不到半年就恋上了这一处温柔乡。

惠州给我的自由度是今生最宽裕的,于是我得以展开天赋力量的翅膀,也因缘际会,结集了无数奇妙的善缘。我把根扎进这块土地,实实在在将惠州当成了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家。

我勇敢地开了惠州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酒吧,起名“三剑客”。凭借它,认识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在这里喝酒,唱歌,拍照片和视频,谈生意,谈恋爱,做爱,做面包,打扑克,打家具,庆祝生日和各种节日,办婚礼,开诗歌朗诵会,醉倒睡成一片。直到很多年以后,我已经离开惠州,还在有不少人念叨三剑客的好,赞美它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

我热爱惠州的西湖,真心实意将它当成自家的宝贝来热爱。因为它,我更加亲近惠州,亲近苏东坡。偶有恍惚,会狂妄地将自己跟东坡大人作比。那种时候,我多半独自在苏堤上游走,或者一个人在湖上泛舟。那条苏堤很像射穿心房的丘比特之箭,也像一条心血管,让我感应到了东坡先生的心跳。他和王朝云的爱情让人心疼。因为这些,因为西湖本身,当军方在西湖景区内砍树,推平山头,要建将校楼的时候,我挺身而出,明察暗访,顺应民意,做出题为《谁来保卫西湖?》的系列电视片,反响强烈,促使建楼工程罢手。我当时写的解说稿是惠州市长亲审的,他夸我胆子大,我说我是真把西湖当成了自家的宝贝。



我爱惠州的南中国海,深爱到迷恋的程度。我明确知道自己跟这片海有奇缘。更多的时候,我与海独处,在阳光下,在月光下,在星夜里,在漆黑中。在橡树林里望着颜色变幻的大海发呆。在涌上沙滩的涛声中裸奔。坐渔民的机帆船去到深海,在渔排上清水煮海鲜,大胆吃河豚。我爱上海边那些古朴的村庄,也为它们的消失而扼腕痛惜。我面对海,默契中,所有交流都在无言中清洁。一无所有,又拥有一切。

在惠州那些年,也是我物质上混得最好的人生阶段。尽管我足够傻,别人送我房子我拒绝了,送我几十万回扣我拒绝了,副部长的女儿要嫁给我,我也拒绝了,但终归衣食无忧,满心里快乐。讲到房子和回扣的时候,我被当时当地最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从电视台挖走,出任集团企划宣传部经理,后来又兼了总裁助理,可谓红极一时。在这期间,我作为具体经办人,为集团买回一支足球队,参加全国乙级足球俱乐部赛事,算是为惠州人的业余生活添了一份新鲜的乐趣。

回望惠州,我喜欢那个时候的自己,敢于追求、尝试和挑战,敢于跳脱出自身及圈子的局限,无知无畏,不计得失,所以才有了诸多被朋友谬赞的“传奇”。

四 青海,精神故乡




无法绕开青海。它是我珍藏在魂魄间的精神故乡。

在被命运摔打得七零八落之后,1990年,我第一次去青海。当时的我,活脱脱一个孤魂,目力所及处,四野无人,八方荒凉。有个深夜,我躺在城郊的一块草坡上,仰望天空,惟余一颗孤星。冥冥中有道不明的指引,我决定投奔青海。像一条濒死的鱼,游向那片青色的海。

时光充满了暗合的秘密。

你行走在其中,却读不出它的密码。

我选择七月去看青海。

这青色的海。2.4亿年前为海,昆仑最先探出头来。



我得到一份宝贵的赞助:军大衣,睡袋,压缩饼干。

我做出了徒步环游青海湖的决定。并且在心中默祷,走得出来就生,走不出来就死。

365公里,我走了十天。起初背负着沉重的肉身,然后走到浑身血肉以及裹挟的七情六欲通通风化、碎裂、散落,越来越轻盈透明,直到羽化登仙获得飞翔的翅膀。

只有我和高原神明白,这是怎样的一次轮回。

打这以后,我一次又一次回去青海,回去青海湖边,随心而至,慢慢游走,又或终日静坐,聆听潮声,风声,雨落在湖中,虫子在草里穿梭,静寂中万物生长的天籁。

在青海,我追寻过黄河与湟水。从三江源直到民和流入甘肃又流回青海的大弯,在湟水边的台地上的青杨林里,幻想着《北方的河》里与那个迷人女子找到彩陶碎片的动人场景。


(拉脊山)

(青海贵德一线的雅丹地貌)

(青海李家峡水库)


(青海民和的麦田)

我在这座高原上,为怒放的玫瑰震撼,为荒原狼的嗥叫惊魂,拥抱过许多亲爱的人和树,乘风马飞翔,迷醉于煨的桑烟。我跟道路与河流一起通往四方,我与高原融为一体,成为它四季晨昏里的一个细节。

也曾生出定居青海的念头,却终于明白,这里是我的心灵圣地,可以膜拜,遥望,怀念,却不敢将它变成日常逛荡的烂熟之地。

受伤、麻木、恐慌、无明的时候,我会惴惴着前来,聆听,感应,自省,悔悟,找回自己在世间摸爬滚打的力气,吐故纳新,继续前行。

半辈子里,我去了青海十四次,有生之年,我还想再去十四次。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雷梓

白族,资深媒体人,行踪遍及中国,惟余台湾;有些地方于我,已超越旅行概念,而成为灵魂居所;曾在东南亚诸国浪迹半年,十四次去到青海湖,并以十日徒步环湖;与爱人相伴,逆沅水、酉水漫游湘西全境。TA的窝 雷子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Layla��ר��

    Layla

    严格素食者,动物权利支持者,业余厨师,现就职于PETA善待动物组织,暂居马尼拉。
  • ���м�喜喜��ר��

    喜喜

    自由记者,神经大条、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好奇,身体里永远充满冒险因子,那些看起来越神秘的国家越吸引我。
  • ���м�郭烁��ר��

    郭烁

    任教于北京某高校法学院,最高人生志向其实不太好意思说出口:有点儿小钱,四处闲逛。
  • ���м�福��ר��

  • ���м�魏星��ר��

    魏星

    北京人,一九八一年生。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