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余晨的专栏> 我多想看看那个清晨的苗寨

我多想看看那个清晨的苗寨

By 余晨 2016-12-07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6597人阅读

在选择去不去西江千户苗寨时,我犹豫不决。

“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这样的名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然而当我翻看每一篇相关攻略或游记时,总会提到“太商业化”。

旅人总想寻找“无商业化”,然而随着旅人脚步所及,总是会无可避免地商业化。这似乎是个悖论。

我们渴望一种不同于日常的经验,把它寄托在世间路的跋涉中。每一个旅人都梦想进入一个不问世事的桃花源,却忽略了这个地方,也是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的一部分。


“失落的美好世界”,对于庞大的旅行人数来说,毕竟是极少数。

在中国,被发现和传诵,就意味着接踵而至的商业化。特别是古城、古镇等历史人文景观。

我怀着很低的期待值,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

景区门口是一个大大的广场,崭新而整洁。稀稀疏疏的一列苗族表演者,撑着蓝底白花的伞,穿着苗族传统服饰,随着笙乐声,以一种难以模仿的韵律,慢慢晃动着,有一股神秘主义的气息。


进入景区,便是一个木制吊脚楼林立的世界。能看到的所有木楼,都是店铺,小吃店、纪念品店、客栈旅店,琳琅满目,小广场上,花花绿绿的苗族服装挂了一圈,等待着旅客挑选。所有最明显的民族标识,白骨森森的牛头、弯弯的牛角、光灿灿的苗银、华丽丽的服装饰品,都被呈现在第一眼就能扫到的地方。



游客在这里不会无所适从——因为这里的一切,都为游客做好了准备,10多年的旅游开发,苗寨的游览和生活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哪些工艺品好卖,哪些美食最吸引人,商家们都有一套道理。游览似乎已经有一条固定路线,租一套苗族衣服拍照、吃一顿长桌宴、看一场苗族歌舞表演、去山上欣赏一次最为壮观的千户苗寨夜景。这是实践后被提炼出的最为简便的体验行程,自然有可取之处,但看着满街商铺,我有点后悔给这里安排的停留时间太久。

乘坐游览车上山,有一个平台,是夜景观赏点。西江的夜景很出名,我也是被那些壮观的夜景照片吸引来的。山上很多客栈打出夜景招牌,宣称是最佳位置、推窗可见,很多游客拖着行李、不辞辛劳也要上山住一晚。




我们在太阳还未落山时,就来到了观景台。人不多,可以静静地坐在亭子里,看白云堆卷,天色变幻。对面的两面山坡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吊脚楼,像巨人国的蚁穴或蜂巢,以居民们绵绵不绝的毅力筑成。日影西斜,青山妩媚,村寨沐浴在金色夕照中,哪一家的新木楼还在修,哪一家窗口飘着红色窗帘,都分明而清晰。背阴的一面山坡,乌黑的屋顶连成一片,安静而沉默,一线阳光之外,便是繁华明媚,仿佛可以听见狗吠,可以看见炊烟升起,有归家的感觉。



渐渐夜幕降临,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点亮了同样款式的玻璃灯。大山里的夜色格外浓,两个山坡之上却似有金光璀璨的灯海,又像天上的老君炉打翻,溅下了星火点点。万籁俱静,重重山脉峰峦起伏,沉静默立,只有这个山谷,像堆满了金器和宝藏,熠熠闪光。一条河流从山脚穿过,正像白居易描写的“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白天再逛苗寨,有了一些改观。商铺虽多,但本地人也很多,无论是表演者还是商家。苗家小妹微笑着端来一碗牛肉粉,也还是可口。她们穿着民族传统服饰,盘着高高的头发,头上插一朵鲜艳的大花。印象最深的是进入一家银行,银行在一座木楼里,窗口、设备是现代的,但有民族装饰,柜台工作人员都是苗族打扮,这应该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银行网点了吧。


在去苗王家的路上,突然下雨,于是在一家蜡染店躲雨,和店里的大妈聊了起来。大妈坐在靠门的小板凳上,借着门口的光亮,正在一块白布上绘制花纹。我第一次花这么长时间,细细观察一种民族工艺。大妈手握蜡刀,不时蘸一下脚边小锅里温热的蜡,在白布上如行云流水般绘制着各种奇特的花纹。她的手法非常纯熟,线条圆润饱满,每一次都是一笔到位,更令我惊叹的是,她根本不需要草稿,也没有临摹对象!这些花鸟虫鱼的图案,全是她在脑海中想好,落笔成画,没有一幅是一样的。图案多对称分布,是苗族人对于天地山川的独特感受,有花朵、蝴蝶、鱼、蛇、鸟、凤、星星太阳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意象,经过创造,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风格,如图案内部多是平行、交叉的线条,讲究一种张扬和规整并存的美感,充满着曼妙的想象力:鸟的身上长鱼鳍、凤的翅膀有眼睛、太阳是一个开满花瓣的圆盘……每一幅都很好看,我一口气买了六幅!



大妈说她本是肇兴那边的,来到西江打工,她所属的苗族和西江的不是同一种,难怪穿戴不似本地苗人。我问,现在年轻人还学这些不,她说,小孩子白天上学,回家了还是要学蜡染、绣花的,这些技艺是代代相传的。这家店的老板娘,也是一位很厉害的蜡染手艺人,还办着蜡染课程班,这些布、丝都是纯手工制作,店里还养着蚕,蜡染艺术体验中心也已装修得差不多了。

她们的生活因为旅游改变了很多,这些美丽的艺术仍然有着活泼的生命力。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个僻静的小巷里找到一家小餐馆。进去后发现别有洞天,餐桌摆在露台上,视野极好,对面的山坡和村寨尽收眼底。特别的是,露台一角,凸出去一个小亭子,又要高出一层,好似悬于空中,中间一个圆桌,适合七八个人围席而坐,温一壶酒,举杯把盏,谈笑风生,江湖渺远,人语喧喧。

客栈老板是一个“古镇漂”,即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古镇漂泊,生活,开店。凤凰、丽江等等,都是过眼云烟,最后选择停留在西江。“1990年代我就来过西江,那时的苗寨没有半点现代痕迹,路上全是牛粪,苗人扛着农具,零零星星在路上走。清晨的时候,雾气弥漫,那一瞬间,我以为自己来到了500年前。”

我也多想看看,那个清晨的苗寨。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余晨

在校研究生,蚂蜂窝蜂首作者,常驻广州。个子小,却想游遍整个大世界。会跟路上的汪喵打招呼,也会为了一朵小花停驻。世有喧嚣,心存诗情。我用自己的方式,去用心记录,用心体验,用心生活。这世界太美,岂可颓废?
TA的窝 Sarah小晨TA的微博 Sarah小晨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Layla��ר��

    Layla

    严格素食者,动物权利支持者,业余厨师,现就职于PETA善待动物组织,暂居马尼拉。
  • ���м�路东��ר��

    路东

    路东,编导、策划人,知名旅行作家,「一路东去」作者,"东游记"旅行主题餐吧创始人、创意博思文化公司合伙人。
  • ���м�土家野夫��ר��

    土家野夫

    自由作家,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论文、剧本等约200多万字。
  • ���м�魏蔻蔻��ר��

    魏蔻蔻

    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现任医药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广经理;业余时间爱好写作,旅游;创办微杂志微蔻 (微信订阅号:WeiKoMagazine),关注中西文化教育和思维差异,分享留学定居海外的生态面面观。
  • ���м�test��ר��

    test

马蜂窝旅游小管家
为您免费提供目的地旅游咨询服务
出行基本信息
联系人信息
换一换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