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es Saint Laurent与Majorelle蓝
一得知摩洛哥免签,便立马开始计划我们的摩洛哥之行,迫不及待见到沙漠与大海,在迷宫般的老城里转悠。
降落在马拉喀什时(Marrakech),接近40度的高温,这座赤土色的老城嘈杂而凌乱,摩托车急促地穿梭于街头巷尾,与我们擦身而过。我们刚抵达就已迷失在了这片混乱之中,被一股热浪锁住,这里远比我想象中的更令人晕头转向。正值斋月,街上的人看上去都昏昏沉沉的,可做生意的人还是努力地打起精神来揽客。
(马拉喀什昏沉的午后:老人摩托与地毯)
(马拉喀什的红墙与地毯)
我们下榻的宅院是一个当代艺术风格的传统庭院,庭中央的小水池给我们带来些凉意,那些有趣的现代艺术装置也让我的心情明朗许多,一只叫haba 的猫懒洋洋地躺在手工编织的长椅上。我们出门觅食,鲜榨的果汁与塔吉锅料理,薄荷的清香与摩洛哥香料的浓郁,是这里的味道。
需要一些时间,才渐渐适应这里嘈杂的人声,纠缠不休的商贩,空气中的肉味与香料味,高温中飘扬的尘土,小巷角落里的猫凑在一起分食一滩牛脑与内脏。傍晚时,我们在天台上吹风,看着天空变幻着奇妙的颜色,完美的温度,被穆斯林的祈祷吟诵声环绕,鸟也飞来飞去,唱好听的歌,此刻的马拉喀什竟然这么温柔。宝宝光着脚丫子,胖嘟嘟的刚学会走路的小脚丫子,站在这块异地热土之上,兴奋地蹦跶着。
(马拉喀什皮革加工厂)
(公用电话商店)
马拉喀什像一个迷宫,把你搞得晕头转向,却又令人着迷,当我们眯着眼,口干舌燥又疲惫地穿梭在城间的热浪中,我常纳闷,我们为什么在这儿。可一旦穿过一扇门,拐入一个庭院,你又立马被她的美与别致所惊叹,像是在沙漠中寻找到了绿洲。最让我流连忘返的两处“绿洲”是Jardin Majorelle 与 Ben Youssef Madrasa。
作为一个植物爱好者,Jardin Majorelle 无疑是我去过的最美最梦幻的花园,是一个优雅可爱拥有少女心的时髦风情老太太。Majorelle蓝是那么清澈的蓝,它像是另一个宇宙的色彩,当你恨不得一头栽进去要撞墙时,那柠檬黄来提醒你,你还在地球上呢。我们牵着宝宝逛花园,路过奇形怪状的仙人掌,进入一片幽静的小竹林,棕榈树就那么立在那儿,我太着迷于这个花园,粗心把宝宝的鞋不知道落在哪儿了。她的小鞋上刚好有很多小仙人掌,也算掉对地方了。我太能理解Yves Saint Laurent 为什么把骨灰撒在了这里。
(与宝宝一起在Jardin Majorelle )
(Jardin Majorelle 的蓝房子)
Ben Youssef Madrasa 古兰经学院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伊斯兰教的美学极致,那些无可挑剔的无穷无尽的几何图纹,完美又谦卑。这座初建于14世纪的古兰经学院,曾于1960年关闭,后到1982年才重新对外开放,并成为古迹。我们旁听一位来自美国的穆斯林教师,正在给一群美国青少年学生讲解这座学院的故事。他谦和又生动地叙述着,伊斯兰书法,他想象中14世纪时这里的氛围与日常,马拉喀什的古建筑与修护,学生们席地而坐,认真聆听,积极讨论。当提到古建筑保护时,老师温和的语调变得有些气愤又痛心,他看到了这座学院因疏于维护而逐渐衰落,远不如几年前他造访时那么精致,我们的目光也转向了那脱落的墙垣,破损的地砖与干裂的木门。他讲完后,我们去向他道谢,给我们这么生动的一课,他仍是那么谦和友好,我们聊了一会儿。这些孩子真幸运,有这么棒的一位老师。想到当今的美国以及这个世界,那些因宗教矛盾而产生的无休止的纷争,如果我们能保持一颗真挚、谦和而好奇的心,又能遇上一位这么好的老师,让我们对他国的文化与不同的宗教信仰能多了解一些,也就能更宽容一些。
(在Ben Youssef Madrasa 古兰经学院)
告别热闹的马拉喀什,我们在索维拉 (Essaouira) 小作停留。这座海港城市被海鸥占领,蓝色的小船停泊在港湾内,孩子们在城墙上奔跑。这里的气候与氛围可比马拉喀什宜人多了,被海风吹得飘飘然,街头的商贩也都友好温和许多。幸福的海港小城的猫,悠哉悠哉,在美丽的阿拉伯地毯间打盹,他们身材健壮,生存压力很小的样子,但还是有不少出来混码头的,犀利的眼神,带着搏斗过后的伤痕。我们吃了龙虾大餐,淘到当地艺术家作的小画。这里如同很多海滨城市一样,是个度假胜地,以欧洲的游客为主。如今,旅游业像是新的殖民方式,用消费取代统治,仍然难以平衡的财富悬殊与文化差异。这也是我很难完全爱上一些海滨城市的原因,即使我是那么的热爱大海,以及多元的文化。
(索维拉城墙上奔跑的孩子们)
(索维拉的光与地毯)
(索维拉鱼市)
于是,我们来到索维拉以南 60km 的一个面朝大海的石屋,远离网络与闹市,与可爱的人和美食相伴,还有大海,骆驼与坚果树林。我们在伯伯尔式的帐篷里睡了一晚,烛光与海浪声的夜晚,本该是浪漫独特的,可惜遭遇了史上最惨烈的来自蚊子的攻击,于是我们次日入住了石屋套房。这是美妙的几日,我们散步去海边,在清晨冲浪,穿过摩洛哥坚果树林,遇上几只骆驼,驴,羊群,甚至乌龟,一只大狗跟着我们。喜欢动物在自然里漫不经心的状态,眼神温和又充满灵性。人也是一样,与自然亲近的人看起来更自在温和,眉目舒展。踩在柔软的沙滩上,听大海的韵律,我正在读一首惠特曼的诗,Out ofthe cradle endlessly rocking,实在应景。
(大狗带路带我们去海边)
(你好,骆驼)
(怀孕的驴妈妈与孩子,在亲昵)
(去海边的路上)
只有我们一家三口的海边,我们拾了些枯木枝,搭了个小帐篷,睡午觉,身子陷在沙子里,完美的弧度,海浪声,带我们入睡又将我们唤醒。远处山丘上站立着一只骆驼,我们也得赶在太阳落山前回家吃饭了。每一餐都充满了惊喜,澳洲女孩的新式厨房与摩洛哥风味的融合,每一天我都吃得开心雀跃,从早到晚。在露台上看日落,以为夕阳会掉进海里,而它却消失在大海与天空的边际里。
(在海边冲浪)
(海边的日落)
我们与一对来自伦敦的情侣拼车返城,回马拉喀什,他们告知我们关于英国脱欧的重大消息,没有网络的我们对此完全不知情。那天是我的27岁生日,在这辆公里数严重超标的老奔驰计程车里,一路颠簸着,直到那一片又一片的坚果树林远离了我们,清凉的海风开始变得闷热起来,窗外的风景变成了一片荒漠。
再次返回热浪中的马拉喀什,在寻找住处的途中被假装好心路人的混混盯上,在我们明明知道怎么走的情况下,非要帮我们带路,最后又逼我们给钱,给了他,他还嫌太少,把我们臭骂了一顿。此刻,我们知道我们回到马拉喀什了。
离开摩洛哥前,先生去一间旧式理发店剃胡子,电视机里正在播放英国退欧的新闻。这位理发师很有格调,墙上挂着他年轻时的照片,两小撇胡子,像老电影的主角。此刻,迷人的过去与令人担忧的未来交织在一起,而我的27岁才刚刚开始。先生说以后每年给我过生日旅行,即使每年去一个新国家,还是走不完这个世界。
(旧式理发店)
(在旧式理发店剃胡子,电视里英国退欧的新闻)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上一篇:多事之夏后,是初秋的田野
下一篇:巴伐利亚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