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专栏> 肖长春的专栏> 在荒漠遇见另一个人

在荒漠遇见另一个人

By 肖长春 2016-10-08
马蜂窝旅行家专栏出品| 已有15752人阅读

风吹走帽子的记忆,是昨天躺在高山牧场想到的,支在头顶的花伞被吹走了。我在乐曲中醒来,发现有一种貌似怪诞、实为相当现代的曲子,不敢相信,是老婆放的。是那种常伴老人身边,被叫做半导体的玩意儿。

时代变了。我总想起年轻时的事。荒漠里除了自己影子,我还遇见兔子、骆驼,和土洞里的牧羊人,这我得一样一样地说——

我是给自己备下个窝的。在这荒漠深处的土洞里我都睡过一觉了。

早上班车向西穿越贺兰山寸草不生的长城线时我喊“停车!”

司机用悲悯的口气说:“这地方啥都没有,也没车回去,你下去怎么回来啊?”

全车人看我。当年我戴一顶黑色宽檐毡帽,背着自制的布囊、挎着个大塑料水壶,还有一根可伸缩的铁杆子。我下了车。

长途班车缓缓翻越山口去了内蒙古方向,剩下的世界,又大又空。




这土洞是我沿长城在暴晒中走到下午发现的,一只野兔吸引了我。

咋说呢?先是一阵旋风活人般平地而起,顺长城逛一阵又凭空消失。接着是这只兔子。尽管颜色和荒漠的灰褐色一样,它一动,我看见了。后面的事实是,它在慌乱中跑,跑进长城土洞。结果就这样:兔子挂在我的铁杆子上。有个影子出现在我面前。

“我怎么没看见你?”我说。

“我一直在哩!”影子。

我说:“你在这儿干嘛?”

“这本该我问你!”

“我打算今晚睡这儿,你觉得咋样?”

“这是蛇的窝,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

整个事情颠倒了:野兔作为荒漠的合法居民站着,而我被投入炙热的铁板,兔子在等,兔子高踞我头顶上,唇上的胡须神经质地抖动。我闻到一股烧毛的糊味儿,发现自己身上冒了烟,被我打死的野兔在拷问我,是我糊了。

梦醒后我放弃土洞走了,日落时发现一片砾石坡,我在星光下睡去。后半夜起风吹跑了我的宽檐毡帽,懒得起来,翻个身再睡。第二天找到自己的帽子,黑黑的,活像颗人头在长城土墙下,要是没有边墙,不知帽子会被风吹进内蒙古多少公里?想一想,那本是阻挡匈奴铁蹄的墙。大漠没遮没拦,一顶帽子被风撵着漫无边际地跑,不分省界、国界,没有牵挂不受羁绊。

帽子还在,我拾起它,掸掸土,重又戴在头上。



临近中午,长城豁口有什么一闪,好像墙体和灰褐色的背景发生了不易察觉的错位。我攥紧铁杆子走过去。三峰骆驼,两大一小,背景是内蒙古平地而起的低山,我看它们,就像看着陌生人;三对温和的眼睛也看我,它们看到我跟我看到它们所流露的惊奇没啥两样。庞大的身躯神话般就在我近前,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望着我这一身黑衣的小人。骆驼的长脖优美地弯曲,翻开的鼻孔插着木棍。骆驼无主,也许走失的不是骆驼而是主人——某个斜挎背包的长发孩子。我手拄铁杆子站在骆驼跟前,一试图靠近它们就闪开,骆驼的大蹄极富弹性,动作轻盈得超乎想象,但在离我四五步远站住,仍用温和的眼睛望着我,我是谁?

骆驼的体毛与大漠景色别无二致。这是一片事实上谁也不属于的荒漠,长城也不能使它有所归属,长城路过它,不厌其烦地攀越、衔接、圈拢、构置,荒漠还是荒漠,长城自己倒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或过眼云烟。人生短暂就像长城豁口驼影一闪,风一停就没影,我所抓拍的所谓生动不见得比没有更真实。

明白了骆驼不是我能驾驭得了的,我走了。

后来我在荒漠遇见了唯一一个人。

他赶出一群羊,跟我打个照面。长城土墙被掏了个洞,我还以为一片云从他家冒出来,实际上羊圈是靠在长城内侧的,他出门见荒漠上走来个人。这人头戴黑色宽檐毡帽黑色墨镜,像来自外星。

“吃了没?”他说。

“没!”

他一指身后的土洞说:“灶上有!”

扭身赶着羊群走了。荒漠里两人相遇没问问你是谁、从哪儿来、来干啥营生?诸如此类。这人困守荒漠方圆几十里、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人,看见我这么个外来人,竟然没啥问题,我出门一肚子的说辞都没用上。这正常吗?




今早看我吃饭老伴儿笑了,我说你笑啥?她说你不能慢着点吗?像个饿鬼!接着她说了句:“瞧你腮帮子塞的!最先吃进去的,最后咽下!”

那天我走进牧羊人的土洞。不记得吃的是啥了,吃饱后出来四望。地平线上停着一片云,是他和那群并非洁白的羊。我当时就知道这是我一生最详尽的表达:“哎——!”同时挥一下铁杆子,那边他举起他的牧羊铲,羊群的咩咩声应和了我。

我扭身走了,好像鱼和鱼相忘于江湖。

想起一位北欧诗人,他说荒野里没有词,他看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记,是语言不是词。




========================================================================

微信公众账号:“寻找旅行家”,每天为你精选一篇有见地的独家专栏文章,欢迎关注,互动有奖^_^


肖长春

自1983年利用寒暑假只身徒步近30年:走长城、走黄河、走独龙江、走怒江峡谷、走澜沧江峡谷、穿越雅鲁藏布大拐弯走墨脱(两次),间或漂流黄河,间或骑行黑龙江中俄边界、间或随马帮穿越玉曲大峡谷;也有冒死穿越川藏公路塌方区的经历,走帕隆藏布、走梅里雪山转经之路、走秦直道;目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TA的窝 忧伤的走兽

专栏最热文章

专栏其他作者

  • ���м�袁云准��ר��

    袁云准

    旅日青年国际政治研究学者,草食男青年一只,
    偏爱东瀛文化之纤细,孤身远行,游学定居于此,目前于东京某大学潜心钻研政经外交;
    学术研究事务繁杂多忙,但凡有闲,定背包出行转换心情。
  • ���м�徐枫婷��ר��

    徐枫婷

    英国葡萄酒媒体10 O’clock Wine 创始人,独立撰稿人,80后,出生于上海,打滚于伦敦金融界,出版旅行笔记《世界是场浸没戏剧》。
  • ���м�Layla��ר��

    Layla

    严格素食者,动物权利支持者,业余厨师,现就职于PETA善待动物组织,暂居马尼拉。
  • ���м�肖瑜��ר��

    肖瑜

    前媒体人,现公司人,专栏作者。
  • ���м�镜子��ר��

    镜子

    前《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现自由撰稿人。
马蜂窝旅游小管家
为您免费提供目的地旅游咨询服务
出行基本信息
联系人信息
换一换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