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 40 足迹发表 1 点评
留下 38 足迹发表 0 点评
留下 16 足迹发表 0 点评
留下 7 足迹发表 0 点评
留下 6 足迹发表 0 点评
留下 5 足迹发表 5 点评
太假了。 一看就是景区特意建的木屋,规划整整齐齐,家家户户如出一辙。 都是农家乐和住宿,没有一点儿意思。
下午天气刚刚放晴,没有雾了,没有神仙的感觉,不过还是很美。
说实话,如果不飞上高空,这里的形状真看不出来和龙有什么关系。 高空俯瞰,真的很美。
所有人的照片都是同样的角度吧。 但这里其实是喀纳斯河最美的一段。 飞起来看,你会发现,这个弯并不是完美的S形,只是我们站在对面的山坡上看过去,才刚好是那样。 最羡慕月亮湾右岸几百米处山坡上的一户人家,简直是我梦想的家。
大概是阴雨天气的关系,湖水并没有然乌湖美丽,只是湖边的植被已到了最美的时刻。 没有去观鱼台,也没有去游船,用无人机上天看了看。 双湖拍的倒影很美,喀纳斯湖出水口那里的波涛很汹涌壮观。
留下 5 足迹发表 0 点评
留下 4 足迹发表 0 点评
留下 3 足迹发表 0 点评
留下 3 足迹发表 3 点评
门票+区间车80。一进门就感觉被坑了。 交100块钱一辆车自驾进去的人恐怕心都坑滴血了吧。区间车也只是5分钟的路程,爬上山去到矿洞那里而已,完全没必要自驾的。 矿坑3分钟就看完了,有栈道通往山顶,但没人走。原来有溜索项目,早就停了。景区里还有什么三角翼热气球之类的宣传画,从海报掉色的样子来看,恐怕从来也没实施过吧。新的游客中心还没建设好,买票就在门口。 除了公园看起来还蛮新的之外,真的很像一个废弃的地方。 唯一的亮点是矿洞,而且非常值得一看。属于大扭转。外面只要一件衣服,里面冷得呵白气,进景区一定要多带一件衣服!洞里全是亮晶晶的各种矿物,很漂亮,但是解说牌都只有个框,未安装,没有内容,样品台也大多是空的,看了一圈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是个啥。
本身可可苏里很美,但这个景区太!坑!了! 门票22,进去只有沿湖一条短短栈道,不到300米就全部走完了。 而且,从公路上就能下到湖边,完全没有买票进去的必要。 公厕还收费。
2018年9月21日 1. 白沙湖 据说是因为有地下暗流的原因,这个沙漠中的湖泊既没有进水也没有出水,水位还能一直保持不变。 从景区门口坐区间车两三分钟就到湖边,沿湖木栈道走上一圈,大约1小时左右。 2. 西北之北纪念碑 西北之北,依照陕西省泾阳县的中国大地原点进行测算,这里是我国西北方向最远的以防国土。从1962年第一批拓荒者来到这片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时,三代军垦人凭着一腔热血和赤子之心,把青春与生命挥洒在阿拉克别克河畔上,才使得阿拉克别克以东55.5平方公里的争议国土在1997年中哈两国确权勘界时,永远地纳入了中国版图。 沿木栈道上沙丘可观看眼睛山,沙丘上眼睛造型的两团植物一直威慑着哈方国土,仿佛在说“I'm watching you!” 站在纪念碑前,可眺望哈国小村落。 3. 红叶林 这里人很少,叶很红。在9月份,银灰杨树林里会同时有鲜绿、亮黄、大红三色树叶。个人感觉比白沙湖更容易拍出大片。 4. 鸣沙山 据说是西北最大规模的鸣沙山。 300元两人坐了拉力赛的车子上去,像过山车一样刺激,像特技飞行一样在沙海翱翔。我放纵地一路喊着小黄人的语言,嗓子都哑了,幸好发动机声音太大,一米之外就听不见我的歇斯底里了。 5. 夫妻哨所 1988年4月,阿拉克别克河突发大水,作为界河一旦向地势低洼的中方一侧改道,数十平方公里的国土必将易主。为守卫国土,185团全团动员,经过16昼夜奋战,终力克洪水。为预警计,于是在此设立民兵哨所,巡边守土护林。 哨所“主人”马军武夫妇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这荒无人烟的土地上。 我们到这儿时,院内还种着硕果累累的番茄,他们应该还在这里吧。 哨所背后是一个展馆,展示着185团以及抗洪抢险的历史。 Tips: 1. 前往白沙湖需要办理边防证,导航搜索哈巴河游客中心即可。 此处可办理白沙湖和白哈巴的边防证,若是打算从铁热克提进入白哈巴,则必须提前在此处办理。 2. 卡卡通用户可以在游客中心换票,也可以在白沙湖景区门口换票。同时需缴纳10元停车费和10元/人的区间车费 3. 每个点都有很好的停车场 4. 不开放景点:白桦林、32号界碑、界河。 5. 吃饭住宿:白沙湖和西北之北景区门口都有很多农家乐,也可以住宿。
简直坑瞎了。 来之前听说此地多么富有民族风情,街上熙熙攘攘的原住民多么淳朴热情,建筑的西域风情多么浓烈,简直穿越回到高昌国的感觉。 结果!走遍整个村子见到不超过10个人!房子要么经久不修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破烂不堪的窗户里堆放的杂物都像垃圾一样蒙上了厚厚的灰,要么大门口挂一把铁锁,里面一个人都没有。整个村子活脱脱一个废弃鬼村!还有的葡萄干就堆在门口不要了,有的碗还没洗人就急匆匆地走了的感觉。太恐怖了!谁知道他们去哪了?!只剩下一个废弃鬼村! 最重要的历史建筑,清真寺和麻扎均是大门紧锁,一个人都没有! 进村从停车场买门票30一个人,进村后发现有很多路都可以直接进村不需要门票 刚开始还有两个维族人在村口卖葡萄干,等我们出去时那些人也都不见了! 景区出口大门紧锁,我们绕过去看,里面的摊位上一堆一堆的葡萄干各种干果茶叶都扔在那里不要了,一个人都没有! 真是见了鬼了! 后来回到停车场问检票员村里的人去哪了,她说都搬到下面去了,现在村子里还住在十个人!这十个人我想我们倒是都见着了! 后来去库木塔格路上经过他们搬迁过去的地方,倒比那个鬼村有意思多了!
留下 2 足迹发表 0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