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去西藏 的火车一票难求,在网上只能订到硬座票,又不想坐飞机,为了减少痛苦,我和@VIVI452 童鞋决定报团去。
2012年8月11日,晚8:08登上了北京 开往拉萨 的T27次列车,开始了西藏 为期10天的苦B之旅。
很幸运的在火车上认识了新新和 墩墩两个女孩,让我们在火车上的时光过得没有那么乏味。新新和 墩墩是表姐们,同样来自北京 ,一上车我们就聊的火热。新新原名就叫新新,85年的是位军区护士,墩墩是90后,是个大三学生,具有90后鲜明的特征,既脑残又可爱。墩墩这个名字是我在火车上临时给她起的,因为我们在打升级的时候,她总有墩牌!总之这俩女孩性格都特别好,让我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从来没坐过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曾经坐过夕发朝至的算最长的了。因为在火车上活动量小、容易便秘,所以在火车上没怎么吃东西,基本上早饭吃了,中饭和晚饭就是零食了对付了。火车开得不快,相对较稳,途径河北 某地还停了大约40多分钟,我想以后京藏铁路应该还有提速的空间吧。于是睡去,一觉醒来已是凌晨1点,到达太原 。再一觉醒来,就是天亮了。第一天风平浪静,基本在聊天、睡觉、看剧、打牌中度过。上午途径宁夏 和甘肃 ,下午4点多到达西宁 。从此开始向高海拔进军!
在西宁 站停泊时间较长,于是下车来放放风。看到车站工作人员正在兜售青海 老酸奶。
5块一盒,够贵的!据说外地没有卖这种包装的,因此买了两盒,味道还不错。
好像是红豆口味的。。。没有白盒那种那么酸
第一天轻轻松松的过去了,在火车上没有失眠,夜里2点多被尿憋醒,一看已经到了格尔木 ,对面卧铺的大姐还在看手机,看来是失眠了。到站厕所关闭,于是继续憋着睡着了,再醒已经4点多了,对面卧铺的大姐还在看手机。。。上完厕所继续睡,醒来已经天亮,万恶的高原反应正在向我一点一点的逼近。这时列车员广播,车厢内开始弥散式供氧。我们看到每个卧铺位都有两个出氧口,如果有特别不舒服的,可以到列车员处领取吸氧管直吸。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反在加剧,头开始懵然后是涨疼,心跳加快还有些喘不上气。我那同伴@VIVI452 是彻底起不来床了。
由于气压急剧下降,食品袋膨胀到能打人。
为了缓解高反,我和墩墩、墩墩她姐还有个胡子大叔开始玩拱猪,惩罚措施是满300分顶枕头,墩墩妹顶枕头时间最长,于是她又有了新的名字-枕头妹。虽然很欢乐,但是打牌没有丝毫缓解高反带来的巨大疼痛,生拉硬拽地把@VIVI452 同志从床上叫起来,她起床第一项任务就是从列车员那买了一盒红景天口服液,空腹下肚,没一会功夫全给吐出来了,她说吐出来感觉好多了,没那么晕了。我也喝了两瓶,没什么变化,还是头疼欲裂。
根据亲身体验,来说说如何有效缓解高反:去西藏 前提前吃10天红景天应该是有帮助的,但是作用不大。但是还是要吃,我吃的那种红景天是保健药作用更小,墩墩她们吃的叫诺迪康,是药物类的红景天,那个效果更好。此外,多喝一些西洋参片泡的水也是有好处的。在火车上的第二天,大多数人都有反应,只能扛着。
另外,看看沿途风景,或许能暂时忘记痛苦。
PS.火车的玻璃太脏了,在西宁 停站的时候,为了照片能拍的美点儿,有几个人竟然在外边擦玻璃。。。
经过45个小时(晚点1小时)的艰程,我们终于踏上了西藏 的土地。
到达拉萨 站时,为迎接**大,特警正在进行反恐演习,旅客要迅速通过并严禁拍照,这是偷拍的唯一一张。
拉着行李从车站往停车场走,心慌得仿佛心脏就要跳出来,再加上喘不上气,感觉这条路是我人生中迄今为止走得最艰难的一段。登上大巴,认识了导游,导游姓吴,四川 人,在西藏 生活很多年。吴导看我和@VIVI452 脸色不好,向我们推荐了高原康,是治疗急性高反的药。吴导叮嘱我们,服药过后3个小时,如果还没见好转,就给他打电话,他会带医生来宾 馆给我们打点滴。由于目前形势比较紧张,对于西藏 的游客,随身携带身份证是必须的,我们刚出停车场就有警察上车要求每个人出示身份证。如果没有,吴导说会被立即遣返原籍,我记得当时问他可以坐飞机么?他说可以,但是机票自付哈哈。由于排队检查,原本20分钟的路程,40分钟才到宾馆,在宾馆门口买了一盒高原康,进屋赶紧就吃了2粒。
西藏 军区总医院研制的,20元一盒,还是挺见效的。
在宾馆歇了一会,觉得有所好转,就出去找吃的了。在酒店不远处就找到了一家,叫阿妈净餐。
牦牛炒饭,好吃。
牦牛萝卜汤
咖喱土豆,太辣了!没怎么吃。
酥油茶,甜的,味道不错。
顺便拍了一些拉萨 街景
第二天早上7点半启程前往纳木措,一夜没睡着竟然特别清醒。
在西藏 ,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一定不要错过。
青藏公路上......
念青唐古拉山 ,西藏 四大神山之一,主峰7117米,我们站在它的脚下已经有些眩晕了。
历史应铭记为建设青藏线 而牺牲的战士们。
西藏 天湖纳木错 ---情人的蓝色眼泪
PS.骑牦牛是要收费的,下水和不下水还不是一个价,要狠狠狠狠的砍,我们从下水价20元/人砍到了5元/人。希望还能有人有所突破。
第一天的旅程就很累,回到拉萨 市区已经晚上7点多,团餐实在难以下咽,我们把拉萨 的晚饭都退了,决定下馆子。住在拉萨 的第二晚,搬到了北京 东路的亚宾馆,地理位置不错,靠近八廓街,但是条件一般。第二顿馆子是在附近的驴窝餐厅吃的,看菜单才知道是个粤菜馆。
餐厅内部装潢很有创意
这里的吃食卖相不错,但是超级贵!味道其实也一般!
一碗牛肉盖饭、一碗腊肉盖饭外加两杯水一共消费85RMB!
来到西藏 的第三天,我们终于来到了布达拉宫。散客到布拉达宫参观一定要凭身份证提前一天预约,因为每天参观的人数都限制在2500人以内。票价200RMB/人。
从网上查到的布达拉宫购票攻略,建议收藏。
布达拉宫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 的文成 公主而建。文成 公主是颂赞干布的二太太,大太太是尼泊尔 的尺尊公主。17世纪后,布达拉宫是西藏 政教合一的政治中心。
我们的团队一共36人,分三批进入,我们分在了第二拨中午11点40进入。
站在她的脚下,一种震撼和征服感油然而生。一直都认为她遥不可及,那天终于见到真的了!呵呵~
布达拉宫依山叠砌,那座山叫红山。这张很有气势吧!
进入我们后边的门里,就不能拍照了。布达拉宫分为白宫和红宫,刷白漆的就是白宫,刷红漆的就是红宫了。
大昭寺也在拉萨 市区,离布达拉宫很近。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纪念大太太,尼泊尔 尺尊公主而建。起初寺内供奉着尺尊公主从尼泊尔 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金像(后被供奉在小昭寺)。之后直到现在供奉的是文成 公主从大唐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的地位。
寺门口,虔诚的信徒。很多信徒是从青海 、甘肃 、四川 等全国各地的藏区一路磕长头而来,有的没有到达拉萨 就死在了路上,对于这种信仰深深敬畏。
到达拉萨 的第四天开赴西藏 的“江南 ”-林芝 。林芝 位于西藏 东南,中心八一镇距离拉萨 400公里,走318国道川藏南线 ,路况不太好,一路限速,直达大概需要7小时。
林芝 地区受印度 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夏季湿润多雨,树木成林,海拔相对较低,平均海拔3100米,在那里几乎就没有高原反应了。
但是还是翻越海拔很高的一座山口 。
翻过了这座山,一路下行,不久就进入了景色迷人的林芝 地区。
向东奔流的尼洋河,在林芝 则们汇入雅鲁藏布江 ,在西藏 可能只有在林芝 才能看到这样大河奔流的场景。
卡定沟在318国道沿线,距八一镇还有24公里。到达林芝 的第一个景点,典型的峡谷地貌。
卡定沟的标志-天佛瀑布。据说瀑布水中会形成一尊大佛,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此得名。林芝 地区的藏族人民把这尊佛当做他们的保护神,因此天佛瀑布在当地人心目中拥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如果用望远镜看,还可以看到瀑布右上角有一个藏族美女的图案。
波若波罗密
除了藏族,生活在林芝 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有门巴族、珞巴族和少量的僜人。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 墨脱 县和错那 县,现共有5万余人,在我国控制区仅有7400多人,其余的生活在印控区。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通用藏文。值得注意的是,门巴人戒备心很强,有往酒里下毒的习惯,他们给的酒千万不要喝。
珞巴族,主要居住在人烟稀少的雅鲁藏布江 大拐弯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珞巴族人的衣着以野兽皮毛和植物纤维为原料,仍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有意思的是,珞巴族人很崇拜巫术。
僜人,又称僜巴人,从印度 迁徙而来,主要生活在林芝 地区的察隅 县,地处我国东南边陲。在西藏 生活的僜人数量很少,只有1000多,所以未识定为一个民族,只能称为某某“人”。僜人过去一直在深山老林里,过着原始生活,解放后才走出深林,现在仍保留着许多旧时的风俗。僜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相应的鬼,包括人死后的魂鬼,都会给人带来灾祸。人们只有用各种办法送鬼,禳灾除害。僜人信鬼敬鬼不信神,每遇疾病、丧葬、生育时,都要杀牲送鬼,以求平安。这样鲜为人知的神秘部落,有机会定要去一睹它的风貌。
尼羊阁,位于八一镇边缘,过去是一座传教宫殿,西藏 第一座阁楼,现用作藏东南文化遗产展览。
尼洋阁镇馆之宝--沙画坛城。喇嘛大师呕心沥血,用多种贵重金属和矿石磨成颜料绘制而成。
从尼羊阁出来已经下午4点多,还要赶往距八一镇80公里的鲁朗林海。鲁朗海拔3700米,在林芝 应该算海拔比较高的地区了。进入鲁朗仿佛进入了仙境,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山峰,近处一片片白云飘飘,雾气环绕,烟雨蒙蒙。两侧的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中间是整齐划一的高山草甸。这里还建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尔夫球场。
沿途下车看到雨后淡淡的彩虹
这位已经累得不成了
天色渐渐暗去,我们启程返回八一镇,由于山路崎岖和限速再限速,80公里的路程开了2个小时。9点多才吃上晚饭。不过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美餐。林芝 特产-石锅鸡。
鸡肉吃不吃两可,上边飘着的是林芝 特产松茸。爱吃这口的可以在林芝 买,比拉萨 便宜。野生的不便宜,人工的还可以,味道也不错。
青稞8度
拉萨 啤酒
林芝 的住宿条件相当不错,我们住的叫昊林酒店,可惜还没享受够,第二天早上6点半就又开拔了。
到达林芝 的第二天,八一镇-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150KM,2小时车程。如果你足够幸运,还可以一睹中国 最美丽山峰--南迦巴瓦峰的真容。
藏香猪,林芝 的特产,身材比较苗条,最大能长到60-70斤,散养,常吃山上的虫草、松茸、人参,导游说它们拉的是六味地黄丸。
大桑树,距今1450多年,相传是由松赞干布与文成 公主亲手种植的,当地人将其视为吉祥物。
西藏 无人区,中国 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墨脱 ,就在山背后。
江水变得湍急,如果从这漂下去,一直会漂向印度 。这里距印度 只有70公里了。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 段最高峰,藏语意为“直刺南天的战矛”,海拔7782米,世界第15位高峰,被誉为“中国 十大最美丽山峰”之首。
这块石头背后就是无与伦比的南迦巴瓦峰
但是很遗憾,她羞涩的躲在了云雾后边,我们没有看到她。
从网上摘了两张大师的作品,用来过过瘾。
在2005年《中国 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评选的“选美中国 ”评选活动中南迦巴瓦峰获得中国 最美的十大山峰第一名。
不知道西藏 的花都 叫什么名字,导游说都叫格桑花
可爱的藏狗狗
返回停车场看到一辆京N道奇公羊,倍感亲切。
由于同团的团友,在乘坐景区旅游车的时候遇到了车祸,因此比原定时间晚了2个小时才出发返回拉萨 ,好在他们并无大碍。到达拉萨 已经深夜将近1点。
最后一站:拉萨 -羊卓雍措-日喀则
天还没亮,我们又开赴300公里以外的日喀则 。
从拉萨 一路向西爬高,这一路上,和林芝 的景色截然不同,不再是松林密布、烟雨蒙蒙,展在眼帘是另一种壮美。
海拔已经接近5000米,又有些高反了,但不严重,只是有些眩晕。
更晕了
转过一座座山,突然拨开云雾豁然开朗,全车人不禁齐声“哇”的惊叹一声!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湖”,总面积678平方公里,位于山南 地区浪卡子 县境内,与那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 三大圣湖。羊湖是高原堰塞湖,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阻塞河道而形成。
冈巴拉 山口 5030m,是俯瞰羊湖的最佳位置。静静的湖水像一块无暇的碧玉,那一刻似乎只能听到心脏在跳动。
没见过这么老实的藏獒,怎么摸都没事。和它们照相是要付钱的,5元一只随便照。记住照之前一定要和老板谈好价钱。
车行大约半个多小时,又来到了羊湖的另一个景点。
由于光线照射角度的不同,羊湖又显现出另一种风景。
舞动的经幡
当地的藏族小朋友,不上课的时候他们经常来景区,靠和游客拍照挣一部分学费。在这里呼吁一下,来西藏 之前给他们准备一些笔和本吧,有些孩子的家庭条件还是很艰苦的。
离开羊卓雍措,翻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 ,来到了卡若拉冰川脚下。卡若拉位于浪卡子 与江孜 县交界处,离江孜 县城还有70公里。
此地应该是西藏 之行到达海拔最高的地点了。
卡若拉冰川因拍摄电影《红河 谷》《云水谣》而闻名,冰川中间秃的那一块,是剧组为拍雪崩效果而用炸药炸掉的,那一块山地至今未积雪。
表情很喜悦,其实脑子嗡嗡的,哈哈
照片中穿藏袍的三个妇女,在景区和游客合影同时收取费用,她们经常在游客拍照时硬是凑到你旁边,要是没注意按下了快门,你就掏钱吧,算是援藏吧。
1个半小时后到了江孜 县城,宗山抗英古堡。古城江孜 有“英雄城”之称,距日喀则 近90公里。江孜 曾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也是“藏毯之乡”。
“一鸦”战争,侵略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 的大门。1903年,英国 从亚东 侵略西藏 ,沿途遭西藏 人民的抵抗。1904年,英军推进到江孜 ,向宗山猛烈进攻,中国 守山军民浴血奋战达3月之久,打退了英军多次进攻,终因弹尽援绝,寡不敌众,宗山失守。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旧西藏 大贵族庄园一帕拉庄园。帕拉庄园是旧西藏 贵族和农奴两种不同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 的缩影,反映了西藏 时代的变迁。
帕拉,是帕觉拉康家族的简称。帕拉原是一个部落的酋长,后迁往西藏 ,曾有5人在出任西藏 地方政府的要职——噶伦,家财雄厚。1904年,英军入侵时焚毁了原在江孜 附近江嘎村的帕拉庄园。
抗英战争结束后,帕拉庄园迁到班久伦布村。庄园主扎西旺久为逃避服兵役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使其家族势力不断扩大。到西藏 民主改革以前,地位依旧显赫。最鼎盛时曾拥有小庄园22个、牧场6个、畜口1.4万多头,朗生(农奴)2400多人。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瑞士 ,如今已人去楼空,现在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并进行了多次维修,现有房舍57间。庄主三人,人均1785平方米。
帕拉庄园内景,庄园现存房屋57间,主体楼高三层.
民国时期的帕拉久旺
帕拉原是一个部落的酋长,因内乱迁到西藏 ,并取得西藏 地方政府官衔。其后代先后在西藏 噶厦政府中 任高官,家财雄厚。随着帕拉家族权势的增大,帕拉庄园的规模日益扩展。帕拉庄园主旺久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的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
为了惩罚奴隶,帕拉庄园设有各种刑具,如站笼、镣铐、鞭子、牛皮筒等,刑罚有鞭笞、掌嘴、割鼻、断足等,手段极其残忍。
帕拉贵族生活奢靡,早在清末时期,就拥有了许多昂贵的进口奢侈品。上图为瑞士 名表ROLEX、OMEGA
派克金笔
用金银、珊瑚、绿松石、蓝松石等制成的珍贵饰品,尽显奢华
进口酒,连酱油醋都是进口的
庄园主夫人的梳妆台,放的都是进口化妆品,挂着的是CHANEL和驴牌包。右边柜子放的进口食品罐头,底下柜子里还有雀巢咖啡。。。
庄园主和夫人的床,按照藏族的传统,夫妻不同床,呵呵呵
贵族们在搓麻,麻将是用牦牛骨做的。
帕拉庄园的屋顶
门口
对面是奴隶院,和帕拉庄园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农奴庄园使用面积共有150多平方米,最大房屋14平米,最小4平米。解放前夕共住有14户人家,60多名农奴,这些奴隶都是被庄园主强征过来的。农奴除了拥有极简陋的生活用具外,一无所有。农奴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时,就会被庄园主一脚踢开,过着极其凄惨的晚年生活。
窄小的院落,低矮、黑暗的房屋挤了十几个奴隶家庭。屋内也是家徒四壁,一股潮臭味道。
从江孜 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日喀则 的标志--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是中国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之地。格鲁派是后藏时期的主要宗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僧人严守戒律。
扎什伦布寺与拉萨 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 的塔尔寺和甘肃 的拉卜楞寺 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错钦大殿为该寺最早建筑。殿前有一500平方米的讲经场,是班禅向全寺僧众讲经和僧人辩经的场所。大殿内同时可容2000多人诵经。
此刻殿里的喇嘛正在辩经,导游说不参观等于白去扎什伦布寺,可是几天来的旅途奔波和高反已经累得精疲力尽,那十几节台阶那时确比登天还难。
那天晚上我们在日喀则 过夜,晚上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第二天清晨我们启程返回拉萨 ,雨还在下着,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8月的日喀则 并没有夏天。
路上探访了一个藏族家庭
藏民生活都很富足,感谢郭嘉。
牦牛肉干和。。。,都不好吃
伪装的藏族女孩
藏族美眉都很漂亮吧
这位是当地有名的好嗓子,被称为民间的才旦卓玛,导游把她请到了车上为我们高歌一曲,果然不同凡响。
接近拉萨 参观了一座藏香、唐卡制作工厂
工人正在制作藏香。藏香是由多种西藏 名贵中草药,按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极具药用价值。
画师正在绘制唐卡。
巨幅唐卡
格桑花哦哦哦
出门遇到坦克部队
又来到了个藏刀店,工人们正在制作藏刀
傍晚到达拉萨 ,在西藏 的最后一个晚上,要好好逛逛八廓街和看看布达拉宫的夜景。
当天正逢开斋节,身为穆斯林一定要到清真寺看看,到了宾馆卸下行李,直奔位于八廓街东南方向的拉萨 清真寺。出散出散乜贴,感谢真主保佑旅途平安。
和回族同胞们合影,看那位大叔笑的多开心。
离开清真寺一路向西,来到了著名的玛吉阿米餐吧。
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在西藏 的最后一吃----大昭寺附近的西藏 牛排餐厅
羊排
蜂蜜酸奶、拌菜
高杯的是香蕉酸奶
牛排、牛肉馅土豆包子,做法很特别,好吃。。。
吃撑后,沿着宇拓路走向布达拉宫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