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6 日 晴
建水 到石屏 交通方便,汽车滚动发车。我们坐9:00的车,9:50到了石屏 。原来打算把地图册上有明显标志的风景区石屏 秀山 游一下就转往元江 ,可是到元江 的车最后一班是14:50,感觉时间太紧。另外一路走过来,四合院式的漂亮民居,大片的枇杷树园地,尤其是一下车就看到大量的豆腐,其数量和品种在别处未曾见过,一片一片的都用礼品盒包装,尝一下味道很不错。还有带点酸味的泡梨,让我们觉得石屏 这个地方有种说不出的特殊,于是决定住下来再说。
出行首先要有地图,谁知问了好几个地方,最后说是没有印制石屏 县地图。只好用原先的红河 州旧地图。可是这张图过时了且不详细,我们在县城里几条街上穿过来问过去,花了很长的时间,费了很大的气力,最后才问到了农村客运站,花4元一位乘车去秀山 。
去秀山 的途中,看到一些游客在一个叫郑营的地方下车,问一下司机,才知道国家级文保单位“陈氏宗祠”就在这里。我们于是决定从秀山 返回时也到郑营看看。也是到下车的时候才知道,车子的终点是宝秀镇,秀山 只是中途一个招呼站,到秀山 还得步行相当一段路。我倒没有觉得吃亏,因为沿路的田原风光实在太美了,让我心情大好。同时进一步决定,返回时不坐车,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摄,要从秀山 一直走到郑营。
原先知道秀山 ,仅限于地图上那个红点和两个小红字。来到山脚,青山绿水,鸟语蝉鸣;沿石阶拾级而上,曲径通幽,古木参天,茂林修竹;登到山顶,极目远眺,山峦叠翠,俯瞰山下,湖水、村庄,阡陌交通,尽收眼底。美哉!不愧滇南名山胜地之一;风光秀丽,的确可以“秀”出名。俗话有“天下名山僧占尽”,成语有“画龙点晴”。秀山 上建有一座“秀山 寺”,我们今天游秀山 ,主要也就是游奇峰秀岭的名片和精华“秀山 寺”。
在“秀山 寺”山门边看简介,知道寺庙始建于唐代。原是傣族人在此建的佛寺。明洪武年间改建“真觉寺”,清代改名“秀山 寺”。“寺中佛像慈眉善目,神彩飞扬;寺周古柏参天,浓荫蔽日。寺内古梅虬劲,百花争艳;院内清泉沁人心脾,烹秀山 特产棱罗茶,清香四溢”。
我正在山门口欣赏历代文人雅士题写的匾额对联,诗词墨迹。先一步进到院里参观的妻子出来说,要买门票。“买门票?”这是应该的。我没有在意,也进到庙里。一进庙,我就被古老的寺庙吸引住了。那位管理寺庙的老妇走过来,又催我交钱买票。我问:“多少钱?”“二元。”我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句,还是“二元”。我掏出四元钱交给她,她好像如释重负,脸上的表情由阴转晴,告诉我们后院还有好几个殿堂,还可以上楼参观,然后离开去忙她的事了。我望着她的背影,望着院子里的唐代樱花,宋代梅花,元代罗汉松,还有600多年的桂花,紫薇等,心里一阵心酸,唉!“可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溪头自浣纱”。现在国内随便一个人造的假景点都要几十元门票,上星级的动辄上百元。不说这个建于唐代的寺庙里数百年的古建筑群,就看一眼这些国宝级的古树名木,就远不止这点钱。而这位老妇还追着游人要买票,生怕不给钱。是秀山 寺地处偏僻?宣传不够?旅游没有开发到这里?怎么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来,我们瞻仰了大雄宝殿,登上了左右厢房,踏着长满青苔的小路,穿行于紫竹林间。欣赏名人的诗词书画,吟诵几乎无处不在的木板楹联。那首唐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 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仿佛就是为我们而作,可惜我们感受到了“万籁此皆寂”,惟独没有听到“钟磬音”,也没有看到一个僧人。
我们到过的寺庙也不算少了,大多数都是游客很多,香烟缭绕,钟磬梵音,夹杂着人声。虽然香火旺盛,但那种人世间的俗气,让人感觉好像与神圣庄严的寺院,与佛教修行之所应有的静气不相容。秀山 寺没有住持,没有僧人,今天我们来几乎也没有见到游人,但寺院整洁干净,古旧而不颓败,安静得近乎神秘。让人到此屏息静气,总觉得离地三尺有神灵,那些雕塑得栩栩如生的神像,就在注视着你,令人不敢不心存敬畏。
从大殿耳房进到中殿楼上,这儿供奉着“佛、道、儒”创始者神像。三教合一供奉,如来,老子,孔子并肩而坐,实属少见。去年在平凉 崆峒山三教洞也看到了这一场景。据说三教在崆峒山地位平等,琳宫梵刹,同存共尊。方丈,道长之间很团结,各类活动也很融洽。是崆峒山有别于其它名山宝地的一大特色。秀山 寺三位教主共处一室,共享万民香火,本是好事。怎么反而不见僧人,不见道士,不见儒生,只有一名老妇看守寺庙,卖卖香烛,收点门票充作打扫卫生的工钱?是三教谁也不愿出头供奉别人,“三个和尚没水喝”;还是三教谦虚,谁也不想充老大占据主人位子?
我们从大殿右侧厢房边一个虚掩的小门进到了另一处院落。建于民国初年的“凌云 阁”就座落在这里。绿树掩映,莲池倒影,飞檐凌空,气势雄伟,题有“白云深处”“极高明”“气象万千”“凌云 阁”的匾额依次向上,拔地撑天,直冲云霄,令人叹为观止。“凌云 阁”也是空无一人。我们逐层上去,在每一层都四下张望,努力感受匾额所题的意境。可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此时晴空万里,登楼可尽览湖光山色,绿野仙踪,却无法享受云雾弥漫,“白云深处”的韵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静听铁马叮当,鸟啼蝉唱,却无缘一睹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朝晖夕阴的“气象万千”。奈何,奈何!
离开秀山 ,我们按计划去郑营。水牛释负,鹅鸭戏水,田土里生长的各种作物欣欣向荣。我们虽然乐在其中,可是太阳也太大了,时间早过了正午,让我们饥肠碌碌。到了我们来时下车的岔路口,妻子拦了一辆去郑营的班车,先去郑营等我。我舍不得眼前的独特田园风光,美景也让我忘了体之疲乏,路之远近,坚持要一路看,一路摄,一路走到郑营。
这是一片极大的坝子。广阔的田野,众多的池塘,成群的白鹭或歇息在高高的树上,或在水田里觅食;集中连片的村庄,或黄或白难辨新旧的农舍上飘散着袅袅炊烟。一切都似曾相识,又仿佛见诸梦中。走在晒得发烫的水泥路上,一段一段尽是晾晒新谷的农民。有的谷子已经晒好,有车子停在路上收购,金灿灿的稻谷,数着一叠厚厚钞票的笑脸,让我非常感动。当年我下乡当知青时,可没有这么幸运。我知道农民生活的艰苦,但苦难不应该属于农民。
到了郑营,看了一下门口墙壁上的景点介绍,我恍然大悟 ,先前总觉得田园风光奇特,景色美得异样,但说不出究竟。至此,我才明白了个中原因,它是得益于军垦。
秀山 到郑营的这一片地区,都属于石屏 县宝秀镇。宝秀以境内宝山 、秀山 两处名胜的首字得名,自古就是石屏 的重镇。明初洪武十四年间,明军入滇。采用屯田军垦的办法缓解军需。其十八伍进驻宝秀分营屯垦驻守。驻地或以军头姓氏称呼,或以驻地环境、军伍誉称、建库蓄水之山口 而名,由此而成宝秀坝九冲十二营盘,郑营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郑营在明洪武以前原名普胜,明朝大军来后,村子遂以军头郑某取名“郑营”。数百年前的腥风血雨早已远去,是非对错任人评说。大量移民的到来,把先进的内地文化带进了宝秀,文风大开,举人进士层出不穷。为了支撑读书出仕之路,宝秀人又参予打造普洱 茶史上一段无人超越的历史,参予铸造个旧 锡文化的百年辉煌,积累了大量财富。长期从事农、工、商锻造了宝秀人吃苦耐劳,精明强干的品质,也造就了宝秀的繁荣富庶。自然而然,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农田规划,村庄建设,既有军垦的严肃规整,又依自然环境而变化,形成一种可感知而无法言喻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美。郑营就是这种军垦文化的一个典型,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我和妻子在郑营陈氏宗祠前会合。她已经和村妇们聊了很久了。她问我是不是先吃饭,我说在村口看到有经营大闸蟹的饭店。她说村妇说了,那种大闸蟹虽好,太贵了,是腐败分子吃的东西。我笑了,我还不够腐败的条件。既然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有成语曰“秀色可餐”,我就先把参观郑营当作一个精神大餐吧。
“郑营全村如一集镇,内有三街九巷,均以姓氏和地理环境命名。而今,郑营村街道是石板铺成的青石路面,民房多是坐南朝北,保持着地方特色的大四合院。此外,历史文化名村郑营还有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陈氏宗祠、郑氏宗祠。郑营村内的宗祠、楼阁、学校和典型的民居建筑,集宝塔古刹的巍峨壮观,宫殿寺庙的气宇轩昂,楼阁亭台的玲珑别致,古典园林的幽静淡雅,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郑营村口的简介如是说,我们也就沿着那条长达数百米的主要街道,左左右右,进进出出地参观下去。
当我们拍完一个古朴又简陋的巷道,想进入一个有特色的大门参观时,旁边过来一个人,正色问我们买了票没有。我们听说了参观郑营要买票,但这儿像靖西 的旧州一样,只注意大的旅游团队,只注意上午游客来得集中,来得多的时候要人买票,到了下午就松懈了,我们这样的零星散客就成了漏网之鱼。我们假装听不懂他的话,王顾左右而言他。只是一个劲地称赞古民居好,不给他问个清楚明白的机会,说着说着就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往前走。剩下那人不知是当家作主的意识差,觉得叫我们买了票他也分不到多少利,还是真被我们弄糊涂了,反正没有追问,进到那家大门里了事。
说实话,虽然没有买票省了几个钱,但参观郑营这样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名村,没有向导介绍一下还真看不太明白。但话又说回来,正因为没有向导,乱走乱玩,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歪打正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叫人印象极为深刻。
经过一个古井,一个水塘,路边有了大片的田地,估计快走出村子了。看见右边有一条巷子,于是转进去,想再看几处老房子就可以打回转了。走到巷子中间,看见巷边卧着一条狗,妻子有点害怕,想往回走。我说不要紧,像这样的景区,狗见惯了游客,不会咬人。妻子胆颤心惊地跟我往前走。刚过了这条狗,不知是妻子多看了它几眼,还是狗认为我们闯入了它的领地,一下子跳起来,呲牙咧嘴对着我们狂吠。一只狗还好对付,麻烦的是狗叫引来了另几条狗,一齐冲过来把我们堵在巷子里,可把妻子吓坏了。幸亏狗叫声和妻子的惊叫声也引来了村民,她们喝退了狗,带我们进了一个朝门。
朝门口有几位妇女正在闲聊。我下过农村知道,此时她们应该是吃过了“拨饭”,即经过大半天的劳动,暂时垫一垫肚子的第二餐,休息一会,等下又要进行第三时段的劳动了。惊魂刚定的妻子在这几位妇女的关切询问下,也和她们聊了起来。谈话中,她们知道我们还没有吃中饭,其中一位马上热情地问我们要不要吃饭。妻子以为她家开了饭馆,我看一下表,已经快下午4点,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进到院里,那位妇女把我们引进一间厨房,很快,她就端来了两碗白米饭,说不够锅里还有。接着又端上来半碗炒花菜,一碗盐菜汤,一再抱歉地说对不起,没有什么菜。这时一个小孩端着碗进来要加菜,这才发现我们吃的是她们自已吃的饭,而不是开了饭馆,这让我们感动之余非常不安。饭后,我们掏出10元钱给女主人,她坚决不收,还说没有菜给我们吃,很对我们不起。最后,我们当然把钱塞给了她,而出门时,她还很不好意思地对在朝门口闲聊的人说,我们吃了点饭,就给了10元钱。让我们愧疚得无话可说。
饭没的说,刚下的新米,清香可口,没有菜也可以吃几碗。那碗少油的花菜和盐菜汤,说明她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可就是这样的人家,对我们而言,就是素昧平生的普通游客,她们就拿出自已吃的饭来招待我们。我没有资格评判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但我认为这是一种久违了且很难一见的“古风”。
旅游兴起,古村古镇吃香,修一条仿古街,建几幢仿古建筑,比比皆是。我无意贬低那些商业化极高,钱币味极浓的古城、古镇。以前因为无知毁坏了古建筑,现在认识到错误了,建一个仿古的弥补一下也无可厚非。郑营有幸保存下老房子,留住了物质形态当然好,但更难得的是那一份无形无态的精神,那一份古朴的传统。人们为什么想看一看古村古镇?无非是想知道一下历史,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现在不讲钱的地方还能找到吗?满眼的古建筑,但里面花男俏女,既风流又前卫,人们到这种所谓的“古”中能追寻到什么?《桃花源记》中渔人受到“避秦时乱”后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接待曾让我极其神往,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没想到今天在石屏 郑营见到了。郑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不虚传。世外桃源 般的淳朴,是其独到之处,古风犹存,是其精髓。以古老的历史建筑,承载传统的历史文化,这个历史名村就活了。我们在郑营就好像穿越了时空,画面仿佛定格在数百年前的某一天。窃以为,这种超越了“木乃伊”式的“古”才是有灵魂的“古”,这种脉络明显的历史才是活生生跳动着的历史。
朝门口的人向我们介绍,屋后还有一座“大房子”也不错。感动于她们的盛情,放弃了离开的打算,走了进去。出乎意料,在这儿又有了更多的感动。
这的确是一座较大的房子,区别于先前看到的陈氏宗祠等建筑,当年应该就是一处普通但富有的村民住屋。现在也不讲阶级成份了,我们也不想细究这座“大房子”的前世今生,但正厅墙上的语录和一个大大的“忠”字,还是与雕花的廊柱基座和暗褐色的木板壁一起,见证了“大房子”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刚才在那间厨房吃饭时,我们注意到了一边墙是石头砌的,有很多空洞,从厨房里可以看到外面,我还奇怪为什么没有把这些洞堵住。进院子一看才明白,那间厨房是靠着这个院子的一座假山兼围墙修的。真是高明,把围墙修成假山,或者说把假山变成围墙,观景的假山有了围墙的实用功能,而围墙不再是单调冰冷的防御设施,成了当年屋主人每天赏心悦目的风景。高大的木质楼房,宽大院子里同样宽大的石阶,走廊里堆着的木柴和粮食,两个一见我们就甜甜地叫“爷爷、奶奶”,满院里蹦跳戏耍的小丫头,一切是那么亲切和熟悉。我当年下农村当知青不就是到了这儿么?我2007年重返生产队不就看到了这些么?前两天在建水 看的“朱家花园”虽好,那是逝去的历史;现在的“大房子”,却让我感到它正从久远的年代里向我走来,我正在与它重逢。能留住回忆的地方,可以交流对话的老房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离开郑营前,妻子和朝门口的村民合了影。来郑营的汽车上,妻子曾向司机称赞宝秀郑营之美,司机回答:“美?怎么说呢?就是穷吧。”让我听了妻子的转述心里很不舒服。看过不少古村落和民居,的确是因为当地经济落后,村民没有能力进行开发改造,所以才保留下那些古建筑。我很欣赏郑营这种传统生活方式,并希望能延续下去,是不是太自私了?让今天的现代人生活在那些并不是很舒适的古民居里,不但是对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古民居的不尊重。人们要住得更好,古建筑也要保护,矛盾怎么解决?无奈,伤感,叹息,纠结,一直伴随我回到石屏 县城。
回到县城异龙镇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还想抓紧时间看几处石屏 有名的景点。苦于没有像样的地图,只好拿着那几个从网上查到的地名边走边问。下车的地方离“通贡门”不远,拿指南针与地图对一下,应该是石屏 的北门。我就先奔县城东面那个地图上标有小房子和“文庙”二字的地方而去。好不容易问到了“文庙”,谁知“文庙”已经关门。从墙上的简介得知,“玉屏书院”在“文庙”后面,文庙进不去,玉屏书院也看不成,一下子漏了两个景点,好生懊恼。好在所处一带是石屏 古县 城的所在地,还有袁嘉谷故居和古州衙就在附近。
袁嘉谷,清末石屏 人。1903年清廷开经济特科,他以一篇见解精辟,文理流畅的策论,加上一手王、欧合流的好字,名列一等一名,即中了“状元”。晚清经济特科仅开考三次,因此史称“国朝第三人”。据说当年消息传回云南 ,整个云南 都轰动了
袁嘉谷故居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结构四合院民居楼房,面积虽不大,建筑也不华丽,但内涵非常丰富。袁嘉谷少年时读书的楼房,他用过的文房四宝,著作以及书法作品,各式褒奖有加的匾额,无不激励后人勤奋攻读、拼搏进取。石屏 自古重教兴文 ,被誉为“文献之邦”,有了袁嘉谷这位弥补“云南 不点状元”空白的人,石屏 更加文名赫赫。但是我刚才在街上看到的一幕,实在与石屏 的文风之盛有违。那曾令我最向往、爱去的“新华书店”,怎么变了卖低廉服饰之处?有辱斯文?天下从此无文章?呜呼!
赶到古州衙前,又碰上大门紧闭。我望着大门上“县政府”三个字,实在不甘心。从门缝中可以看到里面有保安人员,于是猛力敲门叫喊要他过来开门。保安是个小年青,很不错,过来问了一下情况。告诉我们大门不能开,但是可以经另一条街从后门进。我们大喜,转道从“州衙老街 ”走了进去。
石屏 州衙是明清两代的州衙,民国时是县政府的驻地,新中国 成立后,县委、县政府曾在此办公,前几年已迁出。一条横幅说明这儿已经是民俗文化之类的博物馆了。里面很大,房屋也很多,也许时间晚了,除了我们再也没有别人。州衙院子里停了不少小汽车,问一下保安,这儿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包括我们前面没有进去的文庙、书院,州衙老街 这一片都荣获了中国 特色民居、中国 建筑文化经典示范工程多项大奖。据说州衙老街 项目不是一个单纯的地产项目,是和古建筑的修缮保护结合在一起的。项目立足古城保护,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州衙、文庙等历史古迹予以积极修缮保护,还原古建筑原貌,同时在古建筑群外围精心打造精致的别墅和商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要重现《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盛景。好!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是中国 到处都面临的问题。希望石屏 能取得成功 经验,则国家幸甚,国人幸甚!
企鹤楼是滇南名胜,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为了一睹它的真容,一波三折,费了一些功夫。有些人不知企鹤楼,有的知道又讲不清在何处,总算有人讲清它在县老一中。“老一中”?又费了点劲才明白石屏 县一中搬新址了,留了初中部在旧址“老一中”。而这个“老一中”在城北,离州衙老街 有不近的一段路。
顾不了那么多,我们一路问了过去。路上看见有豆腐作坊。我们到这儿的时间大概正是吃晚饭的时间,豆腐作坊里没有人,但石磨、大锅,大桶、大盆,让我又想起了在建水 大板井看到的豆腐作坊,仿佛闻到了四溢的豆腐清香,看到热气腾腾中,石磨坊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中,啊呀!石屏 豆腐令人垂涎欲滴。路上经过一个铁路小道口,我猛然想起这里是有名的个碧石寸轨铁路,心里一阵狂跳,等下一定要看看石屏 车站。
来到石屏 一中,绿树掩映下,一座造型古朴雄伟,中西合璧的牌坊形大门耸立眼前。大门砖石结构,门框用青石块拱卷,门额上突出的石块上刻着“县立中学校”,再上嵌黄色石匾一块,上刻“嘉惠士林”,为当年云南 省长唐继尧所题。一块颜色褪去,用繁体字书写的“云南 省石屏 第一中学”的校牌挂在大门边。大门旁斜躺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企鹤楼”的石碑。大门左右两边窗子上方各嵌有一块黄色的石匾,分别是“云南 省公署奖谕李茂兴捐资兴 学的训令”和“建石屏 中学校记”。看了这两块石匾上的碑文,我才大致了解了当年建石屏 中学的原委,从那篇“训令”看来,这个牌坊式的大门,包括“嘉惠士林”石匾,都是为了那位损资兴 学的李茂兴而立。
大门让我们反复观赏,但想进去看“企鹤楼”却因为欧式的铁艺门关闭而不得入。我有点纳闷,是学校为什么不开门呢?转而又想,也许学校实行封闭管理,这会儿传达室的人吃饭去了,所以没有人开门。我隔着铁门拍摄里面二道门楣上的石匾“作育人才”,隐隐看见里面好像有人活动。再看一下大门边一块石碑上刻的“石屏 一中”,才明白“石屏 一中”也是县级文保单位,看来除了白天有人参观,这个大门不会打开。我们实在不甘心。跑到街边问一家正在吃晚饭的居民。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告诉我们这个大门不会开,要看企鹤楼,需要绕道从老一中另一个大门进去。
还不错,那位大门口负责保卫学校的警务人员没有为难我们,登记一下,让我们进去。他说学生要上晚自习了,要我们看一下就出来。我们当然千恩万谢。
企鹤楼位于石屏 县一中内,始建于1923年,是当年石屏 士民为感戴石屏 乡贤、石屏 一中倡建者、个碧石铁路建设公司总理、个旧 锡业公司总理陈鹤亭先生而修建。该楼座落于二门通道 中轴上,四重檐歇山顶,26檐柱,八角飞翘,三台宝瓶,造型奇特,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兼具中国 传统古典建筑艺术和西式建筑艺术风格,体现了独特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企鹤楼与建于清初年间的准堤阁古建筑群,包括喷珠池,三佛殿,准堤阁,心字池等相得益彰,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
我们瞻仰了准堤阁前陈鹤亭先生铜像,沿着中轴线一路看过去。天色已晚,学校亮起了灯。二门上砖壁石刻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闪着金光;大门背面刊立的“兴贤育德”“责在师儒”石匾;两侧碑亭上“敬业、乐群”几个大字;企鹤楼上“振兴文 化”“为国举才”的匾额。。。。。。就好像一盏盏指路明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办学,怎样办学。有几个学生正在校园里打扫卫生,几位教师或是领导正在近百年历史的办公室里研讨。在这儿我们一下子读懂了什么叫建筑风格典雅,什么叫文化气息浓郁。在这儿工作和学习太幸福了,让我这个曾在文庙小学读过书的人羡慕不已。也许高大的教学楼,人工草坪,塑胶操场等更适合现代化的教学需要,但我觉得像石屏 一中这样的学习环境,更能陶冶学生的身心,更能培养出心智健全的人。
返回时经过铁路道口,想沿铁路进到石屏 站内,一个铁栅栏门挡住了去路。我站在钢轨上,扒着铁门,望着站内的信号灯,心绪难平。前几天在蒙自 ,我没有去碧色寨 火车站。在建水 团山,也没有去团山火车站。现在到了石屏 ,再也不能错过石屏 火车站了。
19世纪末,法国 通过中法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 西南的门户,接着,又逼迫清廷,取得了滇越铁路的筑路权。滇越铁路通车后,给中国 西南带来了繁荣,外国殖民者也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为了掌握个旧 锡矿的运输,1912年,以陈鹤亭为首的滇南名士,上书省督议请修建个碧石铁路,先得蔡锷,后来是唐继尧的批准。1914年,陈鹤亭任个碧石铁路总理,陈将公司改为民营商办,并果断决定实施轨距为不同于滇越铁路米轨的0.6米的寸轨,既扼制了外国势力又节约了经费。1915年,第一条民营铁路开工,原名个碧铁路,即由蒙自 附近滇越铁路线上的碧色寨 通个旧 。后来,建水 和石屏 的绅商自筹资金将铁路延伸到建水 、石屏 ,这条铁路线于是被称为“个碧石铁路”。
个碧石铁路全长177公里,1915年开工,1936年全线竣工通车,用时21年5个月,是全国建筑时间最长的铁路;铁路设计时速25公里,但实际运行速度只有10来公里,是全国列车运行速度最慢的铁路;个碧石铁路轨距仅0.6米,也是全国最小的铁路。但这几个“最”丝毫也掩盖不了它的尊严、骄傲和辉煌。在丧权辱国,四万万人齐落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它是第一条主权最为完整的民营铁路。
在昏暗的路灯照明下,我来到了石屏 车站的站门。据说当年个碧石全线贯通时,通车典礼的主会场就设在这里。“石屏 车站”是一座简朴而带有浓郁法国 风格的小火车站,我努力搜寻通车当天这儿万众欢呼,人声鼎沸的身影;走上大石块砌就的陈旧又斑驳的站台,我努力想象喘着粗气的列车,拉着锡矿繁忙运输的景象。但一个人影也没有,一辆车也没有,一点寸轨的痕迹也没有。。。。。。夕阳的余辉已经散尽,历史早已远去。空旷,寂寞,冷清的站场,伴随着那几盏象哭红了眼的信号灯,深情地向我倾诉着什么。我大声回答它:你见证了中国 人奋力抗争殖民侵略的历史,你的光荣已经载入了史册,你的辉煌过去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走上石屏 街头,夜市上石屏 豆腐和其它烧烤的香味直钻入鼻腔,钻进喉头。算了一下,早上在建水 一人一碗米线,下午4点多在郑营一人一碗米饭,经过一天的奔波,早饿了。现在已经晚上7点多,等下回宾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必须进餐了。找了一家合适的大排档,从琳琅满目的菜肴中挑选了好几样,跟老板讲好价,松口气坐下来,就等着大饱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