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压力一增旅游线路马上缩短。12年的计划只有厦门 和普陀山 了。随着上半年岳父的重病,厦门 理所当然的被砍掉了,而普陀山 之旅变成了祈福之旅了。
最后谈下住宿,这个问题我也想问问高人。其实一开始我想住寺院的,晨钟暮鼓那种别样氛围。但我咨询人数家寺院都以满客谢绝了我。有个寺院工作人员告诉我其实床位是有的,只是我们路子。请问这个路子怎么来?另外,寺院的师傅都让我去问“库房”关于住宿的事情,但库房的师傅都让我去问接待处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总是一副傲人的神情。这庙内事务到底是出家人管理呢,还是工作人员管理呢?
我后来住在了法雨寺 附近的农家乐里,150元的价格还算可以吧。我这里要推荐下一个叫" 龙泉 超市“的超市。他们家买东西比其他家便宜点(饮用水)。
通过这次游览普陀山 后我认为,如果你的同行伴侣如果体力不佳一定要选择坐车,4-6元的票价虽然贵(路线长度性价比)但是还能接受的。
我这次旅行之所以涩,是由于3个原因造成的。(1)就是没有充分估计到炎热天气下老婆的体力。我一进大门没有选择班车,而是选择步行去西天景区然后绕到至普济寺 。旅行一开始就把它累趴下了,造成很多景点损失。(2)没有和老婆完全沟通好,老婆纯粹是祈福去的,而我是观光兼祈福。同时没想到老婆特别不喜欢那几块有名的”石头“,让标志性景点成为失败导火索(家庭旅游关键是相互沟通)。(3)本人性格原因惹老婆异常气愤。
出了景区大门左边就是汽车场,可以坐车去各个景点。现在码头直接到紫竹林 景区的班车取消了。同时紫竹林 去普济寺 的班车也取消了。这给走不动的游客带来了很多麻烦。建议大家可以坐车多几次换乘(法雨寺 为中轴)减少步行消耗。
我选择了从右边步行去西天景区。步行进西天景区会经过民居的海防 新村、一个海军基地,然后就是登山运动了。
现在讲讲为什么我的旅行涩了。
去过西天景区的人都知道,那里的风景事实上毫无特色,只是沿途有些涉及佛教的刻字而已。我本以为磐陀石这种标志性景点会让老婆开心,但事实是老婆对这些毫无兴趣。她只想去每个沿路寺院祈福。因为普陀山 全山寺庙、茅棚几百个,一个个都去几乎不可能,我阻止了她的想法和行为。就这样我们产生了严重分歧,大太阳下老婆的体力直线下降,愉悦的心情没了。其实我知道从进门大厅订导游解说器、当场退导游解说器(被扣10元手续费)开始,涩涩的滋味开始蔓延到整个旅程了。
西天景区还有二龟听法和一个卧着的水牛人气很旺。因为某些原因我没有拍照留念大家可以参看其他人的作品。
为了缓和气氛我还是陪老婆进入几个小寺院,其中有个炼丹的泉水小有特点,建议大家可以去洗洗身上的浊气。
老婆问我,你来普陀山 干吗呢?不烧香只是看石头来吗?
其实我这次来普陀山 有四个目的。第一个就是我下面要隆重给大家推出的。我负责任的讲,这个景点在普陀山 所有景点中绝对排名是前5位的。但他在普陀山 的知名度却是50名开外。百分之九十五的游客都会错过他,甚至数次来过普陀山 游客和所谓的导游都没能和他结缘。
西天景区结束了,很快来到了去往普济寺 的路上。途中我去了邮局照旧给家人寄了明信片。记得去年给同事寄明信片漏了个同事的名字,结果被批评了一番。这次为了弥补她,单独给她寄了张。不得不说有张明信片以南海 观音为背景的夜照很漂亮,等收到信后我贴给大家看看。
来到了普济寺 ,给人感觉就是人多乱啊。什么乾隆典故、什么菩萨 啊、什么古寺建筑,在这里你都没了任何兴趣。我连那尊不肯去观音都没看就匆匆的走了。
多宝塔 和普陀山 博物馆看上去很美但不让近身,可惜。
为了想要住宿庙里我坐车去了法雨寺 。法雨寺 是我普陀山 之行的第三个目的。记得上次去普陀山 到了千步沙后因为时间关系未进入法雨寺 一直感到有些遗憾。其实我对佛教和法雨寺 历史都不太懂,他在我脑中一直挥不去的原因是二个,1、当年为了重修普陀山 寺院,康熙下旨拆南京 明皇宫的木材用于普陀山 各寺院建设,但其中南京 明皇宫拆来的九龙 顶用在了法雨寺 ,全国唯一用龙做顶的寺院;2、“天华法雨”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感到这四个字特别来劲.
进寺一段长长的阶梯,老有进山门的感觉。
普陀山 的第二大寺香火和普济比少好多。九龙 宝殿来了,要看龙顶还是自己现场看吧。
离开法雨寺 后我们开始选择农家乐作为晚上的住宿地。一路讨价还价,我们路过了双泉寺,高高的阶梯把疲惫的老婆吓住了。双泉寺门口的大象很可爱哦。
本来第二天一早准备去佛顶山的。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佛顶山留给我下次来普陀 吧。
吃完早饭我们去了扬枝禅林。
寺院感觉很小巧,关键是几乎无游客,连香火台都没火。佛家的幽静真正体现。
紫竹林 是观音修炼的地方,西游记中好像黑熊怪把守,这样的圣地大家都会拜一拜的。
接下来的地方是我普陀山 之行最后1个目的了——不肯去观音院 。
不肯去观音院 附近就有观音现身的潮音洞和禁止舍身燃指的景点
站在寺院边靠海的凉亭内眺望远处的海岛心旷神怡啊。凉亭内海风阵阵,阴凉避暑,和烈日下骄阳似火真是冰火两重天。所有在凉亭内的游客都想在亭内休息,不愿意接受导游催促离开的指令。难度这就是“不肯去的现代版”吗?
“观音跳”我始终没明白是大师从这里跳到对面海岛,还是从海岛跳过来时的垫脚石。如同我老婆讲的石头,就是块石头啊。
我喜欢这个角度拍,你们呢?希望读菩萨 没有不敬。
时间不够了,我的船要起航回家了。留几张照片,这是以前人们下船进岛时第一感觉,你看到古人的视点了吗?
离岛 前还是要贴石头的照片,短姑胜迹。
普陀山 之旅结束了。不过坐船还是有福利的,有机会欣赏海天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