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3月24日-25日
行程:西安-武昌-汉口-西安
天气:清空万里
过了惊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天气也一改冷酷的口气,吹起了暖风~憋了好一阵子了,小心脏也不停地躁动与悸动起来,貌似是时候出去走走了。大千世界,人生如此短暂,岂能放过每一次放眼看世界的机会,虽说这次去的不是怎么远,并称不上多么好的地方,但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自己值得品味的地方,不因他是在哪里,权当这次是一次消遣的旅行吧。
武汉之行是我的第二次一个人的旅程,有了上次独行的经验,这次并未向上次那样有过多的顾虑,所以在心收紧了一段时间后,做足功课,毅然的定了张票,背起背包就走了。
先说为什么选择了武汉吧,其一是听闻武大的樱花闻名全国,每年这段时间会引得各地游客缤纷而至,而我也想凑凑此热闹,看到底是什么魅力引得众人不远千里百里来看,到底比交大的哪好了;其二,恰好西安到武汉的火车中有一班晚上7点发车,早上到,返回时也有一班车晚上七点发,早上6点到,这样的话就不用请假,不耽误工作了;其三,一旦想去什么地方,我就会查阅相关资料,看攻略,读游记,看照片,结果越看越想去,恰巧当时公司网页上有人贴了《在武汉》这首歌,自己也下了当年武汉高校的有名的达达乐队的《南方》,听了几天,越听越有感觉,于是冲这几点我定了票,虽然文化知识没怎么了解,但这次主要是散散心,所以也就没考虑那么多了。
接下来就是定线路了,有什么事找百度,搜了几天终于确定了此番之行要逛得地儿,并按照地理位置排列的先后顺序,公交线路等,事后发现百度也挺坑爹的,很多信息不准确,当时好在手机地图和搜索,否则光问人自己都烦了,外出旅行,好的手机绝对是必要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3月23日晚上7点,我坐上K242开往厦门的列车出发了,当然我是在武昌下的,这趟车是我做过比较新的列车了,除了动车其他都多多少少有不干净的地方。第二天早上9点到达武昌站,记得当时两个出口,我没有问人,如抛硬币般选了一个,结果悲剧的选错了,东西出口距离那个远啊,正如《在武汉》中所唱的,能热死个人的天气,找到车站的时候,我满头大汗。
我的第一站是黄鹤楼,车站有很多去的,鉴于我多双层巴士的喜爱,选择了10路汽车,看上面写投币一元五,惊诧双层车为何这么贵,事后我才知道这都是便宜的了,武汉公交基本都是投币2圆的。好在之前看过攻略,备了一大把零钱。
下车后并未看到黄鹤楼,问了很多人才知道那是西门,当时一看门票80,觉得还是太坑爹了,当年去青海湖才花了50,这种人工建造的真不值啊,于是我想如网上建议,干脆远观黄鹤楼,拍照留念云云~~~绕道东门,直取重点,带到东门后发现了更为坑爹的事情,不知何方神圣往大门前建了个吉祥塔,如果不进去,根本拍不到什么,又想千里迢迢赶来,就感受下吧。
忍痛花了80大洋的血汗钱进入后,感觉四周人头窜动,到处涌动着黑发,因为人多,所以人声鼎沸,虽然人的多少和声音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这块土地上,确实人越多,越嘈杂,如世博会,如世园会,这里,也是如此。绕过吉祥塔,我才看到了黄鹤楼的真身,修的真是气势恢宏啊,屋檐的棱角最为特色,也是如此,才显得楼如书法一般,刚柔并济。
武汉的热绝对是名不虚传,才3月底已是有了夏天的味道,我穿短袖都是可以的,进入黄鹤楼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瓷砖画,一位老者吹笛驾鹤,几乎所有的小孩都会问,黄鹤楼的鹤为什么是白色的,我开始也有此疑问,但看到鹤的翅膀有黄色的,不知是画者有意而为之。直到现在我有没有查相关的文献,待以后再补课吧。
黄鹤楼上看远处的钟,这里感受到的热不是来自天气,而是黑压压的人群。
下面的照片最能说明初到武汉时给我的感觉,火车两边都是不高的筒子楼,很有贫民窟的感觉,下面不时还有火车鸣笛而过。
武汉之所以称为武汉,就是因为它是由武昌和汉口组成的,武昌在长江的南侧,汉口在北侧,由长江大桥连接两岸,在黄鹤楼上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看着远方,感受的清风,此时此刻很有吟诗一首的冲动,但一首诗一股脑的涌现着:故人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背影照,此时已是中午时分,人明显少了许多,上午人多主要是旅行团都集中到了那个时间段,最好的时间是中午。后悔没有按当时自己的计划。开始计划是9点到后先到户部巷吃早点,而后回来参观,但心急了,不淡定了,所以先来这了。
再来一张特写
落梅轩是黄鹤楼公园的一处,里面有一个舞台,貌似有什么表演,但形色匆匆,没有看。
公园里逛了一圈,快一点了,我将门票上的明信片撕下,寄给了我自己,就是想看看我们的邮政是否已挂掉,好在1个月后收到了。
最后一瞥,牌楼后的黄鹤楼,有一部分被美女挡住了,可别道我醉翁之意不在酒,下面开启了一次散心之旅,来好好认识,体会这个紧邻长江的城市。
window.external.__tuoextfunc__(function(str) { return eval("(" + str + ")"); }, function(obj) { return __tuojson(obj); }); (function(){function f(n){return n
武汉武汉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恰好我来的时间也是3月,此时的武汉已如炼丹炉般热浪滚滚,我换上了准备好的短袖,将门票投入邮筒,辞别黄鹤楼。
下一站是户部巷,有人说来武汉不到这来真对不住自己的嘴,可我从来对吃不感兴趣,即使是山珍海味,在我面前和也一碗面的效果是一样的,我一向都是吃饱肚子就行,只要别太难吃就行了。如果把户部巷和西安的回民街相比,那我只能说户部巷的人超级多,跟集市一样,每家店都冒着雾气或熏烟。在这里我见到了很多吃货,不管是美女还是帅哥,都不顾自己形象的左手拿着串串,右手啃着鸡翅或其他什么吃的,可惜了我无福消受,只是点了碗馄饨,要了只烤田蛙,吃完转了一圈便匆匆赶路了。
只要401和402路车,武汉的大景点你都能找到,我记得我是坐401到归元寺的,这个寺庙更像是一个旅游景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太商业化了,里面还在修葺新庙,估计是为以后涨价做准备吧,在我看来,寺庙是不要应该收费的。因为大家祈福本来就会捐助,给功德箱里投钱的,无论如何,还好这里的门票不算贵吧,全价10块。
也许是开春的原因,归元寺里的游客也是异常的多,可惜除了主殿外,其他都在修葺,我在后面发现了下面祈福的牌子,看到一直到老四个字,还有点小感动,因为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要实现起来却要付出一辈子。
下面的菩萨姐姐应该是才请过来的,在寺院后面镇守着,其实这个观音菩萨很高大的,我的身高估计还不大他的莲花下面。我是站在很远的地方才拍到全景的。
游完归元寺大概是3点的样子吧,后面找去晴川阁的车可谓是颇费周折,因为百度坑爹的给出了一个不是最优的路线,导致我找车站绕了一个大圈,不过最终还是要求百度啊,所以外出旅游有个好的智能机很重要。时间已久,忘了具体那辆车,但是记得还是两块钱的车票吧。过了武汉长江大桥不久,车就停在了晴川阁站。令人开心的是,晴川阁还是免票的。
平心而论,晴川阁是我这次旅途中觉得最好的一个景点,因为除了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外,他很安静,在这里才有那种放松心情的旅行的味道。而且我不明白,这么好的景点还免费,为什么人却那么少呢。晴川阁不是很大,但是你却想在这里多花些时间,午后的阳光扫在安静的院落里,我的心情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的那种无忧无虑,踩在鹅暖石上,感受江边刮来的大风,时而听到货船的汽笛声,时而听到火车从长江大桥上经过车鸣声,再加上树荫里的鸟鸣,感觉班得瑞也来到了这里一样。
而且我发现晴川阁是观看武汉长江大桥的最佳地点,虽然看一个桥那是相当的无聊。
看到下面的客船,我想起攻略中说,从某个景点到某个景点是可以坐船的,所以游完晴川阁,我打算到江滩去转转,结果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坐船的,虽然有码头,但没有对游客的,出游前的准备工作没做足啊,我找了个不收门票的下了车,独自一个人沿江浪起来。
在三月的春风里,江滩显得是那么的和谐,有打情骂俏的情侣完全沉浸在二人世界中,有三五成群的小P孩追逐打闹,不知天高地厚的沿江奔跑,还有一家三口,爸爸牵着孩子的左手,妈妈牵着孩子的右手在时光中漫步,有老者在放风筝,有老者在席地聊天,有小孩吹着气泡,还有的,如下,一对对新人看着长江迎接明天的美好。
在江边,耸立着这个很有特色的地标,他为我找公交汽车站指明了方向,闪闪红星像太阳,照亮我前行的路,走到这里。我找到了回酒店的车。
看时间还早,我决定在江边坐回,好好享受夕阳下的长江生活。
遗憾的是,江边有很多生活垃圾,我坐在那里,看着清洁工一遍又一遍的清理,感到无可奈何,走了那么多城市,很多如此。我发现其实很多都是小朋友弄的,家长没教育好啊。
大约5点多,我走到红星那块,准备找华东师范大学附近的酒店入住,谁知碰上了武汉特色的公交车,具体有多么的周折,下回分解吧,今天累了。
武汉武汉3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感受大同小异,尤其是发展较为接近的城市。武汉虽然没有像西安那样到处都是挖土机,或者塔吊,或者篮板版白板板,但是,交通的拥挤绝对比西安还厉害。逛完江滩我打算打道回府,当然是回自己预定的酒店,想在那暂行歇息,看有时间的话,去西班牙风情街看看~
可这里的交通着实糟糕,我搜索到最佳的一条线路,但等车足足等了1小时,不是没有车,而是过来了七八趟车,车车爆满,车的侧面貌似都挤出了弧度,但仍有人拼了命的往上挤,我只能作罢,就这样执着的等了1小时。百度了另一条线路,需要倒车。倒就倒吧~还好倒的这趟人倒是能站下。到了武珞路都已经快七点了,这才发现这里人还是很多啊,每当有车到来,都是人潮涌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非法jihui,我凌乱了,这才想到我订的酒店在华东师范附近,这里是大学城,每个城市的大学城都有个特色,周末晚上的公交绝对是挤!我也拿出当年大学时的风范挤上了公交,不到半小时到了酒店。此时夜幕降临,虽然人很多,但我已是疲惫不堪~一个人大半夜出去也很乏味,遂看电视睡觉了。
起了个大早去看樱花,谁知今年天气冷,花期推迟了一周,怪不得进武大时没收门票。我想我还好,主要是散心的,可苦了广东诸多抱团来看樱花的。虽然花期未到,但樱园路上已经人山人海了,基本都是旅行团,我看着光秃秃的树枝上挂着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只能叹气寻找另外的精致的。
毕业了多年才发现,现在的大学俨然成了发表论文,论文撰写生意的宝地了,而且如此的明目张胆,着实让人瞠目结舌,太赤果果了~~~
这个晒衣服的地方很有大学的味道
图书馆下三个来武大逛得MM,很有校园风,可惜我拍扯了。
图书馆的牌匾,不知道什么来历
办学生证刻章可打如下电话
不知道什么楼,不过看着很有历史,功课没做好啊
虽然在整修,但那段特殊时期的标语历历在目,这个是永远也涂抹不掉的,虽然我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但历史终究不会被人遗忘。
转了一会,一个大爷告诉我要去梅园得从凌波门出去,这个是凌波门里的一处,跟树林一样。
凌波门外便是东湖,比西湖大两倍。
401我是真挤不上去,所以打的到了梅园,梅园对有驾照的人免费,可惜我没有带,太遗憾了,白白花了40块钱,同时也知道了驾照的重要性。
梅园一角
梅园人很多,3月底了梅花还依旧开着,还得还是如此惊艳,确实让人惊叹,现在效率越来越低了,下次继续吧,不过梅园也还可以吧。
武汉武汉4
从凌波门出去后便是一望无际的东湖,据说要比西湖大两倍。我是比较喜欢这种静谧,安详,没有一丝商业化的景色,而不因为她比西湖大所决定。现在很多景点都喜欢用最大,最美,最高,最长等“最”字眼,很多人都带着超高的预期而去,但真正过去了才觉一种被骗的感觉,一个景点的美在于它的实际景观或者它的文化底蕴。而东湖仅仅是因为它有现在景区很少的静谧。
打的沿湖而行,因为没有看上武大的樱花,那就去看梅花吧,事后很后悔没有去磨山景区转转,留给下次吧,我想还是有机会的。也许是正值周末的缘故,快如景区时的道路已经变成了停车场,于是我下车步行而前,好在路不是很远。初春的阳光打在脸上似乎也带了些东湖的静谧,阳春三月正是出行的好时节啊。梅园前面有开发商在做活动,只要有驾驶证并填张调查表就可以免费领一张40块钱的梅园门票。遗憾的是我没有带,于是只能买票了。开始赏片。。。
梅园还是挺大的,我大约转了2个小时还是没有转完,在湖边坐了会,看看来往的人,放下其他的一切。
真正诧异的是梅花居然能挺到3月底。
梅妻鹤子不知道是什么典故。
不错的字体
最喜欢这种梅
有点艳丽了。
花还是需要绿叶的,孤傲的梅花在干枯的枝上略显单薄。
古色古香
梅向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现代人已没有了古时那种闲情逸致,每天的话题不是工作就是。。。
喜欢这种白色的梅花
逛完梅园直接做401到湖北博物馆,一方面免费,另一方面想看看建筑。
逛完博物馆也就3点多,离七点还早,所以又乘公交去了一个叫梨园的地方,说实在的,那地方比西安的兴庆公园还无聊,不知道为啥会那么多人,比庙会还人多,我进去吃了个橙子,喂了会鸽子就离开了,此时已感觉到武汉的热真如火炉般。网上说武汉的交通很堵,于是我也不敢逗留,直接乘公交到什么路口,我忘了,反正是乘坐轻轨的地方,这次我真正感受了武汉的交通,轻轨的人多比公交更甚,我在北京上海都没见过这么夸张的。好在我也练过,靠站后一憋气就挤进去了,真担心运行中超载掉下去。此后我看时间早,去了趟吉庆巷,这个是新修的商业街,其实并不如想象中好,除了一些拍写真的MM外,街道基本没什么人。最后还去了江汉路,买了些周黑鸭,流水账式的旅行便结束了。
这次的旅途并不怎么充实,春游么,散心么,多半如此,要想真正的玩好,还有要有一颗不老的心啊。自从武汉之旅后,我就没怎么出去旅游了,无论如何,我们最终还是会脚踏实地的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