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大家跟帖回复时,不要直接按"回复",按"引用"比较好。不然我会搞混的= =,谢谢配合】
插播小广告:
1.在台湾的光影与旋律——记11天浅环岛
2.蓝白之间,星月相伴——土耳其10日自由行游记+攻略
3.#消夏计划#一路黔行——贵州黔东南7日游
最后,如果有看官看得上这篇文,转载请私信告知,谢谢。
祝你们看得开心,Mua~~~
西北 ,一眼就能读出苍茫的地方。
我想,西北 的旅程,不仅仅限于路上的七天,2012.7.11-2012.7.17。
写在出发前:去西北 的念头,萌芽于2011年底,因同桌而起——她约我去敦煌 。西北 就此埋下了种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我起行之时,旅伴已换成了妈妈。坦白说,跟妈妈自由行,我不十分乐意的。妈妈思想守旧,凡事求稳,与我一贯喜欢探索的旅行风格很不同。她相信旅行团的安排多于女儿的策划,这让我很扫兴。若不是我找不到旅伴却坚持要出发,而她老人家不放心我一个旅行,我们是绝不会这么走起的。每一次的出发,都必定带着数十个日夜的准备。由于同伴是妈妈,一个中年妇女,我不能指望她能分担一点儿的工作,我只求她能适应这不同于以往的一趟。
西北 ,多指甘肃 、青海 、宁夏 三省。小妹此行,始于西宁 ,翻过祁连山 脉,到达河西走廊之张掖 ,沿着兰新铁路穿过戈壁滩,到丝路重镇敦煌 ,最后回到中国 拉面之都兰 州(我乱冠名的= =)。在西北 ,我看到神圣庙堂,海天一色,高山草原,羊群黄花,七彩丘陵,大漠孤烟,苍茫戈壁,杨柳羌笛。每一个城市,都以不同的风貌向我招手。七月的西北 ,如海子所言,不远。4小时空中飞行,37小时的火车摇晃,就到了。跟我走吧。
《七月不远》
海子----给青海湖 , 请熄灭我的爱情
七月不远
性别的诞生不远
爱情不远----马鼻子下
湖泊含盐
因此青海湖 不远
湖畔一捆捆蜂箱
使我显得凄凄迷人
青草开满鲜花。
青海湖 上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因此, 天堂的马匹不远)
我就是那个情种: 诗中吟唱的野花
天堂的马肚子里唯一含毒的野花
(青海湖 , 请熄灭我的爱情!)
野花青梗不远, 医箱内古老姓氏不远
(其他的浪子, 治好了疾病
已回原籍, 我这就想去见你们)
因此爬山涉水死亡不远
骨骼挂遍我身体
如同蓝色水上 的树枝
啊! 青海湖 , 暮色苍茫的水面
一切如在眼前!
只有五月生命的鸟群早已飞去
只有饮我宝石的头一只鸟早已飞去
只剩下青海湖 , 这宝石的尸体
暮色苍茫的水面
【插播小广告:《在台湾的光影与旋律——记11天浅环岛》】
2012.7.11,我背着背包,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拉着妈妈,降临西宁 。
夏都西宁 ,青海 省的省会,也是青藏铁路的起点。海拔2200m的西宁 ,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随着西藏 热的加温,青藏铁路已是不少驴友的朝圣之路。火车票的一票难求,迫使我们只能选择奢侈的航线。当飞机在西宁 的上空盘旋,我以为我可以从青海湖 的上空飞过,俯视世上最后一滴眼泪是如何的深蓝。不得愿,只可鸟瞰地表上山脉,棱角起伏,绵延不绝,寸草不生。终究是西北 ,荒凉,破碎。
接近4小时的飞行后,平安降落西宁 曹家堡机场。说实话,这不能算个飞机场,只能算个飞机站吧,小而旧。15:10的西宁 ,摄氏18°,小雨微凉。从行李箱里翻出外套,坐上机场大巴,往市区奔去。大巴司机说,环青海湖 国际自行车赛刚刚结束,西宁 的交通管制总算恢复正常。以一个省会城市的标准来判断,西宁 的城市建设很破旧。这一点,从西宁 的公交车就可看出——恐怕比广东 的报废车还破旧。我很喜欢和司机聊天,无论是出租车还是长途班车。他们行驶于城市之间,迎来送往,往往是我认识这座城市的窗。
到达市区后,我们先到西宁 汽车站,买了第二天去青海湖 的车票。从一众热心网友中获悉,七月是青海 的旺季,最好提前买好车票。本想坐公交去客栈,可是飘雨的天空和混乱的公交系统使我扬起了手——还是打车吧。等公车不容易,可打车也不容易。实在搞不懂为何出租车不停靠,向一旁的协警叔叔求助。最后还是热心的协警叔叔帮我们拦截成功 的,谢谢。
西宁 最繁华的地方是大十字。大十字,是指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交汇的路口。我们住的青旅叫青海 行,在大十字附近,临近西大街。青旅最可爱的地方就是那一面贴满各种花花绿绿的便条纸的墙。各种求捡求伴求偶遇,大都诞生于此。嘿,可惜小妹此行带着妈妈,不便艳遇,放弃捡伴了。我带妈妈在青旅逛了一圈,一边指着厨房书吧多人间,一边给她介绍她难以想象的一切。给妈妈灌输青旅文化,是我此行的重要目的。
安顿后,晚饭。由于地理位置不错,我拿着手中的吃货攻略,穿梭于莫家街和水井巷,寻觅于清真餐馆与地道小吃之中。作为一名吃货,我秉着少量多尝的原则,战略性地吃。可是,西宁 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这是我饮食条件最差的一站,没有之一。西宁 无食肆乎?骚,骚,骚!一尝传说中的“无皮鞋”家庭酸奶,骚得我无法下咽(更贴切的应该是就像广东 话的“一阵酸馊味”);一盆半斤的手抓羊肉,母女俩怎么也无法想象竟是一堆类似白灼羊肉的模样。只有烤羊肉烤牛肉还行。虽然不合口味,但不得不提西北 的食物分量非常大,两人吃一份面就完全足够了。唉,吃货表示很失望。
晚饭后,回到旅舍。沐浴更衣,休憩就寝。由于住青旅,设施一切从简,没有电视,没有柜子,没有一切一次性用品,低碳环保。西宁 夏季的平均温度只有17~19℃,所以整个城市几乎不见空调的踪影。我记得,云南 昆明 也是如此。晚上9点,天边还有一丝肚白。这次行程,带了本书——《瓦尔登湖》。书中写到,“人在错误中盲目的生存。时间这个铁犁刨开土地,健美的肉体很快就会被覆盖在泥土里,化为泥土的肥料。” 所以我很忌讳“等XX的时候”或者“到时先”这类的推搪。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地,真的可以走起,以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以参团,可以背包,可以奢侈,可以自虐,只要你真的想去。在旅舍的书吧,沙发柔软如家,听着各方驴友的线路交流,溜溜猫,发发呆,翻翻书。首日结束。晚安,西宁 。
【临睡前留个爪印】
2012.7.12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塔尔寺、青海湖 。
早上7点,退房前往塔尔寺。
塔尔寺是青海 省和中国 西北 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是青海 省藏传佛教第一大寺庙。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 立,景色壮丽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塔尔寺纪念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先有塔尔后有寺,故名曰塔尔寺。
手机开着GOOGLE地图,寻找去塔尔寺的公车站。走了差不多半小时,终于在管理站坐上了公车。塔尔寺在西宁 的一个县城里,离市区25公里。坑坑洼洼的公路旁,是七零八落的油菜花。初窥油菜花,小兴奋。大片的油菜花和小麦田在窗外飞逝,黄绿相间。高原的油菜花盛开在七月。颠簸了一个小时后,到达了塔尔寺。
公车上遇到的一名驴友,是一名中年妇女。这位阿姨说她已经出来20天了,去了甘南 ,最后来到了西宁 。她向我描述了甘南 的瑰丽,拉卜楞寺 的鼎盛。我的家人都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甚至说,我父亲还对信徒不屑。他把所有的信仰都归结为迷信和愚昧。虽如此,我对宗教有着浓烈的兴趣。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去到印度 ,那里的宗教色彩很吸引。所以塔尔寺,也是此行的必到之地。
如果你向往西藏 ,那你一定要对藏传佛教有所了解。如果你被仓央嘉措的情诗打动过,那你一定记得有过如此一段: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塔尔寺的标志——八重舍利塔】
在塔尔寺门口买了一卷经幡,挂在寺里。在藏民心里,顺时针转一次经筒,表示诵经一次;风吹动一次经幡,代表念经一回。因此,他们的信仰也与自然有关。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与我们“人定胜天”的科学观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
我本期待在塔尔寺内可以看到一幅香火鼎盛的朝圣景象,但是熙攘的人群和突兀的导游旗令我大失所望。寺内的喇嘛也不是心中的模样,横眉怒目,惶恐游客的照相机觊觎他们身上的那一抹绛红。
石梯的尽头就是游客止步的行宫,这位喇嘛从班禅行宫走出下来。
在塔尔寺的门票80元并不便宜。我们**了。我偷拍蹭导游,转经点酥油,它们并无冲突。塔尔寺有大大少少的殿堂经院,也有班禅喇嘛的行宫。进入殿堂里,阵阵奶香扑鼻而来。(我妈坚持这是一股“酸馊”味,扫兴。)那是酥油的气味。没有蜡烛,只有酥油灯;没有冥币,只有经幡。在藏区,酥油是他们的生活的必需品。在藏传佛教,酥油灯既是信徒与神灵的对话载体,也是生者对逝者的最后告慰。
【宗喀巴大师舍利塔】
【藏传佛教中,分为密宗和显宗两个学科,密宗更为晦涩难懂。我个人理解为我们的文科理科。】
经院里。上面悬挂的是有着立体唐卡之称的堆绣,创于塔尔寺。经院内禁止拍照,我违规了。喇嘛们就是在这里诵经学佛。
堆绣是指用一些丝绸等布料制作而成的唐卡,做工精细,非常珍贵。每一张唐卡,都隐含着一个佛学故事。如果游人不多的话,好心的喇嘛会给你讲解。
【在寺庙的廊道下,在拥挤的游客旁,我终于发现了他们——磕长头的朝圣者】
为了与你相见,风餐露宿我也甘之如饴;为了与你对话,我愿意磕十万个长头颂千万次经。我愿点一盏酥油灯, 燃尽厄难苦困。
中午离开塔尔寺,回西宁 汽车站坐班车到青海湖 。今晚,我们将在湖边住宿,为了那闪耀的星空银河以及绚丽的日出日落。
海拔3300m的高原湖泊,青海湖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内陆湖。关于她的形成,除了枯燥的地壳运动山脉断层等科学解释,还有传说。在西域,文成 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唐蕃之路为这片疆土添上了浓墨重彩。相传在文成 公主进藏途中,因思乡心切,抛下父亲送赠的陪嫁品日月宝镜,宝镜碎裂,镜面变成了青海湖 ,而镜柄就成了如今的日月山。
前往青海湖 的路上,天边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车窗起雾了,窗外的梯田油菜花变得模糊。铺天盖地的油菜花田,满眼的金黄翠绿令我惊叹。即使是隔窗观花,我也为这些青山黄花按下了快门,而那起雾的车窗像天然的柔光镜。
我祈祷,快快放晴吧,给我一个天天天蓝的青海湖 。行车3小时后,终于看到青海湖 的端倪,在那黑压压的云下。当我下车时,雨已经停了,云正慢慢散去。我和妈妈站在公路边,左边是扎西青年旅舍的指示牌,右边是黄花碧海绿草白羊。青海湖 ,到了。这里有海子所描述的一切,也是仓央嘉措的长眠之地。
扎西是客栈的老板,30多岁的藏民。扎西家的住宿环境不好,应该说整个湖区的住宿都不好,能找到有热水洗澡的就已经很不错了。这里面朝青海湖 ,背靠南山,有飘扬的经幡,香醇的青稞酒,以及高原红下质朴的笑容。扎西家的热水供应完全依赖太阳能,由于早前的阴雨天气,当晚无热水。纵使再不情愿,我也不会冒着7℃的低温在高原洗冷水澡。
对于一般的旅行团,他们去青海湖 是指青海湖 151景区,门票100。去过的网友纷纷表示,如非乘船游湖,完全没有必要买门票进去。偌大的青海湖 ,除了旅游公司开发的景区,藏民也开辟了小路从公路到湖边,价格只需要5-30。因此,我们就没有到景区,而是听从扎西太太的建议,每人花了5元进入湖边。湖边离马路大概100米,夹杂种植着高原作物——青稞和油菜花。观赏油菜花是免费的,如果你不需要亲手触摸湖水,那5元也可以省掉。我们在当天下午并没有进湖边,只在路边观赏油菜花。在花海旁,三脚架长枪短跑比比皆是,目之所及,几乎都是单反。一位伯伯听到我帮妈妈拍照时喊“一二三”,听出了我的粤语,搭起话来。原来,他们是一个从上海 来的摄影团,已经等了一个下午了,才等到雨过天晴的时机。伯伯说,从西宁 到青海湖 的路上从右边窗户可以看到雪山。呀,我就是坐在右边窗户啊,居然错过了。但并不是所有事都错失了就无法追及,我还有回程。
【扎西家的多人间】
【到牧民之家串门
【南山的浮光掠影】
【我是马路控= =】
下午7点,我们累了,太阳却还高高挂着。回到扎西家解决晚餐时,落霞与孤鹜齐飞,湖水共长天一色。这里的夜晚,没有万家灯火,没有觥筹交错,我静静等待亮瞎我狗眼的银河。然而,由于下午天气不佳,云层还未完全散去,当晚并没有出现银河。冒寒在院子里看了半小时,虽然没有期待中的银河,可是我也知足于繁星。第一次看到完整北斗 七星,非常明显,如同教科书上所说的像一个勺子。有些美好我无法分享,但它却是存在,例如静谧的星夜。回到房间,妈妈早已熟睡,她有点高反了。晚安,青海湖 。
【没有三脚架,只能把相机放在椅子上朝上而勉强拍得一张。拍不到北斗 七星,小小遗憾。现场比照片壮丽。】
2012.7.1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青海湖 、南山牧场
7点,睡到自然醒,错过了日出。今天的行程很简单,爬山,进湖,然后回西宁 。窗外,天蓝。很多人说拉萨 的天空是无法形容的蓝,今天的青海湖 也是醉人的蓝。盘腿坐在藏式大床上,享受着来自添香的面包。唉,这里的食宿真心痛苦。洗漱后,走出院子里。
逆光下的经幡随风飘扬,暖暖微凉。沿着泥泞小路,朝旅舍背后的南山走去,因为扎西太太说在山上可以看到青海湖 的全景。南山不是传统的旅游区,除了近处住宿的驴友,它并不吸引匆匆的旅行团。而今天,南山的路上更是只有我和妈妈,这最宁静的游玩。
【弱智儿童欢乐多= = 楼主已经二十一岁了,楼主妈妈对此想当汗颜】
南山小径,左边,牧草青稞,放牧人喂羊策马;右边,光影明暗,油菜花妩媚摆动。远方,高山巍峨,犹如碎石的米白一片,是蠕行的羊群。慢悠悠地沿着小路走了约莫一个小时,走走停停,赏心悦目。随着地势的升高,青海湖 的全景已经尽收眼底。风轻轻,草青青,牛马低笑绿盈盈;天湛湛,水蓝蓝,黄花依偎云舒卷。该如何形容这片静好的牧场?小妹才疏词穷。但我知道,它是我到过最舒心的地方,像一种恍如隔世的神往,I am so close to the heaven.
【上面白色的一坨一坨,全是羊群。】
【来张粗糙的全景拼接吧= =】
小路旁,偶尔会发现这种看似无害小花,并非特别娇艳,却有一个很骇人的名字——狼毒花,也名断肠草。它的根系含有剧毒,可更可怕的是,狼毒花的出现是草原荒漠化的标志。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这片草原将被吞噬成一片戈壁荒漠。
【就是它们】
离开南山牧场,我们朝着湖边走去。下湖边的黄泥小路是由藏民修建的,而小路两边的青稞和油菜花,也是藏民种植的,地块和作物都归藏民。临近湖边,搭着一个龙门 ,一名六七岁的藏族小姑娘看到我们,立马从帐篷迎上来。小卓玛的汉语并不好,只会简单的一两句“进去要5元。那边不能去。”哈哈。我们走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湖边。撩拨凉凉的湖水,波光涌动,连空气也是腥腥的蓝色。脚下,垒起了一堆玛尼石。这是藏族人祈求安康 的方式,多出现在路边山垭湖边。我不贪心,放上一块小幸福足以。在青海湖 边晒太阳,也是一种奢侈。
【这些就是油菜花和青稞夹杂,以青海湖 为背景】
在湖边,遇到一个骑车环湖的男孩。男孩皮肤黝黑,饱经风霜。我们互相帮忙拍照后,我就离开了。回头看,他在为他的坐骑卖弄风骚式地摆拍着。这辆车,以及车后两个沾有黄土的防水袋,一定常年陪他征战南北风餐露宿,车轮滚动着一圈又一圈的梦想。
油菜花田旁边,长着一些紫红色的野花,煞是好看。芳草萋萋,鲜花满地。回来后一直百度,觉得是薰衣草,但始终得不到证实。各位看官,能确定吗?
【这货是薰衣草么= =】
【蒲公英】
午饭过后,从扎西家坐车回西宁 。这里是青海湖 边的一个小村落,没有汽车站,于是我们只能在路边拦截过路车。这条笔直环湖南 路,G109,是进藏的公路。一路向西,直达西藏 。我坐在马路边,有种搭车到西藏 的感觉。哈哈,屌丝女发白日梦。梦只发了15分钟,就坐上了回西宁 的班车。再见,青海湖 。
妈妈很厉害,把票价从50大洋砍到35,师奶的功劳。我记得昨天的伯伯说过,路上能看到雪山。我一直留意车窗外。果然,还没出青海湖 地区就已经看到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山,尖尖的雪顶。一直举着相机高速连拍,生怕错过。不知名的雪山10分钟后离开了我的视线。然而,在距离西宁 还有一小时的路程时,车窗外又出现了雪山,也不知是不是同一座。虽然少了青海湖 的蓝色衬托,但是片片花田也拼凑出宁静安逸。
下午5点,回到西宁 。实在受不了西宁 的重口味面食,我挑了一家饺子馆。不过,还是清真的。餐馆简陋,家庭作坊式的,穆斯林教徒。我知道这里的份量都很大,只点了一碗饺子,叮嘱老板娘不要放其他配料,清水煮熟就好。和妈妈一起吃一碗。老板娘面露尴尬地问我是不是不好吃,所以只要一碗。我解释说,不是不好吃,只是因为我们南方人吃得不多。天啊,一碗饺子差不多30个啊,而且每个都很饱满,一个人吃怎么行呢。
晚饭后,途径一个市场。很多人在围着一个小摊上买酸奶,我也买了一碗,2.5元。当地人买酸奶,有些买一两碗,有些干脆拿着那种大瓶子来打一大罐。那位大叔说,酸奶配蛋糕,是他们最常吃的早餐之一。可后来发现,它们都不是我的菜…吃货再次很失落。
【传说中的无皮鞋老酸奶】
今晚换了一家商务宾馆,很糟。最后一晚在西宁 ,晚安。
2012.7.14 未有期待,却更精彩
早上9点,从西宁 汽车站坐汽车到张掖 。张掖 ,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城市。本是默默无闻,张艺谋的《三枪》愣是把张掖 丹霞山扬名了。本以为去张掖 的路途会很漫长,毕竟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谢谢一路好风光,最后我甚至希望我一直在祁连山 的路上。从西宁 到张掖 ,有两个选择——到兰州 乘火车去张掖 或者直接坐班车。我们选择后者。到达张掖 ,需要翻过祁连山 ,途径门源 。能坐在车上第一排,是一个极大的运气。你信不信,我出发前做攻略,连班车坐哪一边位置观景比较好也问了别人?答案是右边,但是左边也不错。
西北 的路似乎都不超过四车道,即使是高速公路。上祁连山 前,居然在一个小镇上堵车了。司机说,油菜花开了,大家都自驾游到门源 看油菜花。门源 油菜花,应该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与水墨婺源 的秀气不同,以祁连山 为背景的门源 油菜花海,有着一种无懈可击的霸气,壮阔,震撼。由于在青海湖 已经近距离接触了油菜花,所以我的行程里并没有安排门源 这一站,只是沿途观赏。以万亩花田,迎接一场青春盛宴。赏花的人实在太多了,游人不顾一切地把车停在路边然后疯狂拍照,轻而易举地把本来就窄小的盘山 公路包围了。大巴车上的我们,从俯瞰到穿越,油菜花田始终存在于我的视线。司机说,GOV为了色彩映衬,把门源 花海里村落的房子都刷成白墙红顶。
远处的那一片隐隐约约的黄就是大名 鼎鼎的门源 油菜花。路上的车流令人咋舌。
离开门源 ,班车途径一个叫峨堡镇的小地方。过了峨堡镇就算是翻过祁连山 ,到了甘肃河西走廊了。在海拔接近4000米的祁连山 盘山 公路上,雪山时隐时现。成群结队的白羊彷佛才是这里的主人。越过草原上,爬过山坡,穿梭于星罗棋布的游牧民族帐篷毡房,六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张掖 。
张掖 ,是一个美丽的保留。张掖 本来并不在我的计划之内,无意中在蚂蜂窝上看到张掖 丹霞的美图,惊为天人,绚丽大气!于是,我决定保留张掖 。
到达张掖 时已是下午两点。在车站附近吃过午饭,就和约定的包车师傅会合,前往丹霞山。李师傅说:“张掖 的丹霞和你们广东 的那个丹霞山不一样。你们的那个丹霞啊,只有丹,没有霞,看造型。我们这个看色彩。”李师傅说,丹霞最好看的是日出。我们出发时间是下午四点,早了。而日落在8点半。丹霞山的门票,是目前我们购买的第一张门票,原价40元。游览丹霞山需要乘坐景区的汽车,20元没人。这是一个性价比很高很高的景点。丹霞山绵延500公里,目前开发的只有50公里,横跨临泽 县(我们去的)和肃南 县。当年张艺谋在拍摄《三枪》时,曾在丹霞山取景。从此丹霞山一炮而红。我不知道丹霞地貌的成因,也懒得去百度。年年岁岁的风雨以及各种矿物质,发育了这片浑厚壮阔的七彩丘陵。飞扬跋扈的色彩就这么闯入我的旅途,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七彩丹霞是上帝的调色盘。游览了2小时,发现很多摄影师架好三脚架在等日落。我担心李师傅等太久,就早早地出来了
西北 的路上,两旁林立的是挺拔的白杨。我对白杨的印象,若不是此行,只停留于小学课文的《白杨礼赞》。而白杨身后,往往站着明媚的向日葵。如果我是一朵向日葵,那太阳一定在西边。
我们今晚要赶火车去敦煌 ,于是李师傅把我们送到火车站附近就走了,坚持不和我们吃饭,很憨厚的一名西北 汉子。李师傅听说我们几天没吃到米饭了,特意把我们送到一家饭馆,很感动。我们的火车是凌晨12:20,吃完饭才9点多。在车站附近买了一种类似哈密 瓜的瓜果,老板管它叫“一包糖”。无敌甜啊!!!!!广东 话来讲就是“甜都漏”!!!!!!大概因为这里的日照 充足,雨水少。在火车站里晃荡理论两三个小时,眼看马上就到上车时间了,可迟迟未检票。尼玛的火车晚点啊!凌晨,在一个陌生的火车站,呼吸混合着各种气味的空气,听着一个列车晚点一小时的噩耗。从昏昏欲睡到晴天霹雳 ,去你妹的小清新!!!!!去你妹的潇洒走一回!!!!
终于的终于,我们在凌晨1:15分登上了开往敦煌 的列车。实在太困了,一上车就摸黑滚上悲催的上铺,从河西走廊沿着铁路兰新线,一直哐当到丝路重镇——敦煌 。晚安,梦回驼铃。
2012.7.1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敦煌
火车上的早晨一直是喧闹的。6点就被各种嘈杂声吵醒。窗外,细雨飘零。挂雨的车窗外是一片荒凉的隔壁以及——一片风车!没错,是真正风车,延伸至好几公里的风车!火车继续哐当了两个小时,上午9点,我们终于到了敦煌 。飞天敦煌 ,蓝天白云,杨柳黄沙,热情仲夏。来之前,我以为杨柳只属于烟雨江南 ,原来它也适合尘土飞扬的西北 。敦煌 的火车站很特别,火车站前的柱子上刻有敦煌 标志飞天浮雕。
出了火车站,坐专线公交到敦煌 市区。在公车上,居然遇到了蚂蜂窝的网友,他们手上拿着蚂蜂窝的旗帜,他们中的其中的一位是广东 同乡,闲聊了几句就各自回旅舍了。我们在敦煌 住国际青旅,一栋很温馨的玻璃房。玻璃房很有feel, 有一隅花房,有一角书吧,有一方休闲之地。玻璃房总共四层楼,我们住四楼的双人房。四楼有一个大大的露台,摆放着八个帐篷。掌柜说,很多人喜欢住帐篷,在天台 数星星谈天说地。敦煌 的繁星我也在这个天台 上见识到了,和青海湖 一样,这里也可以看到勺子状的北斗 七星。掌柜说,如果在鸣沙山露营,还可以看到银河。
敦煌 国际青旅
在青旅安顿好后已经是上午10:15,约好的包车司机到门口接我们了。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敦煌 雅丹地貌,途径敦煌 影视城,玉门 关,汉长城遗址。路途非常遥远,单程超过200公里,我们遇到了一对小情侣一齐拼车,女孩来自珠海 ,男孩来自西安 。
去雅丹的路上,人烟稀少,大漠荒芜。眼前只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就像一个无人区。敦煌 影视城是途径的,我完全没兴趣,只不过是一场来到就去瞧瞧。一堆仿古建筑,就算模仿得再惟妙惟肖,缺少了历史赋予的内涵,就只是一堆垒砌的泥巴而已。拍了些到此一游的照片,就撤了,往玉门 关奔去。
【如此荒凉】
【敦煌 影视城】这货的门票和丹霞的门票一样,确实天渊之别啊。楼主对比之后非常不平衡= =
路上,师傅说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去一趟阳关。冲着王维的《渭城曲》,我也想一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把酒欢畅,不诉离殇。可是师傅说,现在的阳关已经是完完全全的现代建筑,那道关门,早已不复存在。当年的青衣羽冠,羌笛琵琶,也已曲终人散。所以,此时阳关已无意义。
其实,来敦煌 ,是一场考古,是把历史文化付诸现实。我来考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否如书上所言的孤独壮丽;我来考证,孤城遥望的玉门 关是否不曾度过春风;我来考证,古老是丝路上,幼细的黄沙上可曾留下过淡淡胭脂香气的丝绸,或者浓烈的异国香料。
如今的玉门 关,如果没有了王维的《出塞》的色彩,它只是一个蛮横的旅游点,一个泥黄色的土墩。玉门 关与干涸的河床,以及断断续续的汉长城遗址遥望,惺惺相惜。只有他们同属于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我可以吟一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么=。=】
汽车继续在路上行驶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魔鬼城雅丹。雅丹地貌,是属于罗布泊 地区的一部分,风蚀孕育了这片地区的千姿百态,包括西边60公里处的楼兰。楼兰,我也曾在高三的试卷上默写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雅丹地质公园也是需要乘景区观光车游览的,每一个造型都被称为一个“雅丹”。下午的雅丹是炽热的,即使穿着布鞋,也能感受到黄沙的热气。
【这群货叫 西海舰队】
都说雅丹的日落是绝美的,但是我们的时间配合得不好。离开雅丹时只是下午4点,距离日落还有5小时,只能作罢。回到国际青旅,已经7点了。洗漱后外出觅食。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遇见敦煌 夜市,是吃货最美丽的意外!敦煌 夜市,看着各种小吃,吃货贪婪的特性原形毕露。烤肉,烤蔬菜,烤馕饼,xj大盆鸡,椒盐羊肉,冰冻啤酒!!!!老板,全给我上,除了啤酒= = 开玩笑咩,人在外地,保持清醒的好。
烤羊肉串很鲜美,看着老板娘从一只白花花的大羊腿上慢慢割下肉,串成肉串再烤。没喝啤酒,喝了敦煌 特产的李广杏汁。冰凉酸甜无得弹!吃饱饮够,逛了一下沙洲夜市。夜市里,小商品琳琅满目,大多是一些手工艺品。商家都挺老实的,虽然要砍价。挑了一些小手信和明信片,寄往远方。我认真地写着祝福,一笔一笔。
回旅舍的路上,买了一只小西瓜和李广杏。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新疆 舍友每次在广州 吃西瓜都说一点甜味也没有。今天才知道,比起西北 的西瓜,广东 的西瓜算跟毛线!没有冰冻也这么甜,不得了!!!! 顺便说一下,敦煌 距离xj哈密 ,只有一个火车站。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敦煌 的哈密 瓜一定都系甜都漏!回到房间,因为明天要去鸣沙山,所以装备一下相机。听过了太多人把相机毁在沙漠的经历了,所以我对鸣沙山,不敢掉以丝毫轻心。
【三层保鲜膜护航,楼主无敌了!!!!】
【牛逼么=,=】
玻璃房四楼天台 ,星光灿烂。晚安,敦煌 。
2012.7.16 看,月牙弯下的泪光,在丝路之上被遗忘——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
上午8点,拼车到达鸣沙山。鸣沙山,是我踏足的第一个沙漠。清晨的鸣沙山阳 光还很柔软,沙子不滚烫,天空依旧湛蓝,但游客已经熙攘。
在入门处租了一双鞋套,买了骑骆驼的票,在驼队里等待出发。很遗憾地,我和妈妈分开了两个骆驼队,她的队伍先出发了。骆驼是属于当地的家庭的,每个家庭拥有一支或数支驼队,每支驼队有5只骆驼。8点半左右,我的驼队出发了。
【妞,给爷笑一个~】
【唯一 一张骑在骆驼上人像照~ ——photo by my mum】
骆驼的脖子下,挂着一个铃铛。驼铃响起,如西汉一样悠长,也如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眼前蜿蜒起伏的淡黄,是一卷从驼峰上跌落的丝绸,羌笛声胡旋舞为你笑为你哭。谁带我踏上孤独的丝路,追逐你的脚步;谁带我离开孤独的丝路,感受你的温度。
【影子空又来了】
骆驼不紧不慢地走着,慵懒的颠簸后,我来到了一条栈道旁。我要沿着栈道爬上山顶,然后滑沙下来。栈道并不容易走,木块陷入沙子里,手脚并用才爬上了沙丘的顶部。然后,我用了15秒就滑了下来。手掌与沙子摩擦后泛红了,抓起一把沙子,看着它们从指缝中溜走,穿着鞋套的脚踏不出完美的脚印。
【楼主的纤纤玉手。。。勿喷好么】
摇晃了1个小时数后,骆驼在月牙泉边停下。
月牙泉,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呈月牙状,矜贵如爱情。因为也许再过50年后,它就会蒸发。如果沙粒爱上泉水,是把它毁灭性地永久占有,还是把它紧紧拥抱,亲密却不可靠近。“梦想穿过了西域,包含了多少的禅意;爱情像一本游记,我会找寻它的密语。看,月牙湾下的泪光,在丝路至上被遗忘。”
月牙泉旁边的沙粒是彩色的,这是五色沙。当然,并不是绚丽夺目,只是一种宁静的特别。我取了一小包回家,用小玻璃瓶剩着,贴上记忆的标签。
午饭后,前往东方艺术瑰宝——莫高窟。我曾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对王道士是先入为主地鄙夷。在我看到莫高窟售票处旁边的那座道士塔时,就理所当然地不屑了。在敦煌 ,莫高窟处于一种凌驾于一切的地位。在莫高窟附近,有一个敦煌 莫高窟研究院。以莫高窟为中心的敦煌 文化,已经发展成一种敦煌 学。如余秋雨所说,敦煌 在中国 ,而敦煌 学已经在世界。研究院的院长地位与省委书记等同;莫高窟解说员的选拔比公务员还激烈严格。
洞窟内,是绝对的禁止拍照。摄影器材要存放在保管处,当然,也有个别游客用手机偷拍。我把相机存放时,看到保管室内成百上千台单反被随意地堆放着,真壮观。莫高窟的门票很贵,但是它里面有专门的讲解员。每个讲解员带领20-30名游客,拿着冷光手电筒,游客领取耳机,回到汉唐明清。莫高窟内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多个,但是我们能参观到的只有其中的8-12个。每个洞窟都有编号,大门紧锁,需要讲解员打开才能进洞参观。每个讲解员他们所能打开的洞窟是不一样了,因此游客们所能参观的洞窟也就不尽相同。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的朝代的绘画风格与建筑风格有其独特性。洞窟内,墙壁上千百年前的浓墨重彩已随时光剥落,地面的青砖石板也追逐年岁而抬升。目光追随着讲解员的冷光电筒,墙上的经变、千佛像,中空的四方穹顶,古老的艺术被现代眼光审视,只留下叹为观止。
大约90分钟后,我们参观了10个洞窟,结束了莫高窟的行程。
我的西北 路,至此已经可以说结束了。去往火车站,踏上回程。下午6:50分,乘坐从敦煌 发往兰州 的列车,等待14个小时后到达的兰州 。
卧铺车厢内,形形色色的旅人三三两两地交谈着,有初相识的,有一家老少出游的。晚上8点多,途径风车阵,我突然想起日落,躺在中铺的床上问坐在窗边妈妈日落了没。妈妈说,现在准备了!我立马滚下床,抓起相机准备。我在西北 的运气,真的很不错。这是我看过最壮丽的一场日落。请想象,苍茫的戈壁滩上,在规则地伫立着风车方阵中,长河落日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渐变色的晚霞,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醉美西北 路。唯一可惜的是,车窗太脏了。
9点多,天还没完全漆黑。火车上,对着夕阳说晚安。再见敦煌 ,我的思路。
2012.7.17 路过兰州
列车晚点了一小时,我们在早上10点到达了兰州 火车站。兰州 ,只是我的中转站。因为要从这里飞回广州 ,所以在此停留。从火车站走到机场大巴乘坐点,走了足足30分钟。在附近的一家餐馆吃了午饭,点一碗牛肉面,行程中的最后一餐。午餐过后,我们在路上见到了之前在张掖 尝试过的那种甜甜的瓜,兰州 人把他们叫“银地”。我们做了这么多次旅游以来最傻气的一件事——买两个小瓜托运回家。呼,背着10斤的水果以及行李,真不容易。
【切开长这样的】
下午4:10分,我们的飞机准时起飞,离开了兰州 。
曾经看过一本小说,男主角对女主角说,如果有机会,我想带你去搭一趟傍晚的航班。我必须再一次强调,这次的行程真的很幸运。在火车上看到的夕阳是最壮丽的,而这一场在万米高空中的落日则是无法形容的。是孤寂,是娇艳,是热情似火。她独占于无涯的苍穹,淹没于团团的云彩。在舷窗外,天空被分成多个渐变色。从红到黄,从黄到紫,像高中化学课上的混合物分离萃取实验。可惜我的相机放在了行李架上,懒得拿了。只能静静地欣赏。再见了,西北 。
晚上8点半,平安降落白云机场。爸爸在A8门外等候。我回来了,清远 。
“身未动,心已远;既已到,却流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