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http://images.mafengwo.net/images/post/new_notes/fully_loading_v2.gif)
京城,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 出发时间/2018-04-03
- 出行天数/6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5120RMB
“ 梨花开 春带雨,梨花落 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 ”
夏至未至的四月,列表里单曲循环着一首挺小众的歌,歌者说:
“暖冬未去,早春未至,愿能赴约,一同靠近爱,靠近温暖的事。”
然后,在快要被文件淹没之余上京城溜达了一圈,顿时发现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叫做:相伴有人
这种感觉就是,你不需要时刻都紧张着害怕着什么,因为累了可以不管不顾坐下就睡;不用害怕找不到方向而死命的记路,隔壁有会领着你走的人;跑着有人陪你疯着跑,醒来有人陪你唠
“佛说慈悲为怀,大概是因为同喜要比同悲来得更加简单。”
倘若时间有网,请允许我网住所有的美好,让大家一同在这些欣喜中沉浸。
PS.我最爱的光雾山游记
请戳 ://www.achim-lelle.com/i/8074395.html
公众号:米鱼池塘 这里泡着我生活中关于世界关于时间关于爱的记录
“最近做了一个手工,想送给我的一个师傅,你说我寄过去会不会坏啊?”
“会吧,这种纸风景快递过去肯定会散的!”
“那怎么搞,还送得了不,好怕快递过去就垮了那岂不是很傻逼 ... ”
“啊哈?我也想做个小模型送给我偶像额!”
“每次去北京都是开会,跟拉猪样的一车拉过去吃喝拉撒睡然后一车又拉回去了。我都没好好看一眼京城长啥模样啊,好想去玩几天。”
“我也是!我对北京的记忆停留在小学,堵了一路跟着人潮爬了一下长城,故宫我进去了没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娘在门口给我买了羊肉串。
而且我好想去体验一把京剧,好美!诶,要不我们飞过去送一趟礼?”
“走咯,那干脆四月份去玩不,就4天走不走!你从深圳去,我从长沙去!”
“好!走就走,走起!京城见,买票去!”
于是就这么着,机票酒店和我心心念念了好久的戏曲拍摄都确定下来了。
为了拍摄同时不耽误小伙伴的时间,我特意选择早一天飞到北京,留一整天用在戏曲体验里,然后大湖南的黄妹妹第二天的下午再跟我汇合,所以第一个夜里我默默的寄住在从小就崇拜着的小姨家。
出发前抡个问了北京的朋友们,都告诉我不冷,天气可好了穿单衣了。于是我很没出息的没有坚定自己要带棉袄的立场,质疑了天气预报说的降温,在箱子里装了一堆大衣打算凹造型来着。出机舱门的时候,直哆嗦的同时还听到了惨叫连连,那一瞬间我就默默的后悔了。
北京四月天还雨夹雪,真的是不多见的,我碰巧遇上了不知道得说自己幸运呢还是 ......
住所
出发前火速的定了两间酒店:古韵坊怡景酒店和什刹海皮影文化酒店,因为节假日的关系看中的酒店都没有连着4天的房,而且为了要住到两间看着都不错的酒店,果断决定一边住两天。
古韵坊怡景酒店不算好找,刚开始我们一路问人了还是走得七拐八拐才找着,虽说不上世外桃源但却有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再后来熟悉以后才发现走酒店门口五分钟不用就是南锣鼓巷。北京3月中旬就会停暖气,对于这几十年难得一遇的4月雨雪天被子就稍微薄了一些,想要多一床被子前台告诉我们被抢光了哈哈,不过我们一直开着热空调吹也就稍微能回点温了。
这边到景点和地铁站的距离都很赞,当然到地铁站近指的是没有行李的情况下,这间酒店算是性价比很高的了,尤其是夜里我们可以在南锣鼓巷逛个够,买点水果再回去趴好谈天说地,幸福。
什刹海皮影文化酒店我是真的很满意,不知道是因为暖气比较足床比较软还是说隔音比较我们太疲倦,总感觉到早上根本不想醒,真的是感觉可以赖在酒店不动。酒店二四六晚上可以观看皮影表演,据说有的时候还会安排教境外友人包饺子的课程,或许是因为那几天正好外面太过寒风凛冽,我们很想待在酒店就不出门了,并且也是真的有两度晚饭是打包了外卖带回酒店里吃的,这是后话留着后面接着唠。
酒店陈列了许多皮影小物,走道房廊也有许多皮影主题的小设计,挺精致的。
办理入住的时候,前台小姐姐给我们泡了两杯欢迎茶,顿时心里就暖起来了。
不疯魔不成活
戏曲究竟是什么呢,我也不太懂。
但打小我就觉得戏曲的人物扮相都很美,无论是青衣刀马旦或是一人千面的丑角,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只听人们说:“中国戏剧是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但却觉得离自己很远,从来没有切实的去感受过戏曲的魅力,当然除了去看戏。朋友们甚至父母也很好奇,他们说的是:“为什么你会喜欢会去看这种估计我奶奶才会看的东西?” 相信这句话,有部分人跟我一样,听着会有点不开心,虽然我不是学戏曲的,但毕竟这在我心里也是国粹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艺术。
说实话,小时候刚开始爱上这些个扮相真的不是文绉绉的说什么跟着姥姥看电视受到什么大美的戏曲感染之类的谎言。真正的情况其实只是,小时候是看了一个我都不太记得名字的电影,里面有演肥猫的那个演员还有阿娇,当时看到了她在里面的戏曲扮相很是好奇单纯的觉得好漂亮;再后来看霸王别姬心里就想啊,要是哪天我有机会可以化一个戏曲的装,所有行当都上齐拍照记录一下就好了,这么想的时候好像我还是个初中生。在那之后吧,对“梨园”对“青衣”对“咿呀”这些词都有着迷一般的莫名的好感。所以你能想象,当我知道真的有戏曲拍摄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多么的兴奋
进京之前就提前订好了一天专门进行戏曲拍摄,怕耽误小伙伴玩耍特意定了提前一天过来拍照。
这里忒感动的是另一个小伙伴:倩倩
早上六点就从邯郸到了北京,也就是她凌晨三点的票坐火车,七点就在小姨家楼下等着我,降温的北京也让她穿少了再加上估计也累坏了。接着胡同里找酒店的时候,估计着凉了在路边还吐了。由于约了戏曲拍摄,咱们吃了个早饭就开始去拍照。整个从十点半开始到下午五点左右才结束,她也一直陪着我中午还没来得及吃饭,把我感动得真的是一塌糊涂。
看节目里,徐帆说:化戏曲妆听说有人勒头还给勒吐过
这我是没感受着,毕竟我不是上台演戏化妆师姐姐也对我手下留情了,但是整个化妆过程学问真的是大大的有。最开始让我换上彩裤,穿上水衣的时候,真的是冷得我只蹦,毕竟这大风雪里停暖气的北京,热空调真的不能满足我,所以我默默的穿上两件外套扛了下来。
刷桃红面的时候,还是不太适应总觉着自己长得怪怪的。吊眉以后,感觉整个人一下就掉进梨园里了,瞬间入戏。最记忆犹新的是“贴片子”,扮相立马就活灵活现了,而且!贴片子脸颊冷得哟,本宝宝真的是直哆嗦,这酸爽无以言表,可以自行脑补“惨叫声连连”。
一直很好奇角儿的长发,原来是线做的,天真的我还以为真的是些发丝。
由于旦角是不允许露耳朵的,所以后来我的耳朵是一直被水纱压着不被放出来的。
戴首饰的这个过程,叫做“戴头面”,整套妆容化完的时候,我真的是一直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在感叹。而倩倩是从昏昏欲睡中瞬间清醒过来,一度紧盯着我对着一顿狂拍,边拍边赞叹戏妆的大美。
说真的,这样的妆面看真人比相片要美太多,包括后来在我后面来的一个阿姨,也是上完妆之后被咱们盯着夸了老半天。美的不是人的容貌,是国粹的灵动与震撼
以下是“钟无艳”的妆,单单是半边脸的勾花就用了半个多小时。
顺便要一提的误区是:戏曲妆上妆很考究,但其实并不难卸。我以前也是一直以为,这样的油彩很难洗掉,这次经历了之后才知道,用专业的卸妆膏在脸上揉开,拿湿纸巾那么擦个几回,接着用洗面奶随便一洗就都没有了。
定妆照出炉
杨玉环,贵妃娘娘很经典很大气的一个扮相
但是贵妃的头饰是真的很沉:欲带凤冠 必承其重
温婉如玉杜丽娘
化妆的时候还和大家伙说起来,曾经看牡丹亭的时候,坐我前边的一男的看到回魂这个片段竟然看哭了,而且哭声是我坐他后座伴着戏曲声响都能听到的。我说吧,看戏哭出来我还真的没那么深的理解,结果影坊老板随口的一句:“嗯,那可能是他有过相似的经历吧?” 硬是把我和化妆师姐姐逗乐,笑得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