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悠品会稽——跟着课本游绍兴

  • 出发时间/2015-06-20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1200RMB

【最in城市逛吃指南】绍兴篇

一年一度的史诗级灾难大片“高考”又结束了,走出考场的莘莘学子们干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扔掉课本,拥抱久违的自由空气。但有一本课本,我劝大家还是好好珍藏,因为这门课可能将代表着你整个人生记忆能力的巅峰水准……没错,那就是语文课本。

想必,纵使已经毕业多年的小伙伴,也绝不会忘记曾经出现在语文书里,令你魂牵梦萦、夜不能寐的“背诵全文”制造者——鲁迅和王羲之,以及贯穿小学到高中,一直“不离不弃”的南宋大文豪陆游,甚至是名言几乎写便所有学校教学楼外墙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而今天我要说的是,他们这几位的老家都在同一个地方——浙江绍兴

是不是没有想到昔日折磨过你脑细胞的大佬们,居然住得这么集中?嘿嘿,一网打尽……呃不,一步到位的机会来了。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钗头凤”到沈园之夜,从书圣故里到“兰亭集序”,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绍兴都能找到本尊。不仅如此,绍兴还有大名鼎鼎的“状元红”黄酒,和“天下无鸡”的花雕醉鸡,特别是在“五月五、醉端午”的仲夏夜,一口酒,一口肉,再伴着婉转清扬的越剧旋律,这惬意简直不羡神仙。

去过绍兴,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样一方山水,能养育出这样多的盖世英杰。还等什么?马上到来的端午小长假,是时候去会一会课本里的人与物了。

【悠游绍兴】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古时候乃越国的都城,名曰“会稽”,就是《兰亭集序》里“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那个“会稽”,一直到南宋高宗时期置绍兴府才有了如今的名字。绍兴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古迹以名人故居为主,上到王羲之、贺知章,下到鲁迅、蔡元培都曾在此留下过重要的人生轨迹。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绍兴河网密布、水系庞杂,那种“密布”可不是导游词上的客套话,是真得如同毛细血管一般,把小城分割成颇具凌乱美的“珍珑棋局”,是迄今我见过的最能担当“东方威尼斯”美誉的中国水城

窃以为端午游江南地区是最合时宜的季节,南方人过端午本就很有节日气氛,更何况是“鱼米之乡、古越之都”的绍兴

绍兴的景点相对集中,三天假期足够悠游。我是第一天赶最早班次的高铁中午到的绍兴,随后一天半的时间都泡在绍兴老城里,最后留出半天去近郊的兰亭,傍晚就可以返程回家了。

那么现在,就跟随我的镜头一起走进绍兴

1.鲁迅故里:寻找周树人

游逛绍兴老城的名人故居,必然要从鲁迅故里开始。

不得不说,鲁迅先生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不仅是写作文时引用的无数句“某某名人说”的最佳代言人,也是承包了我们90后全部青春的“三周之一”:背着周树人的课文,听着周杰伦的歌,看着周星驰的电影。

鲁迅先生和他少时的居所无疑是激发我来到这座水城的最大动力之一,在盛产文人、师爷的绍兴,鲁迅故里俨然已成为全城“名人堂”里的金字招牌。

步入园区,立马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江南风韵,充满了古典水乡的独特情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旁,坐落着一溜粉墙黛瓦、被称作“台门”的绍兴传统民居,如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土谷祠、咸亨酒店等一系列老建筑,以及从鲁迅故居门前淌过的古运河、游荡的乌篷船,都能在故里中一一对应,让人禁不住地脑补鲁迅作品里描写的小镇景象。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鲁迅故里,是不收门票的,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入各个景点参观。

不过你在园区入口处会看到一个售票中心,是专卖绍兴旅游套票的,分为两种,一种是13个景点的联票140块钱,另一种是13个景点外加“沈园之夜”越剧演出的通票180块钱。

这类套票基本上囊括了绍兴所有能玩的地方,像沈园、兰亭、东湖、大禹陵等门票均价都达到40块钱的景点都在其中,如果全部玩到的话,还挺值的,但要是只去最有名的三四个景点,就不如单买划算了。

保存较为完好的鲁迅故里,占地面积达50公顷,全面还原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历史风貌。

那些高中时背诵过的课文段落忽然被眼前的景物唤醒,一字一句,历历在目,仿佛跟鲁迅先生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深切交谈。

▲德寿堂,鲁迅祖居的主堂,为家里接待客人的大厅

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是走进园区后,最先游览的两处景点,是从清乾隆年间保存至今的、实实在在的文物古迹。前者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人称“周家老台门”,白墙青瓦,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宅第。

▲周家祭祀祖先的香火堂,中间挂有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画像

出周家老台门向西走,过鲁迅纪念馆就到了鲁迅故居,即周家新台门,1881年9月25日天秤座的鲁迅就诞生在这里。

他在新台门里度过了悠然自得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而他整个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日子是在绍兴度过,谁也没曾想水乡的柔情竟能将“小公子哥儿”鲁迅塑造成中国近现代史上光耀后世的“民族脊梁”。

◆Tips: 推荐指数 ★★★★★
开放时间:每日8:30-17:00(下午16:30停止放票)
建议用时:2小时左右
交通参考:[公交] 乘坐8、13、10、16、24、88、108、316B、316C、317、快速公交2路至“鲁迅故里站”下车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93号
门票:凭本人第二代身份证直接到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等景点的入口处领票参观(每人每天限领门票1次,一证可携带 2人同行;鲁迅祖居入口调整到游客中心,可进入游客中心直接领票参观)

2.百草园&三味书屋:打卡经典课文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也在鲁迅故里内,逛完台门就可以去往这两个地方。三味书屋在鲁迅祖居的对面,百草园则在鲁迅故居的后院。

虽说按照游览顺序是三味书屋在前,百草园在后,但我还是习惯按照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来介绍这两处语文书必打卡景点。

从新台门穿过去就到了传说中的“百草园”,这是一片占地面积约两千平米的菜园子,建在纷纷拥拥的闹市里当属豪华版的自留地了,地主家的“富N代”迅哥儿幼年时就常常在这里玩耍。

百草园现在还保留着鲁迅先生文章里描写的场景——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椹,以及短短的泥墙根。

虽然,百草园整体风格显得朴实土气,若不是鲁迅“名人光环”加持,你都可能不会特地进来参观,但在那个没有电子游戏侵蚀童年的时代,大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玩的“任天堂”。

百草园的尽头有几幢亭台水榭,是当年周家族亲游乐、听戏的台子,再搭配石板桥和锦鲤池,组合出简约版的小园林。

如此闲适的环境,让少年迅哥儿变成了“无恶不作”的熊孩子,在百草园拔过何首乌、毁过泥墙、朝隔壁扔过砖头,皮得不行,最终家里人决定把他送到当时全绍兴最严厉的私塾——三味书屋,接受教育和改造。

晚清名塾“三味书屋”离鲁迅家不远,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三味书屋是一座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鲁迅12岁到17岁在这里习字求学),塾师寿镜吾先生坐馆教书长达60年,是鲁迅的启蒙老师,寿先生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印象。

如今的三味书屋从建筑外墙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原来的面貌,与鲁迅先生在文中描写的一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话说三味书屋的“三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哪三种味道?

其实“三味”的典故来自一段文言词:“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醯醢’音同‘西海’)”,直译过来就是: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就像吃米面,是主食的味道;读二十四史就像喝美酒吃佳肴,是下饭菜的味道;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就像品尝各种风味的酱汁,是蘸佐料的味道。

总结起来,“三味”实际上指的是古时对学问的分类和梳理,以经为主,史为辅,子集次之。

书屋的正中央有一张四方的八仙桌,上面搁着砚台和戒尺,右侧是一摞厚重的古书,有意思的是书前摆着一副小画框,里面清晰可见一个拓印的“早”字。

小时候许多同学都受到鲁迅先生刻字的启发,在书桌上画满了解放天性的艺术创作。

◆Tips: 推荐指数 ★★★★★
开放时间:每日 8:30-17:00
建议用时:1小时左右
交通参考:[公交] 乘坐8、10、16、24、88路至“鲁迅故里”站下车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新建南路732-7号(百草园)、鲁迅中路264-1号(三味书屋),均在鲁迅故里内
门票:凭身份证免费领票参观

3.鲁迅纪念馆:学霸的开挂人生

鲁迅纪念馆,位于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即周家新老台门)之间,始建于1973年,后来为了与鲁迅故里的整体画风相适应,2003年改建翻修,一年后完工重新开放。

想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来这里就没错了,馆内采用编年体形式,展现了鲁迅出生时绍兴的社会环境,突出了同样是年少轻狂的熊孩子,为什么鲁迅如此优秀,用各种真实故事告诉你,鲁迅凭什么让你背诵全文。

本篇游记共含 14218个文字, 114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绍兴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