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心之向佛,情迷稻城亚丁。[上]

  • 出发时间/2018-05-08
  • 出行天数/7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3900RMB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一名欧洲领队,我很少在国内旅游,也可以说我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在国内走走。常年往返于欧洲中国,我眼里只有欧洲的悠久历史、城市风光以及风土人情,而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没好好品味。
长年累月飞来飞去,高强度的工作也让我自己觉得疲惫,所以今年有意减少自己的工作量,除了要去读书,还有个私心就是可以出来玩耍,挥霍青春时光。
选择川西线是因为里面有两个我最感兴趣也是最期待的地方:色达佛学院&稻城亚丁。因为工作原因,对世界三大宗教都很了解,但是还是比较倾向于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所以很想去色达佛学院听扎巴(男僧侣称呼)和觉姆(女僧侣称呼)们辩经。很早以前就读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当时就被里面这个叫“稻城亚丁”的神秘地方深深吸引,同时暗许心愿,一定要去到这个地方看看。
网上一番攻略和对比后,决定选择某宝的拼车行程,4个人一辆越野车,成都往返7天行程。于是算好时间赶紧用自己的国航里程兑换了北京-成都往返机票,收拾下行李,准备粗发。
我定的航班是行程开始前一晚的,在成都住了一晚,下了飞机,行李放下,还是没管住自己的嘴,搜了下周围的美食,选了我喜欢的辣口~串串香。

作为一名合格的吃货,虽然无数次暗下决心说晚上不吃东西,结果到了成都,之前所有的决心都不知哪儿去了。
第二天,也是行程的第一天,一早酒店吃完早饭后就急匆匆的拖上箱子前往集合的地铁站(其实司机大哥是会到酒店来接的,但因为自己傻,所以走了冤枉路)。作为我这次行程的司机成哥是个热情、实在的人。在后来的的聊天中才知道原来他是藏族人,还是藏族里的少数,叫嘉荣藏族。退伍军人,从小就会藏语和四川话,现在定居在成都,因为娶了成都老婆,哈哈。
行程其实可以简单归纳为成都-色达-稻城亚丁-成都。中间当然还有很多停车的地方,都是些路上经过的小景点。
沿岷江而上,就驶入川西风景长廊,坐在车上,望着窗外极速掠过的风景,内心只一种舒服自在的感受。不工作出来旅行的感觉真好,或者说旅行不是在途中为客人忙前忙后,而可以真正舒服惬意享受过程的感受真好!
沿途停车的第一个地方是桃坪羌寨,以前都是在电视节目的介绍里听过羌族,还从未接触过他们。

这个季节可以吃到车厘子,大约20-30块钱一斤。
在寨子里吃了午饭,都是川菜馆,虽然店面不大,但是真的应了本地人的话,是个川菜馆都好吃,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下午参观了另外一个寨子--卓克基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寨始建于1718年清朝乾隆年间,为四层碉房,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观赢组织人力进行重建。1935年7月,毛泽东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克基土司官寨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百度搜索粘贴,我怕自己说的没它好 )
这也是个名副其实的羌族寨落,如果想要更好的感受羌族的风情,个人觉得应该小住一两天,和羌族人有交流才行。
第一天行程结束。
第二天是前往色达,去佛学院,还有,天葬。。
驱车到色达后成哥说要先去吃饭,我们问为什么,他说,“不然,等下看完天葬,就吃不下了”。于是,我们匆匆吃了午饭,然后就前往了洛若尸陀林,去感受最肃穆的轮回礼。

天葬可以说是藏族人最为传统也是最为神圣的安葬方式。藏族人一生都非常的虔诚,他们诵经祈福,请愿和磕长头。最后一次布施就是天葬,完成自己的一生。
以前就听说过天葬,总觉得神秘而又难以想象,揣摩着逝者及家属的心情。当了解了藏民的习俗以后,才真正理解,他们一生清贫,家里的金子大部分送去了寺庙布施积功德。天葬是他们得习俗,更是一种信念,一种无私的奉献。
站在旁边其实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天葬台四周有围墙,我们实际是看不到里面的逝者以及操作的上师的。但是你仍然会被现场的气氛逼得喘不过气来,好奇、恐惧和悲伤好几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想象一下,几百只秃鹫在空中盘旋,准备带领逝者往生极乐,场面可以说壮观,也堪称悲壮,对于我们没有这样习俗的人来说,总是有一种对逝者亲人难以割舍的心疼,心疼他们的肉体,一种无法接受的悲痛涌上心头。不由地让你感叹人生!不论你生前富有、贫穷;显贵、落魄,在这一刻,犹如出生时,孑然一身,了无牵挂。
天葬时间大概1个半小时,结束后,大家都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
成哥为了缓解大家的情绪,特地带我们去看了土拨鼠。

可爱的土拨鼠,因为经常有游客来的关系,所以并不是十分怕人,我们拿着面包和饼干就俘虏了它的心,不知不觉就从洞里出来了,特别有意思的是它们还喝水,真是“知冷知热”。
和土拨鼠玩耍一番后,我们沉重得心情似乎轻松了不少。接下来要前往的是行程的重点--色达佛学院。
想要去色达佛学院,在停车场下车后还要专门搭乘内部摆渡车,单程票价每人3元。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由晋美彭措法王1980年创办,在短短数年间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

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 这里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

色达县城20余公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山口的两旁是排列有序的十几座白色塔子,所谓塔子一般是放经书和供佛的所在。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五明佛学院,我刚刚进到山里时被它的壮观惊得目瞪口呆,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木棚屋,这些都是在这里修行和学习的喇嘛(男僧人)和觉姆(女僧人)的宿舍,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

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音译)。坛城的梵文名称为“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平时是人们转经的场所。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够好;下面一层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本篇游记共含 3316个文字, 44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川西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