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5月10日-13日
【景点】鲁迅故里、沈园、东湖、仓桥直街、兰亭、贺秘监祠、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
府山-越王台、青藤书屋。
DAY1(5.10):福州 →绍兴
乘坐D378次动车,由福州 出发至绍兴 ,14点42分出发,19点44分到达,历时5个小时左右,票价201元。到达绍兴 后,就在如家的城市广场店入住,直接从火车站打车过去的。因为晚上火车站那里比较偏僻,公交似乎比较稀疏。宾馆楼下就有小卖部,路口就有个大超市。当时我们查的还有一个锦江之星的位置其实也不错,但后来还是选择了自认为较为中心地带的如家;而且这家的标准间很紧张,提前一个多星期预定也许可以。绍兴 是个很袖珍的水乡小城,以前应该是个小镇吧。虽然经常市区交通会堵塞,但是市区内打的基本都是在起步价内,目前起步价7块,加上燃油附加费,一般都是9块钱。
DAY2(5.11):鲁迅故里、沈园、东湖、仓桥直街
早上8点半左右出门,穿过小路到达“绍兴 大剧院”公交站,乘坐66、77等多路公交都能到达计划第一站——鲁迅故里。绍兴 的很多公交车都是有售票员的,这点还不错,不必自备太多一块钱硬币。不到20分钟,我们就到达了鲁迅故里。那天天公作美,旅游团更是络绎不绝。在大牌子的右手边是游客中心,在那里可以凭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还代售140元的绍兴 旅游通票,包含了14个景点(鲁迅故里、绍兴 博物馆、沈园、沈园之夜、大禹陵、会稽山、东湖、兰亭、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徐锡麟故居、蔡元培故居、大通 学堂和青藤书屋,赠:鲁沈船票)。如果不计划游览这么多地方,单独买票似乎更划算。我们后来讨论说如果只去回来自己感觉比较好玩的,就是鲁迅故里、沈园和兰亭,3者合计80(后2者各40元,前者免费),但东湖和名人故居不去又未免可惜。
鲁迅故里风景区保护和修缮的很好,包括鲁迅祖居、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含百草园)、三味书屋,整条街道古香古色。我们先参观的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周家老台门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 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这里旅行团很多,导游的介绍更加详细,如果有兴趣,可以考虑蹭团。这栋老房子很大,行走其中可以细细品味当年的生活。
从鲁迅祖居出来继续走不远,右手边是鲁迅纪念馆。展馆有两层,按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点,介绍鲁迅先生生平事迹。很多展品与中学语文课本联系起来,更有意思。我们的下一站是鲁迅故居部分(周家新台门)。鲁迅故居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 习、工作的地方,鲁迅是在这里出生的。前面部分和老台门的布置很像,后面则是百草园。百草园原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我们来到百草园,虽然这其中并没有百草,只是个普通的菜园子,但是还是像童年的鲁迅一般兴奋。
从鲁迅故居出来,往回走不远,街的对面过个桥就是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 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鲁迅的座位,在书房东北 角,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 、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听说鲁迅学习很认真,自己要求从原本靠近后院的座位,换到了就在师父桌子左上方的那个角落的位置。真是令人惊叹。从三味书屋出来,就有一个乌篷船码头。我们乘坐乌篷船从鲁迅故里,经过众多小桥,到达沈园。
沈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 园林,院内绿树成荫,清风徐来、柳絮扑面。沈园之所有如此有名,是因为它所发生的故事。我还记得那是我妈妈给我讲的为数不多的故事之一(我妈妈不善于讲故事,⊙﹏⊙b汗),关于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相传八百多年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初娶唐琬,伉俪相得,后被陆母所迫而离异。公元1151年(绍兴 二十一年),两人邂逅于沈园。陆游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间,极言“离索”之痛。唐琬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悒郁而逝。晚年陆游,又数访沈园,赋诗述怀。公元1192年(绍熙三年),他68岁时,重游沈园,又赋诗一首,在诗题中写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于石,读之怅然”。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咏沈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句。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沈园由此而载入典籍。
一处私人花园,经历如此岁月沧桑,至今仍得以流芳,全因为一则千年不老的故事,一首催人泪下的《钗头凤》。刻在墙上的两阙《钗头凤》感人至深:“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见之,感慨万千,一病不起,终因愁怨难解,郁郁而终!病中,唐婉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厥:“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情深如此,令后人也感慨无穷,触景伤情。
我们计划安排失误的一个地方就是,没有考虑吃午饭的便利。由于我们先参观了鲁迅故里,后参观的沈园,而午饭我们又想去咸亨酒店,于是乎还要走回头路。如果先安排去沈园,参观完鲁迅故里直接就可以午饭,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不管如何,我们靠着GPS手机导航,一路沿着刚才乌篷船走过的路回头走,因为穿过鲁迅故里的街道,就是咸亨酒店了。令我们欣慰的是,途中桥头有个名为“惊鸿照影”的陆游与唐琬的雕塑,“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咸亨酒店创建于清光绪甲午年(一八九四年),是酒乡绍兴 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店。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使咸亨酒店闻名中外。其实这是一家连锁酒店,记得在秦淮河畔也有一家,但大家心里都想着是不是绍兴 的才是最正宗的呐。这也是一个有两进的老房子,屋里陈设正如鲁迅书中所描写。另外在柜台边上还挂着一个“孔乙己欠十九钱”的牌子,有意思。所点的菜里头,我们认为比较成功 的有素烧鹅、甜酒酿、糟鸡、四季豆,那个霉苋菜梗最失败,实在是咸的入不了口。当然,在柜台所买的茴香豆和豆干真的是赞,好吃!从性价比来说,价格人均40多元。
吃完午饭,我们走到大路上,果断打的奔赴东湖。鲁迅故里的游客中心会给一张通往其它景点的公交和打的指南,那个很好用。我们从鲁迅故里打车到东湖风景区,加上燃油附加正好15元。东湖位于绍兴 城东箬篑山麓,昔日秦始皇东巡至会稽,于此供刍草而得名。自汉代起,相继至此凿山取石,至隋,越国公杨素为修越城,大举开山取石。经千年鬼斧神凿,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宛如天开。湖内有陶公洞、仙桃 洞,最富情趣。小舟入洞,如坐井观天;碧潭岩影,空谷传声,景色尤称奇绝,号称“天下第一水石盆景”,为浙江 三大名 湖之一。
那天天气晴好,真是湖光潋滟、水黛山青。“勿谓湖小,天在其中”。东湖,宛如一使人玩味无穷的水石盆景佳作。我们没有选择再乘坐乌篷船,它要在通票外另收费还是次要的,主要是阳光太强,直射加反射的双重紫外线让我们有所畏惧。总之,东湖如果不是在郊区太远,还真是平日里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不过绍兴 人有私家车的真不少,乘坐公交的感觉大都是游客。我们在“东湖风景区”站乘坐1路公交车回到城市广场。
在城市广场随性行走,观赏了大善塔、绍兴 大剧院等,在路的另一边瞥见一派水乡美景。后来去查了了解到,那里似乎就是府山公园附近。府山是绍兴 古城内的主要名山,因形状若卧龙,又名卧龙山;我们所知的绍兴 黄酒——古越龙山也是得名于此。里头的景致据说也是不少的,除了越王台其余也是不收费的。由于晚饭时间临近,我们决定前往同学推荐的寻宝记状元楼。
根据GPS定位,仓桥直街离城市广场并不远。仓桥直街位于越王城历史街区内,府山东 侧,是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涵,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道。老街 主要有河道、民居、石板道路三部分组成。这里的房子感觉没有很过分的修缮,破旧的可以,一副原生态的模样。我们在路上的某家店买了一些绍兴 甜点,最满意的应该属奶油小攀,是蛋清所做,有点像蛋挞,但似乎比蛋挞要健康的做法。我们还参观了街道中的一家黄酒馆,比较完整了展示了绍兴 黄酒的制作过程,比鲁迅故里街上的那家绍兴 黄酒馆(完全是购物点么)感觉要靠谱多了,当然这里也兼卖古越龙山。
到了寻宝记状元楼,人气那个旺啊!我们差不都是5点半过一点到达,刚好占据了最后的座位。后面等待的队伍排了可长。这里的菜都还不错,我们所点的绍兴 醉鸡、什锦野菜,还有那个青豆养颜汤都很好吃,只可惜绍三鲜由于上菜速度太慢,我们给推掉了。结果这顿人均20元。夜游的选择很多,可以参观城市广场的夜景,也可以去沈园看沈园之夜的演出。一天的行程下来我们略感疲惫,于是去超市买了点零食和早餐,就走回宾馆了。
DAY3(5.12):兰亭、贺秘监祠、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越王台、青藤书屋
早上不到8点半就出发了,从绍兴 大剧院站乘坐3路公交到兰亭风景区,每人3块钱。虽然是周末,但公交车依旧宽敞。车上除了游客,还有不少爱好书法的当地老人。车程差不多不到半小时,可以沿途欣赏绍兴 的城市风光,老城区和高新区的差异之大真的让人有恍若穿越的感觉。
兰亭位于浙江 省绍兴 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 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 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 四大名 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 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我们参观的景致依次有:1、“鹅池”碑,旁边真的有好多白鹅;2、“兰亭”碑,碑上的字是康熙所写;3、曲水 流觞,所呈现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4、流觞亭;5、御碑亭,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书风秀美,雍容华贵。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书法飘逸;6、临池十八缸,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景点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可以让大家拿起毛笔来参与练字,非常有趣;7、王右军祠,建于康熙年间,粉墙黛瓦,四面临水;清池一方,传为书圣洗耳恭听笔之墨池,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旁环廊。祠内有王羲之像和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序》。其余的景色如书法博物馆等等,个人觉得一般。还有那个之镇,其实就是购物街。不过,这里要佩服下绍兴 人起名字的水准,总能把名字起得人引人好奇,比如 畅叙阁其实就是一个卖茶水的地方。
参观完兰亭再乘坐3路公交返回城市广场,一个上午也就过去了。我们沿着解放北路步行至一家荣禄春饭店,其实是当地的一家快餐店,价格便宜、种类也多。也许与位置在市中心有关,这家店的生意确是非常兴旺。午饭毕,沿解放北路回走不远,往右手边的劳动路进去,走到底就是贺秘监祠和周恩来祖居。
贺秘监祠位于周恩来故居西侧,原系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的行馆。里面介绍的主要是贺知章生平的史迹,地方不大,但是确实有大唐遗风。旁边就是周恩来祖居,街对面是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先辈世居于此,祖父任职江苏 时,迁居淮安 。祖居是一幢坐北朝南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瓦房,富有传统特色的黑色竹丝台门。祖居内的“周恩来史迹陈列室”,主要介绍周恩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来绍兴 的活动。
之后我们乘坐的士到达秋瑾故居。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一九○六年回乡后,这里又成了她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故居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故居”匾额。进入故居,就是一个石板铺成的小天井。越过天井是三间坐北朝南的平房和一间小楼,当中的堂屋里挂有“和畅堂”的堂匾。后花园并不大,传说是秋瑾练剑的地方。
从秋瑾故居出来我们继续乘坐的士到达府山越王台,这里要另购门票。越王台气势宏伟,位于绍兴 市区卧龙山(府山)东南麓,状如城楼,系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另外还有一处清白泉和清白堂,据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因遭贬黜,担任越州知府,他在山岩间发现一个废井,井中有泉,使人清理之后名为“清白”,借以表明自己“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的从政之道。并在井上构筑“清白亭”,将其住处的凉堂命名为“清白堂”,还专门写了一篇《清白堂记》。
参观完越王台我们趁着晚饭前的时间,又一次穿梭在仓桥直街,寻找通票中的景点青藤书屋。在深巷之中不大好找,问了路才寻见。《山阴 县新志》载:“青藤书屋,前明徐渭故宅”。青藤书屋很小,大概只有三个房间,里面陈列的是一些徐文长的生平事迹和书画作品。关于徐文长的故事,大多是从爸爸的那本《七个才子六个癫》里头看过的,主要都是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DAY4(5.13):绍兴 →福州
密密麻麻两天的游览行程确实让我们有点累了。从绍兴 直达福州 北站的动车也只有一班,是早上8点半的。从如家宾馆出来走到解放北路上,对面就是公交站“第五医院”站,原来名叫“咸亨医院”,也就是现在百度地图还没改过来的原公交站名。1路公交车刚起步,我们就发现了右手边的蔡元培故居,距离这么近,竟然没去参观,真是略带遗憾。不过,这样也许才能更好的回味无穷。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结束愉快的旅途,平安回到福州 。总之,这次绍兴 之行是比较成功 的,我们也是非常满意。漫步在这座江南 小城中,清新的水乡气息令人心旷神怡,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到遍地风流。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这一句话,我觉得很合适——老绍兴 ,最江南 !
【致谢】蚂蜂窝绍兴 攻略(第7版)、百度百科-景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