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岭南中心,世贸都会广州

  • 出发时间/2018-02-18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一个人

2018年2月17日到2月22日,我从珠海出发进行了了一次环游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旅行,广州是本次旅行的第四站和最主要的一站。我是在2018年2月18日早上从佛山坐广佛地铁线到达广州的,从佛山祖庙地铁站坐广佛线到西涌站换乘广州地铁1号线到达广州公园前地铁站。到达以后首先把大部分行李寄存在之前预定的广州府前铭泰公馆前台。轻装开始在广州的三日游。有很多中国人会认为广州没什么好玩的,我身边很多安徽人都认为广州如同武汉一样杂乱且旅游景点没有亮点,但是我通过网上搜索发现广州是个完全不同于武汉,旅游资源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美食很多的地方。广州合肥一样不是很多无知者说的没有什么景点,而是过于低调。

广州简介

广州位于广东省中部,南岭以南,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北部顶端,与北京上海并列现代中国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大约三四千年前,开始有了农业生产。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繁衍,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相传周夷王时,有五位着五色彩衣的仙人,手持稻穗,各骑仙羊,自南海降临古广州(时称楚庭),把稻穗赠给百姓,并祝愿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祝罢,仙人飘然而逝,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广州广州于是有了五羊城、穗城、羊城的美称。古代在城内建起的五仙观(现存),解放后在越秀山建的五羊石雕像、五仙人像(五羊仙庭),均是纪念这动人传说的。

广州在夏商周时代还是百越人一支南越人所居住的土地。百越人的语言是完全不同于中原华夏族的语言,没有文字,与中原语言不通。他们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部落林立。当时的南越人披头散发或截断头发,全身和面部纹上纹身花纹,有拔掉门牙或犬牙,染黑牙齿的习俗。因为气候炎热,越人一年四季穿衣很少,赤足。西周时代岭南的越人已经知道种植水稻,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并且已经懂得养猪。当时岭南地区水网密闭。大部分地区是原始森林,狩猎和捕鱼是越人生产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因为当时的岭南气候炎热潮湿,毒蛇猛兽出没,原始森林中有很多高大的木材,因此当时的南越人都住在干栏式木屋中,这种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猪等家畜,上层住人。西周时代南越人已经懂得用青铜铸造生产工具与兵器,并且开始仿效中原制造百越风格的青铜容器和乐器。当时的越人陶器以黑陶和印文陶为主。当时的越人已能制造独木舟和龙舟,并且掌握了用针灸的方式治病的医学知识。

广州的历史文献记载始于秦始皇派遣大军征服岭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遣屠睢为统帅,率领大部分士兵为楚国人的50万秦军进攻居住在今天皖南山区、浙江江西南部,福建、岭南和越南北部的百越人。战争初期秦国虽然征服了一些土地,但遭遇越人强烈抵抗,因为军粮不继,秦军在进攻广西的西瓯越人时遭遇重大损失,前线总指挥屠睢也死于一次越人发动的夜袭。战争初步失利后,秦始皇命令史禄开凿了连同长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漓江的运河灵渠,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派遣任嚣、赵佗等继续率领秦军进攻越人,最终在前214年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征服了先秦时期为异域的岭南。当时秦朝直接控制的地盘仅限于今天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粤东和粤西的越人部落有些只是臣服于秦朝,承认秦朝统治,并且缴纳贡品,很多地方仍然是当地部落酋长控制的地盘。有很多不服从秦朝统治的越人躲进深山密林继续抵抗。前214年秦始皇征服百越后,秦军来到今天的广州老城区,见到当时的珠江在这里入海,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北边越秀山上留下甘甜的泉水,水路联通珠三角平原与粤北,粤西地区,背靠群山、面朝大海,是个难得的·形胜之地,于是当时的秦军统帅任嚣就在今天的广州越秀区北京路附近修建了广州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周长4华里的任嚣城。这是广州建城的开端。秦朝在广东设置了南海郡,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四个县,以任嚣城为番禺县和南海郡的治所。广州从此为番禺县和南海郡两级治所。南征百越后幸存的秦军将士就成为岭南最早的汉族人(当时叫华夏族)这些将士大部分就地转入屯田戍守的半兵半农生活。南海郡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从中原迁来的50万人,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这些人被称为“贱民”,也就是“奸商”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奸商”,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因此,岭南北方移民的经商血统确实是有根有据的。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战后驻留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边疆的行列。很多将士就地娶百越女子为妻,这就是今天岭南最早的一批汉族人的来源,中原的语言文字、冶铁、蚕桑、丝织、牛耕、造车、织网捕鱼、造船等技术都随着秦军征服百越而传入岭南。

前208年,秦二世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前206年病危中的任嚣曾急召好友龙川县令赵佗商议,认为岭南地广物丰,有险可守,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以保一方百姓。赵佗采纳了任嚣的建议,封锁与中原的交通,拥兵自重。他受任嚣之托行使南海郡尉的职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据有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都城。赵佗扩建了番禺城。番禺城长十里,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其位置约在今东至芳草街附近,西到华宁里,南到西湖路,北到越华路一带。今天南越国的宫署遗址就是当年南越国王宫的所在地。西汉王朝建立后,因为中原饱经战乱破坏,经济陷入瘫痪赤贫状态,军力不振,国力衰弱。而南越国兵精粮足,因此汉高祖刘邦对南越国采取了容忍策略,公元前196年夏季 ,汉高祖正式承认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为赵佗所有,遣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朝的藩属国。公元前181年,因吕后打算停止与南越国贸易关系,禁止南越国发展急需的铁器和母畜输入南越国,南越国不满,于是发兵攻打汉朝长沙国数县而去,赵佗因而自立为帝。公元前179年,吕后死,汉文帝刘恒即位,派人重修赵佗先人墓,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命高祖时多次使南越的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赵佗再次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复归汉朝,但在南越国内,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前137年赵佗去世。赵佗统治南越国广大地域六十七年,深具独创性并取得成功:政治上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废“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冶铁业,以及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文化上首先是推行使用汉文。自赵佗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为了促进汉越融合,巩固统治,南越国采取了尊重越族传统与习俗,吸纳越人为官,鼓励汉越通婚,与越人和平共处的国策。促进了岭南开发、民族和谐和越人汉化。南越国在岭南的统治一直延续了5代。前113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并联络东越(今福建境内)发兵反汉。次年,前112年汉武帝调集大军10万分兵数路进军南越国,最终在这年冬天攻克南越国都番禺,灭亡南越国,将岭南第二次并入中原帝国版图。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创作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意思是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城)也是当地的一个都市,是珠玑、犀角、玳瑁、水果、葛布之类的集中地。当时司马迁提到的中国21个大城市中只有6个位于南方,番禺广州)、成都江陵荆州)、寿春(寿县)、合肥、吴(苏州)。当时的广州已经与东南亚南亚许多国家建立了海上贸易线路。汉武帝时期中国贸易船队一直到达了印度南部海岸。到了东汉时期,中国的船队更进一步到达了波斯湾。广州开始成为中国南方的外贸大港。东汉末年,广州为交州刺史士燮割据的地盘,当时的交州州治设在广信(广东封开)。公元210年,士燮纳土归降孙权。孙权任命南征岭南军队的统帅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来到南海郡番禺,见巨海浩荡,原野殷阜,大为赞赏,认为其自然、经济和政治条件均适合设立州治。于是报请孙权批准,扩展城廓。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广州由此得名。三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陆上丝绸之路时断时续,境外奢侈品的进口,又促进了海外贸易,使广州成为一个造船、军事和外贸基地。

隋唐时期北京路一带是广州的中轴线,城内多为官衙机关,而繁荣的商业区主要位于城外的城西。隋炀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在鸿胪寺下“置四方馆”,使“掌其方国及互市事”,成为外贸事务专职机构的先驱。唐朝时,国力空前强盛,开辟了“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到大食国)的贸易航线,出现了“大舶参天万舶争先”的图景,境外商人来广州多的年份达10万人。诸国贡使、商贾络绎不断,使广州巨额的外汇收入“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睦江淮之求”。公元590年隋朝在岭南领袖冼夫人的支持下建立了在岭南的统治,同年隋朝改番禺县为南海县,为广州首县,番禺县和广州都以广州城为治所。隋末动乱,掌握岭南实权的冼夫人之孙冯盎在乱世中先后归顺军阀萧銑、林士弘和李唐。公元621年冯盎分南海县为番禺南海二县,广州城成为广州番禺南海二县两级治所,广州城以南北中轴线为界,西属南海县,东属番禺县,这种政区格局一直延续到1912年。622年唐朝平定岭南公元770年前后,每年来广州的境外船只共有四千多艘.为了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还在广州专设“市舶司”,总管对外贸易与收税是为海关的起源,也是我国第一个海关。为了管理境外商人,还指定在今光塔路一带设“蕃坊”,建房供外商长期居住,并特设“判官”一职,管理侨务与接待工作。当时居住广州境外人很多,据阿拉伯人记载说:唐末黄巢农民起义攻破广州时,杀胡商十二万至二十万人,可见当时在广州境外人数之众。唐代广州已形成牙城、子城和罗城的三重格局。唐代广州城为岭南道和南海郡以及广州都督府治所,高踞岭南行政中枢地位,发挥它的政治功能,以致“五岭之南,郡以十数,县以百数,幅员数千里,咸执秩拱稽受治于广州之长”。唐朝末年,刘隐、刘岩兄弟平定岭南各路势力,先后割据岭南。917年刘岩在广州建立十国之一的南汉国。将广州改名兴王府,定为国都。南汉除了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上修筑了恢弘壮丽的南汉王宫外,又在广州城内外建离宫别馆,王家园林数十处。南汉宫殿十分奢侈豪华,南汉王宫的昭阳殿以黄金为天花板,以白银做成地面,殿内设水渠,渠内放珍珠,殿内东西两个柱子上用水晶、琥珀雕刻成日月图案镶嵌在柱子上。南汉扩建了唐代广州城,将广州城南扩到今天延安路。将兴王府广州城规划为宫城、皇城和郭城。南汉经历了四代君主的统治,从刘岩在位晚期开始,南汉的统治十分腐败黑暗。一代比一代残暴、奢侈、无能。南汉末代君主刘鋹不会治国,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宫女亦任命为参政官员,其余官员只是聊备一格而已。刘鋹又认为群臣都有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才会被进用,以致于一度宦官高达二万人之多。又相当宠爱一名肥胖的波斯女子,与之淫戏于后宫,叫她“媚猪”,而自称“萧闲大夫”,不理政事。后来将政事又交予女巫樊胡子,连龚澄枢及卢琼仙都依附她,政事紊乱。970年,宋朝派大将潘美率领大军攻南汉。南汉旧将先前多因谗言而被杀,宗室亦遭翦除殆尽,掌兵权的只有宦官而已,城墙、护城河,都装饰为宫殿、水塘;楼船战舰、武器盔甲,全部腐朽。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军节节进逼,刘鋹挑选十几艘船,满载金银财宝及嫔妃,准备逃亡入海;还没出发,宦官与卫兵就盗取船舶逃走,刘鋹只好投降,南汉亡。刘鋹虽然作恶多端,却因其无能与不得民心,得到了宋朝皇帝的终生优待。

宋代是广州城市的重要时期,1068年在子城东扩筑东城,1073年为保护新兴西部商业区和外商聚居地,又扩筑了西城,形成了三城格局。宋代广州城市范围东到立新路,北到东风路,西到人民路,南到延安路、一德路。1259年又在城南修筑东西雁翅城直到海边。宋沿唐制,把发展外贸作为基本国策,在广州设立第一个市舶司。宋元丰三年(1080)正式修订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法》。当时中国最主要进口货物乳香(一种药材),由广州进口的乳香约占全中口的98%,故乳香又称为“广东香”, 而由广州进口的境外药则称为海药或广药。当时出口货物是金、铅、锡、什色帛、瓷器、铜钱等,宋代外商侨居广州似较唐代尤盛。外商除光塔路附近“蕃坊”居住外,常有与中国人什居城中,政府在现北京南路、 高第街附近地区建市舶亭和海山楼为管理海舶和宴请商的地方 。宋代广州广南东路和广州南海郡)治所。继续作为岭南中心城市。1279年元朝占领广州。1280年元朝在广州设立广州路,广州同时也是路以上省以下的行政区广东道的治所和番禺南海二县治所所在。隶属于江西行省。大德八年(1304年)广州路有共180873户,其中广州录事司也就是广州城内为10013户,按元代广州路平均每户6口计算,大德八年广州城内人口为60078人。南海番禺等七县170860户,分别占总户数5.5%和94.5%。元代广州在战火过后又重新成为外贸大港,元代宫廷经常派遣官员和宦官到广州采买进口货物。

1368年农历三月,广东的元朝最高官员何真,见元朝大势已去,向明朝南征军纳土归降。1369年朱元璋设立了广东省,以广州广东省会,广州府治所和番禺南海二县治所。1380年明朝永嘉侯朱亮祖括建广州城,合宋元三城为一城,此后又进一步扩大市区,对旧城进行了改造,并向北部和东部扩展,加筑外城,使广州城形成东至今越秀路、北抵越秀山、西至今人民路,南至今一德路、万福路一线,周长10.5公里的城区。明朝永乐年间,广州的造船厂曾经为包括郑和舰队在内的明朝官府和军队制造了大量广船。明代前期从广州出发的中国商船一直抵达了今天的红海、波斯湾和东非海岸。到了16世纪,广州开始和欧洲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建立贸易往来。尤其是明朝隆庆年间开放海禁之后,广州的民间外贸活动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当时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主要是瓷器、丝绸、茶叶、棉布与中药材,欧洲输入中国的主要是西洋钟表、玻璃制品、枪炮、葡萄酒、象牙、香料、宝石等。因为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每年有大量白银广州输入中国。对外贸易极大得促进了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1646年明朝残余势力曾拥立朱聿鐭在广州登基,年号绍武。仅仅40天后就被清军消灭。164年1月清军占领广州。1648年驻守广州的明朝降将李成栋又反清投降南明。1650年汉奸尚可喜、耿继茂率领的清军在经历九个多月的激烈攻城战后占领广州,清军占领广州后展开了报复广州城居民的大屠杀,死者超过10万人。康熙年间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在广州安排八旗兵驻防。监视、镇压、控制广东民众。清朝顺治年间到1684年,清朝为了隔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势力的支持,下令迁界禁海,广州外贸除了官方朝贡贸易外,一律停止。1684年康熙平定台湾后开放海禁,广州民间外贸活动开始复苏,清代广州继续作为广东省会和最大的外贸港口。1757年,乾隆帝关闭其他外贸港口,只允许外商在广州开展外贸,广州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外贸口岸。境外商人来华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为贸易的代理,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店,就是“十三行”。当时的广州地方官府每年都要向清朝皇家缴纳大批采购的西洋钟表、鼻烟壶等工艺品。从广州外贸活动征收的关税成为清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清代中国输入西方的商品主要是瓷器、茶叶、丝绸和棉布。珠三角的外销瓷和丝绸产业受到外贸刺激发展很快,分工越来越精细,并且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清代广州城又增修东、西两翼城,向南拓至珠江边,广州老城城内空间达到5.20平方公里,形成了广州今天老城区的格局。到了19世纪初,广州城的建成区大大扩出城墙外,建成区超过10平方公里,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领导了查禁鸦片的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珠江口,1841年英军占领广州城郊,迫使清朝两广总督琦善答应屈辱的条件,同意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并缴纳600万银元作为广州赎城费。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通广州为港口。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在广州设立西洋人组成的三人委员会,作为广州最高权力机关,建立由他们控制的清朝广东广州的地方官组成的傀儡政府,对广州城进行可长达3年多的殖民统治。1860年8月,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英法联军撤出广州。作为交换条件,清政府将广州沙面一带割让给英法两国作为租界,由英国法国直接驻军和管理。鸦片战争以后广州开始走向近代化。1864年清朝采纳李鸿章建议在广东设立广州同文馆,教授外语与翻译西方著作。1873年,广州建立广东最早的官办企业与兵工厂,广州机器局。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起义,反抗清朝反动统治。起义最终失败,但扩大了革命思想影响力。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州的资产阶级和新军也准备独立,最终在1911年11月9日和平推翻清朝在广州的统治。1911年11月17日,广州军政府成立。

1912年,废除广州府,将广州荔湾区及广州老城西郊地区划归番禺县,将南海县治所迁往佛山镇(今佛山市)。广州番禺县治所和广东省省会。1917年孙中山发动了“护法运动”,11月10日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被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的政权。1918年成立广州市政治公所,广州开始以省会设市。1921年2月,广东省议会通过《广州市暂行条例》,并于同年2月15日公布施行,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并由孙科任首任广州市市长,广州市乃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市”。1921年成立的广州市政厅, 才特指广州这座城市。同年将广州老城区及其附近地区划归广州市管辖,广州市区从此不再归番禺县管辖。1923年,孙中山联合多方力量,驱逐陈炯明叛军,再次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1924年孙中山广州成立黄埔军校,建立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1925年6月24日,国民党中央议决改组大元帅府,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7月改广州市政厅为广州市政府。1927年共产党曾发动广州起义,短暂过控制广州。1931年,国民党内胡派、汪派、桂系、孙科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仿照孙文护法战争时的做法,在广州另立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1932年,将番禺县治所从广州城内迁往新造镇。1938年10月2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1945年9月16日,广州宣告光复。民国时期是广州八个特别市之一(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汉口、重庆广州),1948年《中华民国宪法》公布后,又改称直辖市。1949年,解放军解放南京后,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李宗仁将其总统府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内。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解放后撤销特别市。一度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改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1954年划归广东省领导,为省辖市。1983年2月,广州实行计划单列。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

广州别称羊城,穗城,花城,五羊城,简称穗,是广东省会、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代名人有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晚清名将骆秉章,海军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广州的饮食文化闻名中国。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所谓“食在广州”,广州菜,广州点心,广州早茶是中国美食的代表之一。广州粤剧、粤曲、岭南画派、广雕、广彩、广绣都是中国艺术的杰出代表。广州骑楼,西关大屋,东山和沙面的洋房是广州建筑的代表。广州目前有5A景区两家,4A景区22家,陈家祠、沙面、广州塔、南越国遗址、余荫山房、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市博物馆都值得一游。

合肥介绍

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看我写的合肥游记,合肥精华景点介绍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

//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两篇合肥精华游记里有景区官网,景点电话,景点地址和其他网友写的游记链接可以当证据验证真假。这两个大游记里有我写的其他景点小游记的链接。合肥还有庐剧和 巢湖 民歌,我写的合肥目的地的游记里还有几十首合肥有关的乐曲和民歌。

很多中国人会以为合肥没什么好玩的,很多人以为合肥只有中科大、逍遥津、包公园、李鸿章故居,但是实际上单论观赏性,中科大在合肥不能算景点,合肥有几百个历史超过中科大,几百处景色超过中科大的地方,它只能在武汉厦门等缺乏古建和自然风景单一的地方,才能算个景点。逍遥津排名合肥景点50位以后,包公园和李鸿章故居也不是合肥最好的景点。合肥这个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的普通的经济落后的省会,是一个有3200多年文献记载历史,2600多年史籍记载历史,一个有1个5A景区,25个4A景区,31个3A景区,157个A级以上景点的城市,数量是省会城市前列。合肥的地名来历不是两个胖子,而是南淝河与东淝河在这里交汇,原名合淝,西晋以后全部简写为合肥合肥的历史并不始于三国,也不是只有2200多年历史。合肥城市最早的前身古合肥城早在2500多年前就是城市,秦代设县,汉代是中国十八大商业市场和南方六大城市之一(寿春(寿县),成都江陵荆州),吴(苏州),(番禺广州合肥。)合肥历史上也并非无知网痞所说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它是东汉末年魏国扬州治所,南北朝时期的州治,隋朝到清朝庐州和庐州府的治所,五代十国到两宋安徽第一大城市,南宋淮南西路治所。城市的历史长度是安庆建城历史的3倍,南宋以来形成的合肥老城区面积5.6平方公里,大于明清时代广州福州济南长沙南昌兰州桂林昆明贵阳保定等当时的省会规模,是清代扩建后安庆城城内空间的2.2倍,歙县徽州府城的9倍,当时芜湖县城的14倍。合肥虽然近代衰落,但是今日的合肥虽然不算发达省会,但经济总量为全国27个省会城市第10位,人均GDP排名27省会首府第14位,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将保持迅速发展。合肥名人不是只有李鸿章,你们在中学历史课本里肯定可以看到这些出生于合肥生长于合肥的人的名字:范增、周瑜、杨行密、包拯、李鸿章、刘铭传、聂士成、段祺瑞、杨振宁。而合肥人被载入二十四史、清史稿及十国春秋,资治通鉴四部书的就有300多位。有很多中国人会误认为合肥饮食习惯接近湖北省或者河南省,与安徽淮河以北一样以面食为主食。然而实际上合肥土著是中国最偏好大米的一群人,饮食习惯在省外比较接近东面的江苏中南部地区,尤其是江苏省的江淮官话区,它的地理位置在南京正西略偏南,饮食,建筑与南京少有差别,方言在江淮官话区中,合肥话与南京话的区别小于南京话与扬州镇江话或者合肥话与安庆话的区别。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安徽环巢湖一带的土著饮食清淡喜爱淮扬菜系,讲着如同南京人说普通话那样的口音,他们并不是抱江苏大腿而是本就如此。也并不是只有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地区才有白墙黑瓦或者园林式的建筑,同样的建筑在苏皖江淮之间的大部分地区都有。

合肥并非像某些旅游热点城市那样徒有虚名,亮点极少。而是旅游知名度远小于旅游资源及它的历史地位。

合肥精华景点介绍请看我写的这两篇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274606.html//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因为蚂蜂窝服务器坏了暂时打不开,所以暂时用前面一篇替代)

广州光孝寺

初到广州,将行李寄存在府前铭泰公馆前台后,打车到离酒店不远的光孝寺。

光孝寺是广东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1650年清军南下,炮轰广州城,光孝寺也笼罩于战火之中。清军入城后,光孝寺被占为兵营,隔年又由于广东贡院在清军入城时毁于战火,故把光孝寺作为广东省举办科举乡试的贡院。期间,光孝寺进行过修建。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 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光孝寺是广州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名刹,建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寺由宗教部门管理。持导游证可以免票进入这里参观。省去了排队买票的麻烦。

光孝寺山门。

供奉弥勒佛和韦陀的山门殿,建于清代,过去寺庙的大门就是这里。

光孝寺大雄宝殿。光孝寺大雄宝殿始建于东晋时期,现在的建筑建于清代初年。殿堂高大宽敞,气势雄伟。

光孝寺大殿前有一对高4.95米,七层八角的塔形法幢。

光孝寺大雄宝殿前的钟楼和鼓楼是现代修建的,仿唐宋建筑式样。

光孝寺大雄宝殿的屋顶有精美的雕刻装饰。

大雄宝殿前的石法幢。

大殿神龛上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中间的佛像高5米多,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如来佛,只见他结蜘跌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举起,曲指作环形,正在向众生说法;侍立在他两旁的是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在释迦牟尼两旁的两位菩萨,左边是文殊师利,又叫大愿菩萨,右边是普贤,又叫大行菩萨。这一佛两菩萨三尊佛像合起来称作"华严三圣",与其它佛殿供奉三世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身佛(法身佛、应身佛、报身佛)和三方佛不同。这一组塑像都是当代的。在解放前,光孝寺大雄宝殿内有古代铸造的一组佛像,但是因为1949年光孝寺曾经被华南人文艺术学院占为校址,当时该校的无知师生与后勤人员在遣散全部僧侣入驻后,为了扩大他们的居住学习空间,进行所谓反封建的革命行为,对光孝寺进行了令人痛心疾首的破坏,平了光孝寺全部台基,将寺中大雄宝殿中的佛像与四大天王像全部毁掉,1950在他们砸开释迦牟尼佛金身时,在佛像腹中发现了一批唐代制造的木佛像和佛珠。多亏考古人员及时赶到,这些唐代文物才免于毁灭。现在这批唐代佛教文物都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古代石狮

清乾隆三十五年,1760年重修光孝寺的石碑。

菩提树,介绍见下面的石碑,原来这里有一棵中国最早的菩提树,现在的这棵树是清代移植的那棵树的孙树。

光孝寺六祖殿,建于北宋真宗年间,最初建立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明清时期又重建。六祖惠能(638—713年),号大鉴禅师,祖籍河北,俗姓卢,生于广东新兴。幼丧父,粥薪事母,偶闻他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悟,遂萌出家之志,投湖北黄梅五祖座下求法。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五祖弘忍大师印可,亲传衣钵,回岭南后,遇印宗法师于菩提树下出家,受具足戒。他创立的禅宗南派为汉传佛教很大的一个宗派,传播于日本朝鲜等国,后又传播于欧美。“师肉身不坏,归停曹溪,迄今仍存。”光孝寺为纪念六祖出家之因缘,立殿堂、塑六祖像供海内外佛教届朝拜。是为纪念禅宗六祖惠能而修建。堂内有座六祖惠能的雕像,为近年所雕,神态安祥,表情中充满了智慧。而在六祖堂前还有一只大木鱼,木鱼为佛教法器之一,刳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扣之作声,鱼头是朝外的。按佛寺里的规定,只有十方丛林才能将鱼头朝外,由此可见光孝寺地位之高。木鱼是和尚们做法事诵经时撞击用的法器。又因为鱼日夜都不会合眼,所以专意用它来警醒众僧,白天黑夜都不要忘记修行,才能"以至于道"。

瘗发塔
建于唐代,高7.8米,呈八角形,七层,每层有八个神龛。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六祖慧能在菩提树下剃发为僧后,当时的住持法师印宗把慧能的头发埋在这里。当年六祖慧能正是在光孝寺以“风幡论辩”,成为禅宗南派的创始人。后唐代人建塔以资纪念。

瘗发塔

光孝寺大雄宝殿背后

在光孝寺大雄宝殿后有建于五代南汉时期的两座铁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铁质佛塔。西铁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比东铁塔早建4年。该塔是南汉末代皇帝刘鋹宠幸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抗战期间因房屋倒塌,压崩了四层,今仅存三层。

本篇游记共含 44599个文字, 935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广州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