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http://images.mafengwo.net/images/post/new_notes/fully_loading_v2.gif)
国殇墓园及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腾冲行三
- 出发时间/2011-11-19
- 出行天数/8 天
- 人物/其它
- 人均费用/1000RMB
每次到腾冲,国殇墓园是一定要去的。记得七、八年前第一次到腾冲,在墓园,当地朋友告诉我,腾冲城曾沦陷日军铁蹄2年零4个月又4天。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经过42天浴血奋战,收复了腾冲。安睡在这里的就是在这次战役中阵亡的9168位将士。
每次面对这一块快斑驳的小小石碑,内心总是充满敬意,总会独自默默地缅怀那段悲壮的、而曾经被遗忘了的历史。
国殇墓园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进入全面反攻。为打通滇缅交通线,策应缅北作战,自当年5月起,中国远征军兵分左右两路再次跨过怒江,经过8个月的浴血奋战,连克日军重兵防守的滇西重镇腾冲、龙陵、芒市等地,于1945年1月把日军赶出境门,在畹町与驻印军胜利会师。这就是二战中滇缅战场著名的滇西大反攻。硝烟散去近70载,但这段渐渐远去的历史不可以忘记。
国殇墓园坐落在来凤山麓、县城西南端叠水河畔。
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7日。
进入墓园大门,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忠烈祠。
蒋介石题,李根源书。
安睡在这里的仅只是中国远征军为国捐躯的年轻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些年轻的血肉之躯,以生命作代价,最终赢得了滇缅抗战的胜利。
塔身周围刻有“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概要”
天地正气
献上一朵小花,略表心中敬意。
安睡在这里的生命不再寂寞。
腾冲人对这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即便在过去那些特殊的岁月里,墓园也得到较好的保护。
这是矗立在县城里的远征军198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这次到墓园,发现又有了一些新的建设。
张问德先生塑像
在滇西抗战史上,张问德先生堪称中华民族脊梁的杰出代表。1942年5月10日腾冲沦陷,已从昌宁县长职位上卸任两年的62岁的问德先生,毅然临危受命腾冲抗日县长,在腾北高黎贡山区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
问德先生著名的《答田岛书》石刻
墓园一隅新修建的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墓。
2011年 9月13日从缅甸寻回的19名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分别从畹町和猴桥口岸回家了,归葬在这里。
曾被战火摧毁的腾冲城,如今青山秀水依旧人间。
矗立在城郊公路旁的胜利打通滇缅交通线纪念群雕。
巍峨壮丽的高黎贡山山脉
在滇西大反攻中,和腾冲战役一样惨烈的另一场重要战役,就是松山战役。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于1944年6月4日向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发起进攻,至9月7日占领松山,历时95天,伤亡7700多人,攻克了号称“东方直布罗陀”的战略要地,为最终打通滇缅通道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