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星级游记】秘境磐安,寻一份既将遗忘的乡愁!
- 出发时间/2018-01-01
- 人物/一个人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巍巍群山,涓涓清流,座座老房,多年的磐安游历,让我在这片寂静的土地上终于寻获到一些快要遗忘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与故乡有关,也可以说与少年时的记忆有关。
记忆是碎片化的,经过重新编织和串连,才渐渐地完整和清晰起来。
是的,没有一个地方让我如此留恋情牵,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风景,实在难以忘怀!
因为毗邻家乡,磐安的语言、风俗、饮食习惯和文化传承都附上了家乡的味道;又因为山岳地貌的特殊性,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浪潮在这里阻了一阻,现代文明在这块“自留地”里 似"落后"了好多年。不曾想,很多如今看起来珍贵的东西反而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新观念下,这些对于80后之前的人们有着青春和童年记忆的老房子、老物件、古桥淸流、竹山绿海以及人文民风开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非家乡又似家乡,多次走近它,亲近它,让我愈发熟悉并喜爱这座山水环绕的小城中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
四合院里晒暖阳
人上了年纪,都会有怀旧的情结,可很奇怪,我自忖没到那般岁数,却时时睹物思人,那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低矮的山,清澈的河,村前的大樟树,屋内的八仙桌,灶前的大水缸以及每一样用过的物件,似乎都载负着过往生活的满满情感,每每目睹,与之关联的画面会一帧帧而来,那些人的音容笑貌依切亲切,健在或已逝的,还在走动或移居他乡的......感叹时光匆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不由唏嘘!
记忆中的故乡早已不见了呢!
有一天来到磐安,顺着乡道随性而行,尽头处总会有一个小小的村落,隐映于山林。
下了车,步行而入。慢慢地,一种深刻地熟悉和亲切感逐渐弥漫全身,我实在太喜欢那样的环境和氛围了,搬一条椅凳,靠着梁柱,冬日的暖阳从四合院井斜射进来,正好打在身上,暖融融的。
身心完全放开了,忘记了所有的繁杂事物。院内住了几户人家,村里人会把切好的地瓜或芥菜拿到阳光下晒,也有腌制腊肉的,或打起了竹篾。空闲下来的人,会拾来椅子在我身边坐下,边鼓捣着暖手炉里的炭火,边看着我乐。打哪来呀?来干啥呀?一口熟悉的乡音(以前属地东阳),亲切倍增。
在那里,我是放下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戒备而谈,实在是轻松和愉悦的。有时候坐久了忘了时辰,夕阳已下,村里人总是留着吃饭,知道那不是客套,也不会嫌粗茶淡饭,终究是麻烦人家的,立刻起身推辞离去。
乡音乡情,总是牵人心。
每年,都会去几次磐安,不需要路线的安排,对于我,磐安的山水固然美,然更吸引我的,还是那些无人问津的山乡僻壤,最是原生态的生活情景,那里有故事,也有风景,所以只要前方有通车的路,就想去看看,有时候看着看着,渐渐熟悉起来,呵,原来早前竟是来过的!但既便同一个去处,随着季节的变化,又会呈现另一番景致来。
月夜下,表哥带我捉黄鳝
分外想念的还有家乡的田野。
每年都会掰着手指盼着暑期的到来,然后甩掉书包狂奔而去,那里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精神世界。而春耕秋收则是大人的事。
如果不下雨,每个午后都会到水塘边,和几个玩伴扑通扑通鱼跃而入,溅起大朵水花,有时会吓得鱼儿窜出水面来。
那时胆儿大,虽没学过游泳,只把眼睛和鼻孔露在水面,双手死命刨,脚背“啪啪”地打着水面,就敢往塘深处游,有一次实在力竭,差不多沉下去了,被塘底的凉水一激,灌了两大口水,猛然抓住一根绳子似的东西给逃回命来!虽是惊魂,依然不长记性,每日如故。
除了玩水,见塘沿的水草附有螺蛳,也会摸些回去,剪掉屁股壳,放到油锅里一炒,绝对是刻在记忆里最鲜美的味道!
夏日经常会有暴雨,连着下了几天,水位猛涨,水塘里的鱼虾顺着流水就到稻渠里了。少年不更事,倒盼着雨越大越好。来到稻渠边,用网兜截住一头,另一头用双脚赶,抄起一看,呵!还真不少!大多是些小鱼小虾,偶尔有泥鳅和鲶鱼,如果网到二三两以上的鲫鱼,这个喜讯会很快传到外婆处,因为外公是最爱喝鲫鱼汤的,外公会摸着我的头说:“喏,小子长本事嘞!”
那时的记忆多与水有关。
一天入夜,表哥神秘兮兮来叫我:“走,带你钓黄鳝去。”
来到原野,星月银光,蛙声一片。用水电在沟渠里寻找直径二三公分的泥洞,泥洞通常隐藏在水面以下,见他手里一根三十来公分的铁丝,一头弯钩,挂一小块肉,慢慢伸进洞内,另一只手用中指弹击水面,发出“噗噗”的声音。片刻,铁丝猛然一紧,用力一拉,竞拖出一条黑黄色的“蛇”来,唬得我尖叫一声往回跑,表哥大喊:“回来,不是蛇,是黄鳝!黄鳝!”
太多关于田野的美好记忆,哪怕走过三十个春秋,仍荡漾在心间不能忘却,以至于对田间地头始终怀有一份想念,经常会在阡陌上走一走,看一看农人劳作的情景,呼吸着独属于那片天地的空气,然后说:“嗨!我回来了”。
走,去看一场古老的磐安炼火
第一次看磐安炼火,是颇为惊奇和有趣的。
8月的一天傍晚,到达仁川镇方山村的时候,下着小雨的广场上已经堆起了四米来宽、一米多高的木炭堆。人们早已密密麻麻地把广场围成一个圈,欢声笑语,比过春节还要热闹。
除了本地村民,来看炼火表演的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如今,这项古老的颇具神秘色彩的炼火活动不只是当地人用于祈福、祛灾、庆收和求平安,也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吸引南来北往的游人。
雨天的夜来得早,炭堆已露出隐隐红光。十来名壮汉雄纠纠地进来,赤膊赤脚、围着宽松的白色腰裙,手执响铃叉和木棍,摆好了架势。
仪式马上要开始了, 汉子们站好队列,随着一声大喊,第一个汉子已往火堆里冲去,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飞奔过火堆的片刻,火星瞬间腾了起来,亮亮闪闪如烟花,很是美丽!踩火堆也是有技巧的,扬起的火星越高越大,说明“功夫”越高,伴之而来的是高昂地惊叹和欢呼声。汉子们无一示弱,踩过火堆时双脚不抬起,用脚面拖一段,火星就被扬起来了,不能太深,容易绊倒,太浅也不行,不深不浅恰到好处。
一轮过去,火堆被踩平了不少,场面也热烈起来。实在有些好奇,看他们的双脚并无特别之处,何以踩在摄氏700多度的炭火上毫发无损?此时我很想拿起他们的双脚看看有什么门道:)
第二轮接着开始。顾不得下雨了,拿出相机挤到前排,为了不影响后面的人,就蹲着拍。火堆高度慢慢降低,铺开了,一轮轮过去,大约只有20来公分的厚度时,那些拿木棍的人,往火堆一扫,“轰”,四射的火星腾起一丈来高,整个人被裹了进去,烈火焚身,浑然不惧。看那些火星,竞变幻出各种动态的图案来,马奔虎跃,龙飞凤舞,活灵活现!
这些火真是有生命的,是古时磐安人的信仰和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