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和朋友一起吃饭,我说北京 是粗线条城市,不适合我这种温婉的女子~朋友均作状。数日后,我便登上了去往北京 的航班~
北京 之大
去之前很是担心自己会迷失在北京 ,毕竟头一遭一个人出远门,第一天到北京 下飞机找订好的饭店再去坐地铁到景点,觉得,北京 也不过如此~但接下来的几天,让我真正的认识到我的狭隘。不要说整个北京 ,就是三环以内,就够我逛几个星期也逛不完的~
北京 之游人多
有意赶在非节假日出行,刻意避开拥堵的人流,却不成想,人多到在景点要排队照相 ~那些摇着各色小旗的导游们带领那些戴着各色小帽的游人们,简直是无处不在~我真是无法想象,如果在十一的时候,北京 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空前盛况~
北京 公交之便利,价格之便宜
这是我所没想到的,尽管去北京 之前在网上查到了很多资料,但很空泛,都是些不过脑子的东西。去北京 ,是相对来说,功课做的最足的一次。因为怕丢了,用百度地图,详细地将从住宿到各个景点的交通路线都打印了出来,但对那张网上下载的地铁图还是没什么感觉。直到站在北京 地铁站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北京 交通的四通八达。通过地铁换乘或者公交车,可以到达北京 的绝大多数景点,在地铁站办张一卡通,只要20元押金,再存入20元,坐地铁只要不出地铁站,随便换乘,2元。乘坐公交车一律4折,那真是相当的便宜呀~而且一卡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少量透支~真是太人性化了~我喜欢,希望大连 可以借鉴,因为大连 办卡是30元的押金呐~
北京 之人文历史
这是我的弱项,上学的时候,历史学的就不好,只是对那些野史比较感兴趣~而且随着年令的增长,这记忆也越来越差了,那些历朝历代的皇亲国戚宫廷争斗血雨腥风太平盛世,也常常会被我张冠李戴~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坐在皇城根下晒太阳的悠然自得的北京 人~那种惬意是我一直想得到的~但匆匆的行程中,只有羡慕的份儿,不知何时,我可以得到那种幸福~上张片得瑟一下~
D1、天坛、鸟巢、水立方
早上8点起飞,到北京 9点10分,出机场就有机场大巴,找3号线,16元/人。坐到雅宝路,下大巴往回走有一书报亭,买张地图顺便打听赵家楼饭店 怎么走(其实有路标,但我不知道这就是我住的地方,还以为是吃饭的地方呐~),结果被晃点(其实也不算,因为给我指的另一条路也可以到,只是小绕了一下),继续走再打听,终于找到我在北京 的这五天的“家”了。交了房费押金,上楼看房间,很干净,环境也很好,只是房间有点儿小,不过一个人住,也可以了。
放下行李,打开地图,打算先奔天坛。出门走了不到五百米,下雨,回去取伞,再出去,雨停了~出门找到建国门地铁站,坐地铁1号线,在东单换5号线,在天坛东门下车,从A口出,买门票(35元). 皇帝祭天的场所~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
不敢从旁门走出,怕找不到路,原路返回,从东门出,好累~继续坐地铁5号线到惠新西街南口换乘10号线到北土城,再换乘8号线到奥林匹克公园,看鸟巢和水立方。其实这里应该是晚上来的,会很美,但到这里的时候才下午三四点钟,等亮灯的话,要好久,而且第一天,对周围环境不了解,也不敢太晚回去。在外面走了一圈,网上说,里面也就是些椅子,没什么可看的,我就很听话的没有买票进去~在广场,有人兜销福娃的手机链,多嘴问了价格,10元,鬼使神差的掏钱买了一套,然后看到有小的,就说想换小的,小的5块钱,我说我要一套,小贩愣是不找钱,说要不给你三套吧~随后又塞给我两套。傻了巴叽的我拿着这三套手机链,哭笑不得,回来愣是没好意思拿出来~
D2、颐和园、圆明园
建国门地铁站2号线,到西直门换乘4号线,在北宫门下车,到颐和园~门票60,租台电子解说器~边走边看边听边拍~
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 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继续上图~~
颐和园出来,坐公交车,不记得是几路车了,坐到圆明园下车,门票25元。
圆明园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 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 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圆明园往回走,看看还有好远的路,看到有游船,问价格,15元,说可以到南门(好像是这个门),于是上船,这一趟还真是游了20多分钟,下船之后,走了半个小时才到刚才摇船的小伙说的所谓南门,一笑而过~其实上船的时候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又被忽悠一次~
回程依然乘地铁4号线,在西直门换乘地铁2号线在前门下车。花20元,坐了一分钟的和大连 电车几乎一样的铛铛车~
本来想到前门那找爆肚冯的,但五脏庙已经高度抗议,罢了,去好找又有名的东来顺吃了两天来的第一顿真正意义上的晚餐,贵,觉得还没有摸错门好吃!喝饱喝足之后,溜溜达达中,竟然途经爆肚冯,一个很小的门脸,但好多人在门口排号,不知是不是如我辈这般在网上搜到,还是真的就那么好吃~记住地方,明天来尝尝吧。
4.25——慕田峪长城
在网上查到去慕田峪长城,有旅游专线936,从建国门那里坐地铁到东直门,结果一打听,不是在前门那个公交枢纽站乘车,要继续走大概十五分钟的路程,而且不是网上说的7、8、9整点发车,差五分八点的时候到达车站,打听到是8:30发车,回程是下午2:00、4:00各一班。结果早上8:30的晚点半个小时。2个半小时到达慕田峪长城山脚下,吃了碗大肉面(挺贵挺贵滴~),慕田峪长城设有国内一流的登城缆车,买了门票及往返索道110元(是打算爬上去的,但腿脚不争气,前两天累大发了~)上长城
慕田峪长城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
从这狭窄的楼梯上来,是我找到的好地方,正得意间,却被一组拍婚纱照的团队发现,我这难得的清静地被无情地霸占了,撤吧~回身拍一下,像一对红色恋人~
坐下午2:00的车回到东直门,准备去前门那吃昨天看到的爆肚冯,推门进去,发现居然是火锅,想到才吃完东来顺,不能再吃火锅。忽想起,前门某胡同,有一家叫利群的烤鸭店,网评不错,可以去试试。很累,找不动了,看到有一治安巡警车,忙小跑着过去打听,结果那巡警操着一口的京片子说,“去什么利群啊,跟这,奔全聚德。利群那是给境外人准备的地方,明白不?奔全聚德!”哎,好嘞。我踮踮地奔了全聚德,排队二十多人,这命啊~算了,去昨天经过的前门烤鸭店吧~
4.26——南锣鼓巷、北海 公园、景山公园
早上打车到南锣鼓巷(15元),逛逛这有名的老北京 胡同。南锣鼓巷东西各有8条胡同,因此也称为蜈蚣巷。
东棉胡同里 有著名的中央戏剧学院,培养过好多话剧和影视明星~
茅盾故居就在这后圆恩寺胡同。故居很不起眼。门票5元,掏钱买票。售票的人看了我一眼,弱弱地问了我一句,“您是记者吗?”我胆怯地说“不是”。售票的人微笑着和我说,“我看您这身装扮,以为您是记者呐。”当时我背一摄影包,挂一单反在脖子上。我好奇地问了句,“记者有什么说道吗?”他说,“哦,记者,免票。”我晕,我还以为记者不让进去拍照呐~算了,姐不差钱~
进了院子,是个四合院,院当中是茅盾的半身雕像,卧房、起居室、书房并未完全开放。摆设了一些展品,估计是茅盾生前在这里用过的东西。
好多胡同都隐藏着厚重的历史,只是之前没有做太多这方面的研究,漏掉了很多精彩的地方,游走在胡同中的时候,就这样与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某总督某总管某大臣某名人的官邸擦肩而过,很是遗憾~
继续穿行在小巷中。可能去的太早,小巷中这些个性小店都还没有开门营业~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有名的文宇奶酪店,却不想,要等半个多小时才开始售卖。无奈,到旁边的省略号吧。。。。。。
胡同出来,坐107路,站名不记得了,好像坐了一站,下车就可以看到有名的簋街。
去胡大饭店吃麻小~看到菜牌就口水直流了~~呵呵。
麻小,5元/只,这小小的一盘,就100元~
从胡大出来,继续坐车去北海 公园,门票35元。
北海 公园是皇家园林,有名的藏式白塔是公园的标志。
北海 出来沿着故宫外的护城河一路走,开始下小雨,这次来北京 ,下雨的时候,伞总不在身边,伞在身边的时候,天气总是好的不得了~
过地下通道 ,雨这么不大不小的下着,却一直没有停。在地下通道 呆了好久,避雨,待雨稍小点的时候,到景山公园,看那棵崇祯皇帝上吊的树。
站在树前,正沉思,忽听一导游跟游人讲解,说当年崇祯自缢的那棵树,已经候死掉了,现在看到的这棵只是别处移植过来的,顿时兴致索然~~
在公园里拍了几张小花,担心雨大了,没办法回去,没有去登上那个很高的什么亭子看故宫全景,打道回府吧。
从景山公园出来,面对着故宫博物官~这里是我明天的行程~
回住处附近的一家餐馆吃了中午让我口水直流的馋嘴娃,因为没到饭口,又正坐在操作间对面的餐桌,几个服务员站在跟前,没好意思举机拍片~
4.27——天安门广场、故宫、恭王府
起了大早,坐地铁到天安门广场东,先去毛纪念堂,结果去早了,9:00开,我8:30就到了,不想浪费时间站在那里等,随便走走吧。
过地下通道 ,先去天安门广场
登城楼10元,上当,什么也没有。
城楼下来,去看了中国 最后的帝王世家展(10元),其实大都是一些老照片。只拍了几张真迹~其实也都是复印件
去故宫,门票60元。租台电子解说器。按中路行至保和殿时,突遇外事活动,保和殿以西全部封闭,所有游人都被赶至东面,于是只能在东面游荡,好多宫还没有开~郁闷~至中午十一点多,外事活动结束,日精门打开,于是延着乾清宫继续向北,至神武门出,已经下午1点。
跟随我去故宫吧~~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宣读皇帝圣旨时,文武百官都要集齐在午门前听旨。
午门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
太和门是外朝宫殿大门~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长宽比例是9:5,意为九五至尊。
太和殿檐角有10个走兽~
太和殿内金漆雕龙宝座~~
中和殿是外朝三大殿中面积最小的,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这是蓄水灭火的大缸~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至此,我的按中路游的行程完全被突出其来的外事活动打乱,只能随走随拍~完全没有了路线和章法~~各位请随我且走且看吧~~
好像是走到了御花园~形态各异的树木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当年,慈禧刚入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以这里居住,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据说,现在看到的储秀宫是西太后五十寿辰时从长春 宫移居过来的现状,如今这里显得很破败~
翊坤宫,雍正妃子年氏便是在此宫中度过了她可怜的一生。。。。。。
明代天启皇帝的妃子李氏、清代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都曾居住于长春 宫
故宫里很难找到一条空无一人的街
“中正仁和”这几个大字出自雍正御笔~
玉璧
悠然的画者~~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境外使节。 “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彻”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象清澈的天空一样坦荡,没有干任何见不得人的事。
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 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
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坤宁宫的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但未开放,只能隔着玻璃往里看~~没办法拍照
钟粹宫明代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代为后妃居所。清咸丰 皇帝奕詝幼年在此居住时,道光皇贵妃,即恭亲王奕欣之母亦居此宫
现在常年在此进行故宫藏玉器类文物的展示
这些展品都隔着玻璃,拍的有点儿走形~
景阳宫明代为嫔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孝靖皇后曾居此。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后改作收贮图书之所。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格局。
现在常年在此进行故宫藏珐琅器文物的展示
至此,从神武门出。故宫游览结束。
看看时间,因为晚上要赶飞机,怕时间来不及,打车去了此次北京 行的最后一个景点——恭王府,其实公交也很方便~本以为打车会快些,不料堵得厉害,眼瞅着计价器直蹦字(北京 等灯和堵车都是计价的),我这心也一突突的~~
恭王府门票40元。团购票70元,以为占到便宜,原来内有玄机。团购票到恭王府可以进大戏楼看戏~不过不看也罢,面对人山人海的局面,到走不动的情形,游兴已荡然无存,只剩下骄燥了~先是张人海图
当年和坤将宝物藏于房内,透过窗户就可以知道该间房屋藏的何宝物~于是拍了一串窗户~
继续走~
到这里,实在走不动了,到处都是人~~看看时间不早了,往回走,仍然到簋街的花家怡园吃了晚饭,然后坐车回赵家楼取行李,到国际饭店处的机场大巴站,买票坐车去机场~晚上将近12点到家~~
本次北京 之行终于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