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武汉小众地图,周末吃喝玩乐路线推荐丨文末有美食测评
- 出发时间/2017-10-01
- 出行天数/2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2000RMB
前言:有的地方就是舍不掉
第一次去武汉是两年前,当时是从南昌坐夜车在汉口下车。那天武汉天气并不好,好像刚下完雨,天还是阴沉沉的。早上六七点钟的汉口站,忙忙碌碌,火车和汽车的声音交杂着,来来往往的人流攒动着,站在路边和当地人一起吸着热干面,看着眼前的景象,好像时光回到了那个繁忙的老汉口码头……
“真正爱上一座城市,从来不是因为它什么好吃,哪里好玩,而是因为某个时刻你坐在车里,或者望向窗外,突然感受到疲惫与温情的那一瞬间,树影碎金,星辰天落,长路灯火。”
(下图为2015年拍摄)
第一次来武汉,就是这种感觉。下了夜车,坐上武汉的公交车,望向车窗外,就对这座城市产生了好感。就是这么简单。
那次去武汉,是为了打卡湖北的旅行。而这次,就是单纯地想要回到这个地方,或者,为了再吃一碗(或几碗)热干面。
这次并没有走太传统的旅游路线,而是尽可能挖掘一些小众景点,美食方面尽量找当地人也会去的且具有特色美食的地方,问了当地人他们真正推荐的地方,和他们一起过早、过周末,像他们一样走遍三镇。于是有了下边这篇小众地图——如果有两天时间,武汉人也许会这样过。

--清早:弄堂里过早最武汉
武汉人注重吃是闻名的,尤其是早饭。看看他们过的“早”,我真觉得我这二十多年活得太糙了。所以为了奠定好一天的基础,我的第一顿一定要吃得丰富点。
武汉过早,最好选择老城区、热闹的居民区,当地人会推荐粮道街,这里不仅有【天天红油赵师傅】,还有【blue洛兰西点】、【杨记爱情麻辣烫】、【正宗桂林米粉】、【徽州汤包】、【五福生煎】,都是排队才能吃到的美食。后来在一个武汉小姐姐的视频里还发现了一家锅盔,但是我没吃到……
粮道街是一条直行的街道,店铺都在马路两侧,顺着走就都能找的到,或者求助谷歌地图,定位很准确。(下图来自网络,侵删)
赵师傅的生意火爆的不得了,远远地就看到店铺外排了长长的队伍。
但是,先别急着站队,一定要先搞清楚情况:排队的人是分列站的,交钱取票和凭票领餐是分开的;我去的时候,队伍分三列,一列是排队交钱、取餐票,一列是排队取油饼包烧麦,一列是排队取红油热干面,要是除了油饼包烧麦和红油热干面还有其他想买的,比如店内的豆浆、豆奶、速冻烧麦等等,可以在交钱的时候直接结账购买。
所以这么看来,来吃赵师傅最好还是结伴同行,这样可以多管齐下,更快地吃到美食啦!不过如果真的就一个人的话,其实倒也没关系,反正大家都是要排漫长的队,等到美食端到面前的一刻,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正所谓……好饭不怕晚!
赵师傅的热干面,主推的是“红油”,顾名思义,面中除了传统的麻酱,还加入了“红油”,辣味自然就提升了。第一口下去,味蕾就被全部唤醒,全身的细胞都从清早的昏睡中醒来,想感受传说中的一碗面唤醒一整天,来粮道街139号找赵师傅点一碗红油热干面,一定不会错。
油饼包烧麦这个我不得不墙裂推荐!油饼包烧麦是赵师傅自创的美食,酥脆的油饼,裹起软糯的烧麦,烧麦里有香菇、肉丁、榨菜等,糯米里浸着些许汤汁,单吃烧麦已经是美味了,再配合刚出锅的油饼,米香、油香、肉菜香,像是悦动的音符,再唇齿间流转,让人回味无穷。
过了个满足的早,顺着粮道街继续溜达,帮助消化,随即拐进了一条小街。
斑驳的楼面,狭窄的弄堂,浓浓的市井风情迎面而来。
天一直阴沉沉的,还好这一天没下雨。
武汉还有很多这种藏在繁华之外的小街巷,尤其是汉口,当雨水打湿屋檐,撑伞走过,转个弯,好像就拐进了几十年前,自行车在叮铃铃地唱着歌。
--上午:去武大转转(打卡小观园和一点点)
不知道为啥,旅行中总有些许高校情结。武汉地处中部腹地,除了交通发达,同时也集结了各路悠久历史名校,武汉大学首当其冲。
武大前几年开始特别火爆,原因之一是武大樱花很美,每年三四月份,樱花盛开之时,各地的人们积聚这里,不仅为赏樱之美,更为武大之书蕴。
要注意的是,樱花节期间,外来人员到访须在武大官网提前预约
链接:http://www.whu.edu.cn/
【插播】
----------------------------------------------------插播的分界线------------------------------------------------------------------
说起武大的樱花节,让我联想到我母校的银杏节!
每年十月至十一月,一场秋风之后,银杏叶便到了最美的时候,
微风拂过,落下金黄满地。
我们学校的银杏路只有几十米,就已经吸引了这么多人,武大樱花节的盛况,我真是不敢想。
在此再做一次环保呼吁,文明旅游,爱护花草树木哦!
---------------------------------------------------插播结束-------------------------------------------------------------------------
武大要打卡的地方,当然少不了这个民国画风十足的大门。
“国立武汉大学”在武大正门,最美之处在于繁体书写,清秀不失笃定,明朗不乏深邃,搭着灰白的石门,一落笔,武汉就回到了民国。武大的民国风,不止于这栋大门,校园内还有很多建筑都充满了古朴的味道。
好像穿着青衫黑裙与中山套装,再携一卷书,才不会扰了这番良辰美景。
又仿佛能看到当年的学者志士,一腔热血,不畏强权,为国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