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13補:
為能不重複回答很多相同的問題, 以便善用個人有限的時間, 有關台灣旅遊的問題, 請將交通的問題在”台灣自由行旅遊攻略之交通篇”//www.achim-lelle.com/i/807162.html路線安排問題的, 請在”路線安排篇”://www.achim-lelle.com/i/1147008.html集中在這二處提問, 以便把大部分蜂友的問題一一更新到這二主題上, 也便於日後有需要的朋友閱讀及收集資料, 其它各篇有關台灣的遊記裏, 就暫不回覆上述的二主題, 不周之處, 尚請包涵
---------------------------------------------------------------------------------------
提到鶯歌,會令人想起的有三件事, 著名的鶯歌陶器,那好吃的鶯歌小吃,還有鶯歌這個地名的由來,最主要是因為在鶯歌的山上有一顆像鶯歌鳥的石頭.
只要是來到這兒的人總是不能免俗的要來看看鶯歌石。鶯歌石,位於北鶯公園的上方, 這裏是入口.
由北鶯公園往上爬個十分鐘, 就可到達了, 記得小時侯坐火車經過這裏時, 總會抬頭看看這鶯歌石, 但目前鐵路旁蓋了房子,看鶯歌石最好的角度被擋住了, 而這個位置看到, 倒就沒那麼像了.
營歌石記上, 記載著鶯歌的歷史及傳說.
鶯歌石步道全區的導覽圖.如果您有体力及時間的話, 可以去走走.
去鶯歌老街 , 搭火車是最方便的, 由鶯歌火車站走過來, 大概就十五分鐘, 圖裏遠方橫跨在鐵路上的黃色建築, 就是鶯歌火車站.
路上指標很清楚, 不會迷失方向的.
您也可搭公車過來, 不過,還是走路較快啦, 運動一下吧
當走出鶯歌火車站後,往老街 的方向走時, 總是能感受到兩旁街道所擁有五、六○年代的建築風格。再繼續往斜坡上走,就來到了著名的鶯歌老街 .
經過規劃的街道更帶來視覺上的衝擊,讓你感受到屬於老街 的巴洛式風,更讓你能愜意地漫步在老街 上.
逛老街 , 永遠有一種悠然自得的閒情雅緻, 如您對陶瓷有特別的興趣, 一天一夜都逛不完.
早期的老街 裡窯廠林立,可說是家家戶戶都會做陶,而且大部人旳生計都與陶瓷有關, 在這兒還有一根老煙囪是早期的地標,因此想來到老街 ,只要循著這個地標就知道老街 在哪兒。
煙囱巷裏, 不僅有各式的陶瓷用品, 也有休息的茶館, 熱情的台灣人,總是笑臉迎賓, 熱烈的招呼, 就算沒買, 也是有禮貌的跟您說, 謝謝光臨, 不會擺臭臉給您. 我在老闆的熱情招呼下, 就進去聊了快一小時, 也喝了不少好茶.
熱情的劉老闆, 大方 的幫我展示碼蜂窩的大旗.他背後, 台灣各山頭的好茶都有, 我喝了阿里山 ,梨山及大禹嶺的高山好茶.
連美女小老闆都當起我們的Model.
作為台灣的陶都, 當然要有陶都的特色囉, 所以連信箱, 都是以陶瓷作的.
精巧細緻的小工藝品, 常令人愛不釋手.
各家店裏都有不少的創意精品, 可是礙於智慧財產權, 我只能拍拍外觀囉, 有興趣, 還是等客倌您親自來品味了.
看不完的好貨.
數不盡的精品.
偶而也有一些意外的驚喜.
來這裏, 肯定得親自體驗捏陶樂趣,這也是很好的親子同樂時間!
享受一下自己的創意與手藝, 作好的成品, 可以帶回家.
街頭到處都有街頭藝人為您增添情調, 他可不僅是一朶花而已, 而是道道地地的一個人, 像向日葵一樣, 會隨著您擺動.
連不起眼的角落裏, 都有人吹著撒克斯風.
連心愛的貓咪都帶來助陣了.
除了享受陶器薰陶外,更能恣意地享受著這兒著名而又獨特的美食。
有歷史或知名度的店, 牆上總有一些名人的留言或簽字, 不過還沒有我的.(不知如果我想簽, 老闆會不會同意??哈, 等我有知名度後或選上總統了, 再來吧)
古早味的豆花, 加的是古早味的黑砂糖.
擁有鶯歌街上近二十年歷史的蚵仔麵線,都是不能錯過的美食小吃。
老街 , 當然伴隨著不少的古早味.
各式的魯味, 是我的最愛.
來一碗給小蜂蜂吃吧.
然而除了美食小吃外,來到鶯歌當然就是一享最具特色的陶瓷餐館,喝完、吃完, 杯具餐具都可帶著走, 而且不貴.(台灣吃的, 真的好便宜啊)
看到甕仔麵, 就知餐具一定與陶瓷有關了, 雙重品味.
如果您在鶯歌老街 沒吃飽, 那自鶯歌再搭一小段公車, 即可到達三峽老街
三峽, 早期地名為"三角湧", 因位處三峽、橫溪及大漢溪, 三溪滙集之處而得名
三峽老街 , 其建築從民國初年留存至今, 是台灣的老街 裏, 保留得最完整的.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 充滿古意的建築, 特有懷舊的味道.
老街 上的房子頂端, 都刻有姓氐、行號或堂號, 以示區別, 有些也有特別的函意, 如八卦或代表平案的花瓶等圖樣.是當時建築上普遍使用的.而這百餘座不同風格的老屋, 造就了三峽老街 有的特色.也是北部人常來的地方.
老街 , 不長, 自前面的"三角湧老街 "至此, 才200公尺. 流浪者到此一遊, 比照孫行者, 作個記號.
台灣大部分的老街 , 都與當地的信仰中心脫離不了, 而三峽老街 也不例外, 這裏是祖師廟, 以這裏為中心向外擴散.
廟的廣場前, 就是大漢溪了.
金牛角, 是一種烤的麵包, 在此很有名, 而且賣的店家也很多, 多到我都搞不清楚那家是最有名或最好的.
這裏也有一家, 家家都強調自己是最好的.
這也是.
這還有.
而這一家, 也是賣金牛角的, 店面最不起眼, 也不在老街 的大街上,但排隊是最長的, 內行人就清楚了.
蚵仔包, 與通常看到的蚵嗲有些不同, 但我較喜歡蚵仔包.
蚵仔包, 薄薄的皮,先煎過, 再炸過,再將合料用小尖筒"注"進包裏, 吃起來, 味道非常濃烈, 好吃.
先咬一口再說, 好吃
各式的小吃, 這裏, 可太多了, 保証您吃得飽飽的離開.
一樣是冬瓜茶, 為何這家沒人排隊呢??
為何這家排得那麼長??
還是遵從群眾路線, 不過, 對我少吃甜食的人來說, 還是覺得太甜了.
純正的台灣白甘蔗汁, 現榨的.
烤魷魚, 我喜歡
那家的面紙啊??
吃吧, 用力的吃
什麼碗糕??麥牙糖啦
可憐的小鳥
這家潤餅, 可是有名人掛廣告的, 有沒保証好吃??就看客倌您的口味了
這不止是賣東西了
當成藝術表演
這裏又是一堆吃的, 到底有幾家??我也搞不清楚了, 有機會, 自個兒來算吧
這就真的厲害啦
快, 狠, 準,要把陀螺打在小小的盤子上.
如啦, 逛完三峽老街 了, 結束快樂的一天, 回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