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 對我來說, 一直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 尤其在整個中國旅遊裏, 有邊境的省份, 就獨缺西藏 一偶我還沒到過, 是以在2011年初就開始招兵買馬, 但為顧及高反問題, 只好先剔除年紀大的, 身体不好的, 總算找到了大陸及台灣共16位同好, 就定在9月3日出發, 事先也把機票, 軟卧, 飯店等都預定好了, 避免臨時找不到住的, 吃的而破壞了雅興.
9月2日 / 台北 --深圳
為了搭9月3日12:40那班深圳 起飛到西寧的航班, 我提前在2日先抵達深圳 , 不然得當天在台灣搭07:40的班機到香港 再轉進深圳 , 那算算早上4點多就得起床了, 而睡眠不足肯定會增加高反的機率.台灣的WILL夫婦2人,小曾及廈門的小陸, 也都提前抵達深圳 ,
第一天 9月3日 / 深圳 --西寧—拉薩(夜宿火車上,軟卧)
3日一早, 連同已到的五人, 加上深圳 的龍哥,阿凡提,劉哥及小茜共9人會合後出發至深圳 機場, 而東莞的張哥及露露二人也已到機場, 原先擔心飛機晚飛的廈門KING及福州 鄧美女也都準時到達, 南方的13人準時自深圳 起飛, 在西安 轉機時, 上海 的STEVEN也同時在西安 轉機, 到西寧時,自重慶來的大范及小范也都到達, 16人來自各地的好朋友, 會合完成, 出發囉.
先在西寧飽餐一頓,因需在火車上待個24小時才能到達拉薩.
經嚴密的安全檢查後, 於晚上10點鐘, 火車準時自西寧開出,車票上的票價,軟卧是RMB 770元, 但我們却花了RMB 1700元才拿到票, 沒辦法, 想要搭火車上拉薩的人太多了, 軟卧好像只有四個車廂, 128個位置, 所以額外花了近RMB 1000元的"服務費", 聽說, 旺季時的服務費是RMB 2000至20000都有可能, 我們只能用這理由自我安慰囉.
第二天 9月4日 西寧--昆侖山脈-可可西里 --那曲 --唐古拉山 西寧上火車後,沿著蘭青線前行,依地圖上的指示, 旁邊就是青海湖 了, 可惜是晚上, 無法看到外面, 火車於早上7點鐘來到海拔2829公尺的格爾木火車站, 終於可以下車動一動了。順便抽根煙, 對於我這老煙民來說, 這可是沿路上最後的機會了, 因之前還可在車廂間抽, 但過了格爾木後, 車上是全部禁止吸煙的.
列車奔馳在青藏高原上, 感覺我們是依著劉家昌的"中華民族頌"這首歌在行進.
格爾木,
蒙古 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我們在此盡情享受別樣的風情。
火車上的餐, 實在是不怎麼樣, 好采, 我們事先準備了足夠的零食及水果, 在火車上的這天, 並沒餓著,
我帶了十幾種好茶, 車上的熱水供應很充分, 一伙人, 邊品茶, 邊串門子, 嘴裏沒閒著, 眼裏看著窗外的美景, 真想利用停車的時侯把外面的窗戶擦一擦, 佈滿灰塵的玻璃, 實在有點妨礙我們看景.
軟卧內, 左右上下共四個小床, 遠比我想像中的還差, 說是有電視, 但無法開機也沒劃面, 只能真正的"看電視", 原來聽說造價七億人民幣的那列車, 不知是跑那裏的??或許是北京 到拉薩吧!
利用空檔時, 秀秀大旗吧.
車過格爾木不久,即到昆侖山口 , 當您
聽到陣陣的歡呼聲時, 昆侖山脈已躍然眼前.
峰峰相連到天邊.
早上的9點到11點, 我們都是在昆侖上脈上轉, 眼睛都捨不得休息.
隨著山勢的轉換, 火車遶山而上, 群山忽而在左, 忽而在右, 為了不失看美景的任何機會, 我們時而回坐車廂, 時而跑出房外的走道, 把握住每個一縱而逝的機會.
一座座的雪山, 驚喜連連.
雄偉、博大的昆侖雄姿和冰川
下午2點半時, 我們經過唐古拉山 .這是青藏鐵路線最高的地方,海拔達到5072米。
青藏鐵路從可哥西裡橫穿而過,可以欣賞到可可西里 獨特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透過車窗可看到草原上的藏羚羊及氂牛。
草原上, 一座座的圍籬, 應是圈養牲畜的地方吧?但看不到裏頭有牲畜?不知是我們猜錯或因季節原因?
美
天空的雲, 像阿凡達片裏的山, 一座座浮在空中
到那曲 前, 錯那湖,像一塊碧玉, 靜且美, 如玉之無瑕.......
列車繼續前行,晚上21:50列車抵達朝聖者的天堂、心中的淨土、“日光 城”——拉薩,神奇夢幻的西藏 之旅已經開始。
聽說, 剛上拉薩要做到不飲酒少抽煙,當日不要做任何劇烈運動,不要沐浴,多飲水勿暴食多休息,因拉薩海拔3650米,含氧量只有內地的70%,多數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而且入住飯店後, 也夜深了, 所以, 睡覺先囉.
第三天 9月5日 布達拉宮--大召寺--八角街
這是我們住的西藏 賓館, 算四星的, 還不錯, 住了它三夜.
大應, 還算寬敞.
來西藏 的, 應有不少是開青藏公路上來的, 前面這部, 應是提供旅遊的車隊, 照圖算, 應是走川藏線,
世界上海 拔最高的古代宮堡式建築群——有“高原明珠”之稱的布達拉宮 ,它始建於西元七世紀,共13層約119米高,自五世達賴喇嘛以來一直是西藏 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總算來到神往已久的布達拉宮了, 從這裏, 整個全貌看得更清楚, 前面的腹地還有小小的芯園.
仰之彌堅, 望之彌高
沿著階梯往上爬, 心裏還真充滿朝聖的喜悅.
由下往上望, 就像一座巨大的堡壘.
前方是廟王山, 與布達拉宮原是一脈相連的, 在風水學上來講, 這是一座龍脈, 布達拉宮就是龍頭, 故也是歷代達賴坐鎮的地方.
布達拉宮珍藏著曆輩達賴喇嘛真身的金質靈塔和大量珍貴的壁畫、唐卡、佛像,是藏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
從這些窗台, 可以体會到它的古老.
這些窗帘是由犛牛毛所編織, 在下雨淋濕後,它會脹大而緊密結合,防止雨水滇入,在天晴後又縮小, 就能起到通風及遮陽的功能了.
聽說, 維護的工作一直都沒聽過,但因範圍太廣, 只能每年作一部分.
這裏, 是頂樓了, 樓上的寶鼎聽說是純金的.
登高望遠, 布達拉宮是很好的制高點, 前方是有名的藥王山.
夜間, 我們又回到宮前,拍了它的夜景, 美.
藥王山下, 宮前大道上的浮屠.
布達拉宮每次的參訪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 自前門進,後門出, 這是在宮後拍的市景.
9 月初的拉薩, 中午還是十分炎熱, 紫外線太強, 不適合在外停留太長時間, 我們決定回酒店休息, 反正每天安排的行程都不多, 下午就只有去大召寺及其週邊的八角街.
大召寺前方的廣場.
大昭寺是松贊干布為了迎娶唐朝文成 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建于西元7世紀中葉,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屬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主尊為文成 公主入藏是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鎏金銅像。不過寺內不能拍照,所以想要禮佛, 就只能親身前往了.這是自二樓往下拍的內殿.
二樓, 可看到屋頂上的裝飾, 以藝術及建築的眼光來看它, 很值得欣賞.尤其在下午的陽光反照下, 更顯光彩奪目.
寺外, 虔誠的藏人在寺外作五体投地的禮佛, 聽說, 上午來朝拜的人更多, 但下午為方便遊客旅遊, 故意把它作成區隔, 所以我們在下午來.
環大召寺外的四週, 就是有名的八角街, 它是包圍著大召寺的市集,
淋朗滿目的藏族文物, 有興趣者可來淘寶, 不過, 聽說膺品不少, 所以就看您自己的福份囉.
如您跟我一樣, 對那些文物沒興趣的話, 遶它一圈, 欣賞它的建築, 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四天 9月6日 羅布林卡--西藏 博物館--色拉寺
早餐後參觀羅布林卡 位於西藏 拉薩西郊。始建於十八世紀40年代(達賴七世),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
經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門口有電動車, 開車的跟我們說, 用走的一圈得二小時, 但我們主要是參觀主要的宮殿, 所以用走的, 走後才知道, 根本不遠, 或許他也沒錯, 他請的是全部走一篇, 我們僅看重點.
建築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藏 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
夏宮門外, 花草正盛開著.
羅布林卡 意為寶貝園林. 現在被辟為人民公園,環境優美, 如果不買票進夏宮, 在外面的公園散步,看著那些高大的樹木及園林, 也是一大享受.
夏宮圍牆旁, 有一廣場, 作為節慶時表演之用, 達賴即坐在中間的房內, 隔著小窗觀看.
離開羅布林卡後, 我們續行到西藏 博物館, 坐落于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是西藏 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
西藏 博物館占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宏偉壯麗。這是位於館內的金瓶合簽, 乃1793年清乾隆所頒, 用以確認達賴, 班禪等大活佛的轉世靈童.
這是珊瑚長壽瓶, 是佛教徒條長壽法所需的工具, 但位處高山的西藏 怎有珊瑚呢??原西藏 位於海底, 經歐亞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後隆起, 故這裏的珊瑚稱為山珊瑚,
我對珊瑚情有獨鐘, 這是財神爺, 手裏拿的還是整株的珊瑚, 怪不得珊瑚會成為佛教七件寶之一, 聽說現在中國人鬥富, 己是以珊瑚為宗了.
這張是翻拍館裏的作品, 看來挺壯觀的雪景, 對處於亞熱帶的台灣人來說, 對雪, 總有一股特別的嚮往.
西藏 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收藏繁多, 令人歎為觀止, 而唐卡即為特有的藏族風味, 小小一幅, 達數萬美元的比比皆是, 但我是外行人, 在此看看即可, 哈, 買不起。
沙拉寺 全稱“沙拉 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 、甘丹寺 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沙拉寺 位於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沙拉 烏孜山麓,宗喀巴弟子絳欽卻傑興建,成於宣德九年(1434)。後絳欽卻傑應召赴北京 ,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後將欽賜經像等珍藏於寺內,至今仍存。
Array 寺內有結巴、麥巴、阿巴三劄倉(經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餘,規模略次於哲蚌寺 。沙拉寺 雖不如哲蚌寺 宏大多彩,但這裡的辯經活動絕對是非常有特色的。Array
這是辯經的情況, 有固定的辯經時間, 來這裏的人, 大多也是多為看辯經而來.
Array
離開整鞗中的色拉寺時, 聽見整齊劃一的嘹亮歌聲, 原來是寺頂的工人在唱著, 不錯, 既可振奮工作精神, 也可自娛娛人.
聽說在拉薩市內也可觀看獨俱藏族人文色彩的大型歌舞晚會。我們決定去看看, 畢竟今晚已是在拉薩的最後一晚了.
含藏餐,喝酥油茶,品青稞酒,感受藏地獨特的民俗民風,自費每人160元, 這是晚餐的菜色, 好像沒什麼很特殊. 酥油茶, 感覺太淡, 跟以前在新疆 喝的差很多, 青棵酒, 比以前喝的, 差更多, 喝一杯就不會想再喝了.
晚餐的場地就在裏面, 看來,還是滿座的.
唱的是民族歌謠.
跳的也是所謂民族特色的藏舞, 但與我想像中或記憶中的"印象劉三姐"等差太多, 沒等演完, 我們就離座了, 到夜市吃羊肉去 哈.
第五天 9月7日 拉薩-羊湖-卡諾拉冰川-江孜 -宗山古堡- 日喀則
依行程, 今天我們要離開拉薩了, 在過拉薩河後, 回頭望拉薩, 886, 拉薩, 我會再回來的.
車沿拉薩河, 往西行駛.沿途, 風光明媚.
出市郊不久, 即可看到到對面山間的哲蚌寺, 聽說, 每次西藏 的騷動都是由這裏的僧侶開始, 所以目前是不對外開放的.
不時傳來陣陣的驚呼, 各式長槍大炖, 全部派上用場.
不遠處, 山上還有一座與布達拉宮建得挺像的建築, 但規模小多了, 聽說, 早期的宗教或行政中心, 都是建成這樣子的
沿拉薩河一路往西, 路邊的景色超美的, 美得一行人同步要求司機停車, 讓我們去拍拍照, 不然在車上晃動的情況下, 拍起來的照片, 總有個小缺憾.
不僅拍照, 還跳起大腿舞來了.
路邊, 也是牛羊成群, 路上還不時得放慢車速, 退讓給這些大地的使者.
之後, 車往南走, 沿著山路往上走, 一回頭, 眺望遠處的拉薩河, 及我們沿路經過的小米梯田, 煞是好看.
車越高越高, 開始驣雲駕霧了, 進入人間仙境.
隨著齊聲驚呼, 我們真的看到人間仙境, 美麗的羊卓雍躍然眼前, 大家迫不急待的下車, 熱情擁抱這西藏 的第二大聖湖.
聖湖, 面積太大了, 相機無法全入境頭, 換個角度, 好好欣賞它.
過了羊卓雍措, 沿路下到湖邊的聖湖餐廳, 我想, 老闆應很歡迎我們的到來, 它的魚每斤 80元, 只有8條, 我們全買了.我本來看中那些魚卵的, 但師傅說, 高山中冷水魚的卵不能吃, 吃了會頭痛, 只好放棄了.
老闆是四川 來的, 兩大鍋的酸辢魚, 一掃而光, 好吃.
在湖邊, 往天上看, 白雲,白雪, 白成一片.
沿著聖湖往西, 都是一樣的美景, 清澈的湖水, 飾以白頭的青山, 藍天, 白雲, 我們又應美景的呼喚, 再次要求司機停車.
西藏 的小朋友,要求合照,五元, 我們大概給了她們150,外加餅乾幾包, 樂得連羊都不要了.
離開聖湖的範圍不久, 我們已可看到海拔5560米高的卡若拉冰川.
在它的山腳下, 越發感受到它的壯觀, 聽說, 隨著氣侯的暖化, 它的規模至少萎縮了1/3.
江孜 的宗山古堡, 就在路旁, 剛好作為一個休憩點.
在江孜 , 還可看到以驢作為工具, 或許, 是台灣人少見多怪吧, 拍它一個.
之後的景色, 又完全不同了, 有很大程度的轉變, 山上長不出草木的地形.
這裏是班禪喇嘛的駐錫寺廟, 紮什倫布寺,該寺修建於1447年,是黃教六大寺之一、歷代班禪額爾德尼駐錫地,遠眺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築,背附高山,殿宇毗連,群樓疊疊,金頂紅牆的高在主建築群雄偉、渾厚、壯觀、金碧輝煌。
我們依佛教的規矩, 順時鐘方向參觀, 在入口不遠, 即可看到這三座高大的浮屠頂立.
位於整個寺區最左邊的這寺內, 供奉有高26米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銅像-強巴佛, 但裏面不准拍照, 所以就等您自己來參拜了。
歷代班禪的駐鍚地, 五百多年來它強烈地吸引著國內外佛教信徒。遊人在這裡朝拜、觀瞻。
這裏是目前班禪回日喀則小住的地方.
門旁的法柱, 代表無上的權利, 只有達賴及班禪才能擁有.
最右邊的一楝, 不過我已記不得它的寺名了, 看起來, 一樣金碧輝煌.
最右邊, 不遠處的巨型曬佛台.
在這裏 可以遠視整個日喀則市區,.
離開札什倫布寺, 路經商業徒步區, 可能因時間還早, 並沒什麼人潮, 所以還是早點回飯店休息, 為明天儲備能量. 從飯店的窗口往外看, 還可看到一幢神似布達拉宮的建築.應也是早期的行政中心吧.
第六天 9月8日
日喀則-定日 -珠峰--絨布寺
今天的行程,要嘛很長,要嘛很短, 因要看是否直攻珠峰營地, 如今天去,則回到定日 時會很晚, 因自定日 去珠峰營地, 來回要10個小時, 但如明天才去, 則需明日早上5點就得出發, 且
到明日的目的地樟木 時,也會很晚, 因定日 到樟木 , 還需5小時, 最後商議, 看何時到定日 , 再作決定.
離開日喀則, 沿路的景觀變化不是太大, 多是不長樹木的山.
中段, 甚至還有丹霞地貌的感覺.
這裏標誌著: 國道318,自上海 人民廣場到這西藏 的拉孜 ,剛好5000公里, 大家都下馬休息, 順便拍拍照.因這塊是會上海 支援的,所以相關上海 的訊息較多.
回頭望望來時路, 我們已爬升不少.
西藏 ,也是牛羊的故鄉, 在拉薩那端,牛較多, 在藏南, 感覺多是羊的天下, 牛, 反而少了.
籨這裏, 往北是到北疆 , 往南, 則是往定日 去.
遠遠的,即可看到喜馬拉雅山脈了.一整排的雪山, 真是壯觀.
到此一遊.
這裏是海拔5213m的拉加錯山, 到定日 前的最高點.
標誌著, 已進入世界上海 拔最高的珠峰自然保護區.
祈福, 一路平安,順利.
峰峰相連到天邊.
中午前, 我們就來到定日 郊外的交义路, 決定在這邊用完午餐後,直攻珠峰營地.
離定日 市區,還有10-20分鐘的路程, 用餐先, 再來還有漫長的來回十小時路程呢.
離開定日 不久, 即來到往珠峰營地的路口, 標示著到珠峰營地102公里, 這段路基都已建成, 但因環保人士的反對, 無法建成柏油路,我們的車大, 只能開慢,所以單趟要5小時, 下次若再來, 可租用吉普車, 我們這車每公里五元, 吉普車聽說是8元,但只要3小時即可.
沿著山間的沖刷地往上, 感覺是開在土石流上面.
兩旁的山壁,有很明顯的紋理捲曲, 代表這裏的地殼曾經歷過巨大的變動及擠壓, 印証喜馬拉雅山的隆起.
看著前方的路, 我們僅是爬過一座山而已, 因較陡峭,所以只能之字型前進, 我們笑說, 怎不打個墜道呢??至少可以節省一小時以上.
光與影的故鄉, 讓我想起當年去川西 的新都 橋.
終於, 珠峰,讓我盼到了.
大約下午六點, 我們來到停車場, 需在這裏換環保車才能進入珠峰營地.在停車場前, 路左有一建於1899年的西藏 紅教寺廟, 絨布寺, 海拔5154, 是世界上海 拔最高的寺廟, 但因時間已不太足, 我們只好暫時放棄這個景點.
坐車去珠峰營地, 要十五分鐘, 走路,要二個小時,我原先不信,後來,信了, 因在這高地,供氧量不足,根本不好走的,好在我們原就預坐車進去, 我想, 誰也沒那体力, 哈
這裏有很多賣化石的, 都可用力殺價,買下來,每顆就30-50元, 作為紀念, 不錯.
坐上電力環保車, 十五分鐘就到了, 我們運氣不錯, 珠峰沒有被大片的白雲擋住, 算是不虛此行了
來了這麼多天的高原, 還沒什麼高原反應, 不過, 爬這最後的, 短短幾十公尺高的山丘, 倒真的讓我快喘不過氣來了, 還好, 放慢腳步, 不看上頭只看腳趾頭, 倒也很快就走上去了.
爬上去後, 回後看看珠峰營地, 一般的遊客,都僅是到這裏而已, 除非是專業的登山著, 才會再前進到更高的營地, 而那是需特別申請的, 套句邊防公安開玩笑的話: 越過此線, 就開槍囉.
對聖母(台灣稱珠峰為聖母峰)的一致崇拜.
我們真的在這裡面對面一睹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雄姿了.
難得一次的機會, 離珠峰,這麼的近, 就在她的腳下.
獨照, 合照, 當然是免不了的囉.少了幾位不想拍照的, 也不錯, 把美景就留在腦中的記憶体.
自定日 開始, 沿路上, 到處有賣化石的小攤, 應不會也有假的吧??但怎麼看, 不像是假的, 應是這區域早期都是深埋海底, 隆起後, 經地殼變動, 才暴露出來.
這裏的旅館, 就圍繞著停車場的四週, 對那些來拍晨昏美景的遊客來說, 是最好的避風港.
我們回到停車場時, 已是八點多, 在此用完晚餐後離開, 回到定日 , 已是半夜二點了.
聽說, 定日 這裏的飯店, 因擔心客人訂了不來或其它利益的原因, 房間常會超賣, 所以我們事前匯了訂金也給了傳真, 但昨天我們半夜回到飯店時果然發生, 把我們房間超賣了, 簡單說, 沒地方可睡, 櫃台人員也一副不關他事的態度, 說沒房就是沒房, 是我沒訂, 要我們自己想辦法, 而我的辦法也很簡單, 睡櫃台, 把行李放上櫃台, 人也要爬上去了, 櫃台沒法只好半夜找來經理,我讓經理把傳真拿出來, 果然是我們訂了他們給賣了, 除了賠不是外,就另找附近的飯店給我, 但半夜了, 我也懶得折騰,反正我們有三間是單人房, 隨便一擠,就天亮了, 單人房的房間夠大, 可以擺4個雙人床墊.
第七天 9月9日 定日 --樟木
今天的行程很輕鬆,所以我們近午時分在定日 用完午餐才出發, 因後段沒有好的用餐地點, 再者, 昨夜太晚回來, 大家可多休息一點,到樟木 也就只有五、六個小時即可到達
早上因還不急著出行, 就在飯店旁逛逛, 定日 的市區很小, 倒是路旁的, 青棵(我本以為是小米, 哈, 呆胞就是呆胞, 經蜂友指正, 才知是青棵, 感謝北京 的"兩個人旅行") 花穗盛開, 數大就是美, 拍它一個.
山上還有早期行政地點的遺跡, 目前應是還有人居住的, 早期的城都建在山上, 易守難攻, 較好保護自己.
西藏 的陽光非常的艶麗, 因水氣被喜馬拉雅山給擋住了, 所以這邊的草木, 相對的稀少, 而目前的西藏 ,到處可見太陽能的運用, 乾淨的能源, 也符合這裏地廣人稀的建設需求.
。
在山的這邊, 到處可見綿延幾千里的雪山, 聽說沿途可看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m),希夏邦瑪峰(海拔8012m),而且, 希夏邦瑪峰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聶拉木)的8000米級山峰, 但我實在難以分辨出那座是那座.
我們沿中尼公路到達聶拉木,小小的山城, 景色不錯, 但溪谷旁到處是垃圾, 唉, 人類的文明, 毀了山間應有的清秀。
從海拔4000米左右的聶拉木鎮沿波曲到樟木的30公里地段全為高山深谷 ,喜瑪拉雅山在這一段展示它大異于常人心目中所想的另一面。相映照於前段的乾沽, 這裏則是完全的亞熱帶林相.
隨著陣陣的驚呼, 我們再度墜入另一個仙境, 因為下雨, 整個山谷雲霧遼繞, 有人說, 這裏, 比黃山還美, 馬上有人接口: 黃山算什麼, 那裏只是一小片, 這裏是幾十座山.
高山, 峻谷, 飛瀑, 我們御風而行, 遊覽人間仙境.
\
對岸峭壁上, 垂掛著千百條白鍊.沒有親臨其境, 難以体會.
因為下雨, 窗戶都讓水滴濺濕, 無法拍下多數美景, 而山路狹小, 司機大哥為安全起見無法停車讓我們拍照, 只好帶著些許的遺憾, 把美景留在腦海.
看到越來越尼泊爾文的車時, 樟木 ,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 即將到達.
樟木, 有山城之稱,氣候潮濕,風景宜人,海拔只有2000米.
作為一個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商店林立,經營著不少印度 、尼泊爾等地的泊來品。樟木是中國和尼泊爾的邊界,兩國以波曲河為界,河上建有友誼橋, 明天, 我們即將自這裏出境到尼泊爾.
到達飯店時, 才5點鐘, 還有不少時間可以到處去逛逛, 我們就住這裏, 乾淨,方便的地方, 聽說, 也已是樟木 地區最好的飯店了.
第八天 9月10日 樟木 --尼泊爾
今天是我們在西藏 的最後一天了, 為了不走回頭路, 也為了順道一睹尼泊爾的異國風采, 我們自樟木 入境到尼泊爾, 也很方便, 國內的朋友, 都已事先簽好入境簽証, 台灣的朋友則可落地簽証,只要備好照片即可, 簽証費 25美元.
自樟木 到邊境檢查站還有約30分鐘的路程, 沿路都是排隊出境的貨車, 還真擔心在這狹小的山路上如何會車, 還好, 因邊境尚未到達開放的時間, 對面不會有車來.
在這裏, 要跟西藏 說再見了, 也要跟各位看官暫別了, 相信您看到這裏也累了, 哈哈.
而尼泊爾, 屬另外的區域, 等那天有空時, 再把泊爾的行程拿來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