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顺德 游记
从媒体上知道,国庆节中华大地各旅游点人满为患,旅游费用暴涨;车祸频乃,到处塞车。有人被堵在高速公路过夜,有人开着车饥肠辘辘地在山路上转悠,半夜找不到住宿。我佩服那些在国庆假期跟团或不跟团长途奔波的游客,他们真是大智大勇,越吃苦越快乐,越吃亏越幸福的啦。
我呢,远的不敢去,却也不甘7天假期都窝在家里,“喺咁依”(粤语,“将就”、“敷衍”的意思)出去“微旅游”了一下,找到了一点平衡。
我是6号去顺德 的(顺德 是广东 一个县级市,别名凤城 ,距广州 32公里。其行政中心在大良镇),目的是1.秋游清晖园;2.品尝顺德 美食。
游览清晖园的时候下了一阵子下雨,有点秋凉。清晖园是岭南四大名 园之一,经数代龙氏家族接力修筑而成。咱们中国 的园林比西洋园林美得多了去了,在园林美学造诣上鬼佬与我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他们不外乎是大块的草地,把植物修剪成不同的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平铺,一览无余。而老祖宗是把代表自然的花草、树木、山(石)、水、动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衬以亭、台、楼、阁、廊,漏窗、小桥,宛转回环,有静有动,即可远望,也宜近观。西洋园林基本上光是给人看的,而中式园林却盛邀人们参与其中,去寻幽探胜。我们徜徉于清晖园,只见林木枝叶婆娑,繁花争奇斗艳;曲径通幽,处处有景。不同的风景既各自精彩又相映增辉。
秋雨萧瑟,繁花含媚
不经意间转过一个拐角,木雕、砖雕、飘檐、芭蕉、野芋、漏窗,就组成一幅美景
通往归寄庐的连廊十分古朴典雅?
大家闺秀闺阁的露台就能欣赏到这样的景致。在这里不适宜喝咖啡,只适宜练习琴棋书画,刺绣、品茗。
在清晖园上完中国 古典美学的课,已经12点有多,下一个目标就是美食了。大家知道,顺德 菜是粤菜的龙头,什么煎封、蒸、炒、焖、焗、炸······十八般厨艺惊世骇俗,我们都试得多了。这次介绍你们一个地方,特点是新鲜,食材新鲜自不待说,环境、食法也颇新鲜的啦。
一个食牛的地方。问过几个当地人,他们都先作苦思冥想状,然后均歉疚地摇头“唔知(粤语,“不知道”的意思)”,个个“一旧云”(粤语,“糊涂”的意思),搞得我们也“一旧云”,并因为只顾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刁难人家感到于心不忍,惴惴不安。对于身为大良人竟然不知道这个地方我有点始料不及,但也不以为意。因为我就曾经听说过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 人说他从未上过白云山,乃至一个广州 “土著”问我:“五羊雕塑响边度(粤语“在哪里”的意思)啊?”那才叫做绝倒呢!诚然,我们的遭遇不如杜牧的断魂行人,起码该行人还能享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待遇咧。
不怕,打部的士可也。
谁知的士佬也“一旧云”,幸亏我们之中一个还记得一个“日高卡卡”的地标,还有“靠近屠宰场”的提示,司机终于恍然大悟 。约8~10分钟的路程,从打开的车窗隐隐约约飘进来几许牛屎的气味,我们想:“走对地方了。”
就是这里!从相片上还看不到全部,其实停在餐厅外的小车很多。本地和外地的车一半一半。
有这张图,你就可以按图点菜,冒充食家。
看看这些包间的名称,是不是令你耳目一新或者目瞪口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牛气冲天”这么有诗意的名称不考虑在内?还有“牛鬼蛇神”、“牛刀小试”、“斗牛牛”,都是不错的选择吖。
冇错,餐厅是“平民”了一点,可是各位看官,像诸葛亮这样的伟人不是也住茅庐吗?(有人不明白卧龙先生的茅庐为什么不装防盗门和防盗网?哎,近两千年前的先民可是民风淳朴的哈,不像他们近两千年后的后辈那样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呵呵。
食材是直接从附近的屠宰场捧过来的。我们点了牛肉片(这里的食材或是片或是粒,顾客自便)、牛骨水(实为“髓”的讹音)、牛双贤、牛肉丸、杂菜各一份下火锅,白切牛腩、炒河粉各一份现炒。我们是以虔诚之心来向顺德 厨师顶礼膜拜的,所以看见菜单上注明这种食材要煮5~6秒那种食材要煮5~8分钟,一时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决心一丝不苟地按照菜单上的规程操作。
正在手捧菜单念念有词,亦步亦趋,手忙脚乱地“操作”之际,早已忍无可忍的部长走过来,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还带着点不屑,亲自帮我们涮。享受到这么贴心的服务,我们诚惶诚恐,心里充满感激。待到食物分到各人的碗里,一尝,果然不同凡响,又鲜又嫩。
这是白切牛腩。
所点的菜三个人吃不完,四五个人就好。多少MONEY?看这张相片,你能猜到么?
猜到了吧,两百多元。因为满一百元送一支不加任何防腐剂的新榨水牛奶。水牛奶喔,光是听听就流口水。(图)
饭后,重回大良步行街,到大名 鼎鼎的民信老铺吃双皮奶。吃双皮奶我喜欢热吃,因为热吃奶香浓郁。端上来的每碗双皮奶表面都有一层奶皮,用小调羹把它挑起来送进嘴里,不由得闭眼、摇头——啧啧,齿颊留香!我在“民信”和“仁信”的许多家分店(上述两家品牌的连锁店在省内星罗棋布)吃到过的双皮奶,都不如这家的好。
从“民信”出来,步履慵懒拖沓,皆因两场下来,胃已填得满满。三人中的一位语气幽幽:
“还去不去‘细妹’啊?”
“我看还是下次来再去吧。”另一个有气无力地应道。
最后出声那个:“不如打包回家吃?”
“细妹”,是此行美食最后一站。既然来了,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大良“细妹”的牛杂名不虚传,未到店前已见招牌下面门庭若市,已闻香气飘渺。“细妹”的门面有点寒碜,像许多个体经营的名小吃一样,不大注重装潢,功夫全在出品(味道)上。离开“细妹”的时候,满满一盒牛杂到手,心满意足。
这就是“细妹”
该买点手信了。据说大良土特产专卖店最有名的是三家“李禧记”,由百年前老字号“李禧记”创始人的后代经营,又据说这三家后“李禧记”曾为谁有资格使用“李禧记”招牌有所争执,闹上法院。最后法院判决三方都可以合法使用“李禧记”招牌,因此三家“李禧记”并行于市,各自精彩。我认为,既然双方合不到一块(中国 人一合就衰,内斗耗尽了人的精力)不如把心思用在出品、服务和创新上面,优胜劣汰,能者胜出。顺德 特产有蹦砂、牛乳(片状芝士)、煎堆、南乳花生等等。我们在随便一家“李禧记”买了各自所喜欢的特产小吃,班师回朝。
请
请朋友们按图索骥。
不用谢。请您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