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10代皇帝。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位于宁夏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志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由此可以想像西夏陵园昔日的规模与气势。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西夏王陵三号陵被考古专家认定其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陵园座落在西夏陵区的东南部,面积15万平方米。外围筑有四座角台,以示兆域,城内建有左右对称的阙台、碑亭,主体建筑是平面连接成“凸”字形的月城与陵塔。陵城内建造献殿、墓道和陵塔,墓室位于陵塔的地下。
这是陵园入口处的阙台,由黄土筑成,呈正方形。
碑亭是置放陵墓主人碑铭的建筑,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
月城是附建于陵园内城前面的小城,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
内城是象征皇宫内城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
献殿是陵园内用于祭祀的建筑,八角形的台基上原建有正方形的9间敞开式殿堂。
陵塔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原为圆形密檐塔,塔身黄土夯筑,其外形木构建筑支撑形成七级浮屠,基础直径36米,现存高度24米。塔式陵塔充分反映了西夏笃信佛教的宗教信仰。
1999年国家拨款对西夏王陵的陵园进行了清理保护,出土了一批建筑构件和珍贵文物。
鎏金铜牛:1977年西夏陵区出土。这件青铜造的牛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重188公斤,屈肢而卧,体态健壮,造型逼真。铜牛制作时需将冶炼、模具、浇铸、抛光和鎏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充分反映出西夏金属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
琉璃鸱吻:西夏陵区出土。鸱吻是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物,正面相对而立,为龙首鱼尾造型,遍体鳞纹。从其硕大的形体可以推测,它当年所在的宫殿的宏大。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1974年西夏陵区7号陵墓出土。座顶左上角刻有三行西夏文字,第二行4字汉译为:“志文支座”,系陵区内驮碑文的支座。
西夏文残碑:1974年西夏陵区碑亭遗址出土。
绿琉璃花纹方砖:1974年西夏6号陵区出土。
兽面纹琉璃瓦当:1974年西夏6号陵区出土。
琉璃迦陵宾伽:2001年西夏3号陵区出土。
石雕文吏头像:西夏1号陵区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