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这次西藏之旅,带给我的最大冲击与震撼!
很多人都说中国没有宗教,的确汉族人的宗教,其实充满了金钱的味道,和信仰距离很遥远。不过最虔诚的宗教就在中国,在中国的藏区,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在布达拉宫、在大昭寺的外墙外,无数朝拜的藏民手持转经筒,口中念着六字“真言”不停地走着、转着,转着、走着,永不停息;在通向布达拉宫的路上匍匐着前进、前进、前进,直到生命终结。
藏族人的这种崇高的信仰、这种对佛的虔诚,我们平常人不在其中是很难理解的。西藏的山河壮丽奇峻,美的令人窒息,是我等旅行者眼中的天堂,但对于人的生活环境来讲是极其恶劣的,连最被人忽视的氧气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平常人心中如若没有一种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话,是很难不离不弃毫无怨言的在那里生存的,佛已深入藏人的灵魂。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
本游记的照片分三次所拍,照片的时间不一致,混合在一起,请各位亲忽略这一缺陷吧
推荐:电影《冈仁波齐》
#消夏计划#2015重庆攻略大全:一城山水韵,千载巴渝风//www.achim-lelle.com/i/3418018.html
西藏游记
拉萨: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色拉寺篇
//www.achim-lelle.com/i/7868500.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哲蚌寺篇
//www.achim-lelle.com/i/7928095.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大小昭寺篇
//www.achim-lelle.com/i/7951759.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纳木错篇//www.achim-lelle.com/i/7354409.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八廓街随拍,信仰的力量//www.achim-lelle.com/i/7372943.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布达拉宫篇//www.achim-lelle.com/i/7402310.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天路随拍)//www.achim-lelle.com/i/7403648.html
山南: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从羊卓雍错到普姆雍错、推瓦村
//www.achim-lelle.com/i/7364462.html
林芝: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林芝篇(从巴松措、尼洋河到鲁朗林海)//www.achim-lelle.com/i/7461299.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林芝篇(从鲁朗林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www.achim-lelle.com/i/7525733.html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林芝篇(雾锁卡定沟)//www.achim-lelle.com/i/7525877.html
日喀则:
2017走进空气稀薄地带:扎什伦布寺篇
//www.achim-lelle.com/i/7853995.html
焚香塔里青烟袅袅
磕长头,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还有一种更为艰难的叩拜方法,有些信徒面向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宽度。这样绕周长一公里的寺院一周,约需磕头两千多次,叩拜者的手掌和膝盖往往会磨出鲜血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藏族民歌
据说:一年四季不论雨雪风霜、在大昭寺外都有磕长头的信众,他们来自藏区的名个地方,有青海的、甘肃的、四川的,当然也有很多是拉萨当地的
大昭寺之所以成为藏民信众的佛土,是因为大昭寺内供奉着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
据说佛祖在世时,其弟子按其奶妈指点塑了8岁、12岁和25岁三尊金像并由佛祖亲自开光,8岁金像已遭毁损,今存于小昭寺,25岁金像远在印度,因此大昭寺内的12岁金像就变得十分珍贵
藏民视佛祖金像为佛祖本尊,千里迢迢从各地到大昭寺朝圣,表现出的那种无比虔诚和执著,令所有人都感到强烈震撼
额头上的印迹是磕头触地时留下的
在大昭寺磕长头的女士多、男士少
磕长头时一般不穿鞋
在离天堂最近的青藏高原,宗教和信仰简直可以说是藏族同胞的氧气和水,不可或缺
旁若无人在八廓街闲逛的小鸟
独腿好汉(一)
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离天最近的地方,是一个有信仰的地方。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
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在这片雪域上,信仰之于生命,犹如青稞酒酥油茶之于生活
独腿好汉(二)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
藏族同胞对信仰的虔诚不二,令我们这些俗人惭愧不已
他们在这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中,仍对自然感恩戴德,用他们的宗教信仰支撑着整个人生
偶遇在八廓街拍照的新人
《那一世》 作者:六世仓央嘉措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住进布达拉宫, 作者:六世仓央嘉措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这间小酒馆,成为拉萨浪漫的标志。所有来这里的人,似乎都怀揣着一份无法道明的微妙情愫
《见与不见》 作者:六世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作者:六世仓央嘉措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
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无题 作者:六世仓央嘉措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回声的千结百绕
而守候的是
执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遥远的忧伤
穿过千山万水
纵使高原上的风
吹不散
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
悄悄地来
悄悄地走
我也开始修心了
《在那东方的山顶上》 作者:六世仓央嘉措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未嫁娇娘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一片尚未被世俗玷污的土地,居住着一群有着虔诚信仰的人民
怀着敬畏之心去感受和祝福他们!
磕长头的信徒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大围裙,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
西藏的孩子生活在信仰之地,幸福,欢乐
这才是真正的信仰,触动人的心灵,让人感动的掉眼泪。说西藏可以净化心灵,我信!
以三个吃瓜群众的背影作为本游记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