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追忆烟花江南(第3站石潭-新安江-坎头)
- 出发时间/2010-04-03
- 出行天数/4 天
- 人物/和朋友
第三站:石潭-新安江-坎头.踏歌赏花,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早春三月北方还春寒料峭,而江南则已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了。所以这个时节江南行,看花是初衷。离开宏村后就开始本次行程的重点,油菜花之旅,石潭至新安江一带。
石潭是在黄山市歙县霞坑镇山里的一处原生态的桃源小村,名字尚没有婺源乡村响亮,但秀美的风光绝不逊于斯,并且由于没有商业化,还未有大规模旅行团类的常规游客,以驴友、摄影、写生者居多,民风还相对淳朴,可谓一条经典的徒步赏花路线。这一带其实有好几个古朴的小村落,石潭并不是最漂亮的,因它交通最好,在山脚下公路旁,故而成为这一片代表,也是交通中转,去其他小村基本都需要从石潭开始徒步上山进入了。下汰是其中景色视野最好的一个,可看日出日落和云海,可居高临下俯瞰周边的其他小村落。古朴的村庄依山而建,散落在绿油油的茶园和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间,还有蜿蜒而过的昌源河。放眼望去,山青水秀,繁花如锦,深呼吸,空气中是芳草雨后的清香,让久居都市的我们都倍加感慨,那些喧嚣的过往和一路尘埃在这宁静清透的地方无处遁形逃之夭夭,心下只有此刻便永恒该多好的闲适惬意。这站在山顶远眺发呆的浮生半日,是人生第一次感受生命就这样浪费着也很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天一直阴沉,细雨未歇,早上又起了很大的雾,一片白茫茫,天气预报显示山里这两日都不乐观。于是决定不再继续停留,冒雨出发下一站,徒步昌溪至新安江。下汰到昌溪徒步的这段路程推荐,不是很远,大概1个半小时左右,基本都是在开满油菜花的田间小路穿梭,不远处是连绵青山,山下翠竹成林,偶有三两枝艳粉的桃花妖娆绽放。一夜大雨将山水花草都涤荡得更加清新,如妙龄的女子顾盼生辉,楚楚动人。伴着丝丝细雨行走在如画的景色中,人生的快意洒脱酣畅淋漓溢满心头,连脚下的湿滑泥泞也变得乐趣十足。我们笑着闹着享受着这不一样的生活,没有任何烦恼,只有单纯的快乐在内心深处自由的绽放,让今天站在回忆的门槛向里张望的我都听到了那悦耳的笑声。其实有些东西是可以恒久的,哪怕只是瞬间,哪怕只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寻常小事,只要它真正拨动了心弦。
当晚的计划是赶到绩溪,以便第二天一早去徽杭古道徒步,这其间还想乘船游览一下新安江。但赶到深渡码头时最后的班船已经离岸,只有商业运营的游船,为往返型并要额外收取新安江山水画廊的门票,加起来一个人就要100大洋,而同样的路线,班船过去才20元,差距太悬殊,让人难以接受。一筹莫展时天降贵人,一位江心半岛村的渔民大哥过来搭话,经过沟通同意用他的渔船送我们,100块一条船,虽然简陋些,却也别有当地风情。细雨中泛舟江上,江水清澈澄碧,两岸青山叠翠,时有白墙黛瓦若隐若现,确实似一副流动的山水画卷。这样的美景中小船曲折飘荡前行,斜风细雨轻拂面,真是心旷神怡。
科普: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全长约百里,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沿途码头点分布如下:歙县、雄村、桃花坝、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至深渡镇。
科普: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
徽行古道安徽这边的起点就在离绩溪县城不远的伏岭镇鱼川村,从县城有公交车直达,途中还会经过曾经的胡大大的家乡。古道的美丽是出乎意料的。想象中认为它只是一条绵绵无尽的崎岖山路,甚至走起来会有点枯燥,实际上却是景色丰盛,峡谷不大,清明时节两边的山上已盛开了许多的杜鹃花,谷底溪流潺潺,怪石嶙峋。去往古道的沿途景色也很美,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油菜田,并且由于这边靠北一些,花期正旺,让人流连忘返。由于返程路线规划还是在安徽境内,所以我们并没有穿越古道,只走了安徽起点这边一小段,略缅怀体悟一下古人经商的艰辛不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