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版图】(175)——【浪迹关东】(东京-镰仓-箱根)
- 出发时间/2017-03-31
- 出行天数/12 天
- 人物/其它
- 人均费用/20000RMB
一直在计划里的日本之行
Long long ago,日本之行就在计划之中,怎奈前几年出去浪的行程排得太满,而不去旅行的时候又被无休无止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无暇顾及那个并不遥远的霓虹国度。某位朝九晚五还办不了签证出境的公W员发小十分嫌弃地说,你天天跑出去又嗨又浪,还在这里抱怨因为工作去不了日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这些苦B钱少事多没假每天被骂还不能还嘴的基层公P的内心感受?我说take easy,下次再有无良网友骂你,你告诉我,我仅代表我自己去严正谴责他,可是话说回来,你这么惨,也不能阻挡你爹地你妈咪在你端上铁饭碗后,半夜在小区院子里打了三挂鞭炮,吵得我家老人整夜失眠,而且我出去旅行的时候,每天三万步,上班的时候,每天工作三班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是睡到自然醒的,你们这些还能享受双休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的在编人士就直接去洗洗睡吧!
日本国的签证难度远不如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欧美国家,但是又比那些动不动说走就走的东南亚国家更复杂一些,不过有了万能的某宝之后,我们只需要照着要求准备材料,然后快递出去,一切都有人帮着代办。所以说,跟那些传统企业家比起来,马云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如果将来要评选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人物,我可以用余额宝里的所有资产打赌,马云爸爸一定会当选,而王思聪他爸比则不会。
由于选择的签证代办旅行社显示日本签证出签率是100%,所以把办证材料寄出去之后,我们便放心开始预定往返机票,计划是3月31日飞到东京,4月11号从大阪回国。原本我还打算按照以前的套路搜索从香港出发的航班,可上网查过之后,发现原来深圳已经有了直飞东京和大阪的航班,于是我十分愉快地放弃路过那个越来越不友好的城市,就在自家地盘上飞去飞回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抵达东京,有点儿意思
三月份的最后一天,深圳航空一如既往发挥了晚点是常态不晚不正常的一贯精神,延迟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起飞。当飞机腾空而起的那一刻,我和我的小伙伴已经睡成了一团。
机长虽然通过广播承诺会尽力弥补延误的时间,但到达东京成田机场已是晚上八点有余,再过边检过海关取行李,出来到利木津大巴的柜台买上十点整去池袋的车票,再看时间,距离发车仅有十几分钟光景了。利用这点时间想去取点日圆,结果走遍整个到达大厅也没找见ATM机器,最后只能去银行柜台,用极不合算的汇率换了五万日圆先花着。
利木津巴士的服务着实让我这个从国内景区各种恶劣服务中闯荡过来的人感叹活久见,行李只要摆在身边,就有一群姑娘小伙过来帮你贴牌子搬行李,我看不过一位十分瘦小的姑娘费力帮我抬箱子,上去想自己动手,结果人家仿佛受了惊吓一般,请我赶紧站回去,她可以的,代觉布!每一躺车子发动,车下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九十度鞠躬恭送,直到车子走远才能抬起身子,态度之真诚,一点都没有敷衍了事的感觉。日本,传说中的礼仪之邦,果然有点儿意思。
巴士停靠的终点站就是我们在东京四天的住处,池袋大都会酒店,一座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酒店,谈不上多么奢华,房间也秉承了东京酒店小得可怜的惯例,基本两个行李箱一放,去厕所就只能靠功夫了,不过这座酒店胜在位置优越,出门走两步就是池袋车站,去哪里都超级方便。
来日本之前,在网上看大家讨论得十分欢畅,说是要买这个pass卡那个周游券,这个站转那个站,这条线换那条线,由于信息量太大,一贯自认为理解能力还不错的本人,看完《源氏物语》没有崩溃,居然对着圆环套圆环的日本轨道图直接懵逼,当时心里那个着急啊,日本交通这么复杂,我还不得赶紧办证买卡,要不然光坐车都得破产呀!结果到了日本,才发现其实大部分券啊卡的都是浮云,那里的交通可不似我们这边只有一个老板,他们那边提供交通运营的公司众多,坐个地铁换线都得频繁出站进站,一张券搞到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经过实地考察,那种特定地点一日或两日的周游券是有用的,还有城市内地铁的一日券也是有用的,当然这种券也有很多线路不能用,太复杂就不一一细说了,大家要是去了日本,可以细细体会。总之,日本的公共交通可以说极其发达,几乎可以到达任何一个角落,当然目的地全面覆盖就必然伴随着交通线路极其复杂,是否能在日本蜘蛛网一般的交通路线中全身而退,不坐错车,不走冤枉路,不被逼疯,是检验常年在外行走成果的试金石。
上野公园,樱花季
由于正好赶上樱花季,于是在东京的第一站,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上野公园。从池袋坐JR要不了几站,从上野站出来,基本就是上野公园的范围了。上野公园原先是德川家的家庙,1873年才改成公园,园内还保留了供奉德川家康的东照宫,同时这里也是东京最有名的赏樱胜地,每年到了樱花绽放的时节,这里至少会有数百万游客蜂拥而至,当然近年我大天朝对此间的旅游业也贡献不菲,走在上野公园的樱花大道上,耳边充斥的都是中国各地的方言。其实走过这么多国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国内大部分出境自由行的游客,都是拥有较高修养的一批人,但是架不住天朝还有更加海量的旅行团,每个景点,都是他们在呼朋唤友,大呼小叫,卡位拍照,阻塞交通,不讲卫生,面对这种景象,莫说是人家本地人,就连我也忍不住对自己同胞的素质侧目。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日本通缉两位中国女游客,通过监控可以发现她们在明治神宫泼洒不明液体,可能对那些珍贵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对此我唯有摇头苦笑,能不能争点气,看来国人在外面要受到尊重,除了腰包鼓起来之外,要走的路还很长。
另外,在上野公园见到许多穿着和服的女子,迈着细碎的步子,低头顾盼之间,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那个激动和骚动,毕竟在十八禁或是非十八禁的文艺作品里见过很多女性的和服穿戴,但是第一次见到活的本尊,总还是有些情不自禁的。可后来,我发现其中百分之七十穿和服的女子都是中国人,她们穿着和服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凹造型,拍几张美美哒的照片,然后发朋友圈,哇,樱花好美哟,潜台词是我比樱花还美。每每拍到这些穿着和服的同胞,怎么说呢,如果非要比喻的话,就像我费尽心思在网上撩了一个L妹,结果一见面发现是自家三姨妈。还有据我观察,穿和服记得换木屐的一般都是台湾人或是香港人,而穿和服脚下却蹬着明晃晃旅游鞋的,基本都是大陆人,其实这并不能说明咱们大陆人比较土,只能说明咱们随随便便就可以把球鞋P掉,拍照一小时,P图一整天,总之不想让旁人看见的内容绝不会出现在最后的成品里,反观湾湾们在网络时代已经大幅落后了,所以只能老老实实把自己先倒饬好。只是我不明白,美女们都只是为了美美哒的照片,后期又如此强大,干嘛花钱跑这么远,买套挂历做背景,在家里搞一搞不就可以了吗?
今年第一次在东京看到樱花,觉得哇耶耶,好好看呀,好激动啊,好文艺啊,好凄美啊,后来直到在京都和奈良看樱花看到审美疲劳,终于才明白名花和美女是一个道理,不能天天腻在一起,保持距离,得空瞅一眼,它和她才永远是最美的。这是从樱花那里学到与人相处的道理,尤其是女人。
进入东照宫的路边都是各式各样的小吃摊,香气四溢;神殿前有净手的水池,每个人在奉纳神明之前都要先到此处洗涤身上污垢,当然由于地方有限,全脱了再洗也是不现实,所以洗洗手表示一下诚意就好了;缤纷的樱花树下,到处是铺张席子席地而坐的年轻人,吃喝聊天,欢声笑语。初见这些景物都觉得非常新鲜,在国内没见过这种套路哎,可从关东走到关西这一路上,发现各个地方其实都是大致雷同的,但是这种雷同并不会让人觉着腻味,反而对日本这个社会自发的协同性和一致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浅草寺,13号签是大吉
从上野转地铁银座线到浅草站,出站穿过几条僻静的小巷,然后数以万计的游客人潮就突然出现在眼前,摩肩接踵,人头攒动,这就是如雷贯耳的浅草寺。相传这座寺庙始建于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江户时代初期,德川家康又予以重建和扩建,逐渐演变成为日本最有名的寺庙之一,并成为周遭市民的游乐之地。
浅草寺的大门叫作“雷门”,正式全名为“风雷神门”,专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而建,经过雷门,还有一百多米的铺石参拜神道,才是最有名的观音殿。日本这边佛教参拜仪式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首先两下击掌,然后许愿,最后再击一次掌,只是我看大部分人许愿都只是击掌两次,许愿后不再击掌,也不知是不是自动简化了。小伙伴问我这种许愿方式有什么含义,我说担心佛祖太忙关注不到自己,所以许愿前要拍巴掌提醒他老人家看这里,许完愿再拍一次,提醒佛祖我说完了,您看着办吧,嗯,应该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