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去非洲 ,选择了纳米比亚 。
如果说肯尼亚 代表狂野,新西兰 意味着纯净,法国 让人联想到浪漫,那用“惊艳”来形容纳米比亚 是最恰当的。尽管事前做过很多攻略,但真的看到红色的沙漠,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大西洋……,不得不为这些极致美而惊艳!
这是一个小国,很多人甚至完全没有听说过。当我们看到罗红所拍的沙漠剑羚,浑身涂满红泥的辛巴人,内心被深深震撼,刹那间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距上次的肯尼亚 之旅已经将近一年的等待。这一年里,我和Jerry都在为此次旅行进行积极的筹备。有关纳米比亚 旅游的中文资料实在太少了,好些都是几年前的信息。还好有发达的网络,直接可以链接到纳米比亚 safari公司,酒店住宿等。所以在这次的游记中,我会详细讲述一些实用性的攻略,以期做成国内第一份完整详实的纳米比亚 游记攻略,供大家参考。
先放上我们的行程。
第一天:晚上上海 出发,乘坐国泰航空,到达香港 ,之后转机前往南非 约翰内斯堡
第二天:早上到达约翰内斯堡 ,之后转机前往纳米比亚 首都温得和克,下午1点到达温得和克,入住酒店,下午3点城市观光,晚上前往市内著名的餐馆吃饭;
第三天:温得和克前往Sossuvlei沙丘,下午入住沙丘公园内酒店;
第四天:一早5点出发前往沙丘观赏日出,之后徒步前往死亡盆地,中午回酒店休息,下午出发继续前往沙丘拍摄落日;
第五天:Sossuvlei沙丘前往Walvis鲸湾,沿途欣赏风景,傍晚海边欣赏落日;
第六天:上午出发乘船出海观看海洋动物,包括海豚、鲸鱼、海狮、海龟、鹈鹕等,并在船上;
享用鲜美生蚝及精美午餐,下午出发前往斯瓦科普蒙得,入住酒店,傍晚拍摄美丽的长堤落日景色,并前往著名海滨饭店享用海鲜大餐;
第七天:上午出发进行沙漠生物探险游,在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下,在沙漠中寻找奇特的动物;下午城市观光休闲;
第八天:斯瓦科普蒙得出发前往十字角Cape Cross,中午及下午拍摄成千上万海狮;
第九天:十字角出发沿途经过 “骷髅海滩”(Skeleton Ceast)前往颓废方丹,下午到达后参加沙漠大象寻找及拍摄游;
第十天:上午参观颓废方丹岩石雕刻(纳米比亚 第一个世界遗产),之后前往奥普沃(Opuwo),非洲 最后的原始生态民族辛巴 (Himba)部落的家乡;
第十一天:全天参观辛巴族(Himba)部落,拍摄创作;
第十二天:奥普沃(Opuwo)前往埃托沙 (Etosha) 国家公园,这也是非洲 最著名的野生动物国家公园之一;
第十三天:埃托沙 (Etosha) 国家公园内game drive;
第十四天:埃托沙 (Etosha) 国家公园内game drive;
第十五天:埃托沙 (Etosha) 国家公园内game drive;
第十六天:离开埃托沙 (Etosha) 国家公园,前往非洲 大猫保护基地;下午到达后参加game drive;
第十七天:上午继续进行game drive,中午离开,前往bushman部落营地;
第十八天:上午返回温得和克,购物,傍晚飞机;
第十九天:转机回上海 ;
第二十天:回到上海 。
因为Jerry喜欢野生动物摄影,所以先放上他很喜欢的一些照片。接下来我将按照游记顺序上文字和图片。
我们此次的行程示意图
既然又是游记,又是攻略,自然需要上一些实用的信息,方便大家以后去纳米比亚 时可以参考。
准备篇
一、 参考资料
毕竟看母语的资料更方便,深度挖掘之下,还是有些信息。罗红的博客,杨琤琤的《沙海交响》,《时尚旅游》08年3月刊,《旅行者》07年7月刊,几个旅游BBS的贴,旅行社的团队产品介绍,加上英文的LP。
二、 线路和景点
别看纳米比亚 国家小,但吸引人的景点很多很多。短短20天,我们只能挑著名景点和感兴趣的串联起来,但每个景点都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确保不是走马观花,还要让Jerry拍个尽兴。
最终的线路,涵盖了纳米比亚 最经典的沙漠、海洋、国家公园和原始部落四大元素,以首都温得和克为原点,环绕一圈,不走回头路,恰到好处。
当然,纳米比亚 还有瀑布、大峡谷等壮观景象,作为再去的念想吧。
三、 签证
基于国内的政策,我们在选择一个目的地的时候,首要考虑签证是否方便。很多相关线路都是南非 、纳米比亚 、博茨瓦纳 和津巴布韦 四国 游,但这四国 都需要办理签证,而且没有肯尼亚 的容易(肯尼亚 在国内可以通过香港 和北京 办理个人旅游签证,也可落地签)。所以一早我们就放弃了其余三国。
之前去过的朋友告知,签证很好办理,准备好照片和护照,填张表格即可。但Jerry送材料进领馆时,却被告知目前还没有开通个人旅游签证一说,只有团队旅游、商务签证和探亲签证。我们立即发动所有资源去找朋友帮忙。最后在“领航非洲 ”的Vivian帮助下获得个人旅游签证(比较奇怪,还是个人旅游签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之后我们将个人旅游签证困难的情况转述给纳米比亚 旅游局中国 办事处,纳米比亚 旅游局局长Digu先生等相关负责人,他们均表示,会尽快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让个人去纳米比亚 旅游变得更容易。相信今后大家的签证工作会变得简单。
纳米比亚 驻中国 领事馆:北京 市朝阳 区塔园外交人员办公楼2单元9层2号,010-65324810
签证所需材料:2寸白底照片两张,表格一份(向大使馆索取),机票行程单,签证费650元(直接递交的费用,委托待办另计)。
领航非洲 :http://afro-choice.com ,电话:+86-10-58206541
四、 机票
国内没有直飞纳米比亚 首都温得和克的航班,一般经由香港 和南非 约翰内斯堡 转机。所以航程总体比较长,单程三段,来回六段。前两段可以有很多航空公司可选,约堡到温得和克只有南非 航空,纳米比亚 航空无法出票(可能网上自己预订可以)。通过几家票务公司和朋友的询价,几乎都是港龙国泰南非 的联运机票价格比较有优势,最终是10160元/人(含税)。请大家务必订票时留意退改签政策,不要一味注意机票价格。
五、 防疫
纳米比亚 入境无需黄皮书,也没有必须要求的防疫措施。但提醒在北部地区需要防范疟疾。所以还是去国际保健中心开了治疗疟疾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上海 国际旅行保健中心:金浜路15号,62686428,www.sithc.com
六、 保险
仍旧选择了美国 美亚的“万国游踪”国际旅游保障计划,20天的白银 计划,240元/人。每次买都是图个安心,其实一次都没用上过。
美国 美亚保险:http://www.aiush.com.cn 800 820 6019
七、 换汇
纳米比亚 使用纳米比亚 兰特,与南非 兰特等值。到银行换一些美元带到当地再换兰特即可。美元最好都是2000年以后的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08年一年中,美元与兰特的汇率变动非常之大。年初的时候,美元与兰特汇率为1:6,兰特比人民币更值钱。之后一路下滑,年底接近了1:10,人民币变成了兰特的1.5倍。这对于我们出境旅游无疑是一个大好消息,无形中节省了很多费用。
八、 摄影器材
机身:尼康D700+D200
镜头:尼康400/2.8(尼康公司友情出借),尼康80-200/2.8,尼康24-70/2.8,肯高×2增距镜
脚架:百诺A-227,云台KB-1,GH-2悬臂(均由百诺公司友情出借)
摄影背包:乐摄宝Rover AW II 全天候轻便摄影背囊,Mini Trekker Classic
卡片机:富士F50
九、 物品准备
背包或旅行箱各有利弊。旅行箱存放物品方便,纪念品易保存,可以拖行。背包不显眼,据说南非 机场的失窃率很高,但我们没有遇上,可能背包表明是穷人吧。另外带了一个编织袋,旅途中收纳一些琐碎物品,如果最后纪念品多,也能应急。
纳米比亚 昼夜温差很大,我们去的时间已经是夏季(南半球,与我们四季相反),白天的确非常热,尤其是沙漠,可以高达近40度,但晚上却降至10度甚至更低,尤其是海边。所以建议多件短袖T恤,一件长衫,一件厚外套,几条中长裤的搭配为佳。鞋子方面,建议登山鞋和凉鞋都必备。可以带上泳衣,酒店和营地都有游泳池。如果是雨季,务必带上雨伞或者防雨外套。
纳米比亚 的日照 非常厉害,帽子、墨镜、高指数防晒霜必备。少部分地区有蚊子,风油精是个好东西,当地各类蚊虫不适应这个味道。在国际保健中心配药的时候,再买一管deep woods专业热带丛林防蚊露,非常有效,三夫也有售。
吃的尽量少带。我们出发的时候买了很多零食和肉类(订的行程部分不包餐),最后都没有带走,因为担心三段行程中会被搜查甚至罚款。后来才发现,当地各城市小镇均有超市,国家公园内也有小型超市,各类罐头、肉、主食都有,价格和味道均可接受,餐厅的价格也在合理范围。
如果住帐篷,要带上头灯,睡袋、晾衣服的绳子等物品。餐具等不用,safari公司有全套设备,包括冰箱,气罐,水壶,锅碗瓢盆,桌子椅子。
纳米比亚 的插座与南非 相同,三个大圆头。转换头又有故事了。我在网上买了一个万能头,到了当地,傻眼了,根本插不进去,赶紧在温得和克市区里买一个。当地物价高,一个转换头要人民币40几元,心在滴血。大家务必记住当地插座头的样子,很大很粗的三孔,免得跟我们一样花冤枉钱。另外,现在电器都带的很多,最好带一个线比较长的接线板。摄影爱好者再带上笔记本电脑,储存大容量的照片,同时还能有电影音乐解乏。
如果要去原始部落的话,建议带些小礼物,糖果,气球,笔等等。我们还为司机向导等也准备了小礼物,拉近距离以示友好吧。
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包括内用和外用的,还有一些维生素或者泡腾片。纳米比亚 是很干净的国家,我们此行除了每天喝泡腾片,别的药全部原封不动带回。
带上证件,机票行程单(多次转机很有用),小本子和笔(记录旅行点滴,与新认识的朋友互留信息),家人或宝贝的照片(老外很喜欢这样,思念展示两不误),整理的资料(行程景点介绍,应急电话等),LP,介绍动物的书籍(没有的话,可以到当地买,比如 nwr出版的埃托沙地图和动物图例),纳米比亚 地图(也可到当地购买)。
最后,带上一份愉快的心情。旅途中总是会有些小插曲和不如意,但请不要影响到整个行程。要知道一次旅行是多么的不易,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学会发现快乐!
费用
总行程20天,实际在纳米比亚 是16晚/17天。
人民币与兰特的汇率大概在1:1.5,每次银行换汇略有不同。这次旅行只有我们两人,所以费用就以两人算啦。主要费用是机票和团费两个。团费是我们支付给aabadi safari公司的费用,包括一辆四驱皮卡 和车顶帐篷以及相关物品,一名司机兼导游,所有的门票费用,所有的住宿(包括酒店和营地),部分餐饮。自费活动和餐饮的具体费用,在相关章节中会有提及。
项目 费用(人民币)
机票 20320
签证 1600
保险 480
前期购物 300
支付给aabadi safari团费 40000
司机小费 1600
自费活动 3000
餐饮 1500
购物 1000
其他 200
合计 70000
认识纳米比亚
这个国家太不为人所知了。所以当大家知道我们去Namibia(纳米比亚 )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国家?这个国家在哪里?这个国家有什么值得旅游?
我从网上搜寻了一些资料,加上我们自己对这个美丽国家的认识,先给大家做一个整体的介绍。
以下是国旗和国徽。
国徽上两侧的是剑羚,上面是鱼鹰,下面是千年兰,一种非常坚强的植物,在沙漠里可以生存上千年,所以中文翻译为千年兰。这种植物有雌性和雄性,在游记中会提到。
全称纳米比亚 共和 国,面积824269平方千米(差不多是四川 省的两倍),人口203万(2005),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0.74人/平方公里)。88%为黑人,奥万博族是其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50%。其他主要民族有:卡万戈、达马拉、赫雷罗以及卡普里 维、纳马、布须曼、雷霍伯特和茨瓦纳族。白人和有色人约占总人口的12%。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非利卡语(南非 荷兰 语)、德语和广雅语等。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所以他们的礼仪习俗与西方相差无几,节日也以圣诞节为重。我们去的时候是12月初,到处都能感受到圣诞来临的气氛,街道的灯饰,超市的礼品区都是圣诞装扮。我们的司机Pendy跟国内打工者一样,跟女友讨论排队买车票回家过年。
跟我国的各个民族有不同特征一样,从相貌、习俗、衣着等可以区分不同的纳米比亚 民族。我们所用safari公司aabadi的老板Lesley是达马拉人。这个民族很有意思,女人都非常胖,穿很多层的肥大裙子,帽子最特别,一长条横着前额上。我问过我们的司机兼向导Pendy,他说帽子里是报纸,这样保证长条又直又长。达马拉的语言很好玩,会不时发出类似鸡发出的“咯咯”声,起初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在说话。而Pendy则是卡普里 维人,这个地区其实更靠近博茨瓦纳 ,算纳米比亚 的偏远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非常好,不抽烟,不喝酒,工作认真,待人礼貌,没啥幽默细胞。所以Pendy找女友也是卡普里 维人,他说无法想像与自己一起生活的人成天抽烟喝酒。
纳米比亚 原称西南非 洲,历史上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从15世纪到18世纪,纳米比亚 曾先后遭受荷兰 、葡萄牙 、英国 等殖民者的入侵。1890年,德国 占领纳米比亚 全境。1915年7月,南非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占领纳米比亚 ,并于1949年非法将其并吞。此后,纳米比亚 人民在西南非 洲人民组织的领导下,为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斗争。1966年8月,联合国大会根据当地人民的意愿将西南非 洲改名为纳米比亚 。1978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纳米比亚 独立的第435号决议。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纳米比亚 终于在1990年3月21日赢得了独立,成为非洲 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所以在这个国家,各方面都是受南非 和德国 的影响,很多酒店和safari公司的老板都是从南非 过来创业,几乎所有的公司商店等都属于这些非洲 白人。德语在很多地方使用普遍,德国 游客也是主力军,经常一个向导同时用德语和英语解说,很多的地名也是德语,例如windhoek(温得和克),walvis(沃尔维斯 湾)。
纳位于非洲 西南部,北与安哥拉 、赞比亚 为邻,东、南毗博茨瓦纳 和南非 ,西濒大西洋。地处南非 高原西部,全境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东部内陆地区为沙漠,北部为平原。布兰德山海拔2610米,为全境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奥兰治 河、库内内河和奥卡万戈河。热带沙漠气候,因地势较高,终年温和,温差变化不大。10月—次年4月为雨季,其余为干季。要去旅游的人一定要记住干季和雨季的时间划分,这是我们此行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
纳米比亚 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主要矿藏有钻石、铀、铜、银等,其中,钻石生产驰名世界。大家都认为买钻石要去南非 ,其实真正丰富的产地是纳米比亚 。只是因为纳长期受南非 统治,开矿权和钻石公司都是南非 的,所以给世人造成南非 钻石最好的印象。采矿业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90%的矿产品用于出口,矿业所创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0%。
排名第二的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其中90%供出口。纳米比亚 的生蚝非常出名,中国 是最大的进口商之一。我们吃到的生蚝,很多都是从纳米比亚 远渡重洋的。而在海边小城度假,很有特色的一项活动是海钓(angling),钓的都是硕大的鱼,甚至可能是鲨鱼,非常刺激而且有成就感。
纳米比亚 政府同时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农牧业成为该国支柱产业之一。其中畜牧业较发达,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88%。全国有农场7000余家,绝大多数为白人经营,与平常养猪养牛不一样,他们放养各种在国家公园都能看到的动物,所以我们的菜单中经常看到这些动物的名字,商店有各种皮毛产品出售。有很多农庄现在也转做旅游,开放给大家近距离参观动物,狩猎,甚至做动物保护工作。
整个纳米比亚 沙化严重,所以人和动物都很少,植物基本以灌木为主,我们听到最频繁的单词之一就是bush,满眼看到的也是bush,整个行程中,我没有看到一寸土地是用来种庄稼的。蔬菜基本依赖进口,我们没有在当地吃到过任何青菜,蔬菜都是胡萝卜、卷心菜、长豇豆之类,蔬菜和水果的价格也偏高。
纳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南非 、英国 、美国 及当地白人手中。独立后,政府明确宣布尊重私有财产,不实行大规模国有化;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由私人资本、境外资本和政府参与的混合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在土地方面,采用补偿方式将未充分利用而被白人农场主遗弃的土地收归国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黑人群众;同时设法安置回国难民,逐步改善黑人生活状况;制定投资法,鼓励境外投资。相信这个年轻的国家能够越来越好。
除矿业、渔业和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外,近年来,纳米比亚 旅游业发展迅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据最新数据表明,旅游业已经超过农牧业成为第三大产业。而在未来,会取代矿业成为第一支柱!1997年,纳米比亚 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2005年12月,纳米比亚 成为中国 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
提供大家一些了解纳米比亚 的渠道:
1. 书籍,杨琤琤《沙海交响——纳米比亚 散记》。作者曾经在中国 驻纳米比亚 大使馆工作,走遍了纳米比亚 很多地方,用抒情散文的形式记录下点滴。
2. 系列书籍,蒂皮•德格 雷《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及系列。特别值得一提,蒂皮是第一个出生在纳米比亚 的法国 人,她从小与各野生动物共同长大的图片和文字,让世人惊叹!
3. 系列电影,《上帝也疯狂》及系列。一部较老的电影,不是在纳米比亚 拍摄的,但主人公是一位布须曼人(bushman),电影中的一些场景,一些植物在纳米比亚 都似曾相似。电影非常幽默,纳米比亚 众人皆知,大家聊到这个话题都忍俊不禁。
4. 电影,《LA PISTE》(纳米比亚 沙漠)。由执导《喜马拉雅》的法国 导演艾里克•瓦利(Eric Valli)导演,他女儿为主角,讲述一位法国 女孩在辛巴人的帮助下寻找爸爸的故事。影片展示了骷髅海滩,古老沙漠,魔鬼城,爱瀑吧等典型纳米比亚 风光。
在纳米比亚 safari
很有必要在开始正式的游记之前写这篇文章。作为驴友,准备行程是很重要的过程,比报旅行社的团队要复杂一些。但我也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准备的过程,也是对这个国家了解的过程。
与东非 一样,户外的旅游基本统称为safari(原本为狩猎的意思)。但与东非 基本依赖当地safari公司组团游不同,纳米比亚 的旅游形式多样,自由度非常高。这可能与他们国家一直以欧洲 市场,特别是德国 市场为主的缘故。
旅游的形式可以是自驾,参团,自组团等。找safari公司的时候,注意是否有TASA的相关认证(The Tour and Safari Association of Namibia),这样比较有保证。
我们采用的是找一家safari公司,两人单独组团,自己设计线路,根据预算来制定住宿和餐饮的条件,配一个司机兼向导,一辆四驱铃木皮卡 车带车顶帐篷等所有露营设备。
这种形式与东非 旅游很相似。优点是有人开车,熟悉当地情况,顺便做向导介绍风土人情和找动物,行动自由,内容丰富。缺点是,价格很高,特别我们只有两个人,租车订酒店都较贵,而且要负担司机的所有费用。
在当地最普遍的是自驾游。通过safari公司或租车公司,借一辆车(可附带车顶帐篷),预订相应的住宿和活动,带上自驾地图,就能出发。整个国家的道路分为A,B,C,D等级别。A应该就是城市道路,B是很好的柏油马路,C是一般的马路,基本是碎石路,D就是乡间小路。发达城市之间基本都是B级,偏远地区和景点之间是C级。纳米比亚 人少,车也少,尽管路都是只有两根车道,已经足矣。需要超车的时候,确认没有来车,从对面车道上超车即可。各个路口的标识也非常清楚,一般不会发生迷路情况。路上和公园内都有加油站,价格相同。没有收过路费现象,停车也很便宜。
为了保证安全,租车公司的车设有速度警告。我们的车为例,到了80就发出一声滴,超过130就发出急促的警告声。尽管当地路况很好,但我们的车基本都在100-120之间。当地私家车的速度较快,通常在150。
自驾可以节省很大一块司机的费用,而且更加随性。我们曾经有考虑过,但最终放弃。其原因主要是:当地驾驶座与国内相反,是在右边,车辆基本都是手动档,有时候还需要四驱。而我俩只有Jerry能开自动档,我是本本族。有几天都需要长途拉车五六百公里,一人驾驶太疲劳,而且不熟悉路况,很有可能无法到达既定地点。我俩还不会修车,比如 使用千斤顶换胎,路上的确遇到过这种情况。
如果没有以上烦恼,完全可以考虑自驾。国内的驾照做一个公证,就能在纳米比亚 使用了。确保安全起见,最好双车同行。纳米比亚 的治安总体良好,但一个黄色人种开车还是显得比较突兀,所以路上看见一些特别情况,比如 有人伸手搭车,有大量黑人在一辆停着的车里,千万不要停下,加速油门驶过。
同时,各个景区和酒店,为了方便自驾游客,都提供相应的safari活动。大家可以选择参加,这样不怕在景区找不到动物或者无法开公园的小路。
很多欧洲 家庭都选择自驾方式,奢侈的会带上房车,差一点的就带个拖挂,到营地装一个豪华超级大帐篷。
因为网络发达,几乎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的网址,供自驾者参考和预订。如果图方便,则还是通过safari公司,他们会安 排好一切。
Safari公司还有自己固定的多种线路,时间不同,内容不同,丰俭不同,价格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团。这种固定的线路,因为safari公司的长期资源,价格都比较合理,线路也成熟,就是团员来自天南海 北,需要互相融合。通常可以看到很庞大的大货车,一整车的年轻人,几十个帐篷,每晚在营地自己生火做饭,很有乐趣。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形式。
组团是国内人通常选用的形式,第一步就是找safari公司询价。纳米比亚 旅游局中国 办事处的朋友送了一些资料给我参考。其中有一本酒店和公司的介绍,很有帮助。后来到当地,在机场和旅游信息中心看到这种书籍,都是免费提供。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列出要求,发邮件与几家safari公司进行联系。几经来回,比较中意aabadi safari的价格和服务,他们还有自己的bushman营地,《时尚旅游》对他的报道也加分不少。事后证明,我们的确合作很愉快,他们的服务质量很好,安排的各地住宿很妥当,总之,一切满意。这个不是吹捧,我们第三次去非洲 了,跟不少safari公司打过交道,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严重影响我们旅游和拍摄的心情,但这次都没有,很幸运,也很感谢Lesley。
根据通常的做法,在几十封来回邮件确认所有事项后,我们将团费分两次全款汇给aabadi公司。现在国际汇款还是很方便的,三天左右就能收到,费用也不高。事后发现,这样折算的汇率比我们自己带美金到当地换还要划算。而且交掉团款,我们随身携带的现金只有一千多美金,很安全。
纳米比亚 的雨季和干季差别非常大,因此有旅游淡旺季的说法,我们此次深有体会。干季适合旅游,尤其是看动物的好季节,费用相对高很多,一些特别好的住宿甚至要提前一两年预订。雨季,包括圣诞节,都是淡季,客人减少,价格下降。我们此行正逢雨季,价格还有得谈,订房也只提前了两周。干季的话,我们这个行程费用还要大幅往上,预订也必须提前很多才能确保。
为了节省费用,跟Lesley多次讨论后,我们采取了丰俭并举的形式。1500/人/晚的豪华酒店也住,70/人/晚的帐篷营地也住。这点要大大的赞扬纳米比亚 的旅游,我们在东非 两国都住过帐篷区,与酒店有天壤之别,卫生设备要么形同虚设,要么破旧脏乱,没有吃饭的地方,必须自己带上大厨,没有商店,必须提前买好所有物品,没有电源,只能天天摸黑。纳米比亚 的帐篷区则非常好,可与酒店共享游泳池和餐厅,有小超市供应肉类蔬菜零食饮料,有自助厨房和洗衣房,有干净的卫生间,24小时热水淋浴。自己的小营地有灶台、灯、插座和水龙头。因为纳米比亚 景区的酒店和帐篷价格相差太远,通常酒店都是两三千一人一晚,所以选择帐篷的人非常多,很多欧洲 人也跟我们一样带着车顶帐篷。
大概因为主要客人来自欧洲 的缘故吧,纳米比亚 整个国家的旅游服务质量都很好,从safari公司,到司机,到酒店服务人员,到景区工作人员。一口流利英语,真诚的微笑,周到的服务。所到之处都非常干净舒适。
除了常规观光,各种活动也很丰富,观景小飞机、热气球、钓鱼、出海、滑沙、冲浪等等,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就看你的时间和财力了。
这里还特别要提一下狩猎,很刺激的一项活动,纳米比亚 特色。这是在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认定的合法的“国际狩猎”。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有重点地保护珍稀动物,有针对地捕猎过剩动物。只有像纳米比亚 等少数几个管理良好的国家,才能真正开展科学的狩猎活动。不过活动的费用也不菲,打中猎物更是昂贵,例如一匹斑马需要1000欧元。还要考虑标本的制作和运送。总之,这是一项有钱人开展的奢侈活动。
治安方面,虽然紧邻南非 ,但纳米比亚 治安给我们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听Pendy说,上一次的恶性案件还是发生在2006年。我们也没有听说或者目睹抢劫。白天走在路上,大家对我们都很礼貌友好。但建议大家不要晚上独自出门。另外,我们也没有在市区拿出硕大的相机对人拍照。
纳米比亚 对游客很好,只有一种小行骗提醒大家注意。有人会主动上来向你问好,然后问你名字,如果你说了,他就迅速把你的名字刻在一个小纪念品上,然后强卖。这也是我在天涯一个贴上看到的,所以到了当地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很礼貌的表示我们已经买过了,他们也不会再来骚扰。
关于花费,主要花在住宿上。当地没有门票一说,很多景点是收permit,其实也就是门票啦。价格还好,基本人均100兰特左右(相当于人民币70)。但是算法比较奇怪,稍后我会举例。因为没有自驾,所以不知道租车的价格。汽油比中国 略贵,但任何道路都没有收费站。吃饭较贵,好的餐馆,一般正餐都在100兰特上下。景区基本都是自助餐,早中饭100,晚饭150。超市里的物品比国内略贵。自费活动价格算比较贵吧,我们参加的活动中最便宜的200多,但每个活动都服务到位,除了车,司机,导游和相应设备等,还会配备冰饮料,小点或者餐盒,甚至还有香槟。购物和服务都必须加收15%的税。但购物满一定金额,可以最后一天在机场退税。当地有收小费的习惯,可以适当给侍应生或服务生10兰特。司机也需要给小费,通常一人一天5美金。
关于饮食,当地基本就是西餐,也有中餐馆。因为当地畜牧业的特色,有机会吃到除普通的牛羊猪以外的很多种我们认为是“野生动物”的肉,说实话,大部分都很美味。
关于卫生,我提到过营地的卫生状况都非常好,酒店和景区也是同样如此,而且我亲眼看到早上酒店专人打扫游泳池。当地的人也很干净,衣着时髦,没有东非 人的那股味。但safari公司都会提醒北部地区需注意防范疟疾,有部分地方蚊子苍蝇比较多,可以带药备用。
无敌的景色,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舒适的住宿,加上发达的旅游行业,纳米比亚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
Aabadi safari网站:http://www.aabadi-safaris.com/ 内有多种不同规格的线路,也可定制线路或自驾
纳米比亚 旅游局中文网站:http://www.visitnamibia.com.cn 目前正在建设中
第二章 序曲
第一节 长路漫漫
背着两个沉重的相机包,两个塞到不能再塞的登山背包,我们从家出发。
我们俩都太累了,以至于飞机还没起飞就已陷入沉睡中。港龙服务不错,居然还有哈根 达斯,这次行程有一个甜蜜的开始。
说来好笑,玩过很多地方的我们,竟然一次香港 都没有去过。为了确保香港 转机顺利,预留了较长的转机时间。事实上排队过安检挺快捷的,剩下的时间就四处逛逛。现在世界各地都能刷卡,这很便利,没有了兑换当地货币的烦恼,后来的南非 机场也是如此,购物,餐饮都很方便。
半夜11点登上前往约堡的国泰航班,这是一次长途飞行,要到第二天清晨6点才能到达约堡,还需要加上6个小时的时差(相当于国内中午12点),这辈子最长的一次飞行旅程。
飞机很准时的抵达约堡,我们彻底清醒。南非 的治安实在名声不好,身背那么多昂贵器材,需要随时保持警惕。因为迎接2010年的世界杯,就像之前的北京 ,整个约堡机场都在建设中。走过长长的通道 来到南非 航空的转机办票台,非洲 人的办事效率就给了个下马威。很多人都是经由约堡转机前往非洲 其他国家,而且都是南非 航空,一条长龙拐上好几个弯,别的航空公司办票台却没有人影。排队无聊中,得知身边的中国 人,有些前往安哥拉 ,有些前往刚果 ,都是去做生意的。
进入候机区,这里不愧是非洲 最大的城市,商店林立。很有特色的纪念品商店,奢华的红酒商店,甚至有法拉利的专卖店。可是候机区居然没有小推车,我们背着沉重的相机包,赶紧找个餐厅小憩片刻。Ekaya,好像是机场里最好的餐厅了,设有自助餐台和酒吧,可以刷卡。最重要的是,价钱很平民,以一杯中杯可乐为例,大概人民币10元,这样就可以找一个很舒服的沙发深陷进去,顺便关注楼下是否开始登机。把手表回拨6个小时,目前是纳米比亚 的夏令时间,与南非 一样,跟我们相差6个小时的时差。
南非 机场最大的纪念品商店:out of africa。在回来的时候,来这里买了很多东西。
不愧是非洲 最大城 市,约堡机场的奢侈品商店也很多,这是法拉利专卖店。
Ekaya咖啡厅,提供各种自助美食,饮料和酒类。这里还有插座,可以使用笔记本,不过没有网络。但是价格绝对平民。
当地时间上午10点多,终于登上行程最后一个航班。同行有几个中国 人,但除了我们,都是去做生意和打工的。飞行高度不高,能够看到大片的绿色大地。就在我疑惑看不到一个建筑物的时候,飞机已经降落了,我简直怀疑飞机是直接开到了某个国家公园,而绝对不是一个国家的首都!
机场很小,我们没有停靠候机楼,因为候机楼只有一层。在空旷处停下,走向候机楼即可。填写入境卡,排队入关。
出来就看到一人手举写有“Jerry”的纸,这就是Pendy,之后伴随我们17天的司机兼导游,有人来接,心里的石头就算落地了。
当天是周六,根据经验,周末的银行都不工作,必须在机场兑换一次兰特。机场的汇率不是很好,还要收手续费,暗自庆幸巨额团款还好是通过汇款走的。
走出机场,迎面就是灿烂阳光,棉花糖般的云朵漂浮在湛蓝的天空,这就是非洲 气息!我们又回来了!
Tips:尽管是电子机票,但为了让行李一托到底(当中转机不取行李,直接到温得和克取),最好给办票小姐出示三段行程单说明情况,免去每次转机拿行李的麻烦。第二节 品尝欧式风情
Hosea Kutako国际机场坐落在市郊的群山里,在高速路上飞奔半小时,市区崭露容颜,这才确信不是紧急迫降在国家公园了,一颗心算是放下。Pendy带我们到预订的elegant guest house。
为了节省开支,在非景区的地方,我们都是选择guest house。没想到Lesley居然给我们一个惊喜,这绿树掩映下的小小旅馆,竟然是一个套房!房间内,厨房、客厅、电视、舒适的大床,甚至还有保险箱(后来发现,这里什么都是学习欧洲 ,好点的酒店都提供保险箱)。屋外,泳池、草地、长椅、阳光……,干脆就在酒店发呆算了。
这是机场的停车场,干净整洁。
或许是因为日照 太强烈,这里大多数车都是白颜色的,而且停车场一定要有顶。车基本都是越野车,皮卡 为主,日本 车居多,其次是德国 车。
elegant guest house有着家庭旅馆的风格,都是平房。有这么一片绿色的草地很不容易,需要足够浇水才能保持的。
旅馆虽小,设施一应俱全,这是迷你泳池。估计真的游泳也施展不开,但在炎炎烈日下,看到这个泳池,就感觉到一丝清凉。
我们房间的大门,也有一处休闲的地方。
这是房间的客厅,有沙发,有电视。居然还有一整套厨房设备。后来在旅行中才发现,很多酒店都有这种配套设备。很多游客不是走马观花的几日游,他们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就把旅馆当家,自己生火做饭的。所以有这么一套设备,非常周到。打开柜子的话,还能看到干净的各色餐具,杯子等。
这是我们的卧室了,很干净整洁,还有个保险柜,当然我们没用。
Pendy三点准时出现,带我们去city tour。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海拔1645米,位于整个纳米比亚 的中心位置,人口约20万,一半以上是白人。城市三面环山,有些类似于国内的重庆 ,道路起伏不定,坐车我们都戏称为乘过山车。如果是开手动档,没点技术是要闹笑话的。后来发现整个纳米比亚 很多道路都是这样,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过山车。
历史上荷兰 、葡萄牙 、英国 和德国 先后对纳米比亚 实行过殖民统治,建造了许多欧洲 式的建筑。所以置身温得和克,你很难想像这是在非洲 ,而是有种身处欧洲 的错觉。时值初夏的周末,路上看不到人影。偶见一金发小姑娘骑着滑板车,从身边飘然而过。眼睛所到之处,都是各具特色的庭院别墅,欧式建筑的教堂法院,路边鲜艳的小花和绿地。拿两手比做相框,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这座美丽的城市很干净,很宁静,有着“小瑞士 ”的美誉。大家过着悠闲的生活,不曾见谁风风火火的急驰而过。十字路口没有警察,大家自觉遵守交通信号。即使是明显没有人的路口,看到红色的stop,必定停下来左看右看。
跟随Pendy,我们一路参观了最著名的福音路德大教堂,对面的骑士铜像,古老的火车博物馆等等。教堂位于一个十字路口的中心,整个市区的楼层不高,从很多角度都能依稀看到教堂的红色尖顶,犹如一位长者,默默注视着多年来周围发生的一切。这座哥特式教堂为纳米比亚 人视作珍宝,精心呵护,尽管建于19世界末,但红色墙面,彩色玻璃依然鲜明。
与之相对的则是骑士铜像,这原本是当年德国 占领纳米比亚 的军官雕像,是殖民统治时期摸不去的伤痛。但是在独立之后,纳米比亚 人民宽容的保留了雕像。有时候见证比推倒给后人的力量更加强大。
在市区看到了赫赫有名的Kalahari Sands Hotel(卡拉 哈里沙漠酒店)。说实话,生活在上海 ,看到的豪华酒店太多,所以感觉外观很普通,据说内部装饰还是很有特色的。但如果让我选择,还是elegant guest house这种舒服温馨的旅馆更加好。
下午回到elegant,Lesley和他可爱的儿子已经到了。大家很愉快的把safari的细节一一确认,因为之前邮件交谈总有些细节方面不是很清楚,见面谈可以最终确保整个行程顺利。
最著名的福音路德大教堂。
配上闯入画面的老汽车,有没有恍如隔世,身处过去时期的欧洲 的感觉?
教堂对面的骑士铜像。
周末温德和克的街头,几乎看不到人。而且这里白人居多,完全不像是身处非洲 。
只有看到这些街头恣意的涂鸦作品,才提醒我们是真的身处非洲 。
我们这次使用的safari公司老板Lesley和他可爱的儿子
入夜,我们去最著名的餐厅Joe’s beer house(乔的啤酒馆)吃晚饭。餐厅以老板Joe的名字命名,号称是整个非洲 最大的啤酒店,提供纳米比亚 和德国 风味食物。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很喜欢,所以这里需要提前预订座位。
进到餐厅,终于明白火爆的原因了。餐厅装修很有特色,四处摆放悬挂(因为连天花板都是挂满了)着各种非洲 工艺品,老板收藏的纪念品。看似破破烂烂的旧自行车,破轮胎,废弃铁罐,经主人这么一摆弄,成了一个生活的博物馆。最棒的当然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标本。不经意抬头,就会有一只大羚羊或者一只狮子 正看着你呢。
肯尼亚 有一家著名的carnivore(食肉兽)餐厅,也是以提供各种动物的肉类闻名,但那种类似于国内常见的巴西 烧烤。在Joe吃饭,更多的是一种情调,一种德国 啤酒馆的情调。很多人三五成群,举着大大的啤酒杯子畅饮。
食物的味道也不含糊。尽管知道一个猪蹄的份量很大很大(菜单上写,猪蹄不小于800克),我还是无法拒绝传说中很经典的招牌主菜的巨大诱惑。硕大的猪手,外面炸的金黄酥脆,里面的肉鲜嫩柔滑,配上少许色拉和酸菜。Jerry点了一份bush fire,上来就是一团熊熊火焰。火焰旁边,放着剑羚肉,跳羚肉,牛肉等各种野味,肉鲜美,菜名也很贴切。
第一次吃这种野味,我们其实有点惴惴不安,有点对不起动物的愧疚。但在后面的行程中逐渐了解到,这些不是真正的“野生动物”,是农场的动物,这种畜牧业是纳米比亚 的经济支柱。我们所住的酒店里,但凡是自助餐,几乎都是提供不同的“野味”,味道鲜美。
夜深,我们离开Joe,畅饮的欢乐还在继续。
Joe’s beer house最最有名的猪手,真的很大。
Jerry点的bush fire
色拉看着也很诱人
这是之后伴随我们一路的司机Pendy。他身后都是动物标本。
来张小景。啤酒馆是由多个这样的房间和屋子组成的。白天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但晚上似乎温德和克所有的白人都集中到这里了。到处可见金发碧眼,耳边充斥着德语。这些现在空着的座位很快就坐满,而且他们也流行翻台的。在我们吃饭期间,就换过几拨人。
插播小花絮一则。
传说中的食人蚁?
Pendy为我们摄影着想,特意开车到了一个山顶,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温得和克,一座依偎在群山怀抱的宁静小城。但欣赏美景的心情迅速被一阵疼痛打破。低头一看,脚上爬了几只硕大的蚂蚁。当时我穿了一双人字拖,就是这种蚂蚁,居然狠狠的咬我,而且真的是很痛!还有很多蚂蚁前仆后继往脚背上爬。我赶紧跺脚。但Pendy警告我,这样跺脚,只会引来更多的蚂蚁。
于是再美的风景也无法顾及了,我飞奔回车。这恐怖的蚂蚁让我联想到塞伦盖提恶梦般的采采蝇,以及电影中提及的食人蚁。
过了一会儿,坚持拍摄的Jerry也仓皇逃回来了。这些小小的家伙,真是不敢轻视啊!之后我也学聪明了,尽管天气炎热,但如果当天的行程需要走过山丘或者丛林,务必穿上登山鞋。
第三节 大篷车旅行
起个大早,洒满明媚阳光的餐厅里已经准备好丰盛的早餐。因为德国 游客多,餐桌上放了若干种燕麦片。酒店的阿姨在厨房里张罗,给大家煎鸡蛋,有种家的温馨。
在旅馆留言本上写我们的留言,老板娘表示很少有来自中国 的游客。我们笑着回答: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 人来这里。
elegant guest house的餐厅和丰盛早餐
旁边是干净整洁的厨房,胖阿姨在给我们煎蛋
另外一边是客厅,左边书架上有很多旅游的书籍
今天正式开始我们为期16天的旅行,一辆铃木四驱,一个向导,一车生活用品,所以戏称为“大篷车旅行”。
在纳米比亚 ,四驱皮卡 是很常见的车型,很实用,适合城市和国家公园等各种路况。皮卡 最多坐五人,适合家庭出游。后面很大的空间,可以放很多露营需要的物品。这里一年四季阳光充足,所以车都是白色居多,鲜有黑色车。品牌以日系为主,丰田、铃木,价格好像不便宜,一辆要折合人民币20几万。
我们这辆铃木是租车公司出租的,已经行驶12万公里,但很干净,也没有异响。皮卡 的乘坐空间不是很大,像Jerry这样带很多器材的,一人一排都觉得不够施展。这里的车都没有可以撑开的顶,看动物的时候,没有在肯尼亚 那么方便,一个小小的缺憾。
这辆大篷车在我看来挺神奇的(原谅我们没有自驾的爱好,所以觉得很新鲜)。车上两个备胎,一个在底下,一个在后门。后门上还有两个铁框,用来装两个气罐,气罐是用来点煤气灯和烧饭的。后端左边是一个铁铲,没想到后来派上了大用场。左边是一个备用汽油箱。
最神奇之处是车顶帐篷,陪我们度过七个夜晚。这应该算纳米比亚 的一大特色吧,在东非 旅游从来未曾见过。通过行李架安装在车顶,一辆皮卡 最多可搭载两顶帐篷。平时帐篷是折叠的,用一块防雨布罩住,看着并不大,像一片面包片方方正 正。需要扎营的时候,拉开防雨布,把顶上的梯子抽出抬起,插在地上,帐篷也就应声站立起来了,不用像普通帐篷一样需要支帐杆,打地钉,搭帐布。根据自己的需要,支出几扇小窗通风即可。后来特意问了价格,这样一个帐篷大概折合人民币2000多元。
后半段的储存空间很大,我们和Pendy的行李,一张折叠桌,三张折叠椅。一个车载冰箱,车启动时冰箱就工作,车停下时,可以插电源工作,每天都能有冰饮料喝,还能存放生鲜。冰箱的位置是有讲究的,靠近铁铲这边。这有个侧面可撑开的小窗。就算行李多到塞满整个车厢,随时想喝冰饮还是很方便的,这在炎热的地方很实用哦!
一箱餐具,这个又是让我觉得神奇的东西,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出发前,我们还在考虑自己带军用水壶烧面,还傻乎乎的在温得和克的超市买了一个很贵的塑料碗。没想到,人家想的可周到了。一个方方正 正的箱子里,放满所有西餐必备的餐具,小碟子、大碟子、汤盆、刀叉、甚至调味瓶、烤肉叉、切肉刀,万用军刀等等。再配一个小孩澡盆大小的洗碗盆,里面有热水壶,大小各种锅具。绝对是一个全能厨房的标准配备。
随车还有两个枕头,两条被子。出于干净考虑,当然是用自己的睡袋好。但他们这样的仔细安排,着实让人感到纳米比亚 旅游的认真。
后来还发现,车尾居然还有个水龙头,车里配备一个水箱,有时候洗手用很方便。
来张车的远景。刚上路的时候,还是B级公路。
装备齐全的餐具箱
再说我们的司机兼向导Pendy,此后16天与我们24小时生活在一起的人。大家看照片觉得挺年轻吧,至少我当时这么认为。没想到比我们都大,已经38岁了,看了驾照我才相信,不知道保养的秘方是什么。
他的第一职业是free lancer的旅游向导,第二职业居然是IT。他来自纳米比亚 的穷乡僻壤,到温得和克打拼事业,这里物价很高,一份工作很难维持生活,所以必须有兼职。
可能因为是卡普里 维人的关系,Pendy工作认真敬业,为人真诚礼貌。他每天都换一套干干净净的衣服开始工作,我戏称他的衣服比Jerry都多。住帐篷的时候,总是拿把刷子把帐篷里所有沙子都清理干净。
Pendy在车上备好自驾地图、动植物书籍和望远镜,很专业。幸亏有他的火眼金睛,路上很多小精彩都是他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发现的。他还有很多旅游专业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喜欢讲所看到的地貌是怎么构成的这类。这些讲述通常都是一大段一大段含很多生僻词汇的,他讲的很认真,我们只能努力听,呵呵。
他从来没有迟到过,我们的要求基本都能满足,不会表示出不满或者消极怠工,更没有偷工减料。坐他的车,没有发生过紧急刹车的险象。他还会注意避让路上出现的小动物。我们的早餐通常都是自助式的,很丰富。但很奇怪他总是吃的很少,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他回答:早上吃饱会引起开车疲劳。
开始大家并不熟悉,都是保持礼貌状态,Pendy也不属于外向能说的一类。但了解之后,大家会互相沟通两国的差异,说说笑话,偶尔一起八卦周围营友的事情,俨然老朋友一般,以至于最后真的会有依依不舍的感觉。
大篷车准备停当,出发!
第三章 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第一节 沙漠驿站
一路飞奔往Sossusvlei(苏丝斯黎,也称甜瓜区)进发,心情也随着速度迅速提升,非洲 永远明媚的太阳和蓝天白云总是让人愉快!
纳米比亚 西部的沙化非常严重,开始沿途都是低矮灌木丛和沙地。路边的围栏表明,这些土地都是属于私有财产的农场。随着深入Namib-Naukluft 国家公园区域,绿色几乎全部消失,呈现清一色黄色的草地和沙地,正值中午,烈日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炙烤大地和万物,逐渐感受到沙漠的威力。心中暗自庆幸大篷车有空调。当初预订safari的时候,我们为了省钱,提出车辆可以不用空调。因为按照以前在东非 的经验,车开起来不是很热。但这个理论完全不适用于纳米比亚 。
荒凉,这是沙漠给我们的第一个感受。沿途几乎看不到人,看不到房子,看不到动物。下午一点多,就在我看黄沙已经进入麻木状态后,终于到达可以休息的地方——solitaire。这里是去Sossusvlei的中转休息区,有一个加油站,一个豪华的solitaire country lodge,一个小饭店,一个小商店。沙漠中有这样的设施,很了不起。
再荒凉的地方都不能磨灭人的激情。一进休息区,就被周围的旧车摆设逗乐了。这些残败破旧的汽车,又或是汽车的一部分零件,散落在仙人掌中。旁边还有一个砂石赛车场。看似随意,却能够体会酒店设计者的心思和爱好。
造型各异的旧车摆设
就在公共厕所门口的大树 边,我们发现很多编织鸟正在筑巢。摄影疯子Jerry就来劲了,拿出大炮,三脚架和悬臂开拍。大家可以想像以下一个场面:沙漠饭店后门,公共厕所门口,炎炎烈日下,两个亚洲 人拿着很庞大的武器(尼康是全黑的,三脚架和悬臂也是黑的)对着一棵树猛拍。所有进出厕所的人,都侧目看看人,再看看树,再摇摇头。不过这种疯狂有丰厚的回报。Jerry拍到了此行最满意的编织鸟织巢照片。尽管后来在埃托沙公园再次遇见这类场景,当然不是在厕所门口,却再也没有更好的照片了。这也正是摄影的魅力之处,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
按照大多数景区的做法,这种地方吃饭会很贵。我战战兢兢的从侍应生手里接过菜单,做好被斩得血淋嗒滴的思想准备。没想到,中午设有特价套餐,一份主菜的价格在人民币50元左右。后来逐渐发现,所有景区的消费都不是很贵,这点让游客感觉很好。
吃完饭到隔壁小店晃一圈。小店提供各种常规食物,还有各类生肉,方便住营地的人自己生火做饭。书店里有各类旅游相关书籍,动物相关书籍。Jerry买了一本好地图,nwr出版的埃托沙地图,附所有动物图例,很实用,看见动物就拿出来对照,比翻厚实的动物书方便很多。
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离开这片小小绿洲,直奔沙漠腹地。
这就是他最满意的编织鸟照片,此后的拍摄的均没有超过这张。
中午的特价套餐,周围全是胆大包天的小鸟,直接等在旁边开饭。欧洲 老外比我们还节约。几十元的饭嫌贵,几个人合买一个大面包吃。
第二节 感受沙漠奢华
一小时后,我们已经抵达Sossusvlei公园的大门,再往里一段路,眼前出现一长排茅草屋,这就是我们要住的沙漠五星酒店Sossusvlei dune lodge。
这个lodge是唯一一个坐落在沙漠公园内的酒店。因为纳米比亚 的国家公园都有日出开门,日落关门的规定(具体的时间根据日出日落每周一调整一次),所以住在公园内,对于爱好摄影的人来说,是必须坚持的原则,这样才能赶上日出日落的美景。
关于这个酒店有太多的传说。很贵,标准房挂牌价1810元(折合人民币1300)一人一晚。房间数量非常稀少,我们数了一下,以当中餐厅为中心,左右两边各一排,一共24间,仅容纳48人。唯一性加上房间少,所以就算很贵,都需要提前很长时间预订才行。更有传说,旺季的时候,由于预订的人实在太多,还需要抽奖。被抽中的人像是中了百万巨奖一样高兴,心甘情愿的交上几千元房费。
Sossusvlei dune lodge隶属于nwr集团,暨Namibia Wildlife Resort。这个集团在全国十几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内打造稀少的高档酒店,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保证了景区不被过度开发和破坏。
到停车场,已经有辆四轮电瓶车在等候我们,非酒店用车只能到这里为止。电瓶车把我们送到酒店前台登记,这也是个茅草屋。酒店一位工作人员递上欢迎饮料,引领我们到酒吧做短暂的休息,同时介绍整个酒店和我们接下来的沙漠探险活动。
从酒吧望出去,我一度怀疑即将居住的茅草屋没水没电,心里暗暗叫苦,感觉这几千元花的冤枉。直到打开房门,我被眼前的场景震住了。偌大的两间茅草屋,迎面是宽敞的落地窗,直面广阔无垠的沙漠。右手房间是卧室,宽大整洁的床被一层纱幔轻柔围绕,这里的梦乡一定很美。靠窗放着两个豪华大躺椅,冰箱里拿出两瓶冰可乐,躺在清凉世界里感受炎热的沙漠风情。左手房间是盥洗室,洗澡也能直面沙漠。推开通往阳台的门,可以与沙漠有更亲密的接触,在这里看日落再好不过。每座茅草屋都有一定的间距,私密性很好。刚才我的担心也是多虑了。这里的基础工程都是隐蔽的,水管电线都巧妙的隐藏在地下和木头里。乍一看都是纯天然的茅草屋,但里面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与我们当年在尼泊尔 博卡拉 住的纯天然茅草屋(除了床什么都没有)简直千差万别。
这里的建筑师知道什么材料能够冬暖夏凉,而不是一味的依靠空调。茅草经济实惠,环保,同时能够防雨防晒,降低室温。所以在纳米比亚 景区的豪华酒店,不是我们常见的精致装修酒店,而都是茅草屋。可不能小瞧这茅草屋,建造也需要一定技巧的,这才能保证在各种天气下都能经久耐用。我后来在Petrified Forest景区外看到一座在建的茅草屋酒店,工艺复杂。要扎得很密实,保证暴雨下也不会有水漏进来。屋顶是很厚的很多层茅草,最外面一层因为长期的日晒而变成炭黑色。房屋的层高都非常高,最高处足有四五米。尽管主体是茅草屋,但内部的装修装饰丝毫不马虎,而且非常具有当地特色,摆放各种非洲 木雕和摆设,还有高档的纺织品,所以绝对能配上豪华酒店的名号。
不过非洲 沙漠的威力可不是茅草屋就能完全抵挡的,正值下午三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我们开始感受到室内温度在攀升(室外就更不用说了)。洗澡不用开热水,冷水已经比一般热水还要热,甚至连眼药水都是热的。笔记本电脑还没开已经滚烫。赶紧开电扇降温。而且人变得很容易口渴,不停的喝水,一瓶接一瓶,没法离手,很快,一桶5升水就喝光了。
豪华房间
从外面看,不起眼的茅草屋。
从阳台望出去,就是一望无垠的草地和沙漠。
等太阳渐渐往西落下,我们终于可以走到阳台上欣赏落日美景。远处太阳的余辉给大地抹上一片金黄,跳羚在面前悠闲的吃草,环顾苍茫天地,唯有寂静和带有温热余温的空气,感觉整个世界就属于我们两个人。
今天酒店客人不多,所以晚餐采用set menu。标准的西餐模式,从前菜,例汤,正菜到最后的甜点,还有始终微笑服务的侍应生。一般正菜都提供两种选择,我们会一样选一个,这样确保至少有一个能合胃口。在烛光下吃着精致的西餐,望着屋外灿烂星空,又浪漫了一把。
尽管房费高达1800,但含了三餐和一次免费的game drive,性价比很高。之后的行程中还住过其他豪华茅草屋酒店,继续体验别样的奢华。
Tips:入住Sossusvlei dune lodge一定要提前预订。如果不是特别说明蜜月房,通常酒店都是安排两张单人床的房间。
我们在阳台上的自拍,与沙漠落日合影。
阳台外面的跳羚。跟餐厅小MM打听过了,这就是酒店养在这里的,嘿嘿。
晚上餐厅吃大餐,气氛很好。
攀登世界最高的沙丘
拟定清晨6点出发,这样能赶到著名的45号沙丘拍摄日出。凌晨4点多,我们已经无法入眠,不是因为太激动,而是因为电闪雷鸣和狂风暴雨。
沙漠的天气变化多端,又恰逢雨季来临。白天是艳阳高 照,天气晴好。但晚上就变脸了,风雨大作。狂风暴雨每砸向茅草屋一次,我们的心就揪紧一次,很担心早上的game drive取消。但无论如何要起来准备出发,千辛万苦从中国 过来,不看到美景绝不罢休!
来到前台,不见其他客人和向导的踪影。正好遇上一位酒店的管理人员,他马上去通知向导。一问之下才得知,今天早上的game drive只有我们两位客人,向导以为这种天气会把我们吓跑,所以没有出现。但知道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去沙漠之后,向导George麻利的推出两箱物品,开车出发。居然遇上了VIP专车服务!
车是很酷的四驱敞篷大车,三排,可以坐10个游客。坐在上面很拉风,是真的拉风。等George猛踩油门,在旷野中开到时速150以上的时候,因为整个车没有门和窗,就能体会到什么是拉风了。这个时候脑子里一定要摒弃“形象”两个字。对于George来说不是问题,黑人几乎都是光头,我俩就是群魔乱舞了,几分钟下来,头发已经变成一堆枯草。
天气开始转好,随着天边出现亮光,狂风暴雨似乎都逃得无影无踪。老天都为我们感动了。
Sossusvlei沙漠公园属于纳米布沙漠的Namib-Naukluft 国家公园,纳米布(Namib)在当地语中是“遥远的干燥平地”的意思,纳米比亚 (Namibia)的国名就取自于此。沙漠面积50,000平方公里,位于纳米比亚 长1,600公里的大西洋海岸线,东西阔度由50-160公里不等,安哥拉 西南部也属于纳米布沙漠范围。
撒哈拉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足有美国 那么大,但它是一个很年轻的沙漠,形成于250万年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是眼前的纳米布沙漠。
纳米布沙漠是本格拉寒流的杰作。数亿年前,本格拉寒流冲击大西洋海岸,由于温度低,海水不仅不蒸发,还“吸取”了从海中吹来的湿气,经过上亿年大自然的变迁,干燥的热风将岸上山中的岩石风化为细沙和粉尘,纳米布成为一片沙海。沙漠每年的降雨量少于10毫米,几乎寸草不生,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已持续了最少8千万年,沙漠就在那个时候开始行成。
撕开黑夜的帷幕,天空出现亮光,沙漠也撩开暗黑的面纱,显露出红色的本质。纳米比亚 的沙漠含有丰富的铁,经氧化后,沙漠表面就变成了红色。因为光线的变化,红色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表面呈现出多样的红,风情万种。
首先来到最著名的45号沙丘(dune 45)。老外没有中国 人那么有文学情怀,因为这座沙丘距离公园大门45公里,所以就取名为45号沙丘了。简单的名字挡不住45号沙丘的魅力,历时八千万年精心打造出优美的曲线,轻盈妖娆从眼前的划过。因为太阳的光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朝阳 一面如血般殷红,背阳的一面则是深邃的黑,两种颜色互相冲撞,在山脊交汇。
为了在沙丘上迎接第一缕阳光,我们下车后快速飞奔到沙丘脚下,开始攀登。据说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325米(我google了一下,说法不一,很难下个定论,有说最高的是我国的巴丹吉林 )。清晨攀登沙丘是很好的主意,这个时候的沙温度还不高,光脚踩在上面凉凉的,很柔软。
一溜脚印沿着山脊往上延伸,看来已经有人捷足先登,我们只需沿着前人的足迹往前即可。尽管300多米不是很高,但爬沙与爬山是完全不同的。一脚踩下去,全陷在沙里,花下的力气都被无形的温柔收下,举步为艰。唯一省力的办法就是踩着前人的脚印。就这样,爬到一半处已是气喘吁吁。太阳也在这个时候完全跳跃出地平线,照耀大地。
过了一会儿,私家车和公园外的汽车陆续到达,大量的游客往上涌来,打破了沙漠的宁静,喜鹊也来凑热闹,左顾右盼寻觅早餐。沙丘旁星星点点的灌木,几棵骆驼树,用倔强顽强的生长来证明生命力的顽强。仔细看沙丘的表面,并不是光滑如镜,有很多细小的纹路和足迹,证明有蜥蜴,甲虫等生物刚刚爬过。抓一把红色细沙,悉心收藏,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
Tips: 进沙漠建议带上太阳眼镜,防风防沙。
车开的时候人会觉得很冷,酒店有贴心服务,为每位客人准备了棉衣,也可自带外套。
带上一个空瓶,可装些沙子回家做纪念。
伴随我们沙漠一整天的专车
沙漠日出
大家都想赶到45号沙丘上迎接日出,拼命往上爬。从这个角度看,还是挺高的。
细看荒芜的沙漠,还是有许多顽强的生命。
有两只爬虫曾在这里交汇。
有一只蜥蜴曾在这里打滚
拍这张照片是因为天上的云彩很有意思,像挥舞的双手:沙漠欢迎你!
带了瓶45号沙丘的沙子回来,真的是红色的,很特别。我们一直喜欢收集去过地方的一些“免费”纪念品。
第四节 死亡盆地的顽强生命
这只是我们沙漠safari的开始。离开45号沙丘,我们前行15公里。也就是距公园大门60公里之处。之前都是碎石路,任何人都能行驶。之后就没有路了,只剩完全的沙漠,必须是四驱车或者徒步才能进入。如果没有好的车辆和足够的四驱经验或者超人的体力,可以付160兰特(折合人民币112元)乘坐公园专用车进入。我们的车和司机都很专业,径直驶入。
这里是彻底的沙漠,没有道路可言,但能顺着车辙印歪歪扭扭往前开。开4公里,找一个树荫停车。George给我们发两瓶冰水,大家开始步行。
太阳升起,沙漠的温度迅速攀升,开始变得火辣,沉重的相机让徒步变得很痛苦。George扛着我们的三脚架,迈着轻快的步伐,已经在前方变成了小黑点。
翻过几座小沙丘,George指向前方说这就是DEAD VLEI(死亡盆地)。死亡盆地是全球知名的自然遗产,众多电影、广告都来此取景。盆地里一棵棵屹立了几百年的骆驼枯树孑然矗立,苍凉壮美,地上留下昔日河床泥土的遗迹,映衬着身后的层层红色沙丘,蓝天白云,不由得感叹世间竟有这样一种凄美的存在。
盆地面积不大,被三面高耸的沙丘环抱。除了干涸的泥土,就是几十棵枯死很多年的骆驼树了。George大概知道摄影爱好者的脾气,索性躲在一颗大骆驼树的阴影里打盹,任由我们在死亡盆地里转悠。
死亡盆地这个名字让人感觉很绝望。但这些虽已枯死,却仍然屹立不倒的骆驼树展示给大家的反而是一种生命的顽强。在不经意间,居然还看见一只野兔从我们身边纵身而过,顿时凭添活力。
前往死亡盆地的路
死亡盆地全景
各种以蓝天白云黄沙为背景,骆驼树为主体的摄影题材
在死亡盆地有拍不完的照片,各种层次的黄色
再恶劣的环境,都有生命存在,让我们在死亡盆地见证奇迹
小家伙跑得飞快,嗖一下就不见了。
剑羚的便便。这种漂亮动物能在沙漠生活得很好,纳米比亚 的国宝
逗留一个小时,感觉到肚子咕咕叫,我们还没吃早饭。回到停车的地方,George再往前开五分钟,到达真正的Sossusvlei,甜瓜区。这片开阔地有好些棵茂密的大树 ,趁势加上桌子和椅子,改造成为游客的休息区。
我们到达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一个奢侈的欧洲 团,带上一个很大的拖挂,把亚麻制品的桌椅套全都带来,在沙漠中也不忘享受。我们人少,找了个小地方坐下。George摇身一变成为服务生,麻利的从一个箱子里取出桌布铺上,放上三个茶杯,三份餐盒,咖啡,红茶,调料瓶等等,全套的西式早餐设备。居然还带了个保温瓶,有热水冲咖啡或者红茶。另一个箱子是冰箱,里面有矿泉水、果汁、可乐等各色饮料。
我们惬意的喝杯咖啡,与George聊天,遥望远处连绵的沙丘,与这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融在一起。
丰盛的早餐盒,有咖啡红茶,有各种冰饮料,水果,汉堡 包,酸奶,零食。
旁边一棵大树 下面的豪华团队。整个拖挂就是用来装桌椅的。
我们和向导George的合影,顺便给NWR集团打广告。
我们一路遇到很多的向导,Jerry觉得George是最聪明的一个。在高速行驶的时候,Jerry一旦喊停,George总是能停在恰当的位置让Jerry拍到好照片。
第五节 感受丝般柔滑
考虑到来一次沙漠不易,我们制定行程的时候,安排在Sossusvlei住两晚,这样可以做一早一晚两个game drive,确保看到沙漠美景。不过Lesley在第一天就泼冷水,认定我们绝对不会两进沙漠。我们当即表示非进不可的决心。但真的中午从Sossusvlei酷热的沙漠返回舒适的酒店时,我们动摇了,这下完全明白Lesley的意思。沙漠就算再美,safari条件再好,也是一次苦旅,从酷热回到凉爽,内心总有一种抗拒蠢蠢欲动。
一杯冰可乐下肚,大脑彻底清醒。花这么大代价来一次,早上拍的也不尽如人意,无论如何要重回沙漠。因为我们在Sossusvlei dune lodge只住一晚,下午的game drive是自费的,一人500兰特(相当于人民币350元)。不过仍旧是VIP待遇,只有我们两个人。George说有两条线路选择,一条是上午的经典线路,一条是去另一个沙丘看日落。考虑下来,还是觉得经典线路更好,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很正确。
还是Georg带着两个箱子,下午四点半我们再次向沙漠进发。
沙漠的天气真的变幻无常。上午安静的沙漠,下午狂风四起,飞沙走石,有沙尘暴的味道。George依旧是以150的时速往前冲,我们心里暗暗打鼓:这个天气看不到景色也罢,不要有什么意外啊。
很神奇的是,过了这个巨大的风沙带,沙漠里面倒是没有那么可怕了,而且给我们另一种视觉震撼。临近傍晚的阳光,温和,黯淡,洒在沙丘上,呈现出浓重的咖啡红色。很难去描述这种颜色,这让我想到德芙巧克力的广告,此刻尽丝滑,这颜色和感受来形容傍晚的沙丘,再贴切不过。细看沙丘表面,因为风,扬起一层细细的薄纱,像丝巾轻抚过一座座沙丘,别有一番韵味。
再次来到45号沙丘,风已经把早上的足迹全部抚平,丝毫看不出有人来过的迹象,像是一片从未有人涉足的处女地。阴阳面因为光线的方向而与上午完全相反,左边深凹进去的部分一片黝黑,深不见底。右边则顺着慵懒阳光呈现丝般感受。这比上午的45号更加柔和温润。
有很多食草动物,纳米比亚 国宝剑羚,跳羚和鸵鸟在沙丘边悠闲的吃草。因为他们的出现,让死寂的沙丘顿生活力,更给照片增添色彩。Jerry很喜欢拍摄这类照片,所以我们没有再次去死亡盆地,而是选择与他们一起欣赏沙漠美景。最后来到Sossusvlei等待日落。尽管这里的沙丘没有45号有名,但我们觉得更加雄伟壮丽。喝着冰凉饮料,吃着可口零食,拥着亲密爱人,看太阳一点点隐没在沙丘后面。
返回路上,又与45号相遇。巧遇几十个欧洲 年轻人在攀登45号沙丘,他们顺着山脊的曲线一字排开,渐渐走入沙丘的怀抱。这个场景不正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好体现么?
Tips:即使不住酒店也可以预订game drive,多种路线选择,人民币350元。
公园内也可以任意自驾,只是最后一段4公里的沙漠区务必要有丰富四驱经验的人才可进入。
公园外有个Sesriem峡谷,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峡谷风光。1800兰特一人一晚的豪华酒店其实很值,包三餐的,这是第二天的午餐。
傍晚再进沙漠,狂风将沙丘雕琢的更加错落有致。而且有了动物的衬托,沙漠有了一丝亮色。
45号沙丘比早上更加迷人
这些不知名的沙丘也丝毫不比45号逊色
路上遇到一卡车欧洲 青年
正是这些青年,让Jerry拍到了与众不同的45号沙丘,人与自然的融合主题
在沙漠撒野
在沙漠享受美味小食。
在沙漠留下自己的身影。这的确是Jerry的影子,而不是三脚架。
落日余辉离开沙漠
第六节 难忘的沙漠一夜
尽情感受好沙漠日落,回到酒店已经一片漆黑。Pendy等我们,一起开车往公园门口方向的campsite(帐篷营地),这是我们今晚的住宿地点。
一下子从最豪华奢侈的酒店换到帐篷营地,心里有些抵触。我们一度还幻想,今晚酒店人少,我们跟经理商量一下,就便宜点让我们住吧。没想到居然有一个庞大的旅行团,24间房一抢而空,我们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还是接受帐篷吧。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月黑风高,依稀看到很多人在各自的营地活动,四处听到老外爽朗的笑声,这里人气很旺呢。Pendy在4号营地前停下,这片围绕一棵大树 直径五六米范围的圆圈就是我们的宿营地了。Pendy自己的帐篷搭在大树 底下,他说昨晚电闪雷鸣,他担心被雷劈到,半夜仓皇逃出。树下还有我们的三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这里的营地跟我们在东非 所住过的完全不同,设施更齐备。东非 的营地,一片空地供大家搭帐篷,或者提供半固定的帐篷。再配备一个公用厨房和餐厅,公用卫生间。纳米比亚 的营地(包括以后我们住的其他营地),分为很多号码的小区域,各自独立。有自己的水龙头,营地灯和插座,甚至有简易灶台和烤肉架。再配备多个公用厨房和餐厅,以及多个非常干净整洁,供应热水的卫生间。纳米比亚 的景区内的酒店价格通常都非常非常贵,所以营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设备和卫生方面做的很好,免除大家后顾之忧。
马上动手搭我们俩的车顶帐篷。鉴于乌漆麻黑,我们又没玩过这个新式武器,Pendy几乎一人包办,很利落的把帐篷弄好。很神奇的东西,刚才还扁平如一片面包的东西瞬间成了一个车顶的帐篷,四面还有窗。
接着做饭。Pendy从车后门的架子上取下两个很大的煤气罐。一个用来点煤气灯,一个用来烧饭。又从后车厢内搬出一个大箱子,一个白色的小澡盆,问了得知这是用来洗锅的盆。箱子很神奇,里面居然是全套的西式餐具,从碗到碟,从刀到叉,从调料瓶到咖啡杯,三人的数量。澡盆里面是若干套着的大小锅具,还有一个烧水壶。
我们已经很饿了,晚饭从速从简。两包方便面,一罐牛肉罐头,就着满天繁星,美滋滋的吃个饱。然后开始跟Pendy海阔天空的聊天。Pendy是个万宝全书,在我们遇见过的向导里,最有知识的一个,好像是旅游科班出身,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人文历史。他煞有介事的从车里拿出远距离电筒,开始指着天上的星星跟我们讲星座。听了一会儿,我俩额头开始冒汗。英文词汇有限加上星座知识有限,完全不知所云。赶紧找个借口说去考察卫生间,走为上计。
营地每几个营区就建有一排卫生间。很干净,这点要求很简单,但在绝大多数景区很难做到。右边四间卫生间,左边四间淋浴房,私密性好,而且24小时供应热水。所以大家尽可放心入住。
顺着梯子爬上车顶睡觉。这个帐篷比一般帐篷空间略小,但两人足够。睡垫都是非洲 五大动物的图案,太有特色了。四周有窗,透风性好,还能看到星星。
一天的疲劳,我们都睡的很沉。但是凌晨两点,我们被一阵狂风惊醒。白天宁静的沙漠顿时变得邪恶,在空旷地里,一阵阵巨风刮来,每刮一次,帐篷连带汽车就摇晃一次。风不是一般的大风,而是沙漠里的狂风,偶尔伴随着雨点和沙尘。没过多久,支撑窗帘的一根根钢丝相继弹飞,剩下几块窗帘布被狂风吹过就频频砸在帐篷上,发出巨响。
我们很担心。担心帐篷扎在车顶不牢,随时会被一阵狂风刮走。我们携带的所有贵重物品,包括所有摄影器材和笔记本电脑等,都放在枕头边。一旦帐篷被刮走,人摔两下顶多皮肉之苦,但这些设备估计就保不住了。
两人在睡袋里辗转反侧,风每刮一次,我们的心就揪紧一次。Jerry提议我们撤到车里过夜,我怕他一走,少掉100多斤的份量,本来还压得住的帐篷立马就吹掉,还是老老实实呆着吧。
觉是没法睡了,两人有时商量一下怎么办,有时无语,就期盼着风早点停,第一次感到很无助,很恐慌的感觉。就这么一直熬到天亮,风终于渐渐变弱,我们也不睡了,索性下去查看情况。就着白天的光线,仔细研究了车顶帐篷搭载的情况,发现这个发明真的很周到。整个帐篷是牢固的卡在车顶的行李架上,不会被吹走,但有晃动是正常的。这下放心了。之后因为雨季的关系,好几个夜晚也经历了狂风暴雨,但我们已经不担心了,在摇摇晃晃中继续熟睡。
但这一夜的经历,我想是终身难忘的。
Tips:这个帐篷区是唯一一个在公园内的帐篷营地。如果一定要赶日出日落,但又订不上豪华酒店,这个就是很好的选择啦。
公园外有从豪华酒店到普通旅馆到帐篷营地的各种住宿,这是更多的选择。
这是我们4号营地的全貌,整个营地由很多个这种小营区组成。
营地内简易的灶台,右边不远处就是盥洗室。
中间的大树 里居然还有水龙头,隐蔽工程相当的好。右上角黄色的是垃圾桶,一个营区三个,分类的。
我们的大篷车
整个收帐篷的过程。
先是扣紧所有的窗,然后盖上遮雨布,然后提起梯子往上推,帐篷就折掉在外面的一半,与顶上的另一半重合,盖上整个帐篷的套子,把所有东西塞进车后即可。
第四章 漫步大西洋海岸线
第一节 悠闲的小城生活
经历难忘一夜,我们早早离开Sossusvlei沙漠公园,奔向大西洋海岸线。
昨晚住的是帐篷,所以不含早餐。Pendy带我们来到公园大门外旁边的Sossusvlei lodge。这也是个豪华沙 漠酒店,但是在公园外的,尽管距离上相差不远,与我们住过的Sossusvlei dune lodge在进公园自由度上还是有质的区别。不过酒店同样豪华但价格比Sossusvlei dune lodge便宜,所以也会有不介意日出日落的特定客户群。
酒店的餐饮区直面就是广阔的沙漠,很好的view。自助餐很丰盛,当然价格也不菲。几乎所有的景区酒店都是这种标准,早餐80兰特(相当于人民币56元)。顺便订了午餐盒,90兰特(相当于人民币63元)。今天的行程比较长,中途没有吃饭的地方。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有些时候有些钱不得不花。但后来有些时候提前知道没有早饭,我们会去超市买长条面包,能节省不少。
Sossusvlei沙漠公园的大门,下面绿色的牌子写着开园闭园的时间分别是日出和日落。
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的建筑特色,Sossusvlei lodge不是茅草屋,是沙漠颜色的平房。
餐厅的室外部分,view很好,周围有奇特的沙漠植物
很快就到了中转站solitaire。这个神奇的地方再次带来惊喜。Jerry抓拍到一只蜥蜴捕食蝗虫的全过程,很得意。
先上一张小松鼠
一只蜥蜴捕食全过程,当中蝗虫曾经逃跑,但仍然被蜥蜴超强弹力的舌头卷回来,难逃一死。
最后胜利者来个特写
一路的风景仍旧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只是沙漠的颜色逐渐变淡,由红色转为浅黄。中途随便找一棵大树 的绿荫停车吃饭,外面实在是太热,最后还是在车里解决。Jerry顺便考察旁边一个硕大的鸟巢。这种鸟都是一大群建一个大楼,大到一两个平方,压在一棵树上。然后有很多小间。如果想知道整幢大楼有多少鸟,只要数有多少个洞×2即可,因为每个洞住一对小鸟。洞口都是朝下的,这样即冬暖夏凉,又能够避免蛇等钻入鸟窝。唯一的问题是,一旦巨大的鸟窝坠落,里面的小鸟就很难逃脱。
远看鸟巢是盖在树上的。这个还不算大,有些把整棵树全都盖住了。
从下往上看是这样滴
这张照片,我们取名为“何处是我家”
如果是对地质有兴趣的人,会很喜欢纳米比亚 。一路我们经过很多奇怪的地形,Pendy解释有些曾经是河流,现在干涸,我们行进在当年的河床中。还有多年风化形成的大峡谷。途中还经过了南回归线。仅仅树了一块牌子表明,合影纪念一下。
我们在上上下下的各种地形中穿行。终于发现天边隐约有类似钻石油的海塔的身影,那里就是walvis bay(沃尔维斯 湾,也叫鲸湾港 )。
沃尔维斯 湾虽小,却是纳米比亚 主要的国际贸易港口。此处著名的原因有三个:一、1977年南非 曾将之划归南非 开普省,197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申明它属于纳米比亚 ,至今这里的主权问题仍然是非不断;二、这里是历来探险者前往南极的重要补给基地;三、好莱坞 明星布拉德•皮特和安吉 莉娜•茱丽在这里生育了他们的第一个小孩。如今,因为2006年无数个帆板和风板的速度世界纪录在这里作古,沃尔维斯 湾又成为风板和帆板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小城的标识很清楚,自驾没问题
这是个很干净的小城,依然带着欧洲 遗风。每条街道规划很整齐,一幢幢house依次排列。偶尔当中空着一块四方土地,意味着这块地还有待出售。这些house都按照主人的爱好而建,有地中海 风情的蓝白色,有伊斯兰风情的圆顶,有北欧 简约风情的线条。只要你买下一块地,你想造什么样的都行。
很多人家都养狗,这点我们很喜欢,因为我们也养狗。瞧这两只小哈,好像已经习惯这里的酷热天气了。
沃尔维斯 湾有个堰湖(lagoon),这里是有蓝藻的咸水湖,所以是火烈鸟聚集的地方,也是我们选择在此住一晚的原因。我们今晚住的guest house就叫做Lagoon chalet。店主是位红发南非 白人老太太,来纳米比亚 开旅店很多年了。这个旅馆的规模也不小,几十套房间。每套房间都是复式,可以住6个人左右,配有客厅和厨房。厨房里所有设备齐全,甚至还有烤箱。在这里度假几个月都不错。而今晚,我们两人享用这个大房间。
旅馆的接待处,也是老太太夫妻俩的办公室,很有非洲 特色。
整个旅店很大,都是由这种一幢幢小房子组成的。
我们的复式小别墅,左边房间里一个大双人床,客厅三张单人床,阁楼两张单人床,齐全的厨房设备。
旅馆离lagoon不远,就几条马路的距离。我们扛上三脚架,往lagoon走,打算去那里看日落。海边的天气与沙漠截然不同。白天阵阵海风拂过感觉到的是舒爽,到傍晚就觉得是寒冷了,还好我们早有准备,带上厚外套。
沿湖的一长条堤岸,是精心打造的绿化带。在这种日照 强烈却干旱的国家,常年嫩绿是很难能可贵的,需要日常维护和供水。
湖里是火烈鸟,海鸥以及其它叫不出名字的海鸟,堤岸上,有人跑步,有人遛狗,有人谈情说爱,有人发呆。一派悠闲生活的场景。很希望到我们老了,可以来这里买套房,过这种惬意的生活。
Tips:海边比较冷,要准备厚外套。
市区有超市,可以买菜自己做饭。
堰湖在沃尔维斯 湾郊区,看火烈鸟方便,但离市区有点距离。
去堰湖之前,我在LP上看到说附近有个鸟岛,赶紧让Pendy送我们过去。这个地方距在沃尔维斯 湾前往斯瓦库普蒙德的路上三分之一处(两地相距30公里),也就是距离沃尔维斯 湾10公里。
其实就是靠海有一个巨大的平台,站满了各种鸟,臭气熏天。因为光线和距离的关系,无法拍出好照片。
不过在沙滩上看到令人难过的一幕,很多小海狮腐烂的尸体。但在后来的行程中,很常见。
lagoon的火烈鸟
其实这里的火烈鸟无论从数量还是颜色上来说,都没有肯尼亚 纳库鲁 湖国家公园的来得好,不过既然来了,总是要欣赏的。
插播一张纳库鲁 湖国家公园火烈鸟组图。
一排湖景房。
当地人的悠闲生活
Jerry在堤岸的工作照
第二节 精彩纷呈的海豚游
纳米比亚 的旅游业很发达,沿着绵长的大西洋海岸线,衍生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海洋活动。例如海豚游、沙漠探险、海钓、冲浪、滑沙、沙漠摩托、滑翔、小飞机观光等等。我们只有两个整天,所以就选择最经典的活动参加——海豚游和沙漠探险。
海豚游都是从沃尔维斯 湾早上8点半出发。时间尚早,我们又去堰湖的堤岸拍清晨的火烈鸟。清晨的堤岸如同昨日的黄昏一样热闹,很多人在遛狗,跑步,一派悠闲景象。湖里有些火烈鸟,都是还未完全成年的,所以是白色,而不是常见的粉红色。这里的火烈鸟数量自然不能和纳库鲁 相比,但寥寥几只凭添了堰湖的生机。湖面上有人在玩帆船,在湖面上急驰而过,我们一直怀疑他怎么不怕冷?
Pendy在约定时间接我们前往附近的码头。起初我们预订的是最著名的mola mola公司,但看到catamaran的介绍后倒戈。事后证明,我们的选择非常英明。Catamaran有最大最漂亮的游艇,还有最帅的向导Marco。
游艇靠岸,上面已经有第一位客人了——一只肥硕的海狮。因为海豚游是这里的常规项目,所以海狮们都知道上船就有早饭吃,早早的候在上面。
Dolphin cruise是这个活动的名称,直译就是海豚游。活动从早上九点左右开始,持续三个多小时,开到附近海域找寻各种海洋生物,看大海风景,品尝美食。有很多公司提供这项活动,游艇有大有小,价格在250-450兰特之间。我们选择的catamaran是390兰特(折合人民币273元)。
今天的catamaran上,一名船长负责驾驶,一位女士负责寻找生物(据说她还是海洋生物摄影师),一位黑人小弟负责打杂,还有就是帅哥Marco担任向导,再加上一共十几名游客。宽敞的游艇容纳我们绰绰有余。
Catamaran号在清晨的薄雾中离开港口,大家充满期待,今天能够遇见谁?在非洲 做safari,很可能看到的动物并不是稀有的,动物园里甚至都常见。但这种未知,这种期待,这种野性是吸引大家的根本。听catamaran漂亮MM说昨天出海看见了一大三小四条鲸鱼,很希望我们今天也有这份好运。
Catamaran的服务很贴心。早上的海面非常冷,一上船,黑人小弟就递给大家一人一条毛毯,又送上红酒和饮料。我们开始享受这一次愉快的旅程。
既然贪吃的海狮已经上了船,第一个主角就当仁不让是它了。Marco给这些经常光顾catamaran的老朋友都一一取了名字,还知道他们的脾气性格。一上来Marco就纠正大家一个误解,很多人说这是海豹(各大旅游资料也这么说),但他指着它脑袋旁边的小耳朵解释,因为有这些明显的特征,所以他们是seal lion,而不是seal。回来之后我们也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相关信息,证明的确是海狮。
刚从水里 跳上来的笨重家伙,浑身湿漉漉的,黑色的皮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跟人类已经是好朋友了,所以丝毫不惧怕我们的近距离接触和看见它所发出的惊讶声,像一个大明星般,十足的派头,昂着头,想躺哪儿就躺哪儿。
Marco用蓝色皮桶装了一袋鱼过来,大家伙立马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快速跟上,丝毫不笨拙。帅哥拿出鱼喂食海狮,同时一面解释。海狮很聪明,知道鱼头朝下吃进去,不会因为刺而卡住喉咙。所以无论你以什么方式给它吃鱼,它总能调整为鱼头朝下再吞,很聪明哦!
这些海狮毕竟是野生动物,他们不会握手,不会滚球。Marco用幽默风趣的方式跟我们讲述海狮的生活习惯和海洋知识。相信这样生动的一堂生物课,远比看一本教科书来得印象深刻。Marco邀请我们中的几位也去喂食,大家争相举手获得亲密接触的宝贵机会。
纳米比亚 有严格的规定,喂食同一只海狮不能超过10条鱼,这样避免野生动物越来越被驯化,丧失自我捕食的能力。所以等它美餐的差不多了,Marco引领它从船舷边跳回海里。途中路过坐在最边上的Jerry,不知道是存心还是无意,大海狮挥动双鳍的时候,有一次正好踩在了Jerry的脚背上。一只海狮好歹也有几百公斤吧,当时就痛得Jerry不顾形象直接哇哇大叫出来。相信这一踩,Jerry毕生难忘。当天正好是Jerry30岁的生日,这个生日礼物可谓刻骨铭心。
海狮拉开表演的序幕,接下来好戏一一登场。Marco一连串清脆嘹亮的哨响,霎时从薄雾中窜出若干鹈鹕和海鸥,像箭一般从船弦两侧朝我们飞来。随着Marco潇洒的把鱼抛向空中,鹈鹕长开大嘴,准确无误的在空中直接拦截。他们离我们非常近,就在我们头顶,总是感觉他们下一次扇翅膀就会打到头,我们不由自主的往下一低。鹈鹕的大嘴接鱼我们尚能理解,小小的海鸥也上来凑热闹。整个身体都不比鱼大多少,但一次也要吃一整条鱼,很贪心哦!如果有不当心漏吃的,没关系。再返回后面乖乖的排队,永不落空。
游艇继续往远海进发。远处出现一艘废旧的船,歪斜在水面。因为这里经常有雾,又或是这些船做了不法的勾当被海警发现,导致船主弃船而逃。于是这些弃船成了鸟儿的临时栖息地,甲板,桅杆,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鸟儿。Marco还提醒大家看隐没在大批鸟儿里的南非 企鹅,这种斑嘴环企鹅体型很小,只有三十几厘米,在上海 动物园也能见到,躲在一大堆身材颜色相似的鸟里,还真看不出。只有他们跳下海游泳的时候,才能发现这不是鸟。
游艇前方出现一个平台,这是养殖生蚝的基地。因为大西洋本格拉寒流带来的丰富营养,使整个沃尔维斯 湾和斯瓦科普蒙德 海产丰富,也使渔业成为纳米比亚 第三大支柱产业。原本生蚝不生长在这里,是欧洲 人带来,后来发现在这里的生长速度比在欧洲 足足快一倍,只需要短短的六个月,所以很多商人开始在这里养殖生蚝。而中国 是生蚝的消费大国,每年从纳米比亚 进口50万吨。大家餐桌上的生蚝,说不定就是来自纳米比亚 。
Marco等人一路瞪大眼睛巡视海面,一有情况就通知大家。没过多久就看见水面上有鳍露出来,黑色的小三角。别激动,那不是鲨鱼,是mola mola。正式的名字是ocean sunfish,江湖人称翻车鱼,因为他们会随着海浪翻来翻去。Mola mola是扁平型的,有点类似比目鱼,但是是竖版的。就是一个背鳍在上,一个臀鳍在下这样游。这个三角的背鳍,老让人误以为是鲨鱼来了。成年的mola mola很庞大,可以达到3米长,2000公斤重。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幼年mola mola,看上去个头跟海豚差不多,在船边翻来翻去晒太阳。我很白痴的问Marco,这只翻斗鱼的妈妈在哪里?结果Marco回答,这是鱼类,没有妈妈,不是哺乳类。一滴汗从脸颊滑过,我赶紧躲回人群。
海豚游怎么能不见海豚?没过多久就有发现两只,起初离我们的游艇有些距离,看见有船,海豚主动过来在船头边追随前行。大家全部趴在船头,以最近的距离去接近他们。海豚喜欢追随轮船前行有几种解释,一是节省体力,二是通过轮船将更多食物翻滚出来,三是轮船的声纳让海豚误以为是同类。反正我们能看到海豚左右摇摆,与船一起高速前行,海水清澈,能清楚的看到海豚的皮肤光滑质感和呼吸换气的孔,真想伸手去触摸一下,或者直接跳下海与他们共游。
船前方出现一片陆地,是鹈鹕岬(Pelican Point)到了。这片沙滩上,有很多海狮,鹈鹕,火烈鸟和其他成群的小鸟。现在正值海狮的繁殖期,成群的小海狮出生,发出类似“咩咩”的羊叫声。更多的成年海狮要么嬉戏打闹,要么海中捕鱼。如果没有时间去十字角,在这里看看成群的海狮也是个折衷的选择。大片的鸟儿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陆地上一片繁荣景象,没想到海上竟然还有这一方乐土。
离开鹈鹕岬,我们踏上返回的路程,海豚游也进入另一个高潮。大家在游艇随意闲逛,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乘坐游艇,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般船前船后到处参观。船的前部是大片区域的甲板,我们前面的活动大多在这里进行。顺着两边的船舷来到船尾,有台阶直接伸到水里 。海狮就是通过台阶自由出入游艇的。驾驶员高高坐在后半部的上方。船尾部也是船当中房间的入口。房间正中是一个宽畅的小厅,有舒适的沙发。左右两边有通道 直接伸到船的内部,有几个房间,房间里有舒适的大床,电风扇,卫生间等设备。如果需要一次长时间的出海旅行,这里都是舒适的港湾。
船尾还有一圈围栏座椅。黑小弟已经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招待大家,Marco则给大家斟满香槟。我们就吹着海风,看着海景,享受美食和美 酒。美食很丰富,海产当然不可少,我们俩则翘首以待生蚝的出现。大概Marco看出我们渴望的神情,特意放一整盘在我们面前。他示范给大家看,可以滴上几滴辣酱汁更美味。而且因为生蚝来自海洋,所以吃完也可以将生蚝的空壳直接扔回海里,让它回归自然。有了这点提示,我们就开始放心大胆的狂吃,吃完马上朝后一扔,神不知鬼不觉就能灭掉好几个。船上其余都是欧洲 人,他们好像对牛肉,猪肉类的食品更感兴趣,这让我们心中窃喜。这里的生蚝个头很小,但是非常新鲜,丝毫没有腥气,很顺畅的一个个完整下肚,让我们停不了口。
今天是Jerry的30岁生日,Marco变戏法般拿出一个小蛋糕,上面的蜡烛闪耀着烟花,刚刚认识的游客们齐声为Jerry唱生日歌,Marco还送上一份catamaran的生日礼物,这个生日很特别。
美食的香味引来一群鹈鹕。他们跟随游艇飞行,待飞到船旁边,就紧急水面着陆。这种着陆场面非常漂亮,大脚蹼稳稳的踩进水面,挥动巨大的翅膀,四面飞溅水花,身体已经浮在水面上了。然后他们任由海浪摇晃身体,待船离他们有一段距离,就再次起飞飞向我们,再次上演着陆的精彩场面。所以鹈鹕被戏称为“Air Namibia”。
大家看鹈鹕这么执着,Marco顺应民意再拿出一桶鱼喂他们。这么一喂,哗啦啦来了更多的鹈鹕,海鸥,还有海狮。游艇再次沸腾。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港口,半日精彩的海豚游结束,大家与catamaran的员工一一道别。
尽管今天的运气一般,很多期待中的场面,例如鲨鱼,例如海豚腾空,都没有看到。但整个活动的丰富和丰盛让我们之后每每提起都唏嘘不已,一致认定这是我们全程参加的自费活动中,最好的一个。
Tips:海豚游都是从沃尔维斯 湾出发。如果住在斯瓦科普蒙德 ,需要开车过去或者让组织海豚游的公司来接(可能收费)。
来到码头,看到很多越野车依次排开,可见海豚游有多么火爆。
旁边堆积如山的马士基货柜提醒我们,沃尔维斯 湾最主要的职能还是一个繁忙的贸易港口。
码头旁边就是那个标志性的巨型铁塔,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
码头上站着一只鹈鹕,这绝对不是某个人摆在这里收钱拍照的那种。这是野生鹈鹕自己在这里臭美。
通往游艇的桥,上面是catamaran的广告。
远远看到catamaran的游艇开过来
第一位游客已经迫不及待上船了,就是它!
游艇的船长,旁边那个专家就是负责找海洋生物的
这位是打杂的黑小弟
上船先来杯红酒
帅哥向导Marco演示海狮吃鱼
Jerry应邀上去喂鱼,趁机卡油
Marco真的很帅,忍不住再放一张
刚开始大家看见海狮很惊奇的,过了一会儿就漠视了,大家有各自的追求。请注意,这海狮是野生的。很和谐的场面。
海鸥和鹈鹕赶来吃鱼,他们飞的离我们很近,伸手可及。
大嘴吃四方
其实鹈鹕和海鸥都很常见,但难得拍到如此近的优美姿态。
海鸥
海上弃船,现在成了鸟巢。
水里 这只是企鹅哦!
这只是海鸥,飞累了休息一下
海上生蚝养殖平台,黑小弟把不同繁殖时期的生蚝打捞起来给我们看。
这是mola mola
在我们船舷的海豚
大家是这么趴着看海豚的
鹈鹕岬,在这里,鸟儿和海狮是主人,灯塔成为过去的回忆。
这张很神奇,真的是领头一只成年粉色火烈鸟,其余都是黑白色的,没有做过颜色处理。而看似很脏的画面,其实那些小黑点全是密密麻麻的小鸟。
成堆的海狮
正值繁殖季节,所以温馨场面较多
拗造型做思想者状的
也有反目成仇的
小船可以离鹈鹕岬很近
还有馋嘴的海狮来跟人讨鱼吃
在船上来张合影
船尾没有围栏,海狮是从这里上来的
黑小弟在船舱内为我们准备午餐
丰盛的午餐,还有香槟。这是其中一轮,吃完后,又有新菜上桌。
给生蚝来个特写
特意为Jerry准备的生日蛋糕
美食又引来很多鹈鹕。像是从远处船上飞来的空军部队,排列整齐,动作划一,入水潇洒。
游艇快要靠岸,鸟儿也来送别。
与海狮吻别。
插播第二则小花絮
Made in Germany
海豚游之后,Jerry的登山鞋大概也品尝到了生蚝的美味,一只鞋的底脱落,张开了大口。但这双鞋从02年跟随我们征战世界,Jerry跟它感情相当滴深,决不抛弃。只能到沃尔维斯 湾小镇上找文具店,打算买万能胶救急。
纳米比亚 的物资没有上海 丰富,价格也比上海 贵。但这个国家曾经是德国 的殖民地。别的东西可能不好找,德国 产的就很多啦。大家都知道德国 著名的汉高品牌,我们在文具店马上就发现了汉高百得的强力万能胶,价格比中国 还便宜。而且后来粘好鞋底,一直穿到现在,没有任何问题。
在超市我还发现过德国 的一种饼干,也比国内便宜。之前在国内当偶尔奢侈的小点,在纳米比亚 则成了我们果腹的物资。看来在纳米比亚 ,买made in Germany就是划算啊! 第三节 生日海鲜大餐
海豚游结束,我们到沃尔维斯 湾小镇兜风一圈。
先去渣打银行兑换一些当地货币。跟上海 的很多银行一样,队伍比较长,所幸换汇有特别的窗口。这条马路是沃尔维斯 湾最繁华的商业街,有我们熟悉的肯德基。很有意思,我们从来没有在纳米比亚 看到过麦当劳,看来他们跟我们一样偏好肯德基。当我们告诉Pendy,光上海 一个城市就有200多家肯德基时,Pendy又露出迷惑的神情。
街上有好几家中国 商店。在纳米比亚 ,很少有黄皮肤的亚洲 游客。所以这里几乎没有发生过别人猜我们是来自日本 还是韩国 的事情,他们直接就会跟你说“你好”。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就是来这里做生意的中国 人。我们走进其中一家店,不是为了买东西,就是想看看中国 老乡,想着他们也许久没有看到别的中国 人了吧。
这家店类似于七八十年代的杂货商店,卖的都是箱包,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老板来自台湾 ,他看见我们比较惊讶,因为中国 自助游的游客实在太稀罕了。大家寒喧几句。
街上还有很多装修比较漂亮时髦的商店。时值圣诞来临,这些商店的门庭若市与中国 商店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中国 商店亟需跟上时代,才能迎合大众。
渣打银行的长龙,偷拍的
KFC,因为驾车的人多,可以提供开车的那种外卖
沃尔维斯 湾小镇的这条主干道上,就看到好几家中国 商店。这第一个感恩店还是连锁的哦,后来在其他小镇上见过感恩XX店。
可口可乐在非洲 总是很招摇,但很少见百事可乐的广告。
看到一辆熟悉的马三,我家也是这个车车,只不过颜色和排量不同。以前在迪拜 也拍过一辆白色马三。
一家很漂亮的酒店
接着我们出发前往纳米比亚 第二大城 市,也就是著名的海港城市斯瓦科普蒙德 (Swakopmund)。沿着平坦的柏油马路高速行进,左边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右边是连绵起伏的沙丘。蓝色海洋和黄色沙丘直面相对,两种极端直面冲撞,这种沙海交响的场面可谓奇观,仅在纳米比亚 这条海岸线可见。
车离开沃尔维斯 湾不久,临海 的这边出现新开发的long beach。这里修建了很多度假房,配有各种齐备的生活设施,大家可以到这里小住一段时间享受海边生活。让long beach名声大躁的是安吉 利娜•朱莉,她在这里生下她与布拉德•皮特的第一个孩子。Pendy戏称,纳米比亚 本来无人知晓,是安吉 利娜•朱莉让纳米比亚 回到了世界地图。
沃尔维斯 湾是斯瓦科普蒙德 的后花园,很多在斯瓦科普蒙德 工作的人,愿意把家安置在沃尔维斯 湾,那里更适合生活,房价也低很多。两者通过一条很好的柏油路相连,相距30公里,半个小时就能到,非常方便。
这个沙海交响的奇观,只能从空中俯瞰才行。但乘坐小飞机观光的费用至少是一人1000多人民币,当时没舍得。现在很后悔,以后再去,无论如何这笔钱不能省。
所以这个奇观,只能借由之前发过的一张图片,就是杨琤琤《沙海交响——纳米比亚 散记》的封面,给大家展示一下。真的是太壮观了!
著名的新度假胜地Long Beach,据说安吉 莉娜来过之后,房价大涨。
一路上看到很多休闲娱乐活动。
这是沙漠四驱摩托。
这个一丁点儿大小的是沙漠滑翔伞。因为在车上用卡片机抓拍的,大家凑合看。就是想表达,那里的活动太丰富了,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
这个是海钓,老少皆宜的活动,深受当地人喜爱。
天边很快显露出繁华的城市景象。我们到预订的beach lodge登记入住。这个酒店是我自己在网上搜寻资料的时候发现的,看到可爱的船体造型,圆形弦窗,从房间就能直面大西洋的波涛,所以我对Lesley说非这个酒店不可。
现实看到的酒店比图片更加漂亮。犹如一艘即将启航的轮船停泊在沙滩边,只要扬帆,就能远航。酒店房间只有两层。第一天我们住在一楼的房间,房间里照例有全套的厨房设备。推开落地窗,走过一片酒店精心设计的草地,就是沙滩和海洋了。 当初就是被这个角度的照片所吸引的,有点感觉是七个小矮人的梦幻童话。
我们住在左边数过来第二个落地方形窗的房间。
看酒店的外观,是不是很像一艘即将远航的船?
房间内部,非常舒适
度假型的房间,带全套烹调设备的厨房
卫生间也很漂亮
主人很用心,细节方面到位。小小一张餐桌,做成当中放贝壳的。在这张桌上吃饭,看海,是一个美好的假期。
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大西洋
走出去就是绿地和沙滩
这样一个酒店的双人房,官价是一人435兰特(人民币304),还含一顿超级无敌丰富的早饭。
下午到斯瓦科普蒙德 市区闲逛。斯瓦科普蒙德 西临大西洋,而其他三面则被沙漠包围。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小镇永远都雾蒙蒙的,所以又号称睡美人。这里曾经是德国 的领地,所以小镇的建筑风格是欧洲 式的,居民也大都是德国 的后裔。街道两旁都是精致的欧式建筑,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市中心有一家旅游信息中心,提供很多精美的免费旅游信息书籍,还有各旅游相关公司的宣传单,绝对是旅游咨询大全。如果有问题,还能问中心的白人老太太,保证有满意专业的答复。
路过一家房屋中介,留意一下房价,一套house,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从几十万到一百多万不等。很多德国 人在这里买房,用作度假。
整个斯瓦科普蒙德 市区其实并不大,我们拿着信息中心提供的免费地图,寻找著名景点。最值得参观的自然是海边的灯塔,据说百余年以前,欧洲 移民为了开拓西南非 洲,在这里建造了灯塔、码头、栈桥、船坞等设施。如今,这座红白灯塔已经成为海滨城市的地理标志,静静矗立在绿荫中,遥望着大海。海边有个很简单的游乐场,很多欧洲 后裔小孩在荡秋千,这种快乐的气氛弥漫整个海滩。
各种特色建筑
随处可见咖啡馆和餐厅
特意给房屋中介的橱窗拍了一张,这么诱人的别墅,人民币100万左右,还是很不错的哦。
沿着海岸线和沙滩的景致
斯瓦科普蒙德 的标志——灯塔
沙滩游乐场
我们沿着海岸线往今晚的餐厅tug慢慢走去。Tug是斯瓦科普蒙德 最有名的一家海鲜餐厅,坐落在最佳观日出日落的长堤旁边,形似一艘船,生意非常好,一定要提前订位。
走到长堤的时候,也是日落最美的时候。大西洋汹涌的浪花拍打着长堤,天边的太阳渐渐隐没在云彩后面,红色的余辉染红整片天际。
在看过beach lodge后,再看到tug,说实话有些失望。因为这座餐厅已经有些年月,所以相比焕然一新的beach lodge船型,tug这个略显破旧。不过tug的名声在外,还没上楼,就看到早上海 豚游的同伴。互相会心一笑,原来大家都是在选择最经典的。
Tug里的食客已经满满当当,部分窗口的视野看日落恰到好处。今天是Jerry生日,所以挥霍一次,点了生蚝和龙 虾海鲜大餐,花费近400人民币。摇曳的烛光下,听着海浪的波涛,两人享受来自大西洋的美食。
晚上回到beach lodge,灯光的照耀下,酒店和大西洋的海浪都闪耀着光芒,愈夜愈美丽。
Tips:beach lodge的房间有自助厨房,可以在超市买原料自己做饭
Beach lodge也有海景餐厅,装修漂亮,须提前预订,价格与Tug相似。
Tug吃饭一定要提前订位
市区较小,可以考虑漫步一个下午
附近还有个景点moonlandscape,所见景致与月球表面相似,很多外星题材的电影均在此取景。
Tug外貌
落日下的Tug和汹涌的大西洋
著名的长堤
汹涌的浪花拍打堤岸,永远不会停下
红霞渲染整个天际
有两人的甜蜜
也有一人的沉思
奢侈的龙虾大餐
当然少不了生蚝
在Tug,凭窗观日落
夜晚的beach lodge,从白天的童话式可爱转变为迷人的妖娆。
尝试用慢门拍摄夜晚的大西洋,非常特别
第四节 沙漠寻宝
早在08年初计划纳米比亚 之行时,在国内某旅行杂志看到一篇介绍纳米比亚 旅游的文章。其中一张跨页的大照片上,一张夸张的笑脸,露出雪白的牙齿,最为惊奇的是他耳朵上竟然挂着一只蜥蜴,号称是今年最流行的耳环!原来沙漠还能这么玩!这人就是Tommy,纳米比亚 的沙漠传奇人物,沙漠探险公司Tommy’s safari的老板。
早上八点,Tommy本人开着必须借助梯子爬进去的70年代的悍马改装车到beach lodge来接我们。我们一眼就认出这个满面笑容,幽默风趣的可爱老头。坐着这辆霸气十足的悍马在斯瓦科普蒙德 市区接好其他客人,就进入大西洋附近的沙漠。
进沙漠第一件事就是给轮胎放气,这是必须的重要工作,防止汽车陷在沙里。趁这功夫,Tommy在铁梯上摆上一张地图,给大家解释纳米比亚 这些沙漠行成的原因,也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本格拉寒流啦,不赘述。因为很多游客来自德国 ,Tommy是用一句英语一句德语跟大家讲解,只有等他说到“Let’s change it to queen language”才勉强回过神来。实在听不大懂,眼睛就不由自主往身后的开阔地瞟。好家伙,居然有人遛狗遛到沙漠里来了,这里的居民把沙漠当后花园,清晨带着两只大狗来登沙丘,让我们这些国内养狗人羡慕不已。
今天参加沙漠寻宝的人还真不少,Tommy名声在外啊!一辆车不够,两辆旧款悍马才行。我们居然又遇上海 豚游的老朋友,还看到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人,后来才知道,人家来自巴西 ,估计是亚洲 后裔吧。
Tommy唠唠叨叨说了一堆,把装地图的筒横放在车头,脱下自己的沙滩鞋挂在两端,出发!他说沙漠就是他的办公室,欢迎大家来参观。
Tommy一开始就小试身手,带着我们在沙丘上冲上冲下,这大悍马别看着笨重,开着很稳。刚开始死命抓住椅背,后来大家都肆无忌惮了。
Tommy牢记今天的主要任务,时不时停下车,自己冲到沙漠里一阵狂翻。大家都很好奇,看似与周围环境一模一样的地方,他怎么就知道有小动物呢?看着他渐渐走远,我们都想伸出头一探究竟,无奈悍马太老了,窗打不开,车顶撑不动,只能老老实实坐着。
这么跑下车好几次,Tommy抓到一只蜥蜴。他神秘兮兮的走到车窗下,抬手露出一点点蜥蜴的模样给我们显摆,自己的白牙倒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等到架好铁梯的信号,我们就知道Tommy找到猎物了,邀请大家下车去看。
蜥蜴很常见,Tommy轻松找到一个。之后又在几堆沙漠稀有植物里发现了沙蛇(sand snake)的踪迹。他还跟我们解释,之前沙蛇是在附近另一棵植物里,一条微微隆起的沙线就是它刚才的行动路线,来到现在这棵植物里。估计也正是这一丁点儿细微的迹象,让Tommy给抓到了。
沙蛇是有毒的蛇,但个头不大,我们看到的这条并不活跃,任凭Tommy用铁杆挑着给大家展示。Tommy另一只手反向托着自己的帽子,可以防止蛇掉在地上逃跑。他们可是循遁专家,一旦放进沙里,迅速消失。
这些沙漠动物可不是人见人爱的大熊猫或者海狮,大家总是对这类动物怀有一定的恐惧感。所以没找到的时候,大家脖子都伸很长,等找到了,刷一下全往后退。其中有一个更是离很远很远。
另外一辆车的司机应该是Tommy的助手,在Tommy长篇大论跟大家讲解动物知识的时候,助手就到附近的沙里一阵猛刨,希望能刨出几个大件,给老板以及客户们一个交代。很快被他挖到另一只蜥蜴。
大概Tommy觉得这只蜥蜴很漂亮,于是开始玩我们一直期待的耳环游戏。几位MM的胆子已经越来越大了,被Tommy半推半就的戴上了耳环。蜥蜴的嘴被Tommy捏开,一旦碰到可以咬住的东西就死咬不松口,所以就成了蜥蜴耳环,很有意思吧!
Jerry很积极,一直举手也要这么玩一把。一圈女生轮下来,终于到他了,我赶紧抓拍下这精彩瞬间。蜥蜴经过这么几轮折腾,早就不耐烦。这次又来,狠狠咬上决不松口。等到Tommy想拿下来的时候,蜥蜴不配合啦。Tommy稍微再使点力,蜥蜴更用力咬,Jerry同学脸色微变,笑容渐失。Tommy心一横,反正不是女的,不用怜香惜玉,用力一拉,蜥蜴终于下来了,但代价是Jerry多了一个耳洞,据他本人说火辣辣的痛了两个小时。而蜥蜴已经呈现“痴呆”状态,估计牙口痛,所以放它回到沙面上后,它也不着急打洞隐藏自己了,估计它心里说“就这样了,随便吧,我习惯了。”
很快Tommy又找到了一个变色龙,这家伙本来正在挖洞,听到外面车开过,刚倒退出来想看个究竟就被Tommy逮了出来,连说一句“我是出来打酱油的”都没来得及。于是又成为了我们手中把玩的宠物。
变色龙很有意思的,现在很多人都买回家当宠物养。它的肤色会根据周边的环境而改变,现在我们处在黄色的沙丘里,它就是差不多的黄色,所以不是Tommy这等专业人士还很难发现。后来我们在埃托沙国家公园找到的一只是碧绿色的,因为它刚从草丛走出来。
变色龙的两只眼睛是可以单独180度旋转,也就是说可以分别转动。这只变色龙一下子看到那么多人,有些担心,两只眼睛看不同的方向死死盯着周边几个庞然大物,就怕哪只大手突然就伸将下来,再次凌辱它一番。
变色龙的捕食也堪称一绝,Tommy拿出之前沙漠里抓到的小黑虫引诱它,几番犹豫后,它弹出一条长舌将虫卷进嘴里。长舌突出来的时候就像一根上足发条的弹簧,迅速弹出,又迅速收回,而且超过它身体的长度,很神奇。
沙漠里找动物真的不容易,那么大的面积找那么小的埋在沙丘里的小动物简直难上加难。纳米比亚 沙漠里最美的小精灵当属阔趾虎(Palmatogecko rangei),小家伙只有12厘米长,但全身透明,忽闪着一双超大的眼睛,像极了卡通片里的角色。它打洞的速度快的惊人,但Tommy打洞的速度比它还快。只见Tommy停车到一处普通沙丘边,猛挖半米,抓到一只阔趾虎。大家聚拢过来看小精灵,阔趾虎不能暴露在阳光中超过三十分钟,否则会死,所以大家用身体做成一堵阴影墙。我有幸壮胆亲手抓了一回,小家伙的身体非常柔软,有点像捏软糖。
Tommy拿出一个温度计给我们演示,大家立刻就明白沙 漠动物喜欢打洞的原因。当时已经临近中午,沙漠温度达到近40度,而将温度计放在阔趾虎的洞口处,显示温度立即下降了5度,里面应该会更加清凉。
沙漠寻宝不仅找动物,Tommy还给我们演示了纳米比亚 沙漠的奇特之处。走到一片表面有灰色颗粒的沙漠区域,Tommy拿出一个大如熨斗的吸铁石,刷一下就把沙漠里的灰色颗粒都吸了上来,原来这是铁,这里的沙富含铁矿。
沙漠里也有很稀少的植物,这也是小动物寻找水源的标志。不过这些植物真的很难吃,一种说不出的苦涩,如非在沙漠里走失没有水喝,大家千万不要尝试。
之前我提到过,斯瓦科普蒙德 的海岸线以沙海交响出名,一面是海浪,一面是黄沙,两者在海岸线直接交汇。这种壮观的场景只能花上几百美金乘观景小飞机能够得见,不过Tommy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瞥。他把悍马开到一处靠海的最高沙丘顶,正好可以俯瞰一段沙海相连。
最后Tommy以一个百米高,40度角的大俯冲来结束沙漠探险。Tommy把车头一点,熄了火,让诺大的悍马车慢慢的往下滑去。此时奇迹出现了,不仅车辆下滑的速度平稳,而且轮胎和沙粒的摩擦竟然产生了奇异的响声,就像交响曲般的低音轰鸣,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下亲耳听到这样奇妙的声音真是别样的享受。
活动结束,两辆悍马开回市区的加油站给轮胎打气,Tommy再逐一把我们送回各自的酒店,大家道别。
给悍马轮胎放气
讲解这片沙漠的形成原因
沙漠大公园,远处是我们两辆悍马。看我背的摄影包有多大多沉。Jerry背上还有另外一个。
Tommy在沙漠以不同方式寻找小动物
Tommy是很可爱的小老头,走起路来像蜥蜴,古怪表情很多。
悍马在沙漠游弋
发现一条沙蛇,有毒的。大家又想看,又害怕。
Tommy展示给大家看沙蛇
沙蛇一旦钻进沙里,就是它的世界了,很快就会消失。另一方面也说明Tommy的神通广大。
Tommy的助手一有空就拼命刨沙,找到动物好交差
大家来玩蜥蜴耳环
蜥蜴被我们玩得麻木了,丢进沙里都不动,我们也可以体验一把从沙里抓小动物的感觉。
遇上一只正在挖洞的变色龙
看了这张图很好理解变色龙的眼睛是可以两只独立旋转180度了吧。
现在它的颜色跟身边的沙子很像。
身体在往前走,眼睛还在往后看
演示变色龙吃东西的样子,神奇的弹簧舌头。
大家又开始把玩变色龙,几位女士胆子越来越大。
超级可爱的阔趾虎。只能呆在阴凉处,所以拍出来没有现实中看着的好看,透明。
放到地上,就迅速钻进沙洞里,因为里面温度低很多。
Tommy拿了硕大的吸铁石,套上塑料袋,吸沙里的铁物质。
说明这里的沙含铁丰富
站在很高的一个沙丘俯瞰沙海相连的奇观。当中一条路就是连接斯瓦科普蒙德 和沃尔维斯 湾的。
我们和Tommy合影。
从很高的沙丘俯冲下来,听轮胎与沙摩擦出的巨大声响。
活动结束,两辆悍马开回市区的加油站给轮胎打气,Tommy再逐一把我们送回各自的酒店,大家道别。
我们决定午饭到市区吃KFC,实在吃腻了西餐,换下口味。这里的肯德基比国内的价格略贵一些,但鸡的块头要大很多哦,估计不是吃激素长大的!
之后去超市买上若干美食,叫了辆出租车回酒店。尽管海风拂面感到丝丝清凉,但在正午烈日下暴晒是无法忍受的,还是在酒店休息为妙。
这是唯一一次在纳米比亚 坐出租车的经历,因为酒店离市区较远,问了几辆车开价都比较贵。一辆车像模像样拿出一张计价表格,上面明确写着beach lodge50元(人民币35元),只能接受。因为他们把回城跑空车的成本也计算在内了。出租车开的比较疯狂,与Pendy作风完全不同,在路上横冲直撞,司机是个小黑青年,听着吵闹的摇滚乐。所幸是白天,我们还是感觉很安全的。
今天我们自己贴了200元升级到beach lodge的豪华套房,只为曾在网上看到的那张图片:在浴缸里泡澡的时候,可以遥望大西洋的朵朵浪花。这种浪漫的享受怎能错过?
Tips:Beach lodge提供一台笔记本上网服务,半小时40元(人民币28元),但速度很慢,也没有中文,只能随便浏览一下。
回程路上看到大海里的沉船残骸
有人在冲浪
市区里可爱的汽车
这个居然是监狱,但好像现在已经不是了
据说是整个斯瓦科普蒙德 最好的渔店。要么我们进去的不是时候,我们去的时候,店里几乎没有几样东西,海鲜很少。
沿海新造的房子,看着不错,不知道价格如何
斯瓦科普蒙德 的KFC,没有中国 有效率。但鸡真的很大。
今天自己贴钱升舱享受一下,就是正面二楼圆窗这个房间。
舒适的大床房
可以看海的浴缸
第五节 生死一瞬间
第二天清早,我们准备离开,在餐厅吃早饭的时候再次遥望海天沙相连的美丽清晨,看着当地渔民拎着鱼杆开始一天的运气尝试,这种悠闲的生活真的令人向往。也许我们在若干年后就搬到这里来,住个一年半载。
清晨的海滩
舒适的就餐环境,丰富的早餐选择
我们和Pendy在海边的合影
今天依旧沿着海岸线前行,所经过的区域被称做西海岸休闲国家公园。沿途可以看到很多钓鱼指示牌,迎面开来的车上都有十来根很长的专业鱼杆。这里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钓到的都是几十斤重,两三米长的大鱼,运气好还能钓到鲨鱼,非常有成就感。游客可以参加safari公司的钓鱼活动(angling),800元/天,含所有钓鱼设备,车辆接送,餐饮以及专业人员的辅导,保证你一定大有斩获。
车上都是钓鱼竿
沿途很多这种标示,就是这附近都是海钓的区域,有配套设施。
借用mola mola公司的照片,给大家看看钓的都是多么大的鱼啊!!!太有成就感了!!!
Jerry专注拍野生动物,我们今天要去十字角(cape cross)拍摄海狮,只能忍痛放弃海钓活动。十字角距离斯瓦科普蒙德 仅100多公里。1486年葡萄牙 探险家Diego Cao(第一位踏上纳米比亚 的欧洲 人)在此竖立一个2米高的十字架,以彰显葡萄牙 国王的尊荣。另一有关十字架竖立的说法是:Diego Cao依照指引航海方向的南十字星座外形而得灵感。
1980年于原处重新设立一个辉绿岩制的十字架,刻有拉丁语、葡萄牙 语及德语的碑文。但是现在聚集着的8~10万只海狮则成为标志性景观,也是纳米比亚 值得看的生态动物风景之一。
很多人以为这些是海豹,其实是海狮的一员,全身覆盖一层软毛,具有保暖作用,可使体温维持在37℃,也可在冰冷的海水中延长期活动时间。雄海狮平均体重不到200kg,在生殖季节可增加到360kg以上。雌海狮较小,平均体重75kg。
十字角的开放时间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来这里的游客比较少,而且通常只逗留半个小时,因为其臭无比的味道很难让人久留。这里没有正式的大门,施工队正在修路,一个破旧的小屋就是管理处,在这里买门票,墙上有些资料介绍。
再往前开几分钟,眼前横着一长条栈道,供游客行走,也起到阻隔海狮的作用。这里其实没有任何指示牌规定游客的行为,但我们都自觉在栈道上行走,尽量不打扰海狮的生活。
刚下车,我就看见远处一段残墙上趴着几只小海狮,兴奋得叫Pendy快看。哪知Pendy一脸镇静的指着我们面前的栈道,我这才发现,栈道下面旁边黑压压的一大片全都是小海狮!完全没想到能有如此的接近,小海狮就在我们的脚边,伸手就能触摸,如果想要抱走一只,都没人拦。但出于对野生动物的尊重,我们没有碰过他们,只是观看。
海狮作为海洋动物,通常生长在较为寒冷的地区,因为这里大西洋沿岸风浪巨大,气温寒冷,加上因为海流带来的丰富水产,所以吸引了如此数量众多的海狮。我们去的时候正逢繁殖季节,几乎每一只成年母海狮都生了或者将要生一只小海狮,所以海狮的数量顿时增加了几万,非常庞大的家族。
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野生动物群体,我们都惊呆了,忘记了臭味,忘记了呼吸,忘记了拍照。成片的海狮群,顺着海岸线绵延,与沙滩的黄色融为一体。凑近点就可以看到一只只海狮,各种姿态,有躺着的,趴着的,半躺半趴的,海水里 的,岸上的,海水岸上不上不下的,躺别人身上的,反正只要你想得到的姿势和长相都可以找到,就看各位的眼力了。
面对这么多的海狮,Jerry一下子很难缓过来,完全不知道拍什么,怎么拍了。因为根本不知道哪一只接下来会干什么,最可气的是每个海狮都可能是你拍摄的目标,但是一旦当你镜头对向它了,它就安静了。所以上午一小时基本就是热身,瞎拍一气。
很多的成年母海狮都在海里觅食,把自己的宝宝丢在沙滩上。小海狮也聪明,知道长期被太阳炙烤会小命不保,蹒跚着往栈道方向爬,一个个躲在栈道底下的阴影里睡大觉,等着妈妈回来。所以走在栈道上,一直能听见小海狮发出的“咩咩”声,感觉置身于羊群之中。更多的小海狮正在朝栈道爬过来,脸上身上都是沙子,睁着硕大的眼睛,楚楚可怜的模样。在栈道最北端,有一个给客人的休息室,但现在已经挤满了几十只小海狮,完全没有给游客留任何余地。还有些负责的海狮妈妈,叼着小海狮往栈道这边送。但海狮毕竟不是用脚走路,行动很吃力,再叼上一个小海狮负担更重。不知道哪只海狮发明了“甩”的办法,叼住小海狮,往前一甩,只听到卡通片里那种夸张的“啊~~~”一声长音,一只黑乎乎的小海狮就飞过来了。这招在爬上高 处的时候特别管用。十字架
在简陋的管理处既售票处留影。
起到隔离作用的栈道,栈道尽头是个休息室,不过现在已经被刚出生的小海狮占满了。
看我离小海狮多近
铺天盖地都是海狮
桥下面都是小海狮
大部分的海狮都在晒太阳,拗造型。
Jerry同学很忘我的在拍,完全忽略周围的臭味。
继续各种海狮的奇异造型
这叫有样学样
随处可见睁着硕大眼睛的小海狮
这个是不是小海狮的免冠标准照?
这个游客休息室现在变成了海狮幼儿园
这个妈妈在用甩的办法把宝宝扔上来,小海狮一脸惊恐
十字角除了海狮,什么都没有。中午我们前往cape cross lodge登记入住,顺便稍事休息一下吃午饭。酒店就是为这个景点而设,所以离十字角很近,车程十分钟。酒店里各种装饰都跟海狮有关,印有海狮图岸的靠垫,海狮照片,海狮相关纪念品,到处摆放着动物的骨头等等。我们的房间继续面临大西洋,五米挑高的茅草屋顶,床单散发出太阳的暖味,很奢侈很腐败。
酒店的房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酒店的外观
进门就发现,前台r是个帅哥!!名字也很有趣,叫Life。他说他这头辫子造型已经持续8年了。
再次啰嗦,纳米比亚 每个酒店都那么有当地特色。这家到处摆放各种海洋生物的骨架。
更多的是以海狮为主题的装饰品
每个酒店在前台都有这样一个客户留言本,照例在上面用中文留言了,希望今后去cape cross lodge的朋友去翻翻。
大堂可爱的装饰台
Jerry不知从哪里捡了个完整的蟹壳送给我,但很脆,没法带回来,于是干脆放在这张装饰桌上,挺协调的。
这个很有意思,用两张照片展示最初建造的cape cross lodge和现在的样子,看得出来,当初挺简陋的。
我们散步海滩的时候,看到周围还在修建,下次来的时候,旁边估计又会多一张照片。
卫生间都这么可爱,忍不住拍一张。
我们房间的门牌
房间内的摆设和用品都是海洋风格
一楼的休息区和餐厅
精致的晚餐
我和Jerry日落时分漫步大西洋
上午在十字角停留的时间过长,我们浑身都散发出海狮的腥臭,连三脚架,照相机这些物体都不能幸免,威力实在强大。
理一下摄影的思路,下午再次回到十字角。几只顽皮的小海狮居然爬到栈道上来了,但不知道如何下去,只能在栈道上爬来爬去。看到我们走来,有想求助的念头,但真的我们靠近了,又害怕的逃开。
Jerry摆开架势,把三脚架,悬臂,大炮全部架好,开始扫片。海狮躺在沙滩上的姿态各有千秋,且很有创造力,给人感觉它们很会享受时间,很目中无人,很自由散漫。有惬意的躺在石缝间,有安分守己的睡在石头枕头上,有仰天睡觉还伸出双手指挥,估计做梦成为小泽征尔,有的搔首弄姿摆出各种不可思议的瑜珈造型……
其实海狮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可爱,憨厚老实,很懒,不太爱动。的确它们还是比较友善的,但为什么一眼看去整个沙滩上到处都有战斗呢?据我们理解,就是领地意识加上条件反射需要恐吓对方。因为海狮体形庞大,且在陆地上基本靠前肢爬行或者跳行,很难控制方向,因此难免不踩到,碰到,撞到,压到,甚至吓到同类,毕竟也是几百公斤的体重,不是那么好受的,所以久而久之相互之间需要通过恐吓这一手段来告知周边经过的“别来惹我”,类似于“非条件反射”。所以经常看到某一海狮游泳回来或者打酱油回来,需要经过一堆同类才能到达自己孩子那里。于是它便鼓起勇气,加大马力,一路跌跌撞撞跳过去,一路遭受左右上下露牙恐吓无数,在行进过程中还不忘龇牙咧嘴,像是回敬打招呼,最后到达目的地。
但是一旦平静下来也就恢复了温顺的本性,从凶相到温柔的切换时间只需几秒。从前一秒的相安无事相互聊天,瞬间马上翻脸就咬。前一分钟还在客客气气的聊着你家孩子好看几岁啦之类的,后一分钟刚一转身马上就来一口。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母亲潜意识告诉自己任何周边移动的物体都是有危险的。
最要命的是那些魁梧身材600多公斤的大家伙相互打起来丝毫不顾及周边的小朋友们,这也是新生小海狮存活率不高的死因之一:位置没有选好,天灾人祸,被叔叔阿姨们练功时不小心压死。每年诞生几万只小海狮,但是真正能长到成年的不到一半。除了被不当心踩死压死的,还有跟母亲走散的。当母海狮撇下小海狮独自觅食的时候,小海狮可能随意走的太远,或者被太阳晒死。
不过海狮的繁殖能力很强,母狮产仔后五天即可再次交配。由于十字角的海狮数量与日俱增,为了维护生态平衡,纳米比亚 有专门的海狮公司猎杀部分数量的海狮。所以我们也能买到各种合法的海狮衍生产品。
我们眼前的两只小海狮在栈道上没找到出口,索性寻个阴影趴下来等妈妈。这时来了个庞大的欧洲 团,一下子栈道上全是人。一位欧洲 老太太出于“好心”,想赶小海狮回到群体。但她居然用脚去踢,小海狮惊叫着四处躲。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告诉老太太“Please let it be”,老太太点头答应,却继续赶小海狮,我们实在无语。看来十字角有必要做一些警示牌来指导游客的行为。
正是前面提及的几个原因,小海狮出生一周内是死亡高峰期。整片沙滩上能看到很多海狮的尸体。有些只剩一张皮毛,有些皮没了露出暗红色腐烂的肉。很多小海狮堆里,仔细看有些小海狮叠在最底下已经没有了呼吸,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呼唤。
而就是在这些海狮尸体四处散落的地方,转眼就能见证鲜活的生命诞生,不由得感叹生死一瞬间啊!
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栈道前面的一片石头平台上,我们上下午各目睹了一次母海狮生产。海狮的生产没有人类那么好的条件,就是这片沙滩上,喜欢选择比较平坦的石头区域。周围的海狮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大家熟视无睹,依旧睡觉的睡觉,打架的打架。
刚开始的时候,能看见小海狮露了一个头。但接下来不那么顺利,母海狮很痛苦的打转,但小海狮就是不出来。有时候生累了,母海狮就躺下休息一会儿,再看看小海狮出来了多少。积攒一点力量,再努力一次,小海狮的身体又出来一截。再努力一次,小海狮裹着白色的胎衣完全滑落出来。
大自然非常神奇,不管这些母海狮是否是生第一胎,她们总是有本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小海狮,并且照顾小海狮,自然界的母爱如此伟大!
母海狮对着新生的小海狮呼唤,这是母子相认的重要标识。在茫茫海狮群中,每天捕鱼回来的母海狮就用叫声呼唤自己的孩子并用气味辨认,决不会弄错,真的很神奇。
生产完的场景一片血淋淋的场面。由此也能够推断出,看到多少滩血迹,就知道今天有多少小海狮出生。尽管母海狮已经筋疲力尽,但她仍旧警觉的维护刚出生的小宝宝,这时候的小海狮非常弱,眼睛也没有睁开,完全没有抵御能力。母海狮非常敏感,一旦旁边的海狮移动或者靠近,立即呲牙威胁,生怕自己的宝宝被碰到。母海狮不时的观察宝宝情况,确保宝宝正常,再帮它舔干净。过了一会儿,母海狮再产出自己的胎盘,机会主义者海鸥就会飞过来偷食营养品。
就这样相处一段时间,母海狮放下心来,与宝宝一起睡一个安稳觉。下一次醒来后,待小海狮睁开眼,估计就可以勉强爬行了,母海狮将与宝宝短暂分别,去海里补充营养,再来哺育小海狮。我们在沙滩上看到无数步履蹒跚的小海狮,年龄估计都只有几天或者几周。小海狮在4、5个月时会脱毛,全身由暗灰色变成棕绿色。生命很坚强,但也很脆弱,希望这些小海狮都有美好的未来。
时间很快一分一秒过去,已经到了五点的关门时间。Pendy开车来接我们,同时还有另外一辆越野车。我还奇怪这么晚还有游客过来?原来这辆车是公园管理者的,他们来监督我们离开,并巡视海滩情况。
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一只小海狮莽莽撞撞越过了栈道,离海滩越走越远。我问管理员这样要紧吗?他们就回答随它去。对于大自然,我们还是不要过多干预为好。
Cape cross:
Tips:cape cross酒店里有纪念品小店,出售各种海狮制品,价格适中。
cape cross和斯瓦科普蒙德 之间有个henties bay小镇,如果热爱钓鱼,不妨这个小镇住一晚,到处都是提供钓鱼服务的guest house,价格肯定比斯瓦科普蒙德 实惠。
误入栈道的小可怜
各种睡姿的海狮
继续五花八门造型
鳍的特写
很多时候,都是很温馨的场面
但很多时候,为了一点小摩擦,双方就剑拔弩张,河东狮吼
从相安无事到仇人相见只需要一秒钟
大海狮的周围都是无数小海狮。一旦发生打斗追逐,很容易伤及无辜小海狮。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小海狮的尸体
相反,每天都有小海狮在不停的出生
母爱真的很伟大,人和动物都是如此
海鸥飞来偷吃胎盘
随处可见小海狮爬来爬去
刚刚出生的小海狮,周围却有很多海狮尸体,生和死直面相对
莽撞的小海狮走错方向
告别海狮王国
第六节 最后的一抹阳光
最后一个在海边的清晨,Jerry起床拉开窗帘,打算享受一下阳光。突然发现正下方酒店水塘旁,两只豺狼在喝水。Jerry立马提上大炮就冲出门去。
三刻钟后,Jerry返回楼下餐厅吃早饭。非常兴奋。豺狼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正是导致25%小海狮在出生一年内死亡的始作俑者。他们经常在海狮的领地里寻觅食物,这是非常好的拍摄题材。只可惜现在是繁殖期,到处都是没有缚鸡之力的小海狮,抓几只吃易如反掌,不愁断粮,所以很难看到豺狼出现。
没想到老天在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送上两只,Jerry赶紧一路追踪而去。一人俩豺一路小跑,往十字角的方向跑去。
路上看到一只小海狮。这个只出生到世上才几天的小海狮因为种种原因,被海浪冲到了这片远离海狮群的沙滩上,没有母亲的照顾和喂养,它不可能存活下来,而且作为旁观者,我们人类无权去帮助它们,因为这就是自然生存规律,即使想帮,也没有办法,因为根本不知道谁是它的母亲,没有母亲会接受并喂养其它的子女。因此看到这个场景真的令人伤感,这肯定是它看到的最后一个日出。最后一抹阳光洒在小海狮身上,慢慢的它垂下了头,接受命运的安排。
早饭后,Jerry一心挂念小海狮的命运,再次返回海滩。豺狼没有了踪影,那只小海狮也没了踪影。黑背豺,通常出双入对。
顺着豺狼脚印往前追
沙滩上已经不少小海狮的残骸
小海狮慢慢垂下头,向命运屈服。
插播第三则花絮
------------我是五一节的分割线------------------------------
断电制造者
每次旅行,要带的电器很多,手机、笔记本、卡片机、两个照相机等等。所以带一个接线板很有必要,每天晚上充电是必修的功课。当接线板上插满所有电器的时候,场面蔚为壮观。
在cape cross lodge的晚上,照例给所有电器充电,然后开笔记本打算看影片消遣。刚给笔记本接上电源,整个房间就断电了。还在疑惑是我们房间断了还是整个酒店都断了,供电又恢复正常。岂料没有几分钟,又断。如此折腾笔记本可吃不消,我们还是关灯睡觉吧。
刚睡下几分钟,有人敲门。前台帅哥Life来通知,请我们不要再同时充那么多电器,酒店的供电设备支撑不了。这也就是频频断电的原因,一滴汗再次滑过,原来都是我们造成的。 有实例图,都是电器,看看你能认出几个?
第五章 纳米比亚 内陆探秘
第一节 告别大西洋
今天即将告别海岸线,返回内陆的damara land区域。Pendy很高兴的向我们展示车厢里满满几大桶海水。他们家乡有个习俗,觉得大西洋的海水很神圣。正值圣诞节,他赶紧帮全家多带点海水回家。
从十字角到今天的目的地颓废方丹(Twyfelfontein)有两条路可选。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绕路的方案,途经骷髅海滩(skeleton coast)的torra bay,再折向东边的内陆。实在舍不得告别大海,借着最后的机会再看看臭名昭著的骷髅海滩。
从西海岸休闲国家公园往北就是骷髅海滩。骷髅海滩经常大雾弥漫,导致很多船只搁浅,因此得来这个不好的名声。但这里的海滩和沙海相连的壮观还是吸引了无数游客。整个骷髅海滩的面积非常大,一直绵延到纳米比亚 的最北端。但是开放给游客驾驶的线路只到terrace bay,我们要到达的torra bay在其南面。
一路欣赏着海浪高速前行,出现一个大门,画着两个骷髅图案,这就是骷髅海滩公园的大门。趁着Pendy买门票的功夫,我在管理处找到了杨琤琤《沙海交响——纳米比亚 散记》中提及的红泥人娃娃,挑了一个很漂亮的,欢欢喜喜抱上车。
开进骷髅海滩公园,没有看到沉船和浓雾,依旧是汹涌的浪涛。 Pendy让我们睁大眼注意另一面的灌木丛,说不定会有动物出现,不过好像无缘得见,就这样一直开到torra bay。心中暗暗鄙视拍摄出沙漠沉船和倒沙入海的摄影大师,是这些照片引诱我们特意绕路来到骷髅海滩,但摄影大师没说明只有花巨资坐小飞机才能看到那些场面,只能期待下次再来纳米比亚 了。骷髅海滩国家公园的大门,门边上是一个动物的巨大头骨,这么大,应该是鲸鱼哦!
旁边的管理处,堆着很多动物的骨头
很有特色的辛巴娃娃,就是他们涂抹身上的红泥。折合人民币30一个,全程看下来,这里做工和价格最公道。
有点怅然若失的离开大西洋,开上一条碎石路。过了一会儿,Pendy例行停车休息。长时间的开车加上周边重复景致很容易让司机产生疲劳。Pendy非常有责任心,每次休息都会认真检查一次车况。这次真的检查到右后胎扎了个大洞,在漏气,这个例行休息很充实,大家忙换胎。
Pendy利索的从后排座后面取出千斤顶和扳手开始换胎。可能我们对这种路况发生爆胎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大家有说有笑七手八脚忙活。纳米比亚 人烟稀少,在我们修车的当口,举目四望,真的是看不见一辆车,看不见一个人。所以如果是自驾,还真要会点修车技术才能到纳米比亚 闯荡。
快要换好了,终于看到有两辆越野车开过。第一辆车在我们旁边停下,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当我们表示能够搞定的时候,对方说上一句祝好远就飞驰而过。第二辆随即高速驶离。这种在路上的互相帮助让出门在外的人都会感觉很温暖。
周边的景色开始从海洋变成连绵的群山。这里的山没有绿树,就是光秃秃的山。南非 有个很出名的桌山,就是山顶很平,像桌子一样的。没想到这附近全是这种平顶山 ,侧面好似有车开过,留下一长条黑色的印迹。回头往去,天边的尽头就是大西洋。
换胎的过程
就是这个大洞,漏气很厉害
周围很荒凉,没有人烟
四周都是无名“桌山”
Pendy戏称这种骡子拉车是“Kalahari Ferrari”
快到颓废方丹的路上,看到一个帐篷营地。如果不住酒店,可以考虑这里。
今天是长途跋涉,有近500公里,紧赶慢赶在下午两点到达Twyfelfontein country lodge。整个酒店依山而建,依旧是茅草屋。大门很有特色,两块巨石耸立,当中的空隙就是入口。门边一块岩石上就是一处古代的岩画,真迹,只能看不能碰。
这里是岩石区,所以蜥蜴、蹄兔等特别多。酒店里到处是穿梭的蜥蜴,颜色非常鲜艳,尤其是雄蜥蜴,像是穿了蜘蛛侠的外套。
离开徐徐海风的海岸线,重返酷热的内陆。下午高温的时候只能在酒店的酒吧喝冰可乐打发时间,顺便看看楼下游泳的美女。
酒店有点年头,房间的比较陈旧。但细节上还是不忘自己的特色,枕头套和窗帘等纺织品都是岩画人物图案。酒店的大堂放着手绘的各种地图,方便客人自己选择喜欢的线路自行前往。
Tips: 骷髅海滩仅有torra bay和terrace bay两个住宿点。大部分的区域只能乘飞机俯瞰。 我们住的Twyfelfontein country lodge依山而建
这是酒店大门,是不是很特别?这几块石头上就有古老的岩刻,很珍贵的。
往酒店的二层楼的主建筑走,一楼是大堂,二楼是餐厅和酒吧。
这个老牌酒店相关设施做的不错
天气太热,大家都在酒店里打发时间
到处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蜥蜴
酒店的大堂一边,很多实用的旅游信息。这张桌上放着的,是附近一些景点的手绘线路图,方便大家自行前往。
这张桌布很有特色的哈~~~
屋外有自行车提供出租
这是我们住的那排房子,右数第二间是我们的。整个酒店由很多排这样的房子组成,可以容纳很多人。
还是茅草屋。
从房间门口往外看
房间虽然比较陈旧,但装饰上仍不失特色,连个枕头套都是古老的岩刻画图案。
第二节 探寻沙漠大象
Jerry标榜是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我们自然选择跟动物相关的线路。于是预订酒店组织的探寻沙漠大象的活动。
下午四点,还是一辆拉风的敞篷越野车。所不同的是,这次整车坐的满满当当,除了我们和另一对夫妻,有一个十几人的法国 团。法国 人生性浪漫和无组织无纪律,一路叽叽喳喳不停。
酒店离大象经常呆的地方还有大半小时的车程,沿路safari乐趣很多。最奇特的属精灵怪圈。经过一片草地,向导让我们看周围一个个草地圆圈。圆圈直径大概两三米到十来米不等,里面只有光秃的地面,外面则是平常的草地。放眼望去,附近还有很多这样的圆圈。如果是俯瞰,更加直观。向导解释,这些怪圈曾经是一种植物,但不知为何原因,植物全部消失。但留下来的这些土地,长不出任何植物。经专家化验,土壤里含有毒成分。至今怪圈还是个迷。
周围还有很多跳羚(springbok)。这里的动物见的人少,所以胆小。看见车开过来,跳羚一下子飞奔,跨过我们前方的山岭和草地,逃得远远得。跳羚名副其实,弹跳力十足,奔跑时身姿舒展,腾空而飞。后来在埃托沙见到最多的就是跳羚,但他们太熟悉汽车了,就算我们开到旁边触手可得,他们还是气定神闲。
进入一片丛林,运气很好,马上发现一头年轻公象。这里的沙漠大象是短牙象,所以能够逃过盗猎者的杀戮。估计我们的到来太唐突,小公象正面朝我们小跑过来,司机掉转车头就逃。公象大概觉得我们人多势众,最终选择走进丛林深处。
一车法国 人实在太过热情,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还不时有豪迈的大笑。在他们看来,出来旅游就是愉快的,就应该放肆的笑,大声的说,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风景和动物可看。最后司机忍无可忍,吓唬说如果再这么吵,把大象都吓走了。一下子法国 人全懵了。五秒钟之后,一法国 人发出很夸张的“嘘”一长声并伴以手指放在嘴唇的手势,示意大家不要发声音。接下来就很有法国 特色了,每一个法国 人都如法炮制,很夸张的对其他人“嘘~~~~”。他们的纳米比亚 导游汗如雨下。
司机找到当地的damara people,他们才是真正的追寻动物专家。在得到他们的提示后,我们很快发现了一个十几只大象的象群在沙地上快速行走。象群是十几只母象带着三只很小的象宝宝。Jerry可高兴了,准备好大炮准备扫射。可是这不是我们的私家车辆,司机也不是以摄影为目的,他的想法是预判出大象的行走路线,开到他们要走来的路上,这样大家就能近距离看大象了。可是车路与象路不同,眼看着我们的车越开越远,大好的场景就眼睁睁的消失,我俩别提多郁闷了。
司机的判断很正确,等我们的车终于停下来时,看到这群大象缓步朝我们的方向走来,走过灌木丛时,顺便吃上几口。我们离大象非常近,因为这些大象带着小小象,非常警惕,很容易发怒,连法国 人都死死闭上嘴巴,噤若寒蝉。大家就看着他们慢悠悠的经过我们身边,听着自己“扑扑”的心跳。
今天看到这么多数量的大象,game drive算成功 ,司机也松口气,任务算完成了。回酒店的时候,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爬上了一处山坡。原来这个game drive安排还很周全,除了看动物,还有看日落,而且是喝着香槟看日落,浪漫至极,这才是这群法国 游客最爱的项目。
本来Jerry因为没有拍到好的大象照片还有些郁闷,但第二天结帐的时候发现这个game drive不是之前说的500一人,而是260兰特(人民币182元),顿时感觉心理平衡了。花200元坐了越野车,看了大象,还喝了香槟,值!其实这是此行唯一一次看到大象,实属不易,这是后话。
晚上在酒店吃自助餐,整个餐厅没有门窗,尽情欣赏夜色,但用网罩住,防止小动物爬进来。这顿晚餐需要我们自己支付,150兰特(人民币100元),是我们整个行程吃的最好的一顿,印象深刻。冷菜饮料等不必说,主要是肉类很有特色。鳄鱼肉、鸵鸟肉、角马肉、羚羊肉、剑羚肉应有尽有,大厨的手艺也好,肉很嫩,很鲜。很多肉类都是第一次吃,鳄鱼肉真的是鱼肉类型的,是白色的,一丝丝,剑羚角马的肉都比想像中要嫩很多,让我们的胃来了一次大开眼界。
酒店很拉风的越野车
神秘的精灵怪圈。
沿路看到很多跳羚
运气很好,一开始就发现了一只小公象,还抓拍到他用泥土洗澡的情形。
小公象快速朝我们正面冲过来,所以我们立即后退,大家仔细看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轮胎印
比一下脚印,一个是小公象的,一个是Jerry的
发现一棵很独特的树
多亏Damara people的指点,让我们找到象群
沙漠象群
大象特写
欣赏damara的日落
以饮香槟作为活动的结束,法国 人自然是最高兴的。
晚上的自助餐超级棒,因为忙着吃,就找到这么一张吃之前的照片。
第三节 历史的遗迹
颓废方丹是世界上石制雕刻术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非洲 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岩画遗迹,总计约有2000个岩石雕刻。1952年,纳米比亚 宣布颓废方丹为国家历史文物区,2007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这是纳米比亚 的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
我们今天去欣赏这一史前人类精美岩画的露天博物馆,自然就起得比较早。没想到管理员们迟到了,还在赶来的路上,我们只能等。这种事情还是头一遭遇上。我们只好先闲逛一下。
尽管顶着世界遗产的头衔,参观岩画的门票价格很便宜,30兰特(人民币21元)。接待处的房屋造型很是别致,废物利用的典范。整体建筑用铁皮油桶盖子作为外墙,让人想到铜墙铁壁的味道。
说到颓废方丹,大家脑海里第一反应出来的照片不是岩画,而是一块风化的巨石,像一张巨大无比的嘴,有锋利的牙齿,这张经典照片成为颓废方丹的标志。很佩服第一个这样拍摄的摄影大师,发现美的能力非同寻常。我们在接待处旁边的确找到了这样一块巨石,依样画葫芦也拍几张。但总感觉跟看到的图片不太一样,后来问管理员才知道,山上的一块才是著名图片的原型。而那块巨石,不是在观赏线路上,一般不建议游客去。
管理员们乘一辆皮卡 风风火火赶来,居然是拖家带口的,有好几个小朋友。我们一行十人跟随一位胖胖的女解说员去看岩画。有岩画的巨石就散落在峡谷的各处,管理者将这些巨石连成了几条观看线路,有些地方还搭上铁架平台,方便大家攀登。
根据google得到的信息,这个峡谷长期里生活着两个族群。发掘的遗物表明,狩猎者和采摘者是第一批居住者,他们的手工制品是6000至2000年前石器时代后期的典型代表。石器时代的狩猎者和采摘者制作了大部分石刻和或许全部的绘画:动物和人类的描绘。然后在2000—2500年前之间第二批居住者来到这个峡谷:放牧羊群和制作陶罐的Khoekhoen人。牧羊族制作的岩石艺术完全不同于狩猎者和采摘者,它们看来完全是几何形状,包括雕琢的一行行圆点。这里大约有2500幅石刻,但现在人们估计有5000多个独立的刻画。比较而言,如今对出自南部非洲 狩猎者和采摘者之手的石刻和绘画了解很多,而对牧羊族的迷幻几何图形的了解则少得多。
大多数保存完好的岩刻是犀牛,大象,驼鸟和长颈鹿,以及人和动物的脚印画。最有名的例子是“狮人”,一个狮子 每个脚爪上有五个脚趾头。该雕刻说明岩刻艺术与狩猎采集者的信仰体系相关。该遗址连贯、广泛、高质量地记录了至少2000年南非 这块土地与狩猎采集者社区相关的礼仪习俗,而且它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狩猎采集者的礼仪和经济习俗之间的联系。
据讲解员介绍,雕刻岩画是为了教育世世代代子孙如何捕猎而开始的,在这些巨石上几乎雕刻了在纳米比亚 看到的所有野生动物,包括长颈鹿,狮子 ,羚羊,犀牛等等,长者通过图案告诉子女哪些动物是可以捕猎作为食物,哪些是危险的;很神奇的是,虽然这里距离海岸有几百公里距离,但是在岩石上仍然发现了海狮,企鹅的雕刻,这也说明当时原始部落曾经去海边挖盐食用,看到了海狮后回来按照记忆雕刻的。
大家跟着讲解员在峡谷里上上下下,除了看石刻,顺便还观赏风景。来之前我天真的认为看石刻么总是在什么馆里面的,至少也是搬到宽敞的地方供人欣赏,就随便穿了双人字拖。结果我们是在爬山的过程中欣赏伟大作品,我只能战战兢兢跟在最后面,就怕哪一脚在石头上打滑,深刻的教训啊!
野生动物始终是Jerry的关注点,返回的路上我们在管理处发现了一对蜥蜴,Jerry抓拍到了他们交配的场景,难得一见。
Tips:看岩画需要爬山,最好穿运动鞋或登山鞋
除了看岩画,也可参加酒店组织的徒步活动,看风景。也可自己根据酒店提供的多种线路自行徒步。
要拍那张经典照片,必须注意个人安全,穿登山鞋爬上去。石头的具体位置,可以问管理员。
颓废方丹的指示牌
世界文化遗产的证明
游客中心全貌,废物利用的典范
顶着世界遗产的头衔,价格却很平民,值得国内各景点学习
游客中心里有很多关于颓废方丹的介绍,图文结合
管理人员迟到,只能在游客中心瞎晃,这里有卖纪念品的
Pendy眼光不错,挑了个手镯给我试戴
游客中心的厕所也很有特色
这是颓废方丹最具代表意义的摄影作品(网上找的)
这是我们在管理中心旁边找到一块相似的巨石拍的
终于等到管理人员,拖家带口来上班的,这是其中一个小姑娘
第一批游客出发
路线就是跟着向导,在峡谷里爬上爬下,一定要穿运动鞋或登山鞋
沿路看到小动物和各种怪石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古代岩画
遗迹直接暴露在大自然下,倒也不怕坏
我们就是这样看岩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