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http://images.mafengwo.net/images/post/new_notes/fully_loading_v2.gif)
穿越怒江大峡谷
- 出发时间/2009-05-01
- 出行天数/7 天
- 人物/和朋友
- 人均费用/3500RMB
序
序
在云南西北部与西藏东部相连的这片高原上,集中着一些南北走向的大山,这就是横断山脉;大山之间同向流淌着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这就是“三江并流”。于是这些大山大河在这片土地上构成了高山峡谷群的自然奇观。2009年5月,我们沿228省道驱车穿行了其中之一的怒江大峡谷,徒步到了滇西北最后一村秋那桶……
石门关——峡谷雄关
此行全程2000余公里,历时7天,领略了独特的高原峡谷风光,拜访了“废城”知子罗,体验了大江溜索的刺激,感受到无伴奏唱诗的魅力,夜宿秋那桶,探险贡当山,走在峭壁上的茶马古道,醉于丙中洛人神共居的景色当中。虽然这一切都已过去近2年的时间,但浏览着一幅幅照片,翻阅着零星的手记,点点滴滴的记忆依然那么鲜活。
怒江大峡谷——被誉为“东方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被誉为“东方大峡谷”
“澡堂会”——怒江峡谷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2007年1月拍)
洒落在陡峭山坡上的村寨——大峡谷中难有平地
人马吊桥——对于生活在怒江两岸的人来说“桥”极为重要
溜索——几乎成为怒江峡谷标志性的人文景观
知子罗—— 凝固了时空的“废城”
老姆登教堂——大峡谷最美的基督教堂
石月亮——峡谷里“永不落的月亮”
丙中洛——人神共居的地方
重丁天主教堂——在这里有幸聆听到无伴奏唱诗的天籁之音
秋那桶——天上的村寨
雾里村——茶马古道旁的村庄
贡当山——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山
D1:昆明—六库
D1(5月1日):昆明—六库(600km)
一早从昆明出发,向西沿昆明—楚雄—大理—保山高速公路前行至大理—保山段“老营”出口下路,再沿老营—六库镇三级路前行 40多公里,18:00抵达怒江州首府六库,行程600公里。需要说明的是,按正常行车路线,可在大理—保山段“澜沧江”出口下路,因当时澜沧江—六库公路在维修,只好改道老营出口下,需多绕行约60公里。现在此段公路已修好,可按正常行车路线走。
六库夜景。泸水县六库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怒江州是傈僳族的最大聚居地,怒族和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还有普米、白、彝、纳西、藏、景颇、泰等20多个民族。
向阳桥,怒江峡谷第一桥,建于1974年。
晨曦中的六库(2007年1月拍摄)
D2:六库—福贡(135km)—贡山(113km)共248公里
D2(5月2日):六库—福贡(135km)—贡山(113km)共248公里。
穿越怒江大峡谷的旅程从今天正式拉开序幕。
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西藏境内称“拉曲卡”(黑水河),在贡山县丙中洛乡进入云南后称怒江,继续向南流经保山、德宏流入缅甸称萨尔温江。怒江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座海拔四五千米的山系狭持下形成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怒江大峡谷。峡谷北起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乡,南至云南怒江州首府六库,长约360公里(云南段316km),平均谷深在2000米以上,河床宽度一般在100至150米,最窄处仅数十米,被誉为“东方大峡谷”。
进入怒江峡谷的初步印象
8:00许离开六库沿228省道前往贡山。228省道沿怒江而建,是穿行怒江大峡谷云南段的唯一大通道,二级柏油路面,弯多路窄,一般为双向两车道,但不少路段是在峭壁上开凿的,要窄些,地势稍宽处建有会车点。天空飘着小雨,脚下是咆哮的江水,江两岩壁高耸,不免让人有些压抑。此时此刻对“山高谷深,水声如吼,故名怒江”的说法感同身受。路上遇到过水毁路段,还偶有飞石落下。人们说起怒江大峡谷往往冠以“神秘”二字,我想个中缘由很多,但交通不便是一个重要因素。路难行,外面的人去得少,自然就神秘些。从车窗望出去,江两岸陡峭的山坡上洒落着星星点点的农舍,村落附近的山坡开垦着片片农田。由于怒江谷深水急不可航渡,在这里吊桥和溜索成了沟通大江两岸的主要交通方式。有人说,在怒江大峡谷有村寨就有教堂,而且江东多信奉基督,江西多皈依天主,一路走过来感觉似乎如此。
江水在峡谷中奔流。5月份上游开始下雨,江水浑浊了。一般每年11月到4月上旬江水是碧蓝的。
沿江而建的228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