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距今已1380多年。庙区现存古建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阁玲珑。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并有汉、唐、宋、元、明古木 多株。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 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生于岐邑 ,死于丰都 (今西安市 西),曾辅佐武王伐纣 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率军 东征,平定 了管蔡之乱 ,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还制定的一套君臣、父子、夫妇、上下、尊卑、贵贱等典章制度和礼节法规,为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奠定了牢固基础。这对健全国家机构、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繁荣,起到天下大治的作用,是法家的创始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直为人们所乐道,周公不愧为中国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