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灵台山游记
- 出发时间/2017-01-28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家庭出游
- 人均费用/20RMB
灵台山位于闽西北清流长校镇东侧,距离县城37公里,从县城出发沿着204省道行驶35分钟就可到达灵台山。灵台山占地7.5平方公里。灵台山形似观音坐莲,山上有始建于元朝末年的福源寺,明宪宗八年创建的翠峰寺,以及圆通寺、醉峰寺等寺庙,是闽西北最具规模的寺庙群。2010年8月,被列为福建省客家祖地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的十个项目之一,打造以客家人崇拜、信仰的定光佛为核心的定光古佛文化(定光缘)、客家历史文化(客家缘)和清流人文景观为重点的佛教和客家历史文化园区。
客家人的保护神、吉祥神——定光古佛就坐落于福建省清流县灵台圣山之巅,大佛高达45.99米,寓意着客家人的吉祥语“四季平安、五谷丰登、长长久久”,是世界最高的客家定光古佛。
二十多公里的长潭河围绕着灵台山,沿河两岸悬崖峭壁、翠竹青松、山水交融、美不胜收,让您心旷神怡。
定光佛又称定光古佛、定光大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朝廷正式赐封“定光佛转世”的高僧,是全球一亿多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佛为铜塑建筑,全身上下金光闪闪,大佛座下的建筑是佛堂,分为3层。
《清流县志》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有僧云谷来清流曹溪一带云游,隐居于金莲寺。宋乾德二年(964年),相传有圣僧定光到此住持,修建寺庙:“旧无水,定光佛至,飞锡凌空,七日复返,始有泉涌。其夜,风雷大作,雨水滂沱,僧惊避。迟明视之,庵推出谷口,其下飞瀑数丈如珠廉,至今莫寻其源”。那时,地下水始涌出,汇成激流瀑布,清夜听泉,常疑三春暴雨,遂定名“灞湧岩”,亦为清流古八景之一“灞湧金莲”。宋乾德二年(964年),曾云游到武平县南安岩授法。景德初(1004年),应邀往江西南康盘古山弘法,住持禅院。三年后又回至南安岩。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汀州郡守赵遂良慕名邀请郑自严到汀州府城,建寺庙于州府后供其居住,以便往来请教。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初六圆寂,享年八十二岁,遗偈共一百十七首,其中二十二首乃亲笔所书。定光古佛去世后,百姓收集其遗骨及舍利,“塑为真像”,顶礼膜拜。
定光古佛与伏虎禅师(南唐时宁化僧人,生前善举颇多,且孝名远扬,圆寂后被尊为伏虎禅师,兼佛教和儒教色彩)一道从闽西客家民间信仰的神灵队伍中脱颖而出,被塑造成既能施药袪病,救死扶伤,又能抗灾御寇,保境安民的地方保护神,成为闽西客家人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的源泉。
定光古佛信仰源自闽西客家社会。这种信仰几乎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且随着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而影响日深日远。定光古佛也因此而成为客家先祖的化身,随着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他也成为客家人开拓进取的象征,是客家人心中的佛。其人格魅力和神格力量都是巨大的。
游览朝拜定光佛后,可以去后山的翠峰寺、圆通寺、醉峰寺等寺庙游览朝拜,这是闽西北最具规模的寺庙群。整个行程大概花费半天时间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