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22日 星期六 晴
我住的陆上邮轮酒店
巴淡岛隶属于RIAU ISLANDS省,享有“小巴厘岛”之称。它是印尼距离新加坡最近的一个小岛,因为是个免税港,几乎所有新加坡人都喜欢到巴淡岛来消费和玩乐,是印尼国内仅次于巴厘岛的第二大旅游目的地。由于印尼朋友ARRY的一再盛情邀请,我和泰国朋友PONG今天乘坐快艇来到印尼BATAM岛游玩。
出发港:怡丰城(Vivo City)
到达港:巴淡岛快艇码头
中国人可以落地签证,费用25美元(切记一定要事先准备好25美元,因为如果你用100美元面额的,他们找不开;如果用新元付,汇率也很低)
入关后的购物街
路边的宾馆大楼
家乐福商场
跨国大型连锁商场总是无处不在
BFC——看来印尼比中国更山寨
肯德基大叔肯定要背过气去吧?
印尼的加油站
高档酒店——诺福特酒店(/poi/6336021.html)
印尼米饭,十分香甜
印尼食物——以油炸为主
还是油炸,可能是图简单省事
不知名的饮料
印尼咖啡——浓得几乎无法想像,杯子底部还有咖啡颗粒
一上岛,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儿规划和管理怎么这么乱?豪华酒店、购物中心、烂尾楼和棚户居民夹杂其中;道路不太平整,到处可见刚挖过的线缆坑和没有清理干净的泥土;街道上和酒店门口停满了没有执照的黑出租和拉客的摩托车,轿车和小中巴随意停车上下客,各型车辆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这种小镇的管理,县城的规划,悠闲的生活和蓬勃发展的经济,真是像极了2000年左右的中国中西部地级城市生态。
一处大型商场
商场里的家俱店
商场外面的女子
不过,来到巴淡岛,我的新加坡式的紧张感立即松懈下来。没有论文,没有电话,没有压力,一切都是那样的纯朴和原生态。前段时间一直困扰我的头痛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真是开心。
目前,巴淡岛上拥有超过5,600间客房,其中60%属于星级酒店和海滨度假村。另外还有数不清的海边渡假村和家乐福之类的大型购物商场正在动工兴建。同时,在新加坡政府的协助下,经过印尼政府多年开发,岛上的免税出口加工区已经极具规模。这对于一个面积仅新加坡三分之二大的岛屿,且原来只是一片原始丛林的巴淡岛来说,巴淡岛的发展可谓惊人。
与马来西亚一样,这儿的很多商业也是由华人运作的。我住的PACIFIC PALACE陆上邮轮酒店(/poi/6336023.html)就是个典型的中国式装修和管理风格的酒店,连早餐都是粤式的。
粤式餐馆
中式装修
中式家俱
宾馆内摆设的郑和宝船
印尼曾经一度施行了各种排华政策,最近几年才开始解禁。随着中国的崛起,也许是政府认识到了种族和谐的重要,华人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在东南亚只要会讲华语就意味着多了一条谋生的手段。很多土著人都开始学习简单的华文对话,为的就是取悦日益富有的中国游客。出面招待我们的一名不会华语的印尼朋友还能和我一起唱张学友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看来,影视音乐对于推广一个国家文化是非常重要和异常有效的,这个发现让我彻底改变了以前对宣传工作的看法)。我在游玩过程中也见到不少华语讲得非常流利的土生华人。
华人开的店子
印尼警察执勤点
印尼银行,在任何一个国家,银行大概都是最气派的
清晨,广场上健身的人们
领舞的好像是个华人,其中不少戴着头巾的穆斯林女子,十分和谐,十二分有趣
路边叫卖的油炸海鲜
巴淡郊外
摩托车上的“百货商店”
在新加坡海峡靠近巴淡岛一侧远处停泊的巨轮
新加坡海峡
在新加坡海峡眺望新加坡
补记:回到新加坡后,经过对比,我发现,巴淡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起新加坡的来,虽然外观有点抄袭的味道,档次就差太远了。同样一块地板砖,一根钢材,新加坡用的材质的就是不一样,设计风格也成熟老练很多。另外,我发现巴淡岛的海滩平缓,大型船泊无法直接抵岸,而新加坡岛的海滩陡峻,到处可建深水码头。当初英国殖民者选择新加坡作为主要海外基地看来是下了一番苦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