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合肥包公园游记
- 出发时间/2016-12-03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一个人
2016年12月3日拿着导游证到了合肥著名景点包公园一游。包公园由包公祠、清风阁、包公墓、浮庄四个景点组成。合肥为什么有包公园?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事实是:包公是合肥人,出生于今天的合肥肥东县包公镇小包村。他在合肥生活过40年,做官2年,死后归葬家乡合肥。而开封府只是包公做官的成名地。包公园4个景点通票50元,持导游证免费。浮庄是到门口出示下导游证就能进入,进包公祠、包公墓和清风阁需要向工作人员出示,让工作人员刷控制闸机的卡片入内。工作人员的太多还是很热情友好的。//www.achim-lelle.com/photo/10793/scenery_1277401/32863655.html(Array) 关于合肥的全面介绍,这篇是精华景点和美食,特产的简略版的介绍//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链接游记附有景点地址可上网搜索景点名称、图片和位置再怀疑它们是否真实)
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看我写的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77401.html这篇是游记的大合集,网上关于合肥最详细全面的游记介绍,但是信息有点过时。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这组图片是包公园,包括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四个景点。建筑群建在//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城南的护城河边,这段护城河因为包公祠、墓而得名包河。这是祠堂正殿,塑像毁于,现在的塑像是1980年代重塑,据我爷爷说,这远不如过去的木像栩栩如生。前的供奉的塑像是包拯夫妻和子孙,以及包拯的父母。现在则是包拯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个虚构人物。(话说本地包公祠如果能全面走历史路线的话,利用好丰富的历史遗存,优势是//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所不能比的,如今却迎合文学虚构,自然没有//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的伪古迹影响大)色正芒寒匾为李鸿章大哥湖广总督李瀚章所題比喻包公执法如山。这和旁边的清风亮节都是回文匾(从头尾开始念都读的通)前段时间看到消息,包公园旁要//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6306.html(新建) 包公历史文化博物馆,也许可以扩大影响。
//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是包公包拯的故乡,包拯在//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生活了40年,做官2年,与现在戏曲电视剧里的包公不同,包拯的主要政绩不在//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府,更不在英明断案上,历史上的包拯当然善于断案,为官清廉正直,但是他主要是一个政治实干家,他造福一方,对当时的制度作出了一些改良。包拯死后归葬故乡,1066年//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人民在包拯生前读书的香花墩(这里的香花墩并不在今天的包河,而在今天老城区内市府广场。当时是流经那里的金斗河上的一座小岛)上建起包公祠,包公祠、墓现在是//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主要景点之一。原先的祠堂曾在1129、1276年毁于金兵、元军攻城的战火。在1486年因为意外的火灾而毁损。祠堂原本位于城内,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重建被大火毁坏的包公祠时,见到这个小岛环境优美,将祠堂迁到现在的位置,祠堂所在的这个小岛也就改名为香花墩,当时的名字是包公书院,除了祭祀包公外,还作为包家后人读书的私塾。1539年御史杨瞻改名包孝肃公祠,专门祭祀包公。包公祠地面建筑在1854年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庐州之战,但家乡人民对包公十分崇敬,屡毁屡建。祠堂现在的建筑是1882年李鸿章捐资重建的。//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包公祠是祭祀时间最久,年代最古老、遗迹最多的一座包公祠。
祠堂正殿中供奉包拯塑像,这是1980年代重塑的。在以前,祠堂正殿内的包公塑像很奇特,从几米之外远观,是个白面书生的塑像。而靠近一看会发现,几米之外远观的塑像看着突出来部分其实是凹进去的,而凹进去的部分是突出来的。当时包公祠里也没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虚构人物的塑像和三把并不存在的铡刀,而是供奉着包拯父包令仪,母周氏、子包意(左边有绞丝旁)。包绶、孙包//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186.html(永年) 的塑像。而两边的厢房,一边供奉包拯的大儿媳崔氏和女儿包氏、女婿文效,另一间供奉包氏宗谱。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塑像左手边有李鸿章亲笔撰写的《重修包孝肃公祠记》碑,李鸿章深感包公犯颜直谏,不为浊世所喜,被人刁难的处境,李鸿章联想到自己做大臣的种种艰难,感慨不已,碑中好召后人向包公学习,在碑文中李鸿章两次提到自己名字时都有意缩小字体,以表达自己对包公的尊敬。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右边墙壁上有包拯石刻像,这源于包公学生在其生前为其画的全身画像,画像一直由包家后人珍藏。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674.html(广东) 督学从包家后人那里见到画像,便请工匠以画像为范本按1:1的比例刻于包公祠的石碑上。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东边墙壁上还有包公所作《包公遗训》、《乞不用赃吏疏》和《书郡斋壁》三篇作品的碑文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这是1803年所完成的《嘉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县志》中//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城的地图。//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在宋代就有四部县志,但是都已经亡佚,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是明朝//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859.html(景泰) 年间的庐州府志,是只存两卷的残本,嘉庆县志是现存//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853.html(代县) 志中考证最详尽,最通行的地方志。这以后清末民国时期编写的地方志都是继承了它的创作方法。现代编写《//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市志》,所引用的历史事件也大多来自于这本县志。据说今年或明年七大本的《//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通史》要编成出版。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包公祠东西配殿和历史文化长廊介绍历史上的包公。
包拯(999-1062年),庐州//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包青天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戏曲和电视剧里,因为他的清廉如水、刚正不阿、为民做主,使他成为人们心目中官员的道德楷模。在民众心中,他断案如神,是正义的化身。然而戏曲和电视剧里包公故事大多都是虚构,不过表达了人们朴实的愿望而已。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又如何呢? 包拯生于合//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467.html(肥东) 乡小包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僚家庭,父母都以为人正直,乐善好施闻名乡里,由于长辈的言传身教加上包拯从小接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包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1023年24岁的包拯中举人。//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县大商人张某在府中设盛宴,邀请//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所有中举的举人前去赴宴,举子们纷纷前往,唯独包拯不去。有人问他为何不去。包拯说,我们这些举人与他素昧平生。他却摆下盛宴只邀举人前去,这是有所求,不过希望今后我们中有人做了官,能帮助他罢了。如果现在就接受了人家的好意,就不好拒绝他的请求。今后如何能在官场保持自己的正直志向呢?从中可见包拯立志正直为官的坚定立场,注重防微杜渐的远见。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想见,封建时代的商人没有地位,致富所得受到官僚盘剥,必须要与官员拉关系找靠山才能做好生意,保住身家性命的情形。 包拯28岁时考中进士,先后被授予//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5508.html(江西)//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146.html(建昌) 县知县和监和州税(和州税官)两职,但包拯却没有去赴任,为何?因为父母不愿离开家乡。双亲年事已高,需要照料,自己是家中独子,包拯坚持“父母在,不远游”,如果自己到外地做官,势必无法孝敬父母。为了照顾父母,放弃高官厚禄,在如今能有几人做到呢?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子女在外工作,家中只剩空巢老人。包拯的这一举动受到当时舆论的一致赞扬。直到10年以后,包拯父母相继去世,包拯按儒家传统为父母守孝27个月后,受人举荐,38岁的包拯才接受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3304.html(天长) 知县的官职。 包拯担任//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3304.html(天长) 知县,一天有一个农民来县衙,说自己家的牛舌头被割,牛吃不下草快要饿死了。根据宋朝法律,私自杀牛要判死罪。包公接到报案,大约心想“朝廷为了发展农业,繁殖耕牛数量,一向禁止宰杀牛,百姓都知道私自杀牛要判死罪。割了牛舌,牛不能活,就必然只有杀牛。然而如果是此人要杀牛,他应该私自杀了,报案等于自投罗网。再说此人全靠这一头牛种田,牛尚壮,杀牛无益。这必定是此人的仇家要陷害他,割牛舌逼迫他杀牛,然后再来告他私自宰牛。”于是包公叫这农民先把牛杀了。过了几天果然有一个人前来告农民杀牛,包拯立刻说道,为什么先割了牛舌再告原告杀牛?割牛舌的人只得承认。包公在那个没有先进破案手段和技术,找不到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心理,用引蛇出洞的手段破了案。这是宋史中关于包拯断案的唯一记载。 后来包拯调任端州知州(今天的//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674.html(广东)//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78.html(肇庆) )。包拯在端州开凿水井,鼓励农桑,兴办教育,减轻民众负担,废除很多陈规陋习,几年之间端州呈现一片富足景象。端州特产端砚,每年要作为贡品上供,贪官污吏层层盘剥,一年要上供2000多方,以往的端州地方官都强行摊派制砚工匠,不给报酬。包拯废除这一弊政,除每年用官府的钱购买三四十方上供皇宫外,其他的都自由买卖。在此任职期间,包拯作诗一首表达清廉正直为官的志向。 书端州郡斋壁 北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 包拯调走时,端州百姓要赠与他端砚,包拯拒绝,人们于是在包公的船开动前,把一方上好的端砚偷偷藏进船上包公的行李里。包公知道后,对送别的百姓做了个长揖,然后取出砚台投入河里。至今在包拯投砚台的地方附近还有一座小岛,名叫掷砚洲,上面建有包公楼,表达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78.html(肇庆) 人民对包拯的敬仰。 宋仁宗欣赏包公的才能品德。让他担任监察御史,包拯不畏权势,弹劾违法的皇亲权贵,即使是宰相宋祁庸碌无为与国舅张尧佐无功而高升的事,包拯也不留情面。期间包拯反对进贡以与西夏议和,支持范仲淹凭城坚守的正确战略。又出使辽国,辽国大臣指责宋朝在边境修筑防御工事,破坏《澶渊之盟》条约,包拯针锋相对地指出辽国的违约之举。维护了宋朝的国家利益,不辱使命。 后来在几个地方任职以后,包拯被派去主管解州(//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3033.html(山西)//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3738.html(运城) )的盐务。原先宋朝的食盐贸易由政府垄断,盐价昂贵,百姓吃不起盐。每年运输//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3738.html(运城)//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823.html(盐池) 的食盐要政府花费六百多万贯的费用,官府把这项费用通过苛捐杂税全部转嫁到周边老百姓的身上。包拯支持范祥的正确主张,废除了政府的食盐贸易垄断以及和食盐搬运有关的杂税,允许商人自由买卖食盐,条件是商人向边界运输粮食来换取政府特许买卖一定数量食盐的证件——盐引。取消垄断,自由竞争降低了食盐价格,人们有钱买盐,废除了老百姓承担的相关苛捐杂税,商人可以得到利润,省去了官府的费用,解决了边疆的军粮供应,老百姓、商人和政府都得到好处。后来这项办法的基本原则一直延续到了清朝道光时期的票盐改革才废除。
1053年包拯长子去世,因为当时怕官员徇私,法律不准官员任职自己的家乡,包拯请求去离家乡近的//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128.html(扬州) 任职,安葬儿子。宋仁宗知道包拯正直无私,破格任命他到家乡庐州担任知州。包拯的舅舅强买民田,包拯按法律打了舅舅20大板,留下了“外甥有理打得舅”的谚语。当年江淮地区发生大旱灾,庐州粮价飞涨。人们都劝包拯压低粮价,包拯反而用高价收外地粮食商人的粮食,并且派人到周边地区遍贴庐州高价买粮的告示,一时间商人纷纷运粮食来庐州,庐州市场上粮食很多,粮价很快下跌。包拯救济灾民的办法也很特殊,他参考了范仲淹//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156.html(杭州) 赈灾的办法,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开仓放粮,而是与寺庙的主持和富人联系说,现在正是劳动力成本低的时候,你们可以乘这个机会多雇人修建寺庙,住宅和水渠。在这一政策下,庐州不仅建设了寺庙住宅,还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缓解了日后水旱灾害的影响。端午节庐州有赛龙舟的习俗,富人在龙舟比赛后都会施舍穷人,包拯于是大办龙舟比赛。穷人因为这种救灾办法得到生计,以工代赈的方法也把需要救济的人和混饭吃的人区别开来,最后这场天灾对庐州的造成损失在灾区里最小。利用价格规律平抑粮价、通过工程建设和娱乐活动让富有的人救济灾民,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思想,整个宋朝只有范仲淹,王安石和包拯做过利用经济手段施政的事。 1056年,58岁的包拯终于成为//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府尹。按理说,包拯后世之名应是从//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府名扬天下的,事实上,他只在这个职位上坐了一年多。既没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也没有公孙先生、南侠展昭,更没有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那些出神入化的情节都是出自清代小说《七侠五义》。 不过,包拯还是做出一些政绩。他一上任就改革诉讼制度,裁撤了门牌司,平民可以没有阻拦地进入//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府告状。在当时,平民告状都得先通过门牌司才能上交案件,时常被小吏讹诈。几个月后,惠民河涨水,淹了南半城。包拯调查后发现,河道屡疏不通的原因是达官贵人在河两岸占地修豪宅,还堵水筑起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932.html(水上) 公园”。包拯立即下令将这些花园水榭全部“毁去”以泄水势,“人患”一治,水患自然解除。这一举动可谓石破天惊,威名大震,老百姓都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包拯肯定也查办过一些案子,也许其中不乏为民平冤的,也采取过一些措施维护首都治安,一度赢得美名。他处理案件公道正派,执法严峻,对各种阶层一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602.html(同仁) 。他不苟言笑、过于严肃,得来了“包公笑比//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8668.html(黄河) 清”的民间评价——要看包公笑,比//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8668.html(黄河) 水变清还难啊! 1059年包拯被任命为三司使,主管全国的经济和财政工作,在这个位置上,包拯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当时,朝廷向百姓征用过度。每年为了搜集和运输贡品,老百姓有很多负担,包拯说,进贡物品也是商品,朝廷要按照一定价格,在市场向百姓购买;很多不需要的贡品可以免除,对于京城需要的物资就近购买,节约成本。 1061年包拯就任枢密副使,名义上是国防副部长,地位相当于副宰相,但包拯已到风烛残年,没时间施展他的抱负,一年之后就病逝。他病重期间,宋仁宗亲自到他家里探视,派御医为包拯看病。皇帝发现包拯家的衣服、饮食和器具都如同平民百姓,大为感动。包拯生前留下遗嘱“后世子孙有范赃滥者,不得归于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规定后世子孙如果贪赃枉法,就从家族中除名,死后也不能葬于家族墓地。 包拯死后归葬家乡//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他死后的1066年,家乡人民在包公以前读书的香花墩上建起包公祠,纪念包拯。祠堂旁的这段护城河被称为包河。祠堂曾经在1854年毁于太平军与清军的激战,1882年由李鸿章捐资重建。1973年考古队发掘包公墓,出土的随葬品极为简单,除了宋仁宗赐予的十二个陶俑和两方官印外,其余都是平民百姓所用的东西。包公祠、墓现在成为//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市一大景点。家乡人民至今对包拯十分尊敬。后来在//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78.html(肇庆) 等地也先后建起包公祠。后人搜集包公的数百份奏折,编成《包孝肃公奏议》流传至今。 有人也许会疑惑,包拯平素干了许多得罪权贵的事,为何却从来没被贬官,反而官场不倒?这首先要归结于包拯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他是宋仁宗所需要的忠臣能臣,包拯还向皇帝推荐了很多有用之才。包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了宋朝的御史集团,宋代御史们以纠正风纪,监督官员为己任,大多正直为官。其次包拯符合封建儒家思想良臣的标准,作为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包公得到天下舆论支持,要是别人陷害包公等于暴露自己的邪恶,包公在朝也是宋朝统治者粉饰太平的幌子。最后,这也是因为包拯遇到了宋仁宗这样的君主,这位皇帝虽无大的建树,却极为宽厚仁慈,包拯是得到了皇帝支持的。 历史记载包拯平时待身边的人十分严厉,不苟言笑,为防止家人求他办事,与亲戚从来没有家书,亲朋故旧大多疏远他。他纯朴平实、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爱民如子,同时他太过较真、不会处世、人缘不好。他不是嫂子养大,头上没有月牙,是否皮肤黑也难考,他没有审过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等案件,没有打过龙袍,没有在陈州放过粮,包拯主要政绩并不在//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府任期,更不在英明断案上,他是一个实干家。然而,他却成为了百姓心中//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21536.html
无人企及的崇高与正义的化身,一个至忠至正、至刚至纯的清官标志与忠臣样本,一个被历朝官方推向神坛,又被历代老百姓奉为神明的包青天。
包拯作为一个古代著名人物,他的事迹已经成为历史,那么他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现实的教育意义呢? 首先,包拯对家人的态度就很值得学习。包拯考中进士后,被派到//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146.html(建昌) 县(今//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5508.html(江西)//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471.html(永修) )任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在家乡附近的和州(今//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2719.html(安徽)//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3326.html(和县) )做官。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包拯认为孝敬父母就要趁着父母还在,还能报恩的时候。可以看出包拯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对于子女,包拯也一向要求严格,用言行作出表率,时常检查子女学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生前留下的遗嘱也说子孙贪污就开除出家族,不能与家族合葬。包拯的子孙后来为官时也清廉正直,爱护百姓。对于犯法的舅舅,包拯不留情面,按法律处置。包公总是制止纠正亲戚错误的行为,不因为私情而有所偏袒,更不因为亲情而纵容亲戚破坏公共利益。对于亲人私下的请求,他总是坚持立场,不徇私情。 再来说说包拯是怎样和皇帝、同事、下级相处的。包拯不同于当时绝大多数官员,对皇帝唯唯诺诺,不讲真话,粉饰太平。包拯对当时的弊政总是直言不讳,不因为可能得罪皇帝,就隐瞒实情。当时各地向皇宫进贡的物品大多是地方官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购买,数量大大超过皇宫所需,官吏则从中中饱私囊。包拯上书宋仁宗这项弊政的危害,把多余的贡品全部免除,规定范围内的则用市价就近向百姓购买。国舅张尧佐因为妹妹是宋仁宗的宠妃,当官没有功劳政绩却在几个月里连升三级,包拯向宋仁宗七次上书,终于使宋仁宗免除了任命。 对于同事,包拯开诚布公,虚心求教,从来不因为之前的过节而记恨对方,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不因为私欲而改变正确的立场。欧阳修曾经当众说包拯思虑不熟,为人苛刻,吹毛求疵,然而当欧阳修被贬官时,包拯反而向宋仁宗上书,为欧阳修叫屈,欧阳修从此钦佩包拯为人。包拯非常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采纳范祥的建议改革盐法就是一例。年轻小辈指出他的错误,包拯都虚心接受,司马光曾经说包拯,刚强而不骄傲,这是人们难以做到的。包拯坚持正确的立场,不见风使舵。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因为反对派阻挠,被罢相贬官,新法被废除,很多官员乘机中伤范仲淹和改革,包拯却上书历陈改革的好处,说新法虽有缺陷,有些做法仍然可行,不可全废,又为范仲淹叫屈。 对于下级,包拯善于从身边发现人才,推荐其中的有才之士。著名的王安石,司马光都得到过包拯的推荐。历史记载王安石平时我行我素,做事不循常理,不拘小节。很多人嘲笑他,连当时的名臣韩琦也认为王安石不可大用。包拯发现了他的才能,向宋仁宗推荐王安石,也许是因为这才有了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包拯一生向皇帝推荐的人才有几十位。 工作中的包拯,注重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谨慎施政,认真负责,同时任劳任怨。包拯每到一地任职,都没有高坐在衙门里,而是经常外出巡视,走访民众,了解情况。就//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538.html(比如) 包公在//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07.html(河北) 任职时发现,朝廷设置的养马场占用了漳河两岸150多万亩肥沃的农田,而这样大面积的草场,只能饲养五六千匹马,于是包拯奏请撤销军马场,把这些肥沃的土地分给周边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发给地契,获得批准。宋仁宗经常把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交给包拯,//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538.html(比如)//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242.html(开封) 府尹一职,而包拯不像有些官员那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总是勇于任事,多做实事。 包拯对于百姓的民本思想也是那个时代不多见的。包拯到各地调查访问,每当发现人民生活有困难总是及时向皇帝反映,注重减轻百姓负担。为说服皇帝包拯不仅劝皇帝爱护百姓,还陈述其中利害。主张要让百姓有自己的财产,藏富于民。为了这个目的要裁撤冗员冗兵,节约政府开支,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对于百姓无法缴纳的欠税,如果不是故意“侵盗”,确实无力缴纳,就予以“放欠”(免除)。他主张建立完善的救济制度,在发生灾害时要及时救助。他还做了不少公私两利的便民之举,除了解州池盐盐法改革外,还有冶铁的改革。当时宋朝政府冶铁是国家垄断。在某些地区设立铁冶务,指派民户为“冶户”,令其生产纳铁入官。由于专业性强,物力、技术水平要求高,强制性的指派办法必然脱离实际,以致不少冶户破产,官府所得铁货也不多。冶炼出来的铁质次价高。包拯便请求加以改革,“令百姓取便烹炼,必然铁价转下,兼令赴本县送纳,于民至便。”就是说让百姓可以自由开设冶炼厂冶铁,可以改变官方垄断冶炼铁器价高质次的情况,既满足官方需要,又让民众得到好处。此外包拯还主张严格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地方官。 包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军事方面也有建树。包拯的军事思想是有备无患,忘战必危。精选将领,精练士卒,节约军费,组织民兵。包拯负责//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07.html(河北) 军事工作时,认为辽国随时可能入侵,主张有备无患,下令在边境修筑城防工事,多储备粮食,“备守战之具”。同时包拯精选将领,裁撤冗兵。将缺少军事才能的皇后亲戚等权贵子弟罢免,从基层军官里选拔将领,日后在与西夏战役中开疆拓土,立下大功的王韶就是包公在担任枢密副使时举荐的。包拯裁撤军队中老弱以节约军费,同时考核军官的军事训练。此外包拯还主张在北部边境组织民兵,派军人训练,农忙生产,农闲练兵,作为正规军的补充。这项措施后来在王安石变法时得到实行。、 包拯还是那个时代不多的主张依法治国的人,主张“以法律提辖天下”。并在司法上做出了执法如山的实践。民本思想是他法制思想的中心,包拯主张法律以安民为本。认为“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法当以安之为急。”立法上包拯主张公私两便,使国家百姓都从法律中得到利益。包拯认为法令必须是稳定性与适时变动性的统一。法令一经制定,不能朝令夕改,失信于民。同时,他还主张因时因事而立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法律,该废除的要立即废除。执法上,包拯重视对民众的教化,反对不教而诛。对于案件要严格认真调查,防止冤案。同时主张“慎刑”也就是谨慎的使用刑罚。对于犯罪分子,包拯主张信赏必罚,法不阿贵,也就是犯法就一定要受法律制裁,不论身份多高贵都要遵守法律,对犯法的权贵像对待一般犯罪分子一样严惩。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包公祠的西面是包公历史文化长廊。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2014年梅德韦杰夫来到包公园参观并品茶。当时他一共在//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21536.html
访问三个城市,//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93.html(合肥) 是其中一个。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1027年,包拯28岁时考中进士,先后被授予//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5508.html(江西)//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146.html(建昌) 县知县和监和州税(和州税官)两职,但包拯却没有去赴任,为何?因为父母不愿离开家乡。双亲年事已高,需要照料,自己是家中独子,包拯坚持“父母在,不远游”,如果自己到外地做官,势必无法孝敬父母。为了照顾父母,放弃高官厚禄,在如今能有几人做到呢?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子女在外工作,家中只剩空巢老人。包拯的这一举动受到当时舆论的一致赞扬。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直到10年以后,包拯父母相继去世,包拯按儒家传统为父母守孝27个月后,受人举荐,38岁的包拯才接受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3304.html(天长) 知县的官职。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包拯担任//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3304.html(天长) 知县,一天有一个农民来县衙,说自己家的牛舌头被割,牛吃不下草快要饿死了。根据宋朝法律,私自杀牛要判死罪。包公接到报案,大约心想“朝廷为了发展农业,繁殖耕牛数量,一向禁止宰杀牛,百姓都知道私自杀牛要判死罪。割了牛舌,牛不能活,就必然只有杀牛。然而如果是此人要杀牛,他应该私自杀了,报案等于自投罗网。再说此人全靠这一头牛种田,牛尚壮,杀牛无益。这必定是此人的仇家要陷害他,割牛舌逼迫他杀牛,然后再来告他私自宰牛。”于是包公叫这农民先把牛杀了。过了几天果然有一个人前来告农民杀牛,包拯立刻说道,为什么先割了牛舌再告原告杀牛?割牛舌的人只得承认。包公在那个没有先进破案手段和技术,找不到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心理,用引蛇出洞的手段破了案。这是宋史中关于包拯断案的唯一记载。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后来包拯调任端州知州(今天的//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674.html(广东)//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78.html(肇庆) )。包拯在端州开凿水井,鼓励农桑,兴办教育,减轻民众负担,废除很多陈规陋习,几年之间端州呈现一片富足景象。端州特产端砚,每年要作为贡品上供,贪官污吏层层盘剥,一年要上供2000多方,以往的端州地方官都强行摊派制砚工匠,不给报酬。包拯废除这一弊政,除每年用官府的钱购买三四十方上供皇宫外,其他的都自由买卖。在此任职期间,包拯作诗一首表达清廉正直为官的志向。 书端州郡斋壁 北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 包拯调走时,端州百姓要赠与他端砚,包拯拒绝,人们于是在包公的船开动前,把一方上好的端砚偷偷藏进船上包公的行李里。包公知道后,对送别的百姓做了个长揖,然后取出砚台投入河里。至今在包拯投砚台的地方附近还有一座小岛,名叫掷砚洲,上面建有包公楼,表达了//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778.html(肇庆) 人民对包拯的敬仰。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宋仁宗欣赏包公的才能品德。让他担任监察御史,包拯不畏权势,弹劾违法的皇亲权贵,即使是宰相宋祁庸碌无为与国舅张尧佐无功而高升的事,包拯也不留情面。对残害百姓的贪官酷吏包拯坚决弹劾他们。包拯主张严格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地方官。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www.achim-lelle.com/poi/6025539.html{中国包公园(包河公园)} 1053年包拯长子去世,因为当时怕官员徇私,法律不准官员任职自己的家乡,包拯请求去离家乡近的//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128.html(扬州) 任职,安葬儿子。宋仁宗知道包拯正直无私,破格任命他到家乡庐州担任知州。包拯的舅舅强买民田,包拯按法律打了舅舅20大板,留下了“外甥有理打得舅”的谚语。当年江淮地区发生大旱灾,庐州粮价飞涨。人们都劝包拯压低粮价,包拯反而用高价收外地粮食商人的粮食,并且派人到周边地区遍贴庐州高价买粮的告示,一时间商人纷纷运粮食来庐州,庐州市场上粮食很多,粮价很快下跌。包拯救济灾民的办法也很特殊,他参考了范仲淹//www.achim-lelle.com/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156.html(杭州) 赈灾的办法,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开仓放粮,而是与寺庙的主持和富人联系说,现在正是劳动力成本低的时候,你们可以乘这个机会多雇人修建寺庙,住宅和水渠。在这一政策下,庐州不仅建设了寺庙住宅,还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缓解了日后水旱灾害的影响。端午节庐州有赛龙舟的习俗,富人在龙舟比赛后都会施舍穷人,包拯于是大办龙舟比赛。穷人因为这种救灾办法得到生计,以工代赈的方法也把需要救济的人和混饭吃的人区别开来,最后这场天灾对庐州的造成损失在灾区里最小。利用价格规律平抑粮价、通过工程建设和娱乐活动让富有的人救济灾民,这是一种很先进的思想,整个宋朝只有范仲淹,王安石和包拯做过利用经济手段施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