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loading

北魏首都,边塞重镇大同

  • 出发时间/2016-10-03
  • 出行天数/3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6000RMB

2016年10月3日,乘坐太原直达大同的云冈号列车,17:56分开车,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山西第二大城大同太原大同目前不同高铁,乘坐云冈号列车往返于两地之间是最快捷的方式。

大同简介

大同,位于山西最北端,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山西第二大城市和中国最大的煤矿所在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历史

大同地区发现和发掘,位于阳高县古城镇许家窑村南发现人类化石。这说明远在10万年前,已又人类在此劳动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以狩猎放牧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等北狄所居。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据《史记·赵世家》载,子晰告赵简子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北皆子姓也。及简子卒,毋血立,是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铜木斗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筑长城,驻军守备。

西汉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公元前200年,匈奴单于冒顿率领40万大军大举南侵,汉高祖刘邦率领汉军迎战,因为轻敌冒进,刘邦所在的汉先头部队被匈奴围困于大同境内的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靠陈平贿赂匈奴皇后。通过匈奴皇后说服冒顿单于,刘邦及其率领的汉军将士才得以脱险。此战促使汉朝改变对匈奴的国策,制定了对外与匈奴和亲,对内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充实民力、财力,提高国力军力的政策,这项政策一直延续了70年,在外交屈辱下,用低代价的方法促进了汉朝的兴盛。直到前130年汉武帝策划马邑之战前。

东汉各州置州牧,后改州牧为刺史。其地为雁门、代郡之地。”汉末天下大乱陉北之地弃为荒徼。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安集北边郡县之民,在今代县东五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黄初元年(220)复置并州,平城属并州雁门郡。无论属冀州新兴郡的平城,还是并州雁门郡的平城,均为同名异地,非今大同

三国时,其地为乌桓、鲜卑所据。汉明帝时(58—75)在平城建通光寺,为大同最早的佛寺。

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永嘉四年(310)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家于代郡。“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次月“诏有司正超过计划畿,制郊甸”,划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至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西至河(黄河),南至中山隘门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又设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

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一系列的首都建设,宫殿苑囿、楼台观堂等重大工程上百处。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首都大街西岸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利用水和树把城市打扮得清新雅致,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真是花团锦簇一般。确实是"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

当时平城由皇城、京城、郭城组成。北面为皇城,皇城南是周回20里的京城,其外是周回32里的郭城。北魏在平城先后建天文、天华、中天军殿24座;建西宫、北宫、南宫、东宫、宁宫等宫15处;建东苑、西苑、北苑、鹿苑四处;建华林、永林、永兴等国3处;建鸿雁、天渊等池6处;建云母、金华等堂6处;建蓬台、白台等台7处;建玄武、无武等楼3处;建凉风、临望、东明等观3处;还建有郊坛、方坛、五精帝坛三处;建太庙、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庙、虎圈、圆丘、方泽、明堂、灵台、辟雍等。其建筑规模、数目之繁多、布局之道严、规划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

北魏佛教鼎盛,神图妙塔,对峙相望,京都内寺庙上百所,僧尼三千余,除"冠于一世"的云冈外,尚有"天下第一"的永宁寺,"京华壮观"的天宫寺及五级大寺等。

北魏定都平城期间大同及其辖县的人口达到了150万人,与当时的建康(南京)并称当时亚洲最大的两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北魏定都平城直到公元494年决心实施汉化改革的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平城的大部分贵族和富豪都被迁移到洛阳居住,人口大减,城市地位降低,不复北魏中期的盛况。北魏末期,军人叛变和农民起义多次波及平城,城市受到洗劫,大部分市民丧生,壮丽的城市变为废墟。534年北魏灭亡,东魏依然以平城为陪都。

北齐天保元年(550)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周齐之间,突厥渐强,为防御突厥、柔然、契丹,于天保三年(552)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渤海200余公里。天保六年(555)发夫180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恒州450余公里。天保七年(556)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1000余公里。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北周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灵丘属蔚州,为灵丘郡治。

隋开皇元年(581)重新统一中国后,大同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开皇五年(585)置代州总管府。隋为了防御突厥侵扰,大业三年(607)“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公元615年八月,杨广巡游塞北,突厥得悉,率领10万兵攻入塞内,杨广被迫退到雁门,在各地军民增援下,杨广才解围而去。李世民在增援雁门关的战役中第一次展现了自己超人的智慧。第二年突厥又犯,被李渊带兵击退。

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武德四年(621)平利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武德六年(623)于雁门郡之灵丘别置蔚州。武德七年(624)北恒州废。贞观元年(627)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云州治云中,龙朔三年(663)置云中都护府。永淳元年(682)为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复置县,改定襄为云中县。废北恒州为东州城,复置云州。唐至德以后,中原运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朔三州。唐末云州地区成为沙陀部和吐谷浑赫连铎部争夺的主要地带。也是李克用父子发迹之地。乾符三年(876)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子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据州以闻。僖宗赦克用,以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广明元年(880)李琢攻国昌,国昌兵败,与克用奔北地。共巢入京师,诏发代北军,寻赦国昌,使讨赋,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国昌封陇西郡王。国昌卒,克用取云州。唐末封建割据,云州陷入长期战争中,后李克用子李存勖灭梁,是为唐庄宗。

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为兄弟,因取“怀想仁人”之义,改名怀仁县;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复以云州大同军节度。清泰三年(936)叛将河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中判官司吴峦“闭门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昼夜守城,坚持了半年之久,“峦求援晋,晋主召峦南归”,云州陷落。至此大同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者统治长达433年,使中原汉族统治从此失去北方屏藩。

辽后晋天福二年(937)辽进占云州。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
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宣和五年(1123)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8州与云州合称“山后九州”。为宋金联盟攻辽的预置版图。后金失约,除武、应、朔、蔚诸州于宣和五年(1123)一度归宋,旋为金人所取外,西京仅在雍熙三年(986)云州观察使杨业攻占云州3个月外,再未进入宋之版图。《读史方舆纪要》指出,“石晋归其地于契丹,宋不能复有,遂基靖康之衅。女真之亡辽,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

金辽保大二年(1122)金宗翰攻占大同府,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府治、县治未变。西京路辖2府、7节镇、8刺郡、39县,9镇。皇统元年(1141)以西京路隶属元帅府,旧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1150)改置西京路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使及中都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辖大同、云中、宣宁、怀安、天成、白登、怀仁7县。省奉义县为镇,入大同。保大二年(1122)金攻打西京时“天兵一鼓,都城四陷,殿阁楼观,俄而灰之”,辽未以来,再罹烽烬,楼阁飞为埃坌,殿堂聚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金占大同后,为医治战争创伤,大兴土木,修城修寺,规模宏大。经过修整加固的大同城汉池,南门改称奉天,东门改称宣仁,西门改称阜成。对云冈石窟进行整修,“委烟火司差夫三千人改拔河道”,南移,以防水浸石佛。重建云冈十寺,“重修灵岩大阁九楹,门楼四所……凡三十楹……又创石垣五百余步”,此次修寺历时三年半,重修华严寺、大普恩寺。天会十五年(1137)诏建太祖庙于西京。金大定五年(1165)在西京营建宫室,有保安殿、御容殿及西京宫苑。并设阁门使,掌管礼仪祭奠。还设有西京宫苑使。辽金时陪都西京再度兴盛于北方,成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中转站,联系各民族的纽带,大同再度辉煌。

元初大同仍称西京。太祖七年(1212)置警巡院。至元二年(1265)省云中县入大同。元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一领事八州。大德四年(1300)在西京黄花岭立屯田。六年(1302)立万户府。

明洪武二年(1369)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洪武五年(1372)明朝修建了大同明城墙。明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九年(1376)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治大同县,辖浑源、应、朔、蔚四州,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七县。明军事上实行卫所制,洪武四年(1371)置大同都卫沼白关城。洪武八年(1375)改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五年(1392)徙治大同。初领卫二十六,管辖范围:东至北京的居庸关;西起黄河转弯处的偏关,东西延绵千余公里,南北亦有数百公里。其范围之大,实属九边之首。后领卫十四,有大同前卫、后卫、左卫、阳和、天成、威远、平鲁、云川、玉林、镇鲁、高山、宣德、东胜。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公守冀北道,驻大同,嘉靖中移驻朔州。永乐六年(1408)置巡抚都御史。永乐七年(1409)置大同镇,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七年(1471)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辖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大同分4道,辖9路,驻军最多时达135778员,战马51654匹。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1644年农历二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到达大同城下,主持防守大同的明将姜襄献城投降。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王派恭顺候吴惟华攻大同,姜襄将驻同农民军将领张天琳等杀死,投降清军。清大同府治大同县,初因明治,领州四县七,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五年(1648)姜襄降而复叛。次年,多尔衮亲自督战围城达9个多月,城破后,清军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屠城,除杀献姜襄人头的杨震威等23员及其家属外,其他所有官司吏兵民尽行杀戮,并将大同城墙拆去5尺。大同变成一座荒城,大同废,不立官,府移治阳和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府县才复还故址,从附近移民逐渐复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13日上午,日本关东军侵占大同城,10月15日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隶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统辖雁北13县;1939年9月改为伪“晋北政厅”,隶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伪“大同省公署”,隶属伪“蒙古自治邦政府”。大同县划为2街、22个联合村。



1945年8月,大同被国民党阎锡山政府所统治,恢复事变前原县建制,仍属山西省,辖5个区,86个治村。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各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第十区辖大同怀仁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7县;第十一区辖右玉山阴应县左云、平鲁、偏关6县。行政督察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山西省政府大同行政公署”,大同县辖4区、30街、70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城防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到1948年雁北13县政府流亡大同大同城内集中了国民党行政组织机关22个、党务机关7个、特务机关11个。1949年4月27日,大同的阎锡山晋绥军见太原被攻克,大势已去,驻军1.4万余人通电投诚解放军,1949年5月1日解放军进入大同大同和平解放。



1982年2月16日国务院公布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大同为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同特色

大同的特产有阳高杏脯,杏汁。广灵小米和豆腐干、煤精雕刻、云岗绢人、大同黄花菜、恒山黄芪、苦荞茶等,名小吃有大同刀削面、炒盔磊、兔头、烧卖、黄糕、浑源凉粉、莜面、羊杂、画眉驴肉等。古今名人有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宋朝宰相毕士安、明朝将领曹文诏、曹变蛟、明末清初军阀王辅臣等。大同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以丁香为市花,市树是国槐。

大同金地豪生大酒店

2016年10月3日,我游览完王家大院后,从灵石东站乘坐高铁到太原南站,然后打车去太原站。太原南站打车比合肥南站可容易多了。遇到的司机师傅是一位厚道人。在太原站旁边的肯德基解决了晚餐,然后坐上了太原直达大同的云冈号列车,17:58分开车,20:56分到达大同火车站。由于太原大同之间暂时还不通高铁,这是目前往返两地之间最快捷的交通方式。车上坐在我对面的是一对知识分子父女俩,父亲似乎是做法律工作的公务员,女儿是96年的学法律的大学生,在南京上大学。都是海南人。我们都带了台电脑在车上玩,年龄也相仿。一路上我和那位妹妹和叔叔聊得很投机。对方也是智商极高,思维比较开放发散之人。

到站后与对面的父女二人告别,跟着山西人走出大同站,打车去酒店,9元就到。

到达金地豪生大酒店入住。

这是大同最好的五星级酒店之一。我之前是在8月初,458元一晚预定的豪华大床房,到了酒店以后因为大床房已经住满,就免费升级为行政套房。当天行政套房的房价已经上升到1000出头。我是个每天都离不开水果的人,到这里每天都会提供三样水果。客房非常大,估计在40-50平米。酒店内部设施十分新,房间很宽敞,配备的设施很齐全,wifi信号在我住的几家酒店里是最好的,床很舒适。入住酒店可以免费去游泳池,足疗吧(没收到是否需要某种服务的信息,广告也不香艳不像是色情场所)酒店的好几个餐厅光一个就可以容纳几百号人就餐。餐厅的菜价也不贵。走的时候在餐厅点了过油肉、干贝银丝汤。米饭和水果拼盘,过油肉分量比较足没吃完,其他三样都吃完了,不太习惯过油肉的味道,其他的三样符合我的胃口。

当天晚上接到电话,告知我10月4日参加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一日游的团第二天早上6:20就要在大同第十中学门口集合。(这次旅程见我的前一篇游记)只好定了闹铃5:30起床,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这么早就起来了,第二天被闹铃吵醒的时候确实感到疲倦。

大同古城

第二天一大早打车去大同第十中学,路上见到了大同古城墙

恒山的路上。(接下来的旅程见//www.achim-lelle.com/i/6289526.html

当天下午16:50,结束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一日游来到大同城墙下。

华严街

步行来到华严街。华严街是华严寺门口的一条仿古步行街,街边的建筑都是规模宏大的古建筑式样。

华严寺,去的时候已经快关门,不让进去了。

远处的楼阁是大同鼓楼

华严寺夜景。主体建筑建于辽、金两代的华严寺是我国最为宏大雄伟的寺院。(游记后续参观华严寺的时候会详细介绍)

凤临阁

大同最有名的一家饭店,有500多年历史,据说1518年巡游到大同的明朝正德皇帝在这里吃饭看上了店主李凤姐,演绎出一段爱情故事,只可惜李凤姐在正德皇帝准备接她回宫当皇后的时候病死了。1900年慈禧光绪从北京逃难到西安途径大同时,品尝了这里的百花烧卖,赞不绝口。这里的烧卖是招牌菜,从现场闻到的菜肴味道看,明显感觉到像是合肥实力雄厚的大饭店做出菜散发出的那种味道。十一七天的就餐座位都排满了,也不提供外卖。没有福气品尝,就只有在里面参观拍照,这栋楼是现代仿古建筑,修建它耗资几亿元。

大同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发生在明代正德年间,年少的正德皇帝继位,由于贪玩儿,致使大太监刘谨专权,勾结胡人,企图篡权。皇太后及一班大臣为社稷江山而忧心忡忡。

正德帝假借观赏大同民俗为名,突然带着侍从小虫儿微服来到大同,暗地里调查刘谨内外勾结的罪证。不料,正德这在凤临阁吃饭时,无意间搅进一桩命案里,幷与凤临阁老板娘凤姐相识。

这桩命案原来是市井泼皮曹虎所为,意在陷害凤姐,抢走凤临阁的生意。曹虎凭借着叔父是大同总兵,在大同勾结官府,为所欲为,把正德帝等抓进牢中。凤姐却误会了乔装成商贾侯公子的正德帝,以为是来栽脏陷害她。曹总兵发觉误抓了正德帝,惊慌失措,忙与知府商议,索性将错就错,不揭露皇上真实身份,不动声色地秉公宣判,抓起曹虎,放了正德帝。

一场虚惊过去,凤姐知道误会了侯公子,很是不安。侯公子喜欢上了爽快泼辣、美貌动人的凤姐,邀请她做向导,去游玩去岗石窟等名胜。凤姐欣然陪同。正德帝发现凤姐不过是一个民间女子,却对名胜古迹历史渊源了如指掌,惊诧不已。

远在京城的刘谨怀疑正德帝去大同意图,却得到密报,知道正德帝真的是去玩乐,看上了一个民间女子,大喜,指使安插在正德帝身边的眼线小虫儿,伺机下毒,除掉正德帝。同时,为了随时掌握顾命大臣李东阳的动向,忍痛割爱,把身边宠妾刘兰儿送给了李东阳

小虫儿在正德帝茶碗里下了毒,可是当正德帝要喝时,小虫儿却不忍心,一把打翻毒茶……刘谨得知小虫儿未按指示办,冷笑一声,跟手下爪牙说,还有另一招,可以置正德于死地!原来刘谨已经与胡人串通好,要在云岗一带伏击正德帝,结果被曹总兵的人马打败。

京城李东阳派来密探,告知正德帝朝廷混乱,刘谨蠢蠢欲动,须速速回京!正德帝与凤姐依依不舍分别,曹总兵以护驾为名,把三万兵马驻扎到京城郊外,震慑刘谨。刘谨见状,导演出舍命护驾、剜肉配药等自编自演的好戏,假装出一付忠臣状。正德帝佯佯中计,重用刘谨,引起朝内大臣不安。正德帝又与李东阳密谋,再去大同,给刘谨暴露谋反的机会,以得到证据,除去奸臣。

身在大同凤临阁的凤姐,日夜思念侯公子(正德帝),却被逃出大牢的曹虎纠缠。曹虎设计,给凤姐的茶里下了迷花散。曹虎正要占有她,恰逢正德帝赶到,曹虎逃跑,正德帝误会了凤姐……

曹虎又设毒计,陷害侯公子(正德帝)。就在正德帝被押解到树林里,性命危机之时,曹总兵及时赶到,救出正德帝。此时大家都已知正德帝身份,只有凤姐还蒙在鼓里。

刘谨以为篡权时机已到,忙着准备龙袍、玉玺,择日登基。李东阳也以为除去刘谨一伙的条件成熟,让皇太后装重病,找皇上回京。

这时,身在大同的正德帝已经与胡人小王子和好,免去了边关忧患。凤姐与侯公子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终于结合在一起得京城密报,正德帝焦急,凤姐却看出破绽,劝正德帝秘密速回京城,除去刘谨心腹大患!

正德帝悄然回京,秘密指挥李东阳等忠臣调取刘谨罪证。刘谨得知凤姐怀有身孕,想在凤姐身上大做文章。不料凤姐得知刘谨诡计,忍痛打胎,让刘谨阴谋破产。

东阳想出计策,以在大同一带发现元代藏宝密址为诱饵,把刘谨调出京城。就在刘谨为藏宝的事奔忙时,李东阳已经清除掉刘谨在京城的势力。刘谨得到急报,班师回京,已经为时已晚。回京路上,正德帝领御林军截住刘谨,大战一场,正德帝用刘谨教给的借刀杀人之计还施彼身,除掉了刘谨。

正德帝欲接凤姐回宫。不料凤姐坚决不从,说自己是一个民间女子,不能影响正德帝的治国大事。正德帝欲强行带走凤姐,封了凤临阁。凤姐宁可出家做尼姑,也不去京城。正德帝火烧尼姑庵,想逼凤姐出来。不料凤姐宁死也不愿走出尼姑庵!正德帝追悔莫及,再去扑火,已经晚矣。

深爱凤姐的正德帝心灰意冷,下旨凤临阁永远不准开业,除非凤姐死而复生!皇太后也曾竭力反对这件事,让正德帝在美人与江山之间,只能择其一。如今凤姐已死,正好断了正德帝想念。正德帝只好听从皇太后旨意,同意与胡人之公主联姻,返回京城,重整大明江山。凤姐对正德帝的警悟和鼓励终于使他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决心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不再贪玩,而从此一心于朝政……

本篇游记共含 27102个文字, 396张图片。帮助了 游客。 举报
相关目的地: 大同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页面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