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在西撒哈拉梦一场天方夜谭
- 出发时间/2016-02-03
- 出行天数/16 天
- 人物/一个人
除夕,在非洲大陆西北偏北
去年除夕在伊朗,今年除夕在摩洛哥,同样禁酒的穆斯林国家,喝着同样的蓝宝石Gin酒,就在这片阿特拉斯山脉以东,西撒哈拉的土地上,2月7号除夕之夜就在沙漠里度过,巧的是,1年前的2月7号,当时第二次去埃及锡瓦绿洲,也是在撒哈拉大沙海中。
这次的年夜饭相当寒碜,鸡肉,土豆,胡萝卜做的Taji,混着干面包,幸好,有老干妈牛肉酱,同行的小伙伴里刚好有一个今天过生日,我们所有人点上蜡烛(不是生日蜡烛,就是露营照明用的普通白蜡烛),唱生日歌,帐篷内其他桌的境外游客瞬间被吸引,跟着我们一起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哼着生日歌,那个场面让人觉得,世界和平还是有希望的:)
晚饭之后坐在帐篷外边,头顶一片星河,柏柏尔族的向导们奏着慷慨激昂的鼓点,哼着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waka,兴致起来之后,所有人都不自觉地跟随着节奏开始点头耸肩,摆动身体,甚至踏着舞步旋转飞扬,用苏打水兑了杜松子酒,大家干杯,就在这星辰流转的世界角落,happy new year!这显然是一个难忘的除夕,撒哈拉沙漠夜里温度趋近0度,两层毛毯不足以御寒,冻得彻夜难眠,而失眠的时候,又总会想家,不禁追问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回家过年,为什么要选择放逐远方?
因为年少时的梦吧,因为20年前看了一部电影《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成为我一直心心念念的地方
所有的电影,所有的台词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里有那么多酒吧,她偏偏走进我这家!”,没有之一!然而当真正来到西北非这片土地,才蓦然惊醒,只有心中的那个卡萨布兰卡,才有一家叫Rick’s Cafe的酒吧。情怀这玩意儿,在想象中往往才是最具体,且最美好的。
以前每次被问到“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如果指某个城市的话,我的答案一定是——卡萨布兰卡,因为这种情怀已经积累成某种偏执的情绪,就像笃信的穆斯林心里都有一个麦加。本来没有打算这次去摩洛哥,念叨的也是最喜欢的要留到最后,舍不得这么快就了却夙愿,然而一开始计划的目的地西班牙,没办法在北京送签,而我又没时间去上海,于是只能临时改计划,就隔着一道直布罗陀海峡,妥了,那就摩洛哥吧,择日不如撞日,把20年《北非谍影》的情怀梦,从遗愿清单list上划去。
然而其实这座白房子的城市并没有太多亮点,甚至大多数游客都选择匆匆看一眼苏丹哈桑二世清真寺就走,至于麦地那老城旁边那间Rick酒吧,也与那部电影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后来模仿电影里的内景,尽可能还原而已,这里并没有一个黑人弹唱“as time goes by”。毕竟当年那部电影是在美国拍的,并没有在卡萨布兰卡取景。
整个摩洛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能代表摩洛哥的城市,是菲斯!Fez,作为阿拉伯人聚居区的菲斯老城,是全世界保存最为完好的伊斯兰老城之一,18公里的城墙保存近乎完好,9000多条街道密布交错其中,街上到处是露天和半露天的市集,狭窄但生气勃勃,蔬菜水果摊,皮革作坊,工艺品商店,香料小屋不计其数,一旦与商贩们的眼神对上,他们就会靠近并搭讪,“Japan?”“Oh, China, 尼浩!”然后一边微微欠身一边舒展手臂,热情邀请你进店看看,同行的女生们简直是走不动路的感觉。
这座老城有着最朴实的外表和最华丽的内饰,当时找的住宿是马拉喀什客栈小伙子推荐的,我们走到几乎是僻巷深处找到这家客栈,外边看上去其貌不扬,敲门很久还无人应答,几乎是打算重新再找一家了。20分钟后客栈伙计终于从外边赶过来开门,走进去才感慨什么是别有冬天,客厅的挑高是12米!没错,12米,因为整个客厅其实就是房屋的天井部分,无论是地砖还是周围的墙壁都贴满了精美的马赛克瓷砖,殊途同归的3条回旋楼梯直通楼顶露台——我们无意中选了视角如此完美的客栈,天台上可以俯瞰整个Fez老城!从日暮黄昏的明暗光影到夜幕降临的华灯盏盏。Fez这个城市,符合了关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的所有想象
而Fez老城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迷一次路。即便在Google Map上最大分辨率下边,也只标记了老城里为数不多的主要街道,而这些主要街道的宽度大多也不超过5米!其他几千条羊肠小巷,你永远不知道它们会通向哪里,死胡同,散发恶臭的皮染工坊,还是是四十大盗的老巢。漫无目的在老城里转悠一天之后,自诩为方向感男人的我都最终找不回熟悉的旅馆附近的路,只能靠询问当地人,拐了几个超乎自己方向感认知范围的小巷子,终于回到主街之上......不知道当地人是否知道“定向运动”,在Fez老城来玩城市定向游戏的话,应该是Hell级别难度吧!
而舍夫沙万的蓝色,应该是所有姑娘或者情侣最向往的地方。我去过很多地方,没有一座城市的蓝色这般浓郁,鲜艳,纯粹,即便是阴雨天气,也丝毫不影响其靓丽的色彩
摩洛哥之行,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似乎只是为了了却一桩夙愿。很多人问我微博个性签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知道你说话的口气像什么吗?像一个拿不相信的事,来说服自己的人~~~”看过《北非谍影》的人,都会知道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形容我自己,再精确不过了。旅行归来失眠了一阵子,生活中有时焦虑,是因为我在总是潜意识里要求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拥有什么,应该去努力争取什么,旅途则更像某种一曲微茫度平生的状态,放下自己的标签,身份,年龄还有生活格局,每天晚上sleep like a baby。只要能满足基本的生理舒适性需求就好,剩下的全是灵魂在飞扬。
Merzouga的沙漠腹地,躺在沙丘上,数了6颗流星,许了个简单的新年愿望,既然所有的事情都终将成为回忆,那就让回忆里的故事有更多闪亮的瞬间好了。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
公众号名:白宇
公众号ID:baiyu1984321
攻略Tips
路线:摩洛哥的路线安排非常简单,无论是卡萨布兰卡往返还是拉巴特往返都可以,顺时针就是 【卡萨布兰卡】-【拉巴特】-【舍夫沙万】-【菲斯】-【撒哈拉沙漠行】-【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其中【拉巴特】到【舍夫沙万】一段可选择加入【艾西拉】,【丹吉尔】,【舍夫沙万】到【菲斯】可加入【梅克内斯】,【马拉喀什】到【卡萨布拉卡】可加入【索维拉】。我的行程是逆时针,与上述行程刚好相反
交通:北京,上海往返卡萨布兰卡或者拉巴特可以选择法航或者俄航,曾经看到过北京往返拉巴特法航的机票4200多,相当便宜。在摩洛哥境内选择大巴,火车等公共交通非常方便,自驾的话也可以。
住宿:马拉喀什和菲斯两个bug级古城,旅馆非常难找,迷宫一般的街巷,旅馆还没有招牌,外观上与普通民居无异,最好留预定旅馆联系方式,喊对方出来接你!要么就让当地人带路,给对方20迪拉姆小费即可。
沙漠行:我们当时的是马拉喀什出发到菲斯的4天3夜行程,第一天的沙漠露营其实没什么意思,建议报3天2夜的私人团就够了
不可错过:马拉喀什,沙漠行(Merzouga),菲斯,舍夫沙万
酒精饮料:卡萨布兰卡Rick's Cafe有售卖啤酒和烈酒,菲斯古城外边有一家酒吧,可让当地人带你去,高档一些的饭店也会有酒类售卖。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卖酒的地方,建议自带。
第1天 北京——卡萨布兰卡
2月3号
机票为北京往返卡萨布兰卡,俄罗斯航空,6673元。因为期间等一个最终因为赶不上出签证而未能同行的小伙伴,耽误了买机票的时机,提前一个月到半个月买的话,法国航空有北京往返拉巴特的航班大约只需要4500元。
凌晨2点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发,俄罗斯航空SU201飞往莫斯科,然后转SU3950,经停德国慕尼黑到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我当时通过远帆之旅递的摩洛哥签证,1000块钱全包,需要的资料也就是护照,照片,资料表格,财产证明和工作在职证明这些,出签比较顺利,现在给的是另纸签,严格来说其实只是大使馆出具的一张入境邀请函,因为在卡萨布兰卡降落之后,还需要去机场移民局,再盖上一个类似于落地签的签证。
在柜台办理登机牌时,工作人员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大使馆邀请函,非常不确定,打电话给他们的长官确认之后,才给登机牌,而过海关的时候,边检人员反而没有质疑这张邀请函。飞机准点出发,坐了很多次俄航飞机,这次一路都很平稳,落地也是整个机舱鼓掌,大部分中国面孔在莫斯科都转了其他航班去欧洲,大部分是去旅行或者上学,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是转SU3950前往摩洛哥,对于国人来说,北非这片土地还是比较小众(相对于欧洲来说)。
上图为卡萨布兰卡机场到市区的火车
SU3950竟然还在慕尼黑经停了一下,机舱外倾盆大雨,看着就很寒冷,最后的一段航程我几乎是看着飞机飞过靠近直布罗陀海峡的地中海,然后摩洛哥与大西洋东岸的海岸线尽收眼底,到达卡萨布拉卡的时候是当地时间2月3号13:35分,下了飞机就感受到了北非的温暖,一下从北京零下近十度到卡萨布兰卡正午的二十度,非常爽。出发前加了一个摩洛哥自由行微信群,都是春节这段时间会走摩洛哥的朋友,大家可以相互提供信息,遵从过来人的指点,下飞机之后没有去排海关的队伍,而是去左边的海关人员办公室去确认另纸签,等待了十多分钟,顺利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