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庐阳区三十岗乡三国遗址公园一日游
- 出发时间/2016-03-26
- 出行天数/1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100RMB
2016年3月26日,去了三十岗乡踏青。三十岗乡隶属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因距离合肥老城区30华里而得名。他的南面是合肥最大的水利工程蜀山湖和中科院合肥分院,东边是大房郢水库,北面隔滁河干渠是长丰县,西面隔一条小河肥西县,位于江淮分水岭的南麓。这个乡人口在合肥乡镇里不算多,境内有始建于公元233年的三国合肥新城遗址。产西瓜、草莓等水果。
关于合肥的全面介绍,这篇是精华景点和美食,特产的简略版的介绍//www.achim-lelle.com/i/9081197.html。(这篇链接游记附有景点地址可上网搜索景点名称、图片和位置再怀疑它们是否真实)
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看我写的合肥游记,//www.achim-lelle.com/i/1277401.html这篇是游记的大合集,网上关于合肥最详细全面的游记介绍,但是信息有点过时。
桃蹊水果农场
桃蹊水果农场是合肥大头鞋业的老板张立新出资建立的农庄,有合肥滨湖、新桥机场和三十岗乡三个农庄。
这里介绍的是三十岗农庄,目前这里正举办桃花节。农庄的门票是30元,只对老人和1.2米以下儿童优惠。这里目前主要种植桃子、桑葚、葡萄三种水果,2016年还建立了蔬菜农场。农庄每年3月举办桃花节,4-11月也有不同品种的花海,5月是桑葚采摘季,6-7月是桃子采摘季,7-10月是葡萄采摘季。以后这里还会有蔬菜采摘活动。
1968年生于合肥淮河路中菜市的张立新,5岁时母亲早逝,父亲靠着一板车一板车地拉货将他和弟弟妹妹养大。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父亲的身体大受影响,作为长子的张立新15岁便开始当家,那时的他甚至有权变卖家中房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大学充满激情和理想,学生们都在朗诵海子的诗歌,高吼崔健的《一无所有》,而18岁的张立新从跨进安徽大学的第一天起,便想着如何挣钱养家。情人卡、毛巾、袜子,挎着军绿色的帆布包,张立新不断往返于城隍庙和安大之间。一天中午,张立新挎着包挨个敲开女生宿舍门推销情人卡,正碰上一宿舍女生要去食堂打饭,为了能多挣钱,张立新就站在门口等,女生们回来时竟然给他也打了份饭,这让他惊喜不已。
凭借勤奋和钻劲,他最多时一月能挣近千元,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足够养家上学之用,同时也让他受到了商业启蒙。
1990年,张立新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合肥市文化局,但他却拒绝了当公务员的机会,选择经商,在当时这算得上是绝对的“非主流”。
爱学新东西的“小孬子”
毕业之时,全国上下已掀起“下海经商”的热潮,张立新本也想到南方去闯荡一番,然而父亲的身体状况,让他最终选择到合肥糖业烟酒公司做一名职员。
张立新记得,当时一月工资76块钱。半年之后,由于勤奋和能力出众,他被提拔为鞋帽部经理。
在国有企业的几年时间里,张立新觉得别人看自己像是“小孬子”(合肥话意思是“小傻瓜”),“那时商业单位的薪水和地位都没有公务员高,分不到房子,自己家庭条件也不好”,到1996年,28岁的张立新还没有女朋友。但张立新却很淡然,因为他只希望能学到新东西。然而当时国有企业体制的僵化,让他看不到新的希望。1996年初,张立新觉得需要重新考虑未来发展的路径了,他隐约感到个体零售业是未来的方向。“公司领导找我谈了一个通宵,希望能留下来,甚至承诺了副总的位置。”但张立新去意已决。
从小老板到合肥“鞋王”
1996 年下半年的一天,张立新突然接到妹妹的电话,得知她们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要将一些店面转让给员工,进行自主经营。
张立新和妹妹一起投资了5000 块钱,将铜陵北路一家店面盘了下来,营业伊始便生意红火,每天至少进货一次才能及时补缺。一年之后,张立新将视线从城郊聚焦到市中心,在长江中路青云楼附近投资5 万元开了一家20 平方米的鞋店,取名“大头鞋业”。 市中心竞争激烈程度,是张立新和几个合伙人始料未及的,鞋店开业的头三个月,经营状况“惨不忍睹”。 张立新迅速召集大家开会,确立了以薄利多销打响知名度的方式进行经营。
“同款皮鞋,进价80 元,别人卖到120 元,我们只卖98 元”,“ 大头鞋业”也因此扭转了经营局面,并加速积累人气。在之后的数年,“ 大头鞋业”每年以五六个店的速度在全省扩张,成为合肥最大的连锁鞋业,目前,“ 大头鞋业”共有40 多家连锁店遍布全省,品牌知名度家喻户晓。张立新也因此被冠以“鞋王”的称号。
“从一个城隍庙加一条长江路,到如今遍布各处的商业综合体。”10 多年时间,张立新在感叹合肥的零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更感觉到日益增长的市场压力。他认为,电商的兴盛让传统零售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变得非常狭小。
“鞋王”再次思考未来出路——向左走,继续从事商业,需要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张立新自知资本等各方面条件并不允许;向右走,重新选择发展领域,要去哪?43 岁的他决定从头开始,“ 冒险”做农民,“ 40 多岁不冒险,难道等到60 岁?”
立志做中国最大的农民
张立新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之后,发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在中国还有很大空间。2010 年,张立新在合肥滨湖流转了1000 多亩土地,这是他打造桃蹊水果农场的第一站,紧接着,在三十岗流转了5000 亩土地,新桥3000 多亩。三年多时间里,张立新从家喻户晓的“鞋王”转身为万亩果园的农场主。
转型不容易,投资有风险。张立新说,6年来,自己一家老小在这里住了4年,他是一步一步摸索而来的。“一开始搞桃花是想好的,但没想到第一年种植桃树经验不足,全死了,损失千万元,后来重新整土种植,单是聘请专家这一项就花了几百万。”第二年、第三年,桃树是种好了,可是结的桃子卖相难看,“5毛钱一斤都卖不掉,而一斤桃子的投入成本是5块钱。”值得欣慰的是,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人气旺,2015年,他投入500万元打造千亩花海,可是没想到,忙活了大半年,一场大暴雨把花海全部糟蹋了,满打满算游客只看了一个月花海,毛收入仅30万元。张立新说,现在知道了,花海应该多选品种,分开、分批种,才能最大程度抗击来自大自然的威胁。
因为吃住在农场的缘故,张立新的家人开发了一块自留地种蔬菜,大家吃了都说好吃,“有时候人多还抢着吃”。张立新顺势而为开发了“有机活菜”,招募会员购买,勇敢地带领合肥蔬菜开展一场关于“安全”的革命。2015年12月,张立新在三十岗乡桃蹊农场种植的千亩“有机活菜”全面走向市民餐桌。
第一季桑葚熟了,张立新准备好三两百盒桑葚,送到市场免费让商家和市民品尝,“ 体验营销”之后,张立新安静地坐在办公室等待市场的反应。一天之后,预约订购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由于需求太大,桑葚的成熟速度有些赶不上了。张立新觉得,这个冒险算是成功了一半,“ 等桃、李、杏这些果品全部规模上市之后,我们都会接受市场的检验。”在桃蹊水果农场,张立新将自己的志向写在了大大的牌子上,“ 立志培育中国最美丽的桃花,立志种植中国最好吃的水果,立志成为中国最大的农民”。 2013 年,张立新高票当选“2013 年度合肥十大经济人物”,有人说张立新每一次成功转型,都来自来其敏锐的方向感。张立新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我比很多人看上去都显得笨拙,我能看到的东西大多数人都看到了。”
“大道至简。”张立新说,真正的道理都很简单,关键在于认准了就做,“ 敢做和执着,是我做事的原则。”张立新爱下围棋,他以围棋术语“借势”和“厚势”来形容自己的事业,“ 取势而为,借势而上,调动自己所有优势资源形成自己绝对优势,也就是‘厚势’,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胜势’”。
对话张立新——胆识比一切都重要
记者:有“铁饭碗”不捧跑去做商业,怎么想的?
张立新:选择工作并不是看它有多好,而是你能干多好,相信自己有优势、能干好,我才去做。
记者:都承诺你去当副总了,你还要从国有企业辞职,这是为什么?
张立新:很简单,我学不到东西了,我感觉自己在重复劳动,这距离我想像中的商业还有差距,我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方向。
记者:有人说,你的每一次转型成功,主要在于你敏锐的方向感和对整个市场形势的把握。
张立新:我觉得不对,胆识比一切都重要,我认为我比大多数人都“笨拙”,但我认定了就去干,而大多数人不敢。
如今,桃蹊水果农场已经投入8000万,形成近郊旅游+农产品销售+原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张立新说,之所以自己能坚持6年不退缩,是因为对近郊旅游和现代农业有信心。
并没有公交到这里,这里位于合肥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路,从合肥市中心坐300路到东瞿村然后沿东瞿路向北步行2公里可到。
最近合肥的电视和报纸都大肆宣传桃蹊桃花节,应该是张老板出了大价钱做广告的结果。很多市民来到这里,但这里的桃花让我感觉根本不值30元的门票,相比之下三国新城遗址的门票只要25元,看点还比这多很多,我只在这逛了10分钟就出来了。
东瞿湿地
东瞿湿地位于桃蹊水果农场以东不到1公里。
好像湿地是靠着滁河干渠修的,就是水渠边一个自行车道,看看农村住房、油菜花、桃花而已。免费。现在是刚开始开发。合肥市政府计划建成环绕全城的湿地公园。
东瞿美食村
靠着桃蹊生态农庄和东瞿湿地两个景点,又在通往三国遗址公园的必经之路上,东瞿村的农民早已把整个村子变成了美食村,家家开土菜馆,开不了的出租给别人开,然后雇佣些安徽中北部其他地方或者河南的人做手下。其实就是土菜馆一条街,合肥农民做菜大部分都不怎么样,合肥周围地区(除了离得最近的几个县)和皖北人做菜也不如合肥人,这些小饭店和合肥城里小饭馆比真不见得比得上。不过大家到这里吃大可放心,因为每道菜都被合肥旅游局定了价格区间,而且都纳入工商局监督对象,不可能出现类似全国其他地方天价鱼虾菜肴宰人的情况。
合肥现在想把新农村建成不同建筑风格的特色小村,小镇。因为境内有三国遗址公园,所以三十岗乡的新农村模仿汉代建筑风格的居多,你们看到的东瞿美食村都是仿汉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