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鲁国故都,孔子故里曲阜
- 出发时间/2016-02-04
- 出行天数/4 天
- 人物/一个人
- 人均费用/2000RMB
2016年2月4日至7日,我去了山东西部展开一山一水一圣人之旅,依次游览了曲阜、泰安、济南三个城市,本来是准备2月1日出发的,但是一月最后两天合肥下了大雪,于是改为立春出发,除夕返回。我已经是第三次去山东了,如果算上去北京的时候坐高铁路过,实际上已经进入山东的土地5次,只是前两次到山东都是去青岛,这次到的这三个城市一共3天半,不及在青岛时间的十分之一,所以都是浅尝辄止。三天半总共花费2000元左右。
曲阜简介
出发当天为了赶路,我6点就起床了,早上乘坐8:44开的高铁,10点44分到达曲阜。
简要介绍下曲阜。
曲阜位于山东西南部,泰山山脉南面。曲阜附近的平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生于曲阜寿丘,炎帝神农氏曾经从陈地迁徙到曲阜居住,五帝之一的少昊曾经在曲阜建都,舜曾经在曲阜发明了十种器物。传说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经在曲阜活动,三人在曲阜建都,虽然这些传说没有经过后人确凿考证,但是曲阜境内发现了西夏侯、大魏庄等30多处5000多年前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遗址。
公元前16世纪到11世纪,曲阜是奄国的土地,奄是商朝在东方的重要属国,商代第18位王南庚曾经建都于奄,直到20代王盘庚迁都于殷(安阳附近)到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立以后,周朝通过东征控制了山东,周武王封自己的四弟周公姬旦为鲁侯,周公因为留在朝廷辅政。所以他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就藩,以曲阜为国都。伯禽到鲁就藩的时候,除了带去家族、侍从、军队以外,还带去大量文化典籍和史官、乐师等知识分子、大量商遗民中的能工巧匠。鲁国一直严守周礼,并在诸侯中以周礼文化的正统传承人自居。西周时期的鲁国国都曲阜是当时除了西周首都镐京以外,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20世纪发掘的鲁都曲阜故城周长11.9公里,城垣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城的四周围有城壕;东、西、北三面各辟城门3座,南面辟城门2座,门道宽7~15米。今日的曲阜市位于鲁国故城的西南角,面积仅占故城面积的七分之一。内城在故城的西南角,约占大城的四分之一。内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是宫殿区和太庙的所在地,宋代在高地建立的周公庙,保存至今。高地的四周分布着衙署、商业区和住宅区。故城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排列十分密集。西部还有墓葬区,现已发掘了100余座周代的墓葬,出土了许多的青铜、陶、骨、蚌等器物,这些随葬品带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征,这证明了周代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当时鲁国的手工业大都是官营,生产者主要是无偿为国家提供产品的奴隶和自由民,生产也以满足贵族的需要为主。以纺织、制陶等轻工业为主,手工业区较齐国小很多,没有发现铸钱的作坊,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鲁国都城曲阜相比齐国都城临淄工商业不发达,并且城市规模完全不能与临淄相比。西周末年开始,原先土地王有的井田制度开始瓦解,私人占有的土地开始出现。政府掌握的田地比例越来越少,国家公元前594年。鲁国发布了
初税亩制度,在各诸侯国中首先对私有土地和公田一同征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并且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税制度。
前551年,孔子出生在曲阜尼山,孔子在曲阜开创了世界上私人讲学的传统。有弟子3000多人,弟子中有贤者72人,孔子在曲阜整理完成周代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易经》等,并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开创了儒家学派,孔子与弟子的语录集《论语》也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春秋时期的鲁国政治体制因为坚持周礼而日趋保守落后,军事上和经济上都丧失了太多变革机会,鲁国国君受制于三个大夫家族“三桓家族”,三桓家族又受制于其家臣。春秋时代的鲁国内斗不止,经济不发达,军事力量不强,日趋衰落。从春秋中期开始,鲁国不断依附于大的诸侯国。从春秋晚期开始,鲁国疆土日益缩小。到了前249年,楚国最终消灭了鲁国。
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在鲁国故地设置薛郡,以曲阜(当时叫鲁县)为郡治。秦末,楚怀王曾经封项羽为鲁公。汉代建立以后,把薛郡改为鲁郡汉高祖刘邦曾经亲自到曲阜祭孔。到了隋朝开皇16年,596年,定县名为曲阜。宋真宗时期又改为仙源县,宋仁宗时期封孔子后代为衍圣公,建立了孔府,孔府在此后的900多年里一直显贵。金代又恢复曲阜县名。1986年曲阜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鲁国灭亡后历史就这样略写了)
曲阜在中国应该是文化圣地。周代以后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都受到周礼和儒教文化的熏陶影响。曲阜诞生了中国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子,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的观念,文化的气质无一不受到儒家文化深刻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传统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儒家思想文化。所以说曲阜其实是中国文化的圣地。
曲阜的孔府菜是鲁菜三大菜系之一,有很多名菜。比如诗礼银杏、带子上朝、神仙鸭子、花揽桂鱼、孔门熏豆腐、孔门干肉。彭肉干饭也是济宁一大特色,相当于青岛排骨米饭一样的小吃(我识字少,姑且写半边)曲阜的特产有楷木雕刻、尼山砚、曲阜香稻、纪庄青梨、大胡果旦杏、北山大枣、孔庙碑帖、孔子纪念品等。曲阜的名人最主要的就是孔子这个中国第一圣人,一人顶一百个人。其他的大部分是孔子的弟子或者子孙,古代鲁国的人也就孔子最有名。
2月4日10点44分到的曲阜东站,感谢蚂蜂窝攻略,我之前就了解到K1路公交可到孔府孔庙,在向高铁站工作的保安叔叔确认和指引之后,很快跟着当地人的大队伍找到公交站,上了K1路公交。曲阜东站在曲阜郊区,到孔府孔庙车程较长。路上看到河流,后来搜索网上,觉得应该是大沂河和小沂河。之前没有在这个时候去过这么北的地方,第一次亲眼看到河流结冰。
坐K1路到了孔庙南门,然后我找到一辆人力车,问司机师傅这附近哪家家常菜馆最好吃,3元钱,师傅把我带到一家叫“孔府家常菜”的菜馆。是几位阿姨开的,进店以后问服务员,有什么特色菜,推荐了孔府熏豆腐。再要了一碗米饭,一共41元。熏豆腐是曲阜的特色菜,这道菜其实应该叫五花肉炖熏豆腐火锅。熏豆腐既有豆腐味,又有一种烟熏肉的味道,比较老却很嫩。曲阜做菜只有咸味,但是汤和火候都恰到好处。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历代衍圣公的饮食排场比起老祖先来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孔府菜就是被无数讲究的达官贵人吃出来的。安徽沿江菜系和皖南菜系用酱油和酱来使菜肴富有味道,而孔府菜等鲁菜系更喜欢在制汤和材料加工上坐功夫,在丰富人味蕾的同时注意保存菜的本味,相比之下青岛的胶东菜比较清淡,善于烹调海鲜。鲁西离海远,孔府菜主要是加工畜禽。孔府熏豆腐的味道不错。不过经常吃的话我估计我不会像热爱徽菜那样爱吃。鲁菜和徽菜都是咸为主,但是差别还是有很多的。
孔庙
随后在曲阜孔府门口的售票处买了三孔学生票75元,全票是150元。其实曲阜专门有个论语背诵厅,中国游客如果到那里对着老师完整背诵论语原文30则并且正确解释其中5则就可得到三孔的免费参观票,境外人则只需用汉语背诵5条就行。我本来有这个想法的,为此专门翻了下《论语》,但是我发现《论语》里对今天最有价值的也就是语文课本里那十则。并没有30条有用的语录,加之我行程计划晚上赶往泰安,不想冒着参观不全的风险,排队背诵耽误时间(我要是挑战的话估计可以通过),所以就买了票。到了孔府门口得知那里只能进入,不准出,进去以后行程不顺路,于是按照指点从孔庙南门开始参观。坐人力三轮车5元到孔府孔庙的导游费都是80元,导游处的人看到我是学生就优惠到50元一个景点,我付了100元作为参观孔府孔庙的导游费。其实不叫导游的确看不懂,但是这个价叫了导游之后,导游也是只带你去主要景点,漏掉了许多次要的建筑,这个我是在到曲阜火车站候车时翻阅我买的书之后才发现的。导游是位45-50岁左右的大妈。
有句古话叫“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与孔子是分不开的。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从汉武帝开始到民国时期的五四运动一直是中国的正统文化,并且深刻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文化,影响到了全世界。可以说离开了儒家学说,东亚文化就没有了最大的一块基石。而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已成为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家文化的圣地,因为三孔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宏大的古建筑群和传统文化艺术,也因为他在中国历史和东方文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也因此和耶路撒冷和麦加一样并称中国三大圣城之一。
孔庙位于曲阜明故城的中心,南面是明朝留下的曲阜南城门,是一处宏大的建筑群,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处孔庙。它始创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但最早的孔庙规模很小并且简陋。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的故居,三间土墙草房改为最早的孔庙,内设孔子的衣冠和礼器,派人定时祭祀。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有一次路过曲阜,专门去拜祭孔子,并且给孔子后人低级的爵位,安排了几户人家免除他们的赋税劳役,专门负责孔子的祭祀和为孔子守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孔子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于是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孔庙进行了多达几十次的扩建,才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现存的孔庙是经过了明清两代重建和扩建形成的前后共九进院落,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
曲阜的南城门上正面刻有万仞宫墙四字匾额。那里是孔庙的正门。那四个字是乾隆御笔题写的。过去,隋朝到宋朝的曲阜城并不在这个位置,明朝正德年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路过曲阜,在孔庙里养马驻兵。这让明朝君臣感到不安和耻辱,于是1513年,正德皇帝朱厚照下令迁移曲阜城,以孔庙为中心重新修建曲阜城,用高大的城墙保卫这一圣地。关于万仞宫墙这四个字有个典故,有人曾经称赞孔子的学生子贡学问高深,而子贡说“如果一个人的学问只有一堵墙那么高,那么所有人都能看见他的学问,而我老师孔夫子的学问有几堵墙那么高,所以一般人只有进入门内才知道他老人家学问的高深”所以打了明朝的时候大书法家,天水人胡缵宗为孔庙题写了“万仞宫墙”的匾额。到了乾隆的时候,乾隆来到曲阜,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命令人将胡缵宗写的匾取下,换上自己题写的万仞宫墙。
进入万仞宫墙,就来到孔庙的第一道牌坊,金声玉振坊。古代演奏雅乐,每个音符以青铜编钟声开始,以玉石编磬声结束。孟子曾经说孔子的思想集千古思想的大成,就如同奏乐,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明代嘉靖年间大书法家胡缵宗因此题写了这个匾额“金声玉振”。坊上四根石柱下有抱鼓石吗,柱头上有莲花座,莲花座上有四只辟邪,又叫“朝天吼”这是古代王一级的人的府邸才可以使用的规制。
南城门的城墙和城楼依然是明朝留下的原样。
在孔庙的泮水桥之后是棂星门。古代传说棂星就是天上的文曲星。古代皇帝祭天时,一般都先祭祀棂星。棂星门设在孔庙里就寓意着孔庙的祭祀规格与祭天一样。棂星门三个字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
棂星门牌坊后室太和元气坊。汉白玉雕刻,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1544年,是当时的山东巡抚曾铣题写。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孔子的思想像太和元气一样,能哺育滋养万物。
圣时门,是孔庙第二座大门。建于明代。门的名字是雍正皇帝起的,寓意是说,孔子是圣人之中最识时务的人。(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美化,孔子主张恢复的是在他生活的春秋就已破坏和瓦解的西周旧制度,孔子一直不是一个有创新思想的改革家。相比之下,诸子百家中最有创新变革精神的是法家思想,其次是兵家和纵横家,所以脱离古代人的圣人观念局限在儒家这个小圈子里,中国古代识时务的圣人应该是孙子、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鬼谷子这些人)
圣时门平时是不轻易开启的,只有皇帝到来,举行过三跪九叩祭拜礼之后才可开启供皇帝通过,或者历代衍圣公出生时亦可开启。一般人们都是从圣时门左右两边的快睹门和仰高门进入孔庙。
过了圣时门,是明代所建的壁水桥。一共有三座桥梁
过桥,是孔庙的第三道大门,弘道门。始建于明洪武10年,1377年弘道的意思是指孔子总结了先贤的经验,弘扬了圣人之道。寓意是如果人想在学问上有所建树,就得踏入弘道之门,学习孔子的思想。
大中门是宋代的孔庙大门,始建于北宋真宗时期。现在是孔庙的第四道大门,也叫中和门,取孔子的知识是集人类知识之大成之意,中的意思就是中庸之道。
这块大石碑是明朝成化皇帝朱见深所立,,立于1468年。是成化皇帝亲自撰文、亲笔题写的。这块碑有三大特殊之处:一是碑文都是楷书,字体端庄,结构如神,技法精湛,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二是碑文用论辩式文体写成,是历代皇帝对孔子评价最高的。明宪宗朱见深把孔子思想比作穿衣、吃饭、花钱,一天都离不开,有了孔子的理论就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有了孔子之道就有天下,没有孔子之道就失天下。三是此碑下面的动物不是龟趺耳室赑屃。传说他是龙的十个儿子之一,特别能负重,所以用它来驮碑。当地民间有摸摸赑屃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屃腚,一辈子不生病之说。
明太祖朱元璋为孔庙立的碑 。 立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朱元璋“为祀岳、镇、海、渎,免祀杂神,专崇孔子”之御碑。碑文道:“朕奋起布衣,以安民为念,训将练兵,平定华夷,大统以正,永为治之道,必本于礼。”又说:“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天下师。”在碑文中朱元璋借助尊崇孔子,来说明自己权力的合法性,包含着深刻的政治用意。这是中少数几块没有被红卫兵破坏的石碑。当年红卫兵来曲阜孔庙破四旧时,红卫兵头目谭厚兰认为朱元璋也是劳苦大众出生,所以特意用红漆在碑上写了个“留”字。至今碑上还能看到红漆留下的痕迹。
奎文阁。它建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原先叫藏书楼,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重修,改为奎文阁。奎星是28宿之一,古人认为奎星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所以古代帝王把孔子比作奎星,在孔庙修建奎文阁。
奎文阁是孔庙的藏书楼,历代皇帝御赐的书籍和诏书都存放在这里。这座楼阁采用的是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连接,很符合力学的原理,设计十分巧妙,建筑十分坚固。在清朝康熙年间的1669年,山东曾经发生一次8.0级的大地震,曲阜民房倒塌十分之九,距震中山东郯城千里之外的庐州府(合肥)城墙倒塌毁坏百余丈,房屋倒塌千余间,而奎文阁岿然不动。
在明清时代,曾经设置七品的奎文阁典籍官管理这里,但后来历经战乱以后,藏书大部分已经失散,目前阁内的藏书都移入孔府档案馆管理保存,现在阁楼内展示的是孔子圣迹图。
曲阜尼山出产的石头是刻章和制作砚台的好材料。
奎文阁楼前走廊下有明代礼部尚书,大学士李东阳撰写的奎文阁赋。记载了当时奎文阁购书、藏书的情况。李东阳是明朝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李东阳和孔府是亲家的关系,他的女儿嫁给了孔府的衍圣公。
奎文阁后有十三座碑亭,这些碑亭都是为保护历代帝王所立的御碑而建。最早的有唐高宗时期,668年所题写的,其次是北宋太宗时期的983年题写的,还有金代、元代的石碑。
这颗古柏有1000多年树龄,因为柏树上有类似龙形状的纹理,所以又叫龙纹柏。